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一文钱和一个大洋大概等于现在多少钱?

邪恶V叔


大家在看电视的时候应该都有注意到,民国时期的银元是非常受欢迎的。小编第一次看到银元的时候,还以为它和我们今天的硬币差不多,但是在看到那些人面对银元时的反应,才明白过来那个时候的银元要今天的硬币值钱的多。那么,当时的银元如果放在今天的话,大概相当于多少钱呢?

首先我们来说一下大洋的由来。比较留心的小伙伴,在看电视的时候应该可以注意到,那时候的银元有着不同的名称,比如说大洋和现洋,这两种到底有什么区别呢?先来说一下大洋。大洋其实不是我国铸造的银币,而是从欧洲等地流传到我国的。那个时候我国正在积极地借鉴西方先进的思想文化,所以都决觉得欧洲的银币是一个稀罕物,价值也比较高;而现洋是后来我国在受到欧洲银币的启发之后,自己制作出来的银币。

在民国时期的银币当中,影响力最大的就属于袁大头了,也就是上面刻着袁世凯的头像的银币,它是在袁世凯统治时期统一发行的银币。因为这套银币的影响力非常大,所以后来即使袁世凯已经死了,它依然在继续流行。

按照当时的经济水平来说,一枚袁大头可以买到八斤猪肉,三十斤的大米以及十尺棉布,这要是放在现代的话,差不多就将近200块钱了。再来看当月平均的工资水平,中学的教师每个月月薪在七八十元上下,校长的月薪在一百到一百六十元之间不等。可见在那个时候,一枚袁大头还是非常有分量的。

除了在当时有不小的购买力之外,那民国时期的银元到底有没有收藏的价值呢?还是以袁大头来举例,袁大头在当时发行的数量非常多,估计不少朋友在自己家里都见过,所以它目前的收藏价值还不是很高,如果要卖的话,也只能按照银价折算。但是也有例外,不同版本的发行量也不同,有一些版本的发行量极少,所以价钱非常高,有些袁大头现在已经可以卖到上百万了。

这些银元虽然现在已经不流通了,但是它们到底是历史的见证,我们可以在它们身上捕捉到一丝历史的痕迹。所以说,比起它们到底值多少钱,它们自身的文化以及历史意义还是更为深远的。


酱油妹说历史


我们经常会在民国电视剧中看到人们用几文钱或者大洋来买东西,那到底民国的一文钱和一个大洋大概等于现在多少钱呢?


民国时期以中华民国的建立(1912年)开始一直到新中国成立(1949年)。宣统元年,清政府统一发行银元,这些银元也被成为“大洋”。1914年民国确立了银本位货币制度,一枚银元是壹圆。如今流传最广的银元是印有袁世凯头像的银元,也被称为“袁大头”或者“大头洋”。除了壹圆的银币,还有角币。一元等于十角等于一百分等于1000厘,一文钱等于一个铜板。

民国初期,5个银圆就可以买到一头水牛,一个银圆可以买到一担米。据现在的物价来看,民国初期一块银圆相当于现在的200多元人民币。

1926年-1936的上海,大米的平均市价大概在每市石10.2银元,也就是说1银元能购买16斤大米;猪肉当时每斤2角-2角3分钱,一银元可以买到4-5斤的猪肉。当时的棉布1银圆可以买6尺,白糖每斤1角5分钱左右,植物油2角每斤,食盐每斤3分-5分。折合成现在的物价来看,基本上一块大洋等于人民币30元-50元之间,

到了30年代的北平一块银元可以请一顿涮羊肉,或者在上海两个人的西餐套餐;能够买20个人的公园门票,10个人的电影票;一份报纸需要3分钱,整月订阅需要1块银圆。那时上海的物价比北平的物价大约高出10%-20%,所以上海的物价要高一些。

民国初期,鲁迅先生在北京师范大学任教师一职,一月工资是300大洋;普通工人的工资是5~10个大洋;毛泽在做图书管理员时是一月5大洋。

考虑到当时处于战争时期,通货膨胀严重,食品供不应求价格普遍较高。由此可以看出一块大洋等同于人民币150元~200元。

第二级是“铜元”,俗称“铜板”。这两种辅币,并不是十进制,是要跟着银价、铜价的上落而定,所以又称“小洋”,兑换店天天有市价牌子挂出,一元能换铜板多少?那时市价没有多大上落,银元一枚,可换铜元一百二十八枚左右。--陈存仁《银元时代的生活》

民国时期,一个大洋能换到120-180枚铜元。当时的一个铜元也就是一文钱可以做很多事,可以买到大饼油条各一份、糖八到十颗、梨子一两个、马蹄二串。五分钱能买到一份报纸、四个铜板能买一碗带肉的面条、两铜元一瓶汽水。

鲁迅先生在《孔乙己》中也提到:“做工的人,傍午傍晚散了工,每每花四文铜钱,买一碗酒,――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现在每碗要涨到十文,――靠柜外站着,热热的喝了休息;倘肯多花一文,便可以买一碟盐煮笋,或者茴香豆,做下酒物了,如果出到十几文,那就能买一样荤菜......”

