由34位明星加盟大牌雲集的電影《大轟炸》,你覺得值得看嗎?

九月晴天


不管是從明星陣容,還是從歷史性角度,理論上這部電影很值的一看。

從陣容上來說這部電影罕見的包含了中日韓以及好萊塢頂級明星,可以說電影在創作初期,光是演員建設這一環節來看,就想把這部電影定義為國內戰爭一級大片;從歷史性來說,重慶大轟炸這段歷史雖然經常從紀錄片和書籍中出現,但幾乎沒有單獨從影視作品中出現過,這次將這段歷史徹底搬上熒屏,自然也有著強大的吸引力,不誇張的說一旦影片正式上映,從宣傳歷史,牢記國恥的歷史角度上,光是重慶四川一帶恐怕就會出現大量的官方包場,票房應該也能有一定的保障。



目前這部電影的上映時間已進入倒計時階段,相信很多人也有著十足的期待,但是從影片的實際角度出發,恐怕對這部影片的擔憂也不會太小,畢竟從這部電影的創作歷史來看,這部電影的完成實在經歷了太多的波折。

劇本創作高達四年,甚至2015年就已經完成拍攝,但至今還沒有正式上映,這部電影創作的初始階段,製片方和投資人就帶有一定圈錢的目的,企圖以拍攝歷史電影為旗號進行圈錢,東窗事發後甚至有人付出了落入法網的代價,整個拍攝過程也是斷斷續續,更丟人的是本片最大的大牌演員之一布魯斯威利斯來華拍攝的時候,劇組竟然付不起住宿的費用,在這種待遇下,演員能夠付出多大的精力來拍攝這部電影,甚至願不願意完成劇本中所有規定的戲份,恐怕都是未知之數。



今年上映的院線電影中,就有類似的例子,上半年任達華余男主演的西北風雲,拍攝過程中由於資金切斷,實際拍攝被迫中止,為了拼湊影片,製片方只能用大量的合成、替身,甚至用NG的片段整理後再作使用,最終造成這部由多位資深演員主演的電影,以爛片收場。

而大轟炸幾年前在拍攝時也走上了這條路,由於資金鍊條斷斷續續,拍攝也是停停走走,這部電影的實際膠片是否真的按照完整的劇本來拍攝,恐怕也不好說,一旦前期為了趕進度大量縮減戲份,甚至用作廢的拍攝段落來頂替,這部電影的最終完整性和質量恐怕也很難令人滿意。

今年4月份大轟炸電影正式發佈劇照,並且開始進行前期宣傳,但上映時間一再被推遲,宣傳力度也與這部電影的明星陣容成極大的反比,甚至近期有關主演范冰冰的負面新聞,遠比電影的宣傳還有大,恐怕目前製片方投資方和宣傳方的資金鍊仍然有很大問題,本月正式上映後,這部電影的實際質量能否達到觀眾前期的期望,恐怕也具備著很大的挑戰性。


遼寧資深球迷


這片子最好連期待都不要期待。

首先不說這部電影資金斷鏈,製片人施建祥國內票房作假,被國家統計後騙錢跑路國外,導演自費拍片,整部電影拖了5、6年沒法上映這些新聞。

就看著片子吹噓的勁兒,你們真的覺得它會好看嗎?

而且,這麼多明星意味著什麼,你們還不理解,還對它有所期待嗎?

在目前國內來說,雖然有的影視公司搶錢意圖明顯,但是真的想做好片的公司,他的行為還是有跡可循的。

如果一部電影明星太多,只有兩種可能:

一,是給國家獻禮的主旋律;

二,幕後有人盤局撈錢。

第一種就是像《建國大業》《建軍偉業》這類的,它的目的是非盈利的,所以可以動用某些關係把一種明星拉來一起演。

第二種也很常見,大家吃的虧還少嗎?

想想《封神傳奇》、《不二神探》、《祖宗十九代》、《妖鈴鈴》、《東成西就2011》、《越光寶盒》、《澳門風雲》、《刺陵》……

大明星雲集,只能說明,這部電影想多賺錢。

真的好電影,可能只會找2-3個實力派當主演,然後找1-2個流量們吸粉做宣傳,就差不多了。

大明星永遠不等於好電影,這麼多年了,學乖點吧。


蔡小馬


先回答問題:值得!

這部電影,絕對值得進電影院一看。

我已經先看過片了,看的時候熱血沸騰,幾度落淚:中國人民真的太優秀了!我們平安繁榮的今日,來之不易!要珍惜今天的生活,感謝先烈的付出!

