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34位明星加盟大牌云集的电影《大轰炸》,你觉得值得看吗?

九月晴天


不管是从明星阵容,还是从历史性角度,理论上这部电影很值的一看。

从阵容上来说这部电影罕见的包含了中日韩以及好莱坞顶级明星,可以说电影在创作初期,光是演员建设这一环节来看,就想把这部电影定义为国内战争一级大片;从历史性来说,重庆大轰炸这段历史虽然经常从纪录片和书籍中出现,但几乎没有单独从影视作品中出现过,这次将这段历史彻底搬上荧屏,自然也有着强大的吸引力,不夸张的说一旦影片正式上映,从宣传历史,牢记国耻的历史角度上,光是重庆四川一带恐怕就会出现大量的官方包场,票房应该也能有一定的保障。



目前这部电影的上映时间已进入倒计时阶段,相信很多人也有着十足的期待,但是从影片的实际角度出发,恐怕对这部影片的担忧也不会太小,毕竟从这部电影的创作历史来看,这部电影的完成实在经历了太多的波折。

剧本创作高达四年,甚至2015年就已经完成拍摄,但至今还没有正式上映,这部电影创作的初始阶段,制片方和投资人就带有一定圈钱的目的,企图以拍摄历史电影为旗号进行圈钱,东窗事发后甚至有人付出了落入法网的代价,整个拍摄过程也是断断续续,更丢人的是本片最大的大牌演员之一布鲁斯威利斯来华拍摄的时候,剧组竟然付不起住宿的费用,在这种待遇下,演员能够付出多大的精力来拍摄这部电影,甚至愿不愿意完成剧本中所有规定的戏份,恐怕都是未知之数。



今年上映的院线电影中,就有类似的例子,上半年任达华余男主演的西北风云,拍摄过程中由于资金切断,实际拍摄被迫中止,为了拼凑影片,制片方只能用大量的合成、替身,甚至用NG的片段整理后再作使用,最终造成这部由多位资深演员主演的电影,以烂片收场。

而大轰炸几年前在拍摄时也走上了这条路,由于资金链条断断续续,拍摄也是停停走走,这部电影的实际胶片是否真的按照完整的剧本来拍摄,恐怕也不好说,一旦前期为了赶进度大量缩减戏份,甚至用作废的拍摄段落来顶替,这部电影的最终完整性和质量恐怕也很难令人满意。

今年4月份大轰炸电影正式发布剧照,并且开始进行前期宣传,但上映时间一再被推迟,宣传力度也与这部电影的明星阵容成极大的反比,甚至近期有关主演范冰冰的负面新闻,远比电影的宣传还有大,恐怕目前制片方投资方和宣传方的资金链仍然有很大问题,本月正式上映后,这部电影的实际质量能否达到观众前期的期望,恐怕也具备着很大的挑战性。


辽宁资深球迷


这片子最好连期待都不要期待。

首先不说这部电影资金断链,制片人施建祥国内票房作假,被国家统计后骗钱跑路国外,导演自费拍片,整部电影拖了5、6年没法上映这些新闻。

就看着片子吹嘘的劲儿,你们真的觉得它会好看吗?

而且,这么多明星意味着什么,你们还不理解,还对它有所期待吗?

在目前国内来说,虽然有的影视公司抢钱意图明显,但是真的想做好片的公司,他的行为还是有迹可循的。

如果一部电影明星太多,只有两种可能:

一,是给国家献礼的主旋律;

二,幕后有人盘局捞钱。

第一种就是像《建国大业》《建军伟业》这类的,它的目的是非盈利的,所以可以动用某些关系把一种明星拉来一起演。

第二种也很常见,大家吃的亏还少吗?

想想《封神传奇》、《不二神探》、《祖宗十九代》、《妖铃铃》、《东成西就2011》、《越光宝盒》、《澳门风云》、《刺陵》……

大明星云集,只能说明,这部电影想多赚钱。

真的好电影,可能只会找2-3个实力派当主演,然后找1-2个流量们吸粉做宣传,就差不多了。

大明星永远不等于好电影,这么多年了,学乖点吧。


蔡小马


先回答问题:值得!

这部电影,绝对值得进电影院一看。

我已经先看过片了,看的时候热血沸腾,几度落泪:中国人民真的太优秀了!我们平安繁荣的今日,来之不易!要珍惜今天的生活,感谢先烈的付出!

