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上,有沒有不靠後方後勤補給,或者說很少依賴後勤補給卻依然能夠大獲全勝的戰例?

_做一棵微笑的明媚花朵


不依靠後方補給就可大火取勝的戰例在古代不僅有,而且一抓一大把,只要依靠兩個因素即可,速勝和因敵於糧。

速勝也就是在短時間內,快速結束戰鬥,因此那些阻擋速度的輜重就會減少,後勤的話也就不需要太多了。列如中國歷史上秦末著名的破釜沉舟的戰役,便是個典型的列子,當時面對剛建立不久的楚軍部隊,在項羽的命令下就帶三天的乾糧,再過江後還毀掉了所有的船隻、帳篷等,以此士兵沒了退路,要想活命的話就必須贏得戰爭,所以就算秦軍久經沙場但是在這種不要命的敵人面前也毫無招架之力了。困糧於敵,主要是像匈奴,蒙古,女真這樣的遊牧名族的打法,首先人家也沒啥家當,稍微重一點也就是一個帳篷了,相比較中原軍隊最重要就是糧草,而遊牧名族主食是牛羊肉,所以行軍打仗的時候一塊趕過去也不麻煩。即使和一些種植業名族作戰時,只要攻下一些城池就可以進行掠奪來獲得維持大軍所需要的物資。另外古代的繳獲刀槍劍戟弓弩鞍馬就能直接用。

現在,現在戰爭的話後期保障確實是重中之重,比如說兩個國家開戰,一旦後勤保障跟不上,最起碼的子彈打完了,咋辦,用對方的子彈,口徑卻不同,那麼不行就用對方的武器唄,首先我就不論我方士兵會不會用了,比如無託式步槍和有託式步槍的操作就差距很大。關鍵在戰場上很重要的一個判斷敵我的方法就是通過槍聲,所以這樣就很容易導致誤傷,造成更大的損失,另外包括現在的坦克,汽車需要的是油料補給,和古代餵馬吃草截然不同,所以總體來說古代戰爭完全擁有不依靠補給就實現大獲全勝的條件。


紫龍防務觀察


不靠後勤補給打贏戰爭,在古代勉強可以說是有一次,那就是讓項羽的“破釜沉舟”那一仗了,為什麼說是勉強呢?

因為他當時其實也沒有選擇,要想最後活下去,他那一仗必須贏,所以可以說是逼的,而且他當時的戰線拉的根本就不長,所以也就只能說是勉強算是;

這樣的案例在近代連一個都沒有,其實這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要不依靠後勤或者很少依靠後勤,那就只能是沿途補給,可敵人也不傻啊!一旦你孤軍深入,敵人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掐斷的你後勤補給線,沒有補給那還拿什麼打仗,更別提打勝仗了。

可能有人會說,只要你動作夠快,在敵人反應過來之前打崩就可以了嘛!那談何容易,德國的”閃電戰”就是以快聞名的,可他們的坦克總得要油吧!你去研究會發現,在坦克撕開敵人的防線以後,他們的後勤部隊會馬上跟上,所以也還是要靠後勤的。


貞觀防務


這個自然是有的,而且有不少。不過原因一般有兩種,一種是速勝,另一種則是因糧於敵。

速勝這個例子很好找,中國歷史上有破釜沉舟的典故,這便是個典型的例子。秦末,楚地項梁後人相應起義,其中有一人即是項羽。正是項羽帶人打的那場鉅鹿之戰中,全軍只帶三天干糧,過江之後還毀了所有的船隻、帳篷等,結果沒了退路的士兵們清楚地知道了不打贏就得死所以拼命作戰,然後就打贏了。

因糧於敵的例子就不能說是戰例了,是一連串的戰例連到一起才能保證搶到的東西能維持大軍消耗。這方面做得最好的自然是蒙古人,沒有平民和士兵的區別,一旦需要作戰全部都是鞍馬嫻熟的百戰老卒,他們可以通過對攻下的城池進行掠奪來獲得維持大軍所需要的物資。此外,作為遊牧民族的蒙古人在機動過程中本身就能帶上自己的家當,他們並不需要什麼千里饋糧之類的後勤保障環節。

不過都是古代的事了,古代攻破敵城繳獲刀槍劍戟弓弩鞍馬就能直接用,現在呢?比方說,兩個不同國家的彈藥被對方繳獲了,這情形一般只能乾瞪眼,因為口徑不匹配,用不了,除非你給士兵們發一批繳獲的槍,但戰場上敵軍的步槍發出的槍聲又會對包括士氣在內產生其他不良影響。

而速勝的方案在現今世界也無法避免產生較大的後勤壓力,確實,在現代戰爭中由於軍事科技的發展人們有能更快解決戰鬥的兵器,但也產生了更大的後勤壓力。幾千輛坦克肯定比十萬個重騎兵能打,而騎兵們只需要草場和乾糧,餓著肚子你踹兩腳也能動一陣,坦克沒油了你能踹他兩腳讓他多走一步麼?

想要不依靠後勤取得勝利在現代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了。


兵器次元


答案是肯定有的,西漢的去病帶領騎兵打匈奴。唐末的黃巢一路戰唐軍。都沒後勤補給。帶兵可以邊打邊搶。闖王高迎祥為補給打漢中沒成功退兵中埋突。主要從事對敵方的破壞。毛主席不是說過敵進我退。紅軍在長征也沒有豐富的後勤補給。


老左17301485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