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昆山人杀了人,却被苏州市民称为“喜神”,家家挂他的画像

昆山,虽然地处江南水乡,在古代却不是温柔之乡,而是充满了吴越纵横豪侠之气。

明代万历年间,为了榨取更多的内孥,也为了补充日趋庞大的财政收支的赤字,万历派出大量宦官到天下各地征收税赋。

这个昆山人杀了人,却被苏州市民称为“喜神”,家家挂他的画像

苏州城自古便是山清水秀、地灵人杰,在明清时代又成为“衣被天下”的天下经济文化中心之一,苏州的富庶能够对抗中部地域一个省的税收。

1601年(万历二十九年),恰是因为苏州经济的蓬勃和繁华,万历因而派了自己的心腹一个叫孙隆的宦官来到了苏州征收钱粮。如果是依照朝廷制度收税也好,但是宦官孙隆来到苏州巧立名目,比方,他设置关卡,强行向纺织民户征收重税, 每一张机纳税银3钱, 绸缎l匹,缴纳税银5分。苛重的捐税使机户苦不堪言。再加之这一年的炎天,苏州地域阴雨连绵,水患重大, 颗粒无收, 万余机工赋闲,生活在水火倒悬当中。

这个昆山人杀了人,却被苏州市民称为“喜神”,家家挂他的画像

终于,一个昆山人站出来了,他的名字叫葛成。

葛成出生在昆山一个穷苦人家,自幼虽然干些粗活,但是为人很仗义,很多织工都听他的话。他和兄弟们聚集在微妙观中, 葛成给人人定约:“若辈举动,皆视吾手中芭蕉扇所指”。大家回答:“诺!”一下子聚集万余人,还有很多人夹道旁观。

他们分六路动身, 锋芒直指税监和税吏,焚毁潘行禄等十家税官的家产。

葛成还杀死了税棍和泼皮数名, 包围了苏州税监司衙门。太监孙隆吓得连夜搭船逃脱到杭州。苏州知府朱燮元不得不宣布将新加的各类税收全体撤销。

后来,官府搜捕,葛成挺身就狱,其时有万余名庶民呜咽为他送行。这一进大牢便是13年之久,大家为了纪念他,尊称他为葛贤。

这个昆山人杀了人,却被苏州市民称为“喜神”,家家挂他的画像

葛成一向爱仗义执言,接济贫民,像济公,于是苏州市民称其是“喜神”,苏州东山庙,曾封他为“副城隍神”。其时有很多画家拜会葛成,为其画像,大家求得后将其肖像贴在家中,期求家中安然无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