对,看完就不由自主有这感觉。

与此同时,也特别为这部片子惋惜,大写的命运多舛:

早在2010年,大轰炸剧组就已启动,后因剧本修改以及导演被误诊为癌症又耽搁数年;

2016年快鹿集团兑付危机爆发后资金链断裂,无法按时完成制作,投资方老板施建祥成为红色通缉犯拖累全组;

萧锋导演为了坚持拍这部电影,经历了融资借款、抵押贷款、清仓股票、赎回投资基金、耗尽个人存款、甚至不惜卖房垫钱等一系列自毁程序,很快成为国内负债最多的导演.......戏外的是是非非争议不断,让这部片子未播先“红”,群嘲不断。

但,片子本身确实精细、认真。

不剧透,从目前曝光的物料来看,片子也是值得一看的。

讨论电影之前,咱们需要先知道一段历史:

下面的这段历史,看上去冷冰冰的,但当在电影中呈现,每一个平民历经的艰难险阻、生死攸关,就变成了打动人的细节。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继淞沪战争失利,南京吃紧,中华民族危急存亡之际,国民政府宣布迁都重庆,于是日军从1938年2月18日至1944年12月19日,对重庆及周边地区实施无差别轰炸,时间长达6年零10个月!平民居住区、学校、医院、外国使领馆无一幸免。

轰炸造成重庆3万多人直接伤亡、6600多人间接伤亡,财物损失巨大,成为二战史上最为惨烈的四大轰炸之一。即便如此,重庆人民还是以顽强不屈的民族意志撑下去,勇敢的与敌人作斗争,最终取得胜利。如今,重庆市每年还有一个“重庆大轰炸纪念日”。

基于这样一个史实和精神,剧组历尽千辛万苦,拍出了《大轰炸》。

说到电影的可看性,首先在演员阵容上就无比强大。作为今年暑期档唯一一部国产历史战争大片,《大轰炸》由国家一级导演萧锋执导,采用好莱坞及两岸三地的众多大咖联袂出演,不仅有刘烨、宋承宪、陈伟霆、谢霆锋、范冰冰、马苏、张钧甯、黄圣依等流量人气明星,也有布鲁斯·威利斯、范伟、车永莉、冯远征、吴刚、耿乐、陈道明、刘晓庆、任达华、吕良伟等实力戏骨。全片叫得出名字的演员多达34位,足够吸睛,满足了不同年龄层观众的需求!

除了演员阵容,故事剧情同样非常富有深意。《大轰炸》全部以小人物的视角去讲述这段历史——在长达6年零10个月的轰炸中,老百姓用烟火气的日常生活践行着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以及特有的乐观与坚强。

据提前看片的业内小伙伴说,“茶馆线”是全片最为精彩的。三位实力派范伟、车永莉、冯远征上演的人生百态和市井温情非常打动人心,互飙演技也让人大呼过瘾。

记得网上有一段预告台词是,“小鬼子炸,我们就修,老子死了,还有儿子,儿子死了还有孙子”,对白虽然粗狂,但配合重庆方言让整部电影的风格显得足够轰轰烈烈,带有强烈的民族精神和城市精神。

通过小老百姓的遭遇和心态来凸显整个城市乃至民族的精神,升华电影的主题,不仅自然,也更真实。

为了规避因故事情节、人物身份与历史真相不符遭吐槽的风险,电影《大轰炸》从立项到拍摄完成,耗时八年,每一个环节都抠得特别细,剧组特意请了专业的幕后团队进行把关创作,包括艺术指导梅尔·吉布森(《血战钢锯岭》)、李前宽(《开国大典》),监制鲍德熹(《卧虎藏龙》),摄影顾问维尔莫斯·齐格蒙德(《第三类接触》),剧本顾问罗纳德·巴斯(《雨人》),特效总监金钟弼(《美人鱼》),动作指导罗礼贤(《喋血双雄》),美术指导毛怀清(《乔家大院》)、录音指导吴江(《一九四二》),剪辑指导邝志良(《寒战》),造型指导佟华苗(《大红灯笼高高挂》),这些幕后英雄的名字在业界都是耳熟能详,有口皆碑,质量绝对有保障。

为了还原重庆大轰炸的效果,剧组动用了4万发电爆管、2500公斤火药以及2000升汽油弹。据执行制片人王丁表示:“剧组都是用1:1的比例制作金属材质的飞机进行拍摄,力求轰炸场面视觉的真实震撼。”可见制作团队对影片质量和画面镜头极致的追求。

全片采用3D实拍完成,多达2300个特效镜头,12场空战逼真还原了中美两国军人联手抗击日寇的情景,是近十年来国际影坛很少见的运用最新3D技术拍摄的大规模空战影片。

从特辑也可以看出,萧锋导演始终在追求“细节”的严谨,带领剧组工作人员们认真细致的从材质、造型、实用性、真实性等方面为电影严把制作关,考证了大量的历史文献,还原了民国时期的风格,包括对军用武器道具的研究也都非常透彻!