對,看完就不由自主有這感覺。

與此同時,也特別為這部片子惋惜,大寫的命運多舛:

早在2010年,大轟炸劇組就已啟動,後因劇本修改以及導演被誤診為癌症又耽擱數年;

2016年快鹿集團兌付危機爆發後資金鍊斷裂,無法按時完成製作,投資方老闆施建祥成為紅色通緝犯拖累全組;

蕭鋒導演為了堅持拍這部電影,經歷了融資借款、抵押貸款、清倉股票、贖回投資基金、耗盡個人存款、甚至不惜賣房墊錢等一系列自毀程序,很快成為國內負債最多的導演.......戲外的是是非非爭議不斷,讓這部片子未播先“紅”,群嘲不斷。

但,片子本身確實精細、認真。

不劇透,從目前曝光的物料來看,片子也是值得一看的。

討論電影之前,咱們需要先知道一段歷史:

下面的這段歷史,看上去冷冰冰的,但當在電影中呈現,每一個平民歷經的艱難險阻、生死攸關,就變成了打動人的細節。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繼淞滬戰爭失利,南京吃緊,中華民族危急存亡之際,國民政府宣佈遷都重慶,於是日軍從1938年2月18日至1944年12月19日,對重慶及周邊地區實施無差別轟炸,時間長達6年零10個月!平民居住區、學校、醫院、外國使領館無一倖免。

轟炸造成重慶3萬多人直接傷亡、6600多人間接傷亡,財物損失巨大,成為二戰史上最為慘烈的四大轟炸之一。即便如此,重慶人民還是以頑強不屈的民族意志撐下去,勇敢的與敵人作鬥爭,最終取得勝利。如今,重慶市每年還有一個“重慶大轟炸紀念日”。

基於這樣一個史實和精神,劇組歷盡千辛萬苦,拍出了《大轟炸》。

說到電影的可看性,首先在演員陣容上就無比強大。作為今年暑期檔唯一一部國產歷史戰爭大片,《大轟炸》由國家一級導演蕭鋒執導,採用好萊塢及兩岸三地的眾多大咖聯袂出演,不僅有劉燁、宋承憲、陳偉霆、謝霆鋒、范冰冰、馬蘇、張鈞甯、黃聖依等流量人氣明星,也有布魯斯·威利斯、範偉、車永莉、馮遠征、吳剛、耿樂、陳道明、劉曉慶、任達華、呂良偉等實力戲骨。全片叫得出名字的演員多達34位,足夠吸睛,滿足了不同年齡層觀眾的需求!

除了演員陣容,故事劇情同樣非常富有深意。《大轟炸》全部以小人物的視角去講述這段歷史——在長達6年零10個月的轟炸中,老百姓用煙火氣的日常生活踐行著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民族精神以及特有的樂觀與堅強。

據提前看片的業內小夥伴說,“茶館線”是全片最為精彩的。三位實力派範偉、車永莉、馮遠征上演的人生百態和市井溫情非常打動人心,互飆演技也讓人大呼過癮。

記得網上有一段預告臺詞是,“小鬼子炸,我們就修,老子死了,還有兒子,兒子死了還有孫子”,對白雖然粗狂,但配合重慶方言讓整部電影的風格顯得足夠轟轟烈烈,帶有強烈的民族精神和城市精神。

通過小老百姓的遭遇和心態來凸顯整個城市乃至民族的精神,昇華電影的主題,不僅自然,也更真實。

為了規避因故事情節、人物身份與歷史真相不符遭吐槽的風險,電影《大轟炸》從立項到拍攝完成,耗時八年,每一個環節都摳得特別細,劇組特意請了專業的幕後團隊進行把關創作,包括藝術指導梅爾·吉布森(《血戰鋼鋸嶺》)、李前寬(《開國大典》),監製鮑德熹(《臥虎藏龍》),攝影顧問維爾莫斯·齊格蒙德(《第三類接觸》),劇本顧問羅納德·巴斯(《雨人》),特效總監金鐘弼(《美人魚》),動作指導羅禮賢(《喋血雙雄》),美術指導毛懷清(《喬家大院》)、錄音指導吳江(《一九四二》),剪輯指導鄺志良(《寒戰》),造型指導佟華苗(《大紅燈籠高高掛》),這些幕後英雄的名字在業界都是耳熟能詳,有口皆碑,質量絕對有保障。

為了還原重慶大轟炸的效果,劇組動用了4萬發電爆管、2500公斤火藥以及2000升汽油彈。據執行製片人王丁表示:“劇組都是用1:1的比例製作金屬材質的飛機進行拍攝,力求轟炸場面視覺的真實震撼。”可見製作團隊對影片質量和畫面鏡頭極致的追求。

全片採用3D實拍完成,多達2300個特效鏡頭,12場空戰逼真還原了中美兩國軍人聯手抗擊日寇的情景,是近十年來國際影壇很少見的運用最新3D技術拍攝的大規模空戰影片。

從特輯也可以看出,蕭鋒導演始終在追求“細節”的嚴謹,帶領劇組工作人員們認真細緻的從材質、造型、實用性、真實性等方面為電影嚴把製作關,考證了大量的歷史文獻,還原了民國時期的風格,包括對軍用武器道具的研究也都非常透徹!