由此可以推算出,民国时期一个铜板的价值平均相当于如今的1元-2元之间,但这也要根据当时的市场环境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民国时期,经济萧条,通货膨胀严重导致物价的不稳定,各地物价也不能一概而论。但是能看得出来,一块大洋和一文钱能够购买的东西还是很多的。


品读武器装备


如果我们简单的用基础食品来推算,那一个银元在当时的购买力是被大大低估了的。所以我们要再通过其他方面来看一个银元的购买力,才能得到比较客观的数字。

胡适在任职北京大学文科教授的时候,他的一个月生活费为8块银元(包括洗漱等日常用品,结交请客等),他在校外租房每个月为六个大洋,而食堂的包月伙食每月5.6元,一个实习医生一个人吃穿用度只需三个银元。这样算下来,按北京现在的生活水平,一个北大教授一个月生活用度怎么也得一万左右吧,北大附近租一套房怎么也得五千左右吧,一个实习生在北京一个月的正常开销三四千怎么也是要的。这样综合算下来,一个银元的消费力折合人民币一千多点也在清理之中,要不然也不会有一个银元可以请几个人搓一顿涮羊肉了的消费记录了。


现在我们再来看看土地的价格,在内地落后地区,三四块大洋就可以买一晌地(相当于3亩),可以肯定,这地只会在城镇附近,换成现在,好家伙,你在三线城市周边买三亩地没有大几十万怕是买不下来吧(还得有关系)。这一块大样能换算成现在多少钱我就不说了,大家都是明白人。

最后再比较下奢侈品,民国时期,赵四小姐买了一只翡翠镯子花了八百大洋,现在这样的满绿的镯子怎么也得几百万,张伯驹花了四万大洋买下《平复帖》,现在是国宝,无价。



之所以举了上面的这些例子,是要说明一个问题,单纯的用基本的必须食品来换算古代货币值现在多少钱是极不科学的,很多专家用一种东西来换算而且信誓旦旦的说古代钱币值现在多少多少钱,我都觉得可笑。不过我们从民国的米价和肉价可以得出一个结论,米和肉这些基本生活元素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是十分值钱的,那时候的米和肉的价值是现在的十倍不止,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那个时候很多人吃不饱沦为乞丐了。

最后我们来看看民国时期一文钱到底有多大购买力吧。

民国时期并没有发行一文铜板,一文的铜钱也停止铸造,最低面额的铜板为十文,各省皆有铸造,样式各异,以湖南、四川铸造量最为庞大,基本上各省都有流通。

我们不妨以报纸的价格来换算,当时一份报纸为三分钱(各地基本一致),而一个十文铜板可以购买两份。一个银元为100分,也就是说一块银元约等于铜板180—190个铜板,也就是1800—1900文。

而一文当时的购买力到底怎么样呢,我们不妨看看鲁迅老先生写的《孔乙己》,从中一窥端倪:“鲁镇的酒店的格局,是和别处不同的:都是当街一个曲尺形的大柜台,柜里面预备着热水,可以随时温酒。做工的人,傍午傍晚散了工,每每花四文铜钱,买一碗酒,――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现在每碗要涨到十文,――靠柜外站着,热热的喝了休息;倘肯多花一文,便可以买一碟盐煮笋,或者茴香豆,做下酒物了,如果出到十几文,那就能买一样荤菜,但这些顾客,多是短衣帮,大抵没有这样阔绰。只有穿长衫的,才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

这篇文章鲁迅写于1918年冬,而当时的鲁迅已经37岁,而这篇文章是记叙他十五岁的事情,也就是说这篇文章的发生年代大概在1900年前后,当时用的是铜钱,而孔乙己“排出九文大钱”就能买到一碗酒、一碟茴香豆,即使到了1920年,想必也不会涨了多少,我们就以这个例子来换算吧。到如今,一碗酒至少得五两,用最便宜的散酒计算也得二十左右一斤,这一碗酒差不多是十块钱,一碟茴香豆单买也得两块钱吧,这样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参考价,一文相当于现在的一元钱左右。


写了这么多,可以说古今钱币价值换算就是一笔糊涂账,就说银元吧,有人说值几十,有人说值几百。其实我说吧,这都是闲的蛋疼,替古人担忧,较真,你就输了。


风云说收藏


一块大洋基本够一个人一个月的生活费



因为在清末民初的货币等值是以粮食为基础!