此外,为了呈现还原民间风貌,影片中的很多服装道具细节均靠纯手工打造。演员的戏服都是量身订制,6000件年代服装,20000种历史道具。

小到还原飞机上的螺丝钉,群众演员用的道具,范伟嘴上叼着的烟斗、麻将等,大到整条民国街的实景还原,1:1建造的朝天门码头,飞机场,茶馆的搭建等等。

《大轰炸》如此细节控,应该是史上“最处女座”的剧组了吧。。。

通过影像让更多的人去了解历史、感受历史,是一种记录与责任。这部根据历史事件“重庆大轰炸”进行改编和还原的电影《大轰炸》正是如此用意。

尽管其间曾几度面临夭折,如今终于能够完成并能上映,能够让剧组们坚持至今的,最重要的一个元素就是其题材的厚重与传承历史的使命吧!

这样的电影品质和精神价值,确实值得大家去贡献一张电影票!


宗柳伽


首先,这不是好电影,基本认定是烂片:

1.绑架历史,不是所有的抗日电影,整治正确的都是好电影,此片过度绑架历史。

2.神剧视觉效果,之前有大量曝光宣传剧照,那一个个帅哥美女笑的真的是,抗日神剧一个模子。

3.过度宣传特效,恕我直言,除了少数科幻电影,别的电影都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剧情上,放在艺术或者故事情节表达上面。

4.明星过多,明星对电影加持肯定是有用的,但是明星过多的电影,在国内市场是全是烂片,无一例外。

5.高片酬压缩电影质量,1.5亿的制作演员片酬都不止1.5亿(当然剧组据说很有钱)。

然后,面对政治正确的绑架,我们需要提高警惕,擦亮眼睛:

1.电影究竟使用了多少钱,仍然是个未知数,不能因为历史绑架就为此买单。

2.不要问为什么,不要说电影怎么怎么样,抵制华谊。


被削皮的土豆


和大多数观众一样,我最早知道《大轰炸》这个电影项目时,首先关心的,是它所聚焦的历史事件。

“重庆大轰炸”,是我们中国抗日战争历史上永不能忘却的一个痛点。它发生在中国抗日战争期间,当时的侵略者对重庆进行了无差别战略轰炸,时间跨度长达六年十个月(从1938年2月至1944年12月)!

(历史图片)

据不完全统计,这番持续的战略轰炸多达218次,出动的飞机多达9000多架次,投弹11500枚以上,造成了超过10000平民百姓的死亡,毁坏当地建筑房屋逾17600幢!

(历史图片)

就在这惨无人道的轰炸期间,侵略者在1941年6月的一次长达5个小时的空袭中,迫使大量民众涌向当时的公共防空隧道,因为人数过多,空间不够,加上当时的高温,导致整个防空洞出现严重缺氧的情况,上万名避难民众发生了拥挤、踩踏以及窒息,最后造成了骇人听闻的防空隧道惨案,史称“大隧道惨案”!

(反映《隧道大惨案》的艺术作品)

在我看来,这是每一个中国人闻之都会感到悲痛的历史,也是必须要铭记的一段历史。将这一段历史搬上大银幕,展现那个历史时期发生的惨痛事件,我认为是《大轰炸》这个电影项目所具备的一个重要意义。

但遗憾的是,影片从筹备到能够在国内上映,被大众关注和讨论得最多的,却是与“钱”有关的一系列问题。

(电影《大轰炸》概念海报)

从传闻影片拍摄花了七八个亿,到拍摄期间资方数度撤资,再到总制片人施某的资金断掉,以及前段时间著名主持人崔老师揭露的相关事件,电影《大轰炸》前前后后多次陷入舆论风波,几乎都和“钱”有关。

因为这个“钱”的事儿,让这部电影多次陷入拍摄困难,也多次卷入舆论风波。以致于在还没上映前,《大轰炸》给大众就留下了不少的负面印象,甚至还让不少人对其产生了偏见。坦白讲,我就因为那一系列的舆论风波,大大降低了对该片的期待值。