此外,為了呈現還原民間風貌,影片中的很多服裝道具細節均靠純手工打造。演員的戲服都是量身訂製,6000件年代服裝,20000種歷史道具。

小到還原飛機上的螺絲釘,群眾演員用的道具,範偉嘴上叼著的菸斗、麻將等,大到整條民國街的實景還原,1:1建造的朝天門碼頭,飛機場,茶館的搭建等等。

《大轟炸》如此細節控,應該是史上“最處女座”的劇組了吧。。。

通過影像讓更多的人去了解歷史、感受歷史,是一種記錄與責任。這部根據歷史事件“重慶大轟炸”進行改編和還原的電影《大轟炸》正是如此用意。

儘管其間曾幾度面臨夭折,如今終於能夠完成並能上映,能夠讓劇組們堅持至今的,最重要的一個元素就是其題材的厚重與傳承歷史的使命吧!

這樣的電影品質和精神價值,確實值得大家去貢獻一張電影票!


宗柳伽


首先,這不是好電影,基本認定是爛片:

1.綁架歷史,不是所有的抗日電影,整治正確的都是好電影,此片過度綁架歷史。

2.神劇視覺效果,之前有大量曝光宣傳劇照,那一個個帥哥美女笑的真的是,抗日神劇一個模子。

3.過度宣傳特效,恕我直言,除了少數科幻電影,別的電影都應該把主要精力放在劇情上,放在藝術或者故事情節表達上面。

4.明星過多,明星對電影加持肯定是有用的,但是明星過多的電影,在國內市場是全是爛片,無一例外。

5.高片酬壓縮電影質量,1.5億的製作演員片酬都不止1.5億(當然劇組據說很有錢)。

然後,面對政治正確的綁架,我們需要提高警惕,擦亮眼睛:

1.電影究竟使用了多少錢,仍然是個未知數,不能因為歷史綁架就為此買單。

2.不要問為什麼,不要說電影怎麼怎麼樣,抵制華誼。


被削皮的土豆


和大多數觀眾一樣,我最早知道《大轟炸》這個電影項目時,首先關心的,是它所聚焦的歷史事件。

“重慶大轟炸”,是我們中國抗日戰爭歷史上永不能忘卻的一個痛點。它發生在中國抗日戰爭期間,當時的侵略者對重慶進行了無差別戰略轟炸,時間跨度長達六年十個月(從1938年2月至1944年12月)!

(歷史圖片)

據不完全統計,這番持續的戰略轟炸多達218次,出動的飛機多達9000多架次,投彈11500枚以上,造成了超過10000平民百姓的死亡,毀壞當地建築房屋逾17600幢!

(歷史圖片)

就在這慘無人道的轟炸期間,侵略者在1941年6月的一次長達5個小時的空襲中,迫使大量民眾湧向當時的公共防空隧道,因為人數過多,空間不夠,加上當時的高溫,導致整個防空洞出現嚴重缺氧的情況,上萬名避難民眾發生了擁擠、踩踏以及窒息,最後造成了駭人聽聞的防空隧道慘案,史稱“大隧道慘案”!

(反映《隧道大慘案》的藝術作品)

在我看來,這是每一箇中國人聞之都會感到悲痛的歷史,也是必須要銘記的一段歷史。將這一段歷史搬上大銀幕,展現那個歷史時期發生的慘痛事件,我認為是《大轟炸》這個電影項目所具備的一個重要意義。

但遺憾的是,影片從籌備到能夠在國內上映,被大眾關注和討論得最多的,卻是與“錢”有關的一系列問題。

(電影《大轟炸》概念海報)

從傳聞影片拍攝花了七八個億,到拍攝期間資方數度撤資,再到總製片人施某的資金斷掉,以及前段時間著名主持人崔老師揭露的相關事件,電影《大轟炸》前前後後多次陷入輿論風波,幾乎都和“錢”有關。

因為這個“錢”的事兒,讓這部電影多次陷入拍攝困難,也多次捲入輿論風波。以致於在還沒上映前,《大轟炸》給大眾就留下了不少的負面印象,甚至還讓不少人對其產生了偏見。坦白講,我就因為那一系列的輿論風波,大大降低了對該片的期待值。

(電影劇照)