一块钱元差不多等于一百斤精粮!



无与伦比的小爽


陈存仁(1908—1990)原名陈承沅,出生在上海老城厢一衰落绸缎商人之家,早年丧父。

·从学校毕业后,又拜国学大师章太炎,名中医世家丁甘仁、丁仲英父子为师。1990年9月9日,因突发心脏病,于美国洛杉矶寓所去世。 他留下一本自传《银元时代生活史》,里面谈到了大量银元交易等等,可以最好的回答这个问题。

现在我把书里的情节抄下来大家看看:


银元每一个,是用白银七钱三分铸成,库秤是七钱二分, 银元之下,还有两种辅币,第一级是“银角子”,南方称为“毫子”;第二级是“铜元”,俗称“铜板”。这两种辅币,并不是十进制,是要跟着银价、铜价的上落而定,所以又称“小洋”,兑换店天天有市价牌子挂出,一元能换铜板多少?那时市价没有多大上落,银元一枚,可换铜元一百二十八枚左右。

在民国初年。

当时一个铜元,用处极大,可以买糖十粒八粒,可以买大饼油条各一件,或是买生梨一二枚、马蹄二串。城隍庙的酒酿圆子,是每碗铜元二枚,吃一碗肉面是四个铜元,一块肉又大又厚。汽水称为“荷兰水”,每瓶二个铜元。鸡蛋一块钱可以买到一百五十余只。

绸缎铺中薪金最高的掌柜先生,每月的薪水不过八银元;普通的职员,不过六银元、四元,刚满师的学徒每月只有一元。

大绸缎铺去当总账房,月薪十元(总经理)

电影院座券大人收铜元十二枚,小童收六枚

米价,每担是四元左右,小家庭一夫一妻的话,每月三四斗就够了,子女多的人家,一个月也不过吃一担米而已,所以银元的地位还是相当稳定。

综合起来看,按购买力来算,在民国初期的上海,一银元的购买力相当于今天300-500元人民币。


闭家锁的红枫


题目的意思应该是,在民国时期,一文钱和一个大洋的购买力相当于现在多少钱的购买力。经常在电视剧里看到,一家人的财产也就几十个大洋,那么真实的民国时期的经济状况如何呢?

民国具体是什么时候?很多人把历史已经还给历史老师了。民国时期是从中华民国建国(1912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1949年)。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革命党在南京建立临时政府,各省代表推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1912年元月民国正式建立。

二次世界大战开始时,全国共有92个城市对外开放,铁路和汽轮将这些城市与外界联接。新的职业和中外企业在这些城市发展起来,工业增长率在1912-1920年间高达13.4%,1921-1922年有一短暂萧条, 1923-1936年,为 8.7%, 1912-1942年, 平均增长率为8.4%,整个1912-1949年,平均增长率为5.6%

1914年推出的国币条例,确定以银元为中华民国货币,当时通行的银元就有10多种,其中外国银元有鹰洋、站人、本洋等;本国银元有广东、湖北、江南、安徽等各种龙洋和吉林币、东三省币、奉天币、造币厂币、北洋币、大清银币等。为了整顿币制,划一银币,于1914年12月及1915年2月, 先后由造币总厂及江南造币厂开铸一圆银币,币面镌刻袁世凯头像,

俗称"袁头币"或"袁大头",成了流通主币。

袁大头也有不同时期和类型的,作为古董价值差别很大,但在当时都是作为银币,除了一元,还有角币。一元等于10角等于100分等于1000厘。而一文钱就是一个铜板,它与银元的换算各地差别很大

民国四年财政部泉币司调查全国多数省分银钱比,壹元银币折制钱比如下:天津1279文、奉天省城1180文、开封1289文、福州1085文、武昌1433文、长沙1500文、太原1198文、西安1370文、肃州1235文、成都1458文、广州1011文、贵阳1180文、云南1500文。 以上数据出自章宗元著《中国货币研究二种》,知识产权出版社2013年7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根据,陈存仁先生的《银元时代生活史》,民国三年(1914)一位私塾老师的月薪市十二元,一家大绸缎铺的总账房,月薪十元;民国六年(1917)米价每石三元六角(也就是100升米,约125斤,每斤约三分钱);民国十七年(1928)卫生局科长薪水为三十元。