(电影剧照)

但面对质疑声,《大轰炸》官方也数次回应相关传闻,力图澄清事实。双方各摆证据,在热闹的舆论场作用下,整个事件已经变得扑朔迷离,暂时无法下定论。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对该电影的判断,直到最近刷豆瓣的时候,看到了《大轰炸》的一些花絮视频,期待值才有了一些转变。

我在看那个关于主创追求细节的花絮时,发现其大到朝天门码头、防空洞隧道等历史场景,小到战斗机、飞虎队的队标、演员服饰的配饰、老式麻将、鸟笼及其里头小碗的新旧程度等等,都有很细致的考究。要么按照一比一的比例打造,要么还原到最像那个时期的样子,这种创作态度令我觉得惊讶。

(花絮视频截图)

另外,我原先以为这就是一部讲述飞行员故事的空战片,但看了相关预告片之后,发现其内容并不仅仅局限于空战。它还有“出乎意料”的人文体现:在惨烈的战争炮火下,影片居然以近乎温情和美好的手法,呈现了一些小人物的日常。

范伟饰演的崔三叔,拎着鸟笼泡麻将馆,和好友们吹牛拉家常;冯远征饰演的薛满贯,经营着一个茶馆,和顾客们有说有笑,还组织麻将大赛。这两个小人物所呈现的生活日常,在炮火连天的战争环境里,并不显得突兀,反倒更显真实:因为他们最终所要传递的,其实还是老百姓们在面对战争时所抱持的乐观与不屈的态度。

(花絮视频截图)

我的理解是,加入这些小人物生活日常的元素,对于一部战争题材的电影而言,有时候会变成一股触人心弦的温情力量。正是通过展现老百姓们日常生活里的美好以及他们精神上的乐观、不屈以及抱团取暖,与战争带来的残酷与惨烈形成巨大的对比,从而带来强烈的情感冲击。

从对战时生活的乐观,到对战争的无畏与不屈,像崔三叔和薛满贯这些老百姓所表现出来的生存状态与心理状态,既能反映了当时老百姓生活被战争打破的残酷,又展现了老百姓坚强不屈的民族精神,能够引起观众的共鸣。

(电影剧照)

他们大多数人都身处战争的残酷环境里,经受着巨大的生命威胁,却仍然能乐观地对待生活,本身就是很令人敬畏的。

而在面对侵略者的袭击时,又能团结一致,互相帮助,众志成城地展现不屈的精神,足以触动人心。很大程度上,他们如同身在炼狱,但那些乐观不屈的精神,点燃了一种希望。

(电影剧照)

这让我觉得,当我们讨论这部电影的时候,尽管电影之外的许多事情的确有争议,但真要审视它的时候,最好还是回归电影本身。倘若我们先抛开电影之外的那些舆论或传闻,尽量理性地看待这部电影,会发现更多值得期待的点。

比如前面提及的关于“重庆大轰炸”以及“大隧道惨案”这种历史事件的重现,便是《大轰炸》这部电影的一大看点。能够以这样的历史事件作为题材,把它搬到大银幕上让更多人看到、了解到那样一个历史真实故事,本身就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它可以让和平年代的观众铭记那段惨痛的历史,也可以让观众认识到和平的珍贵。

它会如何展现这段历史?又会强调怎样的态度?这令人好奇。

(电影剧照)

比如这种战争题材的处理,其实对于所有电影工作者而言,都不是一件很轻松的事情。众所周知,战争题材向来比较难拍,类似于《拯救大兵瑞恩》、《血战钢锯岭》、《敦刻尔克》这样的战争电影,拍摄工作也都历经了种种困难。而《大轰炸》这样的题材,许多观众本身对这个事件是有了解的,怎样用电影的方式讲好这个故事,是需要做大量工作的。

(电影剧照)

从目前看到的预告片以及相关资料可以了解到,导演箫锋在叙事上采用了三条线:天上,路上以及地上。“天上”这条线主要讲述飞行员的故事,“路上”这条线主要讲述一个教师带领一群孩子一路涉险的故事,“地上”这条线则主要描绘茶馆里一些小人物对抗日军的故事。

(电影剧照)

还比如这部电影为了追求历史的真实还原,势必需要投入大量的技术应用,不管是空中作战还是地面轰炸,必然要用到很多的特效。

(电影剧照和历史对比图)

