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陽:10歲孩子玩手機遊戲充值五萬多 家長懵了

現在玩手機遊戲的孩子越來越多,尤其是到了寒暑假,家長的手機長期被孩子霸佔。儘管很多遊戲公司也出了所謂的有防沉迷和實名登記等舉措,但效果微乎其微。這不,前兩天,涪城區的馬女士帶10歲的孩子去報名交學費,結果卡上的五萬多塊錢全被孩子充值到手機遊戲上了。

綿陽:10歲孩子玩手機遊戲充值五萬多 家長懵了

“從8月12號開始,他用我的微信轉賬轉到他的微信上,然後再拿去充值。他說媽媽我用下你手機,我登下微信。我也沒反應過來說你登就登嘛,沒想到他拿去轉賬。最多的一筆是22號轉的5000元,然後24號轉了4000元,都是他親手轉的。”馬女士看著一筆一筆的轉賬,心疼不已。

綿陽:10歲孩子玩手機遊戲充值五萬多 家長懵了

綿陽:10歲孩子玩手機遊戲充值五萬多 家長懵了

因為平時養成的習慣,孩子要手機就給,但萬萬沒想到這幾次竟然是孩子拿去轉了賬。加之馬女士的銀行卡沒有開通轉賬支付短信提醒功能,所以連續幾天的十多筆轉賬,馬女士都渾然不知。

綿陽:10歲孩子玩手機遊戲充值五萬多 家長懵了

根據轉賬紀錄,馬女士發現這五萬多塊錢,都在“全民槍戰”、“三國殺”、“王者榮耀”等遊戲裡充值購買了“鑽石”,充值最多的是“全民槍戰”。

綿陽:10歲孩子玩手機遊戲充值五萬多 家長懵了

發現這一問題後,馬女士四處搜索遊戲公司的電話,希望能挽回損失。但各個公司的電話太多,打過去都說不是,馬女士一家一頭霧水。隨後,直播綿陽記者通過騰訊客服聯繫到“全民槍戰”所在的公司,撥通了“全民槍戰”手遊的客服電話。

綿陽:10歲孩子玩手機遊戲充值五萬多 家長懵了

客服表示,需要提供孩子所在的遊戲區服,以及遊戲ID,查看這個賬號的充值記錄。但對這些問題,平常壓根不玩遊戲的馬女士一無所知,需要到學校問了孩子才知道。此外,客服還表示,如果查詢到誤充情況屬實,也只能退還部分費用。

綿陽:10歲孩子玩手機遊戲充值五萬多 家長懵了

“我們這邊是針對剩餘的鑽石來退費,比如您買了100塊錢的鑽石,在遊戲商城使用花費了一半,那我們只能退還沒有消費的部分。”客服說。

那麼,對於孩子在手機遊戲或者其它手機APP的誤充或者消費,家長怎麼辦?

律師張力表示,根據現行《民法通則》的規定,8週歲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進行與他的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活動;其他民事活動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徵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不滿8歲的未成年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實施民事法律行為。“這就意味著,8歲以下兒童無民事能力在遊戲中進行消費,是可以直接要求撤回的。8歲到18歲,則要看情況。”

倘若遊戲公司存在技術紕漏,不管未成年人及其監護人是否存在過錯,遊戲公司均應退款。若技術紕漏不存在,那麼對未成年人及其監護人的舉證責任要求就會較高,需證明消費行為確是未成年人所為。

直播綿陽在此提醒各位家長,在忙於工作的同時,給孩子足夠的關注與重視,注意保管好自己的手機,以及銀行卡、手機密碼,避免因手機被偷拿,或者密碼洩露,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與糾紛。(綿陽廣播電視臺記者:陳正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