但面對質疑聲,《大轟炸》官方也數次回應相關傳聞,力圖澄清事實。雙方各擺證據,在熱鬧的輿論場作用下,整個事件已經變得撲朔迷離,暫時無法下定論。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我對該電影的判斷,直到最近刷豆瓣的時候,看到了《大轟炸》的一些花絮視頻,期待值才有了一些轉變。

我在看那個關於主創追求細節的花絮時,發現其大到朝天門碼頭、防空洞隧道等歷史場景,小到戰鬥機、飛虎隊的隊標、演員服飾的配飾、老式麻將、鳥籠及其裡頭小碗的新舊程度等等,都有很細緻的考究。要麼按照一比一的比例打造,要麼還原到最像那個時期的樣子,這種創作態度令我覺得驚訝。

(花絮視頻截圖)

另外,我原先以為這就是一部講述飛行員故事的空戰片,但看了相關預告片之後,發現其內容並不僅僅侷限於空戰。它還有“出乎意料”的人文體現:在慘烈的戰爭炮火下,影片居然以近乎溫情和美好的手法,呈現了一些小人物的日常。

範偉飾演的崔三叔,拎著鳥籠泡麻將館,和好友們吹牛拉家常;馮遠征飾演的薛滿貫,經營著一個茶館,和顧客們有說有笑,還組織麻將大賽。這兩個小人物所呈現的生活日常,在炮火連天的戰爭環境裡,並不顯得突兀,反倒更顯真實:因為他們最終所要傳遞的,其實還是老百姓們在面對戰爭時所抱持的樂觀與不屈的態度。

(花絮視頻截圖)

我的理解是,加入這些小人物生活日常的元素,對於一部戰爭題材的電影而言,有時候會變成一股觸人心絃的溫情力量。正是通過展現老百姓們日常生活裡的美好以及他們精神上的樂觀、不屈以及抱團取暖,與戰爭帶來的殘酷與慘烈形成巨大的對比,從而帶來強烈的情感衝擊。

從對戰時生活的樂觀,到對戰爭的無畏與不屈,像崔三叔和薛滿貫這些老百姓所表現出來的生存狀態與心理狀態,既能反映了當時老百姓生活被戰爭打破的殘酷,又展現了老百姓堅強不屈的民族精神,能夠引起觀眾的共鳴。

(電影劇照)

他們大多數人都身處戰爭的殘酷環境裡,經受著巨大的生命威脅,卻仍然能樂觀地對待生活,本身就是很令人敬畏的。

而在面對侵略者的襲擊時,又能團結一致,互相幫助,眾志成城地展現不屈的精神,足以觸動人心。很大程度上,他們如同身在煉獄,但那些樂觀不屈的精神,點燃了一種希望。

(電影劇照)

這讓我覺得,當我們討論這部電影的時候,儘管電影之外的許多事情的確有爭議,但真要審視它的時候,最好還是迴歸電影本身。倘若我們先拋開電影之外的那些輿論或傳聞,儘量理性地看待這部電影,會發現更多值得期待的點。

比如前面提及的關於“重慶大轟炸”以及“大隧道慘案”這種歷史事件的重現,便是《大轟炸》這部電影的一大看點。能夠以這樣的歷史事件作為題材,把它搬到大銀幕上讓更多人看到、瞭解到那樣一個歷史真實故事,本身就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它可以讓和平年代的觀眾銘記那段慘痛的歷史,也可以讓觀眾認識到和平的珍貴。

它會如何展現這段歷史?又會強調怎樣的態度?這令人好奇。

(電影劇照)

比如這種戰爭題材的處理,其實對於所有電影工作者而言,都不是一件很輕鬆的事情。眾所周知,戰爭題材向來比較難拍,類似於《拯救大兵瑞恩》、《血戰鋼鋸嶺》、《敦刻爾克》這樣的戰爭電影,拍攝工作也都歷經了種種困難。而《大轟炸》這樣的題材,許多觀眾本身對這個事件是有了解的,怎樣用電影的方式講好這個故事,是需要做大量工作的。

(電影劇照)

從目前看到的預告片以及相關資料可以瞭解到,導演簫鋒在敘事上採用了三條線:天上,路上以及地上。“天上”這條線主要講述飛行員的故事,“路上”這條線主要講述一個教師帶領一群孩子一路涉險的故事,“地上”這條線則主要描繪茶館裡一些小人物對抗日軍的故事。

(電影劇照)

還比如這部電影為了追求歷史的真實還原,勢必需要投入大量的技術應用,不管是空中作戰還是地面轟炸,必然要用到很多的特效。

(電影劇照和歷史對比圖)