除此之外,毛主席在1918年当北大图书馆助理员的工资是每月8元,也可作为参考。

如今大米价格算3元/斤,是当时的约100倍,据此计算,民国时期一元的购买力相当于现在的100元左右。但考虑到当时物资很少,食品价格很贵,因此当时1元的购买力其实是大大超过了现在100元的购买力,个人认为相当于500元都不为过。


蓝藻能源


这个问题,我曾经问过我父亲。

我父亲1926年出生。9岁出家当小喇嘛,12岁从坝上草原去了张家口我爷爷家开始上小学。我爷爷那时候是张家口绥靖公署主任,听的官名不小,实际是个收税的,是傅作义军的公派人员。大小是个官,就得有迎来送往,来了客人,就得摆宴招待。这个采购的任务一般是交给父亲的。

父亲说他去柜上领一个银元,(除了收税外,自家还代卖些蒙古人的土特产,不是公款,所以有私人柜台)再带上两个保镖(防绑票的),先去肉铺买十斤猪肉,再买五十斤白面,五斤大米,再买些蔬菜。让这些人用扁担挑上到帐局(大概是银行,反正是兑钱的地方),把银元兑成铜钱付了款,还能剩十来个铜钱是父亲的零花钱。再让这些人把东西挑到家里去,和柜上的掌柜一样样的交待清楚了,这才算完成任务了。

父亲说他上小学,中午不放学得自己带饭。他早晨上学的路上,用两个铜钱买两个油炸果子加四个鸡蛋。这个油炸果子,是用面糊糊先烙成饼状,用筷子夹着往油锅里一放就变成中间空的圆球,在这球上开个口子,打两个鸡蛋进去,放点葱花咸盐,舀点热油进去一烫,用铲子压扁再一折,放牛皮纸袋里,早上吃一个,中午吃一个。这时候是1937年。38年鬼子打过来,父亲随着爷爷先去的包头,又去的临河,在临河奋斗中学上的初中。据他说,到临河三个银元能买一只羊,或是买五十斤杂粮,十斤炒米。到了45年,一个银元买三十斤玉米面。47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了,用的边区票子。



跳到He中来躲雨


大家好。银元是一种银币,从明朝到解放前,它在我国货币流通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甚至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我国最早流通的银元,以及从明朝到清代宣统前的几百年间,一直使用外国输入的舶来品,所以当时人们把银元叫做“白洋’或“现洋”,有的则干脆称它为“洋钱’。

关于历史上的银圆的购买力,各个地方不一样的。民国时期上海的物价比北京(1928年以后称为北平)高出大约10%-20%,一般说来,南方的物价比北方高些,城市的物价更比乡镇要高得多。

1918年(民国七年)清华学校的外国教员狄登麦(C. G. Dittmer)在北京西郊第一区调查居民195家,其中100家为汉族人、95家为满族人。从这个调查结果,狄登麦计算北京市郊平均五口的人家,每年至少需收入100银圆,才能维持最低生活。

到了30年代,在北平,一块银圆(大洋)可以请一顿“刷羊肉”;在上海,一块银圆可以请两份西菜套餐。要逛公园,一块银圆可以买20张门票;要看演出(戏剧或电影)一块银圆可以买10张入场券。至于精神食粮,一份报纸零售3分,一块银圆可以订阅整月的报纸;一部《呐喊》售价7角,一块银圆可以买一本较厚的书,或者两本较薄的书。

有人算过,历史上一块银圆与人民币(2009年)的实际价值,大概如下表

个人意见欢迎拍砖。


杂史谭



民国时,一文钱和一个大洋,等于现在多少钱?这个问题我不太清楚。我讲一个故事 ,请朋友们评一评看看到底值多少钱。我本家一个姑姑现在以经去世了,我姑姑活着的时候我经常去看姑姑,姑姑特别喜欢讲她过去的事情。有一天在聊天中我问姑姑,我说姑姑你结婚的时候需要多少钱,我姑姑就给我讲起了她结婚的往事,我姑夫比我姑姑大好多岁,人长的也不漂亮,当时的婚姻的父母说了算,本人没有权力选择。我姑姑结婚的时候,我姑父家里人,给了我姑姑父母八十块大洋,就这样姑姑就嫁给了姑夫,民国时候八十块钱可以找个老婆,现在结婚需要多少钱?这个故事也很难说清一文钱和一个大洋值现在多少钱。不过从故事中至少知道,民国时期的一文钱一个大洋可值钱了,不过民国时期生活水平低,现在生活水平比民国时期不知好了多少倍。


小财神博士688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