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4年葉劍英提入黨申請 因何故拖了幾年

核心提示:葉劍英從1924年起就開始要求入黨,開始有人說他是蔣介石嫡系部隊的團長,沒有批准。可是他認準國民黨腐化,必然失敗;共產黨朝氣蓬勃,必然勝利。因此堅決要求加入共產黨並經受住了組織的考驗。

1924年葉劍英提入黨申請 因何故拖了幾年

1922年暑期,聶榮臻考入比利時沙洛瓦大學化學工程系學習,這差不多是中國第一批進入此專業領域的人才。該校校園寬闊、環境優美、設備齊全、師資力量雄厚,提供住宿,是個修學的好地方,美好的個人前程在向他招手。可是,聶榮臻並不這麼想。在閱讀了《共產黨宣言》等馬克思主義著作後,他認識到:要想發展民族工業,不打倒軍閥,推翻帝國主義、封建主義的統治,就只能是一種幻想。要想拯救國家與民族的危亡,使四萬萬同胞都能有衣有食,只有實行勞工專政,實行社會主義。1925年2月,聶榮臻奉黨的指示,到莫斯科紅軍學校改學軍事。從此,開始了他為黨為國為民的軍事生涯。

1924年葉劍英提入黨申請 因何故拖了幾年

危急關頭的堅定信念

1927年,國民黨蔣介石、汪精衛集團相繼背叛革命,殘酷屠殺中國共產黨人和革命者,全國陷入一片白色恐怖之中,成千上萬的共產主義戰士犧牲在敵人的屠刀下。此時此刻,有些號稱革命家的人逃跑了、叛變了。報紙上每天都有人在顯赫位置上登載啟事或聯合聲明,宣佈脫離共產黨。可是就在這歷史轉折的嚴峻關頭,真正信仰共產主義的徐向前、羅榮桓、葉劍英、賀龍、彭德懷等人在大革命失敗的低潮中,迎著反革命的逆流,毅然決然地投入黨的懷抱,像海燕一樣迎著暴風驟雨振翅高飛,表現出了堅定的革命信仰和不屈不撓的戰鬥精神。

1928年7月22日,彭德懷領導的平江起義爆發。此時此刻,擺在彭德懷面前的是一條充滿艱辛的道路。轟轟烈烈的大革命失敗後,共產黨領導的幾十次大大小小的起義都失敗了。國民黨正在氣勢洶洶地清剿革命力量,革命處於低潮。在這種形勢下,以只有800人的一個團的兵力發動起義,向反動營壘揮戈一擊,力量是何等的薄弱,要冒多麼大的風險。但是,一個共產黨員的使命感使他意識到,當革命事業受到危害時,自己應該毫不猶豫地挺身而出,寧肯赴湯蹈火在所不辭。正如他在1959年廬山蒙冤後,依然充滿激情地說:“共產黨員不能計較個人得失,只要國家興旺,人民幸福,我就快活了!”

面對極其複雜而嚴峻的形勢,賀龍說:“不管形勢怎麼變,我賀龍要始終站在共產黨和工農大眾一邊。”“我不怕失敗,南昌起義無論勝利與否,我都幹。”“因為我乾的是革命,不怕失敗。幹革命,人民擁護。我們可能被殺,人民永遠殺不絕。”“如果失敗了,我就上山!”

羅榮桓說:“現在看清楚了,帝國主義和軍閥、土豪劣紳就是把中國搞得國弱民窮的惡勢力。要打倒惡勢力,把廣大工農商學兵各界民眾聯合起來,唯有共產黨才能擔當此任。”

徐向前回憶自己入黨的莊嚴時刻時說:“印象最深的就是共產黨員要為共產主義流盡最後一滴血。”這成為他一輩子都在努力實踐的誓言。

葉劍英從1924年起就開始要求入黨,開始有人說他是蔣介石嫡系部隊的團長,沒有批准。可是他認準國民黨腐化,必然失敗;共產黨朝氣蓬勃,必然勝利。因此堅決要求加入共產黨並經受住了組織的考驗。

元帥們入黨都是理性的選擇。劉伯承入黨前曾說過:“通過辛亥革命以來十幾年的所見所聞和生活經驗,使我悟出一條真理,就是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先搞清其中的真諦。中國應該向何處去?哪一種主義最合乎中國的國情,一定要深思熟慮,而共產主義的道路代表了中國的方向。”

陳毅在入黨前也曾在尋找真理的道路上彷徨過。早在1921年,中國共產黨早期領導人之一的蔡和森就曾問及他是否打算入黨。陳毅回答說,“準備讀書或搞翻譯,辦報紙、辦學校”,陳毅起初怕受約束,不想馬上加入黨組織。可是切身經歷使他很快認識到:封建主義和資本主義都靠不住,只有新型的無產階級和它的政黨共產黨,才最有生命力,最有前途;個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只有加入到組織中去,通過集體的奮鬥才會有所作為。於是,他堅定地提出了加入黨組織的請求。

1924年葉劍英提入黨申請 因何故拖了幾年

(本文摘自:中國新聞網,作者:馬沉,原題:細數開國元帥的入黨歷程:棄高官厚祿為民謀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