儘管我這麼說會讓部分讀者展開另一些層面的理解,但就像前面所說到的那樣,對待這部電影,我們不應該只是揪著它內容之外的輿論風波展開討論,也不應該帶著偏見去對待這部電影本身的質量,試著中肯一點地去看待它,或許也能找到你所期待的點。

《大轟炸》到底是一部應該被推到風口浪尖上接受質疑的電影,還是一部能夠帶來對歷史沉思與敬畏的電影?不妨拭目以待吧。

(電影《大轟炸》海報)

PS:文字為作者原創,圖片均源於網絡。


木易電影


劉燁、布魯斯·威利斯、宋承憲、陳偉霆、範偉、馬蘇、車永莉、吳剛、馮遠征、張鈞甯、耿樂領銜主演。

而特別出演人員更是有謝霆鋒、范冰冰、陳道明、阿德里安·布勞迪等。

這部片子就是——《大轟炸》。

1937年“七七事變”之後,中國進入全面抗日狀態,淞滬抗戰失利,國民政府沿江節節敗退,退守重慶。

自1938年2月至1943年8月,整整五年半的時間,日軍對重慶採取了慘無人道的“無差別轟炸”。日軍出動了9000多架飛機,整整發動了218次的空襲轟炸

這就是近代戰爭史上最為慘烈的四大轟炸之一的“重慶大轟炸”。也就是本部影片故事的歷史背景。

戰爭本身是一個非常嚴肅的話題,影片史上優秀的戰爭片也不勝枚舉,近幾年來的幾部戰爭片也都非常優秀,叫好又叫座。

而大部分的戰爭片都是陸戰片,上一個非常震撼人心的空戰片大概還是《珍珠港》。

從宣傳片中,就不難看出《大轟炸》為了拍攝這些戰爭場景做出的前期投入真的非常用心,從後期效果來看,《大轟炸》的製作絕對稱得上是非常用心的大手筆。

《戰狼2》的口碑和票房爆炸,證明了吳京的堅持沒有錯,而這一次《大轟炸》我相信,也會用口碑和票房來證明,蕭鋒的選擇沒有錯。

這是一部值得他堅持的作品,這也是一部值得電影行業堅持的作品。


香港電影




西門觀點:值得一看。

事件大略:


先看看《大轟炸》的題材和歷史背景:

有人說,在日本侵略中國長達14年的時間裡,‘’重慶大轟炸‘’與‘’南京大屠殺‘’具有同等性質的大事件。從1938年2月到1945年底的6年零10個月中,日機共累計空襲重慶218次,出動飛機9513架次,投彈21593枚,炸死市民11889人,炸傷平民14100人,炸燬房屋3萬餘幢。

但對一般普通百姓來說,只知道‘’南京大屠殺‘’,並不知道這段歷史,其原因大家心裡應該明白。



如果能站在這個角度去思考問題,沒有理由不去看,電影所呈現的歷史場景畢竟比文字記錄更接近當時的背景。

但為什麼在《大轟炸》拍攝完畢即將上映前,網上出現這麼多的抵制聲音呢?主要就是在崔永元爆料影視圈偷稅漏稅‘’陰陽合同‘’後,又爆料該片在拍攝的半途,有人卷錢跑路。是否如此現在還沒有官方報道,但很多人相信了,所以才抵制不去看。

因此,我覺得,很多人之所以抵制不去看的理由並非電影所表現的這段歷史,也不是影片的製作團隊明星雲集,而是因為崔永元的爆料便先入為主認為影片不值得看。至於有網友說,影片反映日軍這麼殘忍屠殺中國人是想幹什麼?就不值得評論了。



不管該片的編劇和導演以及投資人出於什麼目的編輯製作這部電影,只要能比較客觀真實的再現這段歷史,讓中國人永遠記住這段歷史,不忘國恥,奮發圖強,永遠不受人欺辱,對廣大觀眾來說,就夠了。

其實,這部影片究竟投資了多少錢,花了多少錢,那是投資人和製片人之間的官司,以及有沒有演員偷稅漏稅,都和影片反應的歷史題材沒有關係,和導演以及大多數演職人員也沒有關係,和影片拍攝得好不好也沒有關係,所以,看與不看,主要看站在什麼角度思考問題,也是每個人的自由。



電影好不好,值不值得看,只有看了才知道,看不看是個人的權利和自由。如果上映,我會去看的,但不是因為這部影片明星雲集。

謝謝您的關注,期待您的看法!