尽管我这么说会让部分读者展开另一些层面的理解,但就像前面所说到的那样,对待这部电影,我们不应该只是揪着它内容之外的舆论风波展开讨论,也不应该带着偏见去对待这部电影本身的质量,试着中肯一点地去看待它,或许也能找到你所期待的点。

《大轰炸》到底是一部应该被推到风口浪尖上接受质疑的电影,还是一部能够带来对历史沉思与敬畏的电影?不妨拭目以待吧。

(电影《大轰炸》海报)

PS:文字为作者原创,图片均源于网络。


木易电影


刘烨、布鲁斯·威利斯、宋承宪、陈伟霆、范伟、马苏、车永莉、吴刚、冯远征、张钧甯、耿乐领衔主演。

而特别出演人员更是有谢霆锋、范冰冰、陈道明、阿德里安·布劳迪等。

这部片子就是——《大轰炸》。

1937年“七七事变”之后,中国进入全面抗日状态,淞沪抗战失利,国民政府沿江节节败退,退守重庆。

自1938年2月至1943年8月,整整五年半的时间,日军对重庆采取了惨无人道的“无差别轰炸”。日军出动了9000多架飞机,整整发动了218次的空袭轰炸

这就是近代战争史上最为惨烈的四大轰炸之一的“重庆大轰炸”。也就是本部影片故事的历史背景。

战争本身是一个非常严肃的话题,影片史上优秀的战争片也不胜枚举,近几年来的几部战争片也都非常优秀,叫好又叫座。

而大部分的战争片都是陆战片,上一个非常震撼人心的空战片大概还是《珍珠港》。

从宣传片中,就不难看出《大轰炸》为了拍摄这些战争场景做出的前期投入真的非常用心,从后期效果来看,《大轰炸》的制作绝对称得上是非常用心的大手笔。

《战狼2》的口碑和票房爆炸,证明了吴京的坚持没有错,而这一次《大轰炸》我相信,也会用口碑和票房来证明,萧锋的选择没有错。

这是一部值得他坚持的作品,这也是一部值得电影行业坚持的作品。


香港电影




西门观点:值得一看。

事件大略:


先看看《大轰炸》的题材和历史背景:

有人说,在日本侵略中国长达14年的时间里,‘’重庆大轰炸‘’与‘’南京大屠杀‘’具有同等性质的大事件。从1938年2月到1945年底的6年零10个月中,日机共累计空袭重庆218次,出动飞机9513架次,投弹21593枚,炸死市民11889人,炸伤平民14100人,炸毁房屋3万余幢。

但对一般普通百姓来说,只知道‘’南京大屠杀‘’,并不知道这段历史,其原因大家心里应该明白。



如果能站在这个角度去思考问题,没有理由不去看,电影所呈现的历史场景毕竟比文字记录更接近当时的背景。

但为什么在《大轰炸》拍摄完毕即将上映前,网上出现这么多的抵制声音呢?主要就是在崔永元爆料影视圈偷税漏税‘’阴阳合同‘’后,又爆料该片在拍摄的半途,有人卷钱跑路。是否如此现在还没有官方报道,但很多人相信了,所以才抵制不去看。

因此,我觉得,很多人之所以抵制不去看的理由并非电影所表现的这段历史,也不是影片的制作团队明星云集,而是因为崔永元的爆料便先入为主认为影片不值得看。至于有网友说,影片反映日军这么残忍屠杀中国人是想干什么?就不值得评论了。



不管该片的编剧和导演以及投资人出于什么目的编辑制作这部电影,只要能比较客观真实的再现这段历史,让中国人永远记住这段历史,不忘国耻,奋发图强,永远不受人欺辱,对广大观众来说,就够了。

其实,这部影片究竟投资了多少钱,花了多少钱,那是投资人和制片人之间的官司,以及有没有演员偷税漏税,都和影片反应的历史题材没有关系,和导演以及大多数演职人员也没有关系,和影片拍摄得好不好也没有关系,所以,看与不看,主要看站在什么角度思考问题,也是每个人的自由。



电影好不好,值不值得看,只有看了才知道,看不看是个人的权利和自由。如果上映,我会去看的,但不是因为这部影片明星云集。

谢谢您的关注,期待您的看法!


