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總是吝嗇誇獎 卻渴望被人讚賞

別總是吝嗇誇獎 卻渴望被人讚賞

人性深處,所有人都渴望被讚賞。因為讚賞,我們可以獲得更多前行的動力;因為讚賞,我們可以確認自己存在的價值。吉祥上師對這一人性特點曾做過精準的剖析,他認為:“我們大多數人總是希望得到別人的讚美,卻很吝嗇對別人的讚美。當我們做了一點小事的時候,總是希望別人可以來表揚自己。這是很多人都在不斷重複的思維怪圈。”上師提醒我們說:“應該多讚歎和隨喜別人,想想當我們取得小小進步,或者做了一點小事,別人總是擊掌稱讚的時候,想想我們在獲得讚揚時的興奮與喜悅,我們就應該懷著感恩的心,時刻提醒自己,好好去為別人的努力鼓掌,無論成功或失敗。”

在上師的提點下,我們似乎可以發現,那些真正有智慧的人從不吝嗇對他人的讚美。他們明白,渴望讚美和欣賞是大多數人的心理需求,只有被肯定,人才會覺得自己生存得有價值。有一次,洛克菲勒的一個合夥人愛德華•貝德福特,在南美的一次生意中使公司損失了100萬美元。然後,貝德福特喪氣地回來見洛克菲勒。洛克菲勒本可以指責他的過失,但是他並沒有那樣做,他知道貝德福特已經盡力了,更何況事情已經發生了,不能因此就把貝德福特的功勞全部抹殺。於是,他極力尋找一些話題來稱讚貝德福特。他把貝德福特叫到自己的辦公室,對他說:“這太好了,你不僅節省了60%的資金,而且也為我們敲了一個警鐘。我們一直都努力,並且取得了幾乎所有的成功,可還沒有嚐到失敗的滋味。這樣也好,我們可以更好地發現自己的錯誤和缺點,爭取更大的勝利。更何況,我們也並不能總是處在事業的巔峰時期。”幾句話下來,說得貝德福特心裡暖洋洋的,並下決心準備東山再起。由此可見,讚美是人人都願意領受的禮物。

很多人在與他人交往的過程中,容易把別人身上的缺點無限擴大,動不動就責怪他人。可是對於別人身上的優點,則以“沒什麼了不起”來評價。這種現象其實是非常可悲的。一個人若只看到別人的缺點,而看不到別人的優點,他將很難獲得美好的友誼和別人的幫助。

作家亦舒說:“我們常常是對親人和朋友太苛刻,而對外人太客氣。如果能夠顛倒一下的話,就天下太平了。”在現實生活中,這樣的問題的確常有發生。我們經常會聽到很多女人抱怨,說丈夫在外面如何談笑生風,在家裡卻少言寡語,而且愁眉緊鎖,好像沒有一件事對他的脾氣。也有男人埋怨說,妻子在外面光鮮照人,可是在家裡卻不懂浪漫、不會做飯,對孩子和老人都缺乏耐心。這似乎是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我們把笑臉留給了世界,卻把冷漠留給自己最親密的人。

我們懂得給同事鼓勵,卻常常忘了讚美自己的愛人,誇獎自己的孩子。於是,很多家庭的磨難因此產生。那些本是最美好的依戀,因為缺乏讚美而變得可有可無;那些本來是我們最值得驕傲的孩子,因為我們常常用別人家更優秀的孩子來比較,而漸漸失去自信,自卑到不敢在父母面前抬頭。這些都是我們的困擾。我們期待自己被讚美,卻如此吝嗇對親人的誇獎。

如果我們願意讓陽光與歡樂灑進我們的房間,願意伴著歌聲與微笑生活,那麼就伸出手吧,為周圍的每一個人鼓掌,為他們每一次不論成敗的努力喝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