西門白甫


其實我對於這部電影的感情真的蠻複雜的。


中國近幾年的電影市場裡,愛情片、搞笑片、青春題材電影非常多,若能踩到爆點,就大賺一筆,比如最終票房近20億的《前任3》。

要是拍不好呢,因為硬件和場景特效要求低,成本很有限,也虧不了幾個錢。

這類換湯不換藥的輕鬆題材,就逐漸變成了穩賺不賠的捷徑。


但是“戰爭片”,尤其是試圖鋪開某一段沉重歷史的畫卷,大規模還原慘絕人寰現場的片子,很少有人敢去觸碰。


因為實在是太太太太難拍了,拍攝危險,調動人員太多,還容易血虧。

即便是老謀子的《金陵十三釵》,也只是找了一個角度切入,圍繞著場景縱深演繹。

拍戰爭片要有絕對真實的爆炸場景,展現歷史要對每個場景有負責任的考證。

飛機空戰、轟炸、爆破、碎石、同時調動大批群眾演員,燃燒的經費啊~


從演員配置上看,宋承憲和布魯斯威利斯的同時出現有點玄幻,像集郵一樣攢明星的電影,大都賣相存疑,歷來容易撲街。

不過歷史上也確實有一個原型為美國人的航空隊中將,他在二戰期間來華訓練指導中國飛行員,擔任飛虎隊指揮官。

——並非是強行加入歐美明星湊數。


從硬件設施來看,劇組為了還原重慶街景,以1:1的比例,在象山搭建了新華日報社、朝天門碼頭、以及醫院、教堂、學校、茶館等場景。

而這些建築,最終都會被炸燬,沒有成為景區再後續賺錢的可能。


從監製攝影和導演來看,無論是三次提名奧斯卡的梅爾·吉布森,導演過《開國大典》的李前寬,還是攝影顧問維爾莫斯·齊格蒙德,都是頂尖的金牌製作。

從放出的資料片和預告來看,無論是4萬發電爆管、2500公斤火藥以及2000升汽油彈製作的轟炸場面。

還是那個迎著日本人的炮彈,穿著靶子拍胸脯示威,大喊“有本事你打死我啊,打不死我,我就跟你血戰到底”的悲壯劇情場面。

都讓人對這部片子的呈現效果有所期待。


然而,這注定是一部還沒上映就會有巨大爭議和分歧的電影。


現在網上因為小崔持續的爆料,以及明星偷稅漏稅天價片酬等矛盾問題集中爆發,網友們無處宣洩的憤怒,讓這部電影還沒上映就千夫所指。

儘管導演和劇組召開了記者發佈會,澄清電影本身經費常常短缺,不存在“黑心洗錢”和偷稅漏稅,資金使用也沒有超過1.5億的預算。


可惜並沒有什麼作用,拿走錢的明星和老闆毫無回應,傾盡積蓄的導演卻要出來澄清。


這是一部被爭議性遮蓋內容的電影,它承載了太多和作品無關的負面情緒和輿論指責。

一部嚴肅的歷史電影,卻遇到施建祥這種投資人,簡直是最大的悲哀。


施建祥暴發戶式的集齊了眾多明星和金牌幕後,在宣傳了一大圈,賺足面子之後,突然東窗事發,拋棄了快鹿所有的影視項目。


一邊吹著牛逼說製作費“上不封頂”,對外放出風說為電影花了七八個億。

一邊又不斷停資撤資,讓攝製組窮到連藝術總監的酒店定金都付不起,最後蕭峰導演自掏腰包傾家蕩產的才拍完。

一邊用投資電影的理財產品賺普通老百姓的錢,分完錢跑路出逃,留下這部電影和1000多名劇組工作人員背黑鍋,成為眾矢之的。


如果你是心有憤懣的觀眾,看電影一般是為了休閒消遣,我理解你的情緒,也不會推薦你去看它。

畢竟先入為主了對作品的厭惡,每個鏡頭你都會覺得是虛偽,什麼樣的作品都無法給你好的觀影體驗。

如果你對這段重慶轟炸的場面還原感興趣,或是喜歡戰爭歷史題材,可以給它一個機會,畢竟這類電影真的不算多。


補充一下《大轟炸》的歷史背景:

重慶大轟炸被認為是與南京大屠殺同等性質的事件。

1938年2月,日軍的轟炸機飛過了重慶的天空。

從此重慶這座城市,陷入了長達六年零十個月的無差別轟炸。

日機空襲重慶共達218次,出動飛機9513架次,投彈21593枚,炸死市民11889人、炸傷14100人,炸燬房屋3萬多幢。

這個事件,在歷史上被稱為“重慶大轟炸”。



(文\\硬核八卦 首發悟空問答 已維權 抄襲必究)


硬核八卦


總有些人 願意負重前行

他們在人類最大的戰鬥中成長 別無選擇

他們的崢嶸歲月 才是真正的“芳華”

電影《無問西東》裡面提出過一個問題——

如果提前瞭解了你所要面對的人生,你是否還會有勇氣前來?