西门白甫


其实我对于这部电影的感情真的蛮复杂的。


中国近几年的电影市场里,爱情片、搞笑片、青春题材电影非常多,若能踩到爆点,就大赚一笔,比如最终票房近20亿的《前任3》。

要是拍不好呢,因为硬件和场景特效要求低,成本很有限,也亏不了几个钱。

这类换汤不换药的轻松题材,就逐渐变成了稳赚不赔的捷径。


但是“战争片”,尤其是试图铺开某一段沉重历史的画卷,大规模还原惨绝人寰现场的片子,很少有人敢去触碰。


因为实在是太太太太难拍了,拍摄危险,调动人员太多,还容易血亏。

即便是老谋子的《金陵十三钗》,也只是找了一个角度切入,围绕着场景纵深演绎。

拍战争片要有绝对真实的爆炸场景,展现历史要对每个场景有负责任的考证。

飞机空战、轰炸、爆破、碎石、同时调动大批群众演员,燃烧的经费啊~


从演员配置上看,宋承宪和布鲁斯威利斯的同时出现有点玄幻,像集邮一样攒明星的电影,大都卖相存疑,历来容易扑街。

不过历史上也确实有一个原型为美国人的航空队中将,他在二战期间来华训练指导中国飞行员,担任飞虎队指挥官。

——并非是强行加入欧美明星凑数。


从硬件设施来看,剧组为了还原重庆街景,以1:1的比例,在象山搭建了新华日报社、朝天门码头、以及医院、教堂、学校、茶馆等场景。

而这些建筑,最终都会被炸毁,没有成为景区再后续赚钱的可能。


从监制摄影和导演来看,无论是三次提名奥斯卡的梅尔·吉布森,导演过《开国大典》的李前宽,还是摄影顾问维尔莫斯·齐格蒙德,都是顶尖的金牌制作。

从放出的资料片和预告来看,无论是4万发电爆管、2500公斤火药以及2000升汽油弹制作的轰炸场面。

还是那个迎着日本人的炮弹,穿着靶子拍胸脯示威,大喊“有本事你打死我啊,打不死我,我就跟你血战到底”的悲壮剧情场面。

都让人对这部片子的呈现效果有所期待。


然而,这注定是一部还没上映就会有巨大争议和分歧的电影。


现在网上因为小崔持续的爆料,以及明星偷税漏税天价片酬等矛盾问题集中爆发,网友们无处宣泄的愤怒,让这部电影还没上映就千夫所指。

尽管导演和剧组召开了记者发布会,澄清电影本身经费常常短缺,不存在“黑心洗钱”和偷税漏税,资金使用也没有超过1.5亿的预算。


可惜并没有什么作用,拿走钱的明星和老板毫无回应,倾尽积蓄的导演却要出来澄清。


这是一部被争议性遮盖内容的电影,它承载了太多和作品无关的负面情绪和舆论指责。

一部严肃的历史电影,却遇到施建祥这种投资人,简直是最大的悲哀。


施建祥暴发户式的集齐了众多明星和金牌幕后,在宣传了一大圈,赚足面子之后,突然东窗事发,抛弃了快鹿所有的影视项目。


一边吹着牛逼说制作费“上不封顶”,对外放出风说为电影花了七八个亿。

一边又不断停资撤资,让摄制组穷到连艺术总监的酒店定金都付不起,最后萧峰导演自掏腰包倾家荡产的才拍完。

一边用投资电影的理财产品赚普通老百姓的钱,分完钱跑路出逃,留下这部电影和1000多名剧组工作人员背黑锅,成为众矢之的。


如果你是心有愤懑的观众,看电影一般是为了休闲消遣,我理解你的情绪,也不会推荐你去看它。

毕竟先入为主了对作品的厌恶,每个镜头你都会觉得是虚伪,什么样的作品都无法给你好的观影体验。

如果你对这段重庆轰炸的场面还原感兴趣,或是喜欢战争历史题材,可以给它一个机会,毕竟这类电影真的不算多。


补充一下《大轰炸》的历史背景:

重庆大轰炸被认为是与南京大屠杀同等性质的事件。

1938年2月,日军的轰炸机飞过了重庆的天空。

从此重庆这座城市,陷入了长达六年零十个月的无差别轰炸。

日机空袭重庆共达218次,出动飞机9513架次,投弹21593枚,炸死市民11889人、炸伤14100人,炸毁房屋3万多幢。

这个事件,在历史上被称为“重庆大轰炸”。



(文\\硬核八卦 首发悟空问答 已维权 抄袭必究)


硬核八卦


总有些人 愿意负重前行

他们在人类最大的战斗中成长 别无选择

他们的峥嵘岁月 才是真正的“芳华”

电影《无问西东》里面提出过一个问题——

如果提前了解了你所要面对的人生,你是否还会有勇气前来?