這個問題當然沒有標準答案,但就是有些人,

“他們都知道自己的結局 卻還是一頭扎進了命運的洪流”

他帶著微縮版“諾亞方舟”花了一年跨了半個中國

美國加州牛、荷蘭牛、澳洲馬、英國約克夏豬、美國火雞……如果看到這麼一支神奇的動物大隊行進在路上,你會不會覺得吃驚?

1937年12月到1938年11月間,在南京通往重慶的路上,就有這麼一支另類的動物大隊在跋涉。它們的“隊長”叫王酉亭,當時的身份是中央大學農學院教師、畜牧場長。1937年抗戰爆發後,中央大學奉命西遷。王酉亭帶隊的這支動物長征大隊,也是西遷的一分子。

王酉亭像(攝於1932年)

為了培養農業人才、改變落後的農業基礎,學校在1935年申請到美國洛克菲勒文化基金,相繼從國外引進大批珍貴的畜禽品種,如荷蘭奶牛、澳洲奶牛、澳洲馬、英國約克夏豬、美國豬、美國火雞等諸多品種。”王德說,當時的畜牧場裡80%以上的都是進口品種,此外還有少量的國內優良品種。

當年中央大學內飼養的各類珍貴畜禽

1938年11月上旬,這支堅韌不拔的“動物大軍”在耗時一年、跨越半個中國、行程約四千多里後抵達湖北宜昌。在宜昌,王酉亭與著名愛國實業家、民生輪船公司總經理、時任國民政府交通部常務次長的盧作孚意外相遇。盧作孚慷慨同意在輪船運輸物資的最困難時期,無償安排船隻、擠出艙位運輸這些動物到重慶。

動物大軍的“西遷長征”路線

當年王酉亭就是靠這些船完成了動物大軍的“西遷長征”

幾天後,王酉亭一行在宜昌登輪西上抵達重慶,終於進入市郊沙坪壩的中央大學畜牧場。

中央大學校長羅家倫在晚年回憶錄《逝者如斯夫集》中寫下了與“動物大軍”在重慶化龍橋附近見面的難忘場面——“在第二年(1938年)深秋,我由沙坪壩進城,已經黃昏了。司機告訴我說,前面來了一群牛,像是中央大學的,因為他認識趕牛的人。我急忙叫他停車,一看果然是的。這些牲口經長途跋涉,已經是風塵僕僕了。趕牛的王酉亭先生和三個技工,更是須發蓬鬆,好像蘇武塞外歸來一般。我的感情震動得不可言狀,看見了這些南京趕來的牛羊,就像看到久別重逢的老朋友一樣。我幾乎要向前去和它們擁抱。當我和這些南京的‘故人’異地重逢時,心中一面喜悅,一面也引起了國難家仇的無限憤慨;我眼中的淚水也不禁奪眶而出了。”

看了下即將上映的《大轟炸》,裡面扮演以王酉亭先生為原型“趙淳博士”的是“達康書記”吳剛,這樣看來還真是神似,小豬仔真的好搶鏡的說。

他是中國空軍的組建人之一,死後墓碑後面刻下了中文

“飛虎隊”創始人是美國飛行教官克萊爾·李·陳納德。陳納德1893年9月6日出生於得克薩斯州,擁有出色的飛行技術。

陳納德少將

1937年7月初,應國民黨政府邀請,陳納德抵達中國考察空軍,擔任顧問。考察快結束之時,抗日戰爭全面爆發。陳納德接受宋美齡的建議,在昆明市郊組建航校,以美軍標準訓練中國空軍,他還積極協助中國空軍對日作戰。迫於日本外交壓力,陳納德的活動逐漸轉為非公開。

《無問西東》中的陳納德形象

從1939年開始,日本對中國大後方重慶、成都等地進行不停的瘋狂轟炸。中國空軍無力對抗日本航空兵進攻,中國抗戰到了最困難的時期。

1940年10月,中國最高國防委員會委員長蔣介石,緊急召見了遠在昆明的中國航空委員會顧問陳納德。蔣介石希望美國能夠協助中國,加強美國駐華空軍,編成中國戰區第一線空軍最大限度的兵力。

10月底,抵達美國的陳納德、毛邦初與宋子文研究後,提出了一項購買計劃。幾經周折後,美國總統羅斯福批准以飛機、人員援華,並命令外交部、海軍部和陸軍部召開聯席會議,決定將原計劃交付英國尚未啟運的100架P40戰鬥機出售給中國。在二戰期間,陳納德將軍率領“飛虎隊”與中國人民一道抵抗日本侵略者,中國人民永遠不會忘記曾經支持、幫助過我們的老朋友。