这个问题当然没有标准答案,但就是有些人,

“他们都知道自己的结局 却还是一头扎进了命运的洪流”

他带着微缩版“诺亚方舟”花了一年跨了半个中国

美国加州牛、荷兰牛、澳洲马、英国约克夏猪、美国火鸡……如果看到这么一支神奇的动物大队行进在路上,你会不会觉得吃惊?

1937年12月到1938年11月间,在南京通往重庆的路上,就有这么一支另类的动物大队在跋涉。它们的“队长”叫王酉亭,当时的身份是中央大学农学院教师、畜牧场长。1937年抗战爆发后,中央大学奉命西迁。王酉亭带队的这支动物长征大队,也是西迁的一分子。

王酉亭像(摄于1932年)

为了培养农业人才、改变落后的农业基础,学校在1935年申请到美国洛克菲勒文化基金,相继从国外引进大批珍贵的畜禽品种,如荷兰奶牛、澳洲奶牛、澳洲马、英国约克夏猪、美国猪、美国火鸡等诸多品种。”王德说,当时的畜牧场里80%以上的都是进口品种,此外还有少量的国内优良品种。

当年中央大学内饲养的各类珍贵畜禽

1938年11月上旬,这支坚韧不拔的“动物大军”在耗时一年、跨越半个中国、行程约四千多里后抵达湖北宜昌。在宜昌,王酉亭与著名爱国实业家、民生轮船公司总经理、时任国民政府交通部常务次长的卢作孚意外相遇。卢作孚慷慨同意在轮船运输物资的最困难时期,无偿安排船只、挤出舱位运输这些动物到重庆。

动物大军的“西迁长征”路线

当年王酉亭就是靠这些船完成了动物大军的“西迁长征”

几天后,王酉亭一行在宜昌登轮西上抵达重庆,终于进入市郊沙坪坝的中央大学畜牧场。

中央大学校长罗家伦在晚年回忆录《逝者如斯夫集》中写下了与“动物大军”在重庆化龙桥附近见面的难忘场面——“在第二年(1938年)深秋,我由沙坪坝进城,已经黄昏了。司机告诉我说,前面来了一群牛,像是中央大学的,因为他认识赶牛的人。我急忙叫他停车,一看果然是的。这些牲口经长途跋涉,已经是风尘仆仆了。赶牛的王酉亭先生和三个技工,更是须发蓬松,好像苏武塞外归来一般。我的感情震动得不可言状,看见了这些南京赶来的牛羊,就像看到久别重逢的老朋友一样。我几乎要向前去和它们拥抱。当我和这些南京的‘故人’异地重逢时,心中一面喜悦,一面也引起了国难家仇的无限愤慨;我眼中的泪水也不禁夺眶而出了。”

看了下即将上映的《大轰炸》,里面扮演以王酉亭先生为原型“赵淳博士”的是“达康书记”吴刚,这样看来还真是神似,小猪仔真的好抢镜的说。

他是中国空军的组建人之一,死后墓碑后面刻下了中文

“飞虎队”创始人是美国飞行教官克莱尔·李·陈纳德。陈纳德1893年9月6日出生于得克萨斯州,拥有出色的飞行技术。

陈纳德少将

1937年7月初,应国民党政府邀请,陈纳德抵达中国考察空军,担任顾问。考察快结束之时,抗日战争全面爆发。陈纳德接受宋美龄的建议,在昆明市郊组建航校,以美军标准训练中国空军,他还积极协助中国空军对日作战。迫于日本外交压力,陈纳德的活动逐渐转为非公开。

《无问西东》中的陈纳德形象

从1939年开始,日本对中国大后方重庆、成都等地进行不停的疯狂轰炸。中国空军无力对抗日本航空兵进攻,中国抗战到了最困难的时期。

1940年10月,中国最高国防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紧急召见了远在昆明的中国航空委员会顾问陈纳德。蒋介石希望美国能够协助中国,加强美国驻华空军,编成中国战区第一线空军最大限度的兵力。

10月底,抵达美国的陈纳德、毛邦初与宋子文研究后,提出了一项购买计划。几经周折后,美国总统罗斯福批准以飞机、人员援华,并命令外交部、海军部和陆军部召开联席会议,决定将原计划交付英国尚未启运的100架P40战斗机出售给中国。在二战期间,陈纳德将军率领“飞虎队”与中国人民一道抵抗日本侵略者,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曾经支持、帮助过我们的老朋友。