《大轟炸》中的以陳納德為原型的飛行教官Jack Johnson由布魯斯威利斯扮演

從7月6日陳納德正式向他的上司提出辭職時起,他收到了中國人寄來的不計其數的信件,其中有薛嶽和杜聿明將軍的。

在他向重慶市民告別的那一天裡,蔣介石將私人汽車和司機供他使用,汽車在市內被人群堵塞,人群推著汽車在重慶陡峭的街道上走了好幾個小時。一直推到一個廣場的中央。廣場上,人們用木頭搭了一個臺子,用鮮花和松針裝飾起來。陳納德獨自站在臺上,

人群排著隊逐個與他握手道別。

臺上堆滿了人們贈送給他的寶石、碧玉、漆器、古董和國畫,以及各種條幅和錦旗。淚水從陳納德飽經風霜的臉上流了下來。一箇中國人向他說:“自從馬可-波羅以來,還沒有一個外國人那麼博得中國人的人心。”

陳納德被安葬在華盛頓阿靈頓軍人公墓,墓碑背後用中文刻著“陳納德將軍之墓”

他們,“沒有明天”地,時刻準備為國捐軀。

他們絕對是天之驕子。

他們中的2/3是第一代民國的富家子弟,出身名門。像林徽因的弟弟林恆,蔣介石的遠親、國防部長的兒子、南開大學校長張伯苓的兒子、王光美的哥哥王光復……

本來衣食無憂,前途無量的他們卻義無反顧地報考杭州筧橋中央航空學校。

培養一個合格飛行員的成本,大約需要等同於其體重的黃金。空軍的門檻極高,對個人素質和知識儲備十分挑剔,所以,他們全部出自於名校。在那個小學畢業就可以當老師時代,這些年輕飛行員們也可在別的領域有所建樹。

他們是與陳納德並肩戰鬥的中國空軍,

“風雲際會壯士飛,誓死報國不生還”。

五大隊第十七中隊隊員,拍攝於柳州機場,左起第三人為林恆(林徽因的三弟)

抗戰初期,他們取得了驕人的戰績。

日軍損失飛機230架,飛行員被擊斃327人。

日本空軍的“四大天王”全部殞命。但中日兩國空軍實力相差懸殊,日本軍機多達2000架,還在源源不斷地生產。中國可用飛機不到200多架,打一架少一架。

不到幾個月,“四大金剛”全部犧牲,中國精華飛行員幾乎全部犧牲了。

歷史中的“空軍四大金剛”與以他們為原型的“空軍四勇士”

和平年代,這些家境富裕、聰慧過人的大學生可能會是當紅小生、青年才俊,成為粉絲的“愛豆”,有和美的家庭,抑或是摩登的男女朋友,微博上一大群關注和點贊者。而那個年代,他們永遠定格在了那張窄窄的照片中,平均年齡23歲。

在抗戰期間,中國空軍主力的飛行員的戰鬥壽命只有6個月。

在航校第十二期畢業生合照上,抗戰結束時沒有被畫“十字架”的人,只有 2 人。

就像丘吉爾 在《對英國皇家空軍講話》中說的:

在人類征戰的歷史中,從來沒有這麼多人對這麼少人,虧欠這麼深的恩情!

每個時代,都會給出現成的“最佳選擇”。那些選擇,無一不讓人明哲保身、別多管閒事。但是總有人去揹負起原本可以不屬於自己的那份責任,將一切個人的兒女情長、國仇家恨、從橫捭闔...都化為命運的音符,飄揚在雲間。

想起之前姚若龍為《一把青》創作的主題曲《看淡》

在亂世中,前一秒還緊緊相擁,下一秒有可能就天人永隔,她們歷經悲歡離合,只有把一切看淡才能讓自己活下去,才能在時代的汪洋中慢慢收拾起隨之漂流浮沉的心情...

從天空墜落的猛雷聲

打亂 了人生

打碎 花樣的青春

打散 了純真

隨記憶塵封的嚎啕聲

沉澱 怨與恨

沉著 或許是福分

沉淪 變幻的

愛的浮生

看淡了絕望才不濃無奈才不痛

敢親吻下一陣風起和雲湧

能幸福一分鐘甚至一秒鐘

就快幸福吧趁還能抱緊

未亡的夢

...


戰爭史


不是不想看好的電影,而是因為馮小剛和華誼的偷漏稅坑害國家和人民的行為激起了眾怒,是他們不道德行為引發對其電影的抵制。他們富可敵國,但卻為富不仁,竟然違法違規,任何違背了良心和道德的人在中國一定會被萬人唾棄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