《大轰炸》中的以陈纳德为原型的飞行教官Jack Johnson由布鲁斯威利斯扮演

从7月6日陈纳德正式向他的上司提出辞职时起,他收到了中国人寄来的不计其数的信件,其中有薛岳和杜聿明将军的。

在他向重庆市民告别的那一天里,蒋介石将私人汽车和司机供他使用,汽车在市内被人群堵塞,人群推着汽车在重庆陡峭的街道上走了好几个小时。一直推到一个广场的中央。广场上,人们用木头搭了一个台子,用鲜花和松针装饰起来。陈纳德独自站在台上,

人群排着队逐个与他握手道别。

台上堆满了人们赠送给他的宝石、碧玉、漆器、古董和国画,以及各种条幅和锦旗。泪水从陈纳德饱经风霜的脸上流了下来。一个中国人向他说:“自从马可-波罗以来,还没有一个外国人那么博得中国人的人心。”

陈纳德被安葬在华盛顿阿灵顿军人公墓,墓碑背后用中文刻着“陈纳德将军之墓”

他们,“没有明天”地,时刻准备为国捐躯。

他们绝对是天之骄子。

他们中的2/3是第一代民国的富家子弟,出身名门。像林徽因的弟弟林恒,蒋介石的远亲、国防部长的儿子、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的儿子、王光美的哥哥王光复……

本来衣食无忧,前途无量的他们却义无反顾地报考杭州笕桥中央航空学校。

培养一个合格飞行员的成本,大约需要等同于其体重的黄金。空军的门槛极高,对个人素质和知识储备十分挑剔,所以,他们全部出自于名校。在那个小学毕业就可以当老师时代,这些年轻飞行员们也可在别的领域有所建树。

他们是与陈纳德并肩战斗的中国空军,

“风云际会壮士飞,誓死报国不生还”。

五大队第十七中队队员,拍摄于柳州机场,左起第三人为林恒(林徽因的三弟)

抗战初期,他们取得了骄人的战绩。

日军损失飞机230架,飞行员被击毙327人。

日本空军的“四大天王”全部殒命。但中日两国空军实力相差悬殊,日本军机多达2000架,还在源源不断地生产。中国可用飞机不到200多架,打一架少一架。

不到几个月,“四大金刚”全部牺牲,中国精华飞行员几乎全部牺牲了。

历史中的“空军四大金刚”与以他们为原型的“空军四勇士”

和平年代,这些家境富裕、聪慧过人的大学生可能会是当红小生、青年才俊,成为粉丝的“爱豆”,有和美的家庭,抑或是摩登的男女朋友,微博上一大群关注和点赞者。而那个年代,他们永远定格在了那张窄窄的照片中,平均年龄23岁。

在抗战期间,中国空军主力的飞行员的战斗寿命只有6个月。

在航校第十二期毕业生合照上,抗战结束时没有被画“十字架”的人,只有 2 人。

就像丘吉尔 在《对英国皇家空军讲话》中说的:

在人类征战的历史中,从来没有这么多人对这么少人,亏欠这么深的恩情!

每个时代,都会给出现成的“最佳选择”。那些选择,无一不让人明哲保身、别多管闲事。但是总有人去背负起原本可以不属于自己的那份责任,将一切个人的儿女情长、国仇家恨、从横捭阖...都化为命运的音符,飘扬在云间。

想起之前姚若龙为《一把青》创作的主题曲《看淡》

在乱世中,前一秒还紧紧相拥,下一秒有可能就天人永隔,她们历经悲欢离合,只有把一切看淡才能让自己活下去,才能在时代的汪洋中慢慢收拾起随之漂流浮沉的心情...

从天空坠落的猛雷声

打乱 了人生

打碎 花样的青春

打散 了纯真

随记忆尘封的嚎啕声

沉淀 怨与恨

沉着 或许是福分

沉沦 变幻的

爱的浮生

看淡了绝望才不浓无奈才不痛

敢亲吻下一阵风起和云涌

能幸福一分钟甚至一秒钟

就快幸福吧趁还能抱紧

未亡的梦

...


战争史


不是不想看好的电影,而是因为冯小刚和华谊的偷漏税坑害国家和人民的行为激起了众怒,是他们不道德行为引发对其电影的抵制。他们富可敌国,但却为富不仁,竟然违法违规,任何违背了良心和道德的人在中国一定会被万人唾弃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