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凍結遊戲審批?騰訊總裁打臉彭博:有綠色通道

今天,騰訊發佈了上半年財報,中國遊戲產業最重要的數據終於浮出水面。

先來看數據:

• 營收——736.8 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 30%

• 利潤——179 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 2%

• 遊戲營收——網絡遊戲營收下降 12% 至 252.02 億元,手機遊戲環比下降 19% 至 176 億元。

中國凍結遊戲審批?騰訊總裁打臉彭博:有綠色通道

而在此前不久,彭博社的一則採用視頻討論、以及專稿的通訊表示“據知情人士透露,中國監管機構已經凍結了對遊戲許可證的審批,因為政府機構調整使這個全球最大的遊戲市場陷入混亂。”

版號是什麼?按照有關規定,一個遊戲要上線並且進行商業化運營,文化部的「文網文」備案、出版廣電總局獲得出版版號,兩者缺一不可。但根據 3 月份發佈的《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遊戲版號審批權限將調整,導致審批暫停。

事實上,文旅部、廣電總局暫停備案、版號審批已有一段時間,尤其是版號暫停已有4個多月的時間。因此在彭博該消息發佈後,業內人士還以為行業監管又有了什麼新的重大變化。但實際版號備案暫停是一則在中國市場已發生多時的"舊聞",只是恰好趕上了《怪物獵人世界》Wegame下架、以及8月15日騰訊財報發佈這個契機,彭博社發文的時間可謂“恰到好處”。

在彭博非常明確向全球投資者傳遞“中國遊戲市場混亂”信息的時候,當天晚上騰訊高管出席電話會議中,接受分析師提問的第一個問題,騰訊總裁劉熾平即解釋了版號的情況,並表示:“廣電總局也意識到其重組對整個遊戲行業的影響,因此設立一個綠色通道,通過這個方式獲得許可的遊戲可以進行為期一個月的商業運營測試,這個對行業現狀有一定的緩解作用。”

事實上,目前國內遊戲業雖然版號暫停審批、波及全行業公司,但確實存在無版號新遊戲付費測試的情況,市場上已出現了多款與主管部門溝通後發佈的遊戲,這種過渡期措施需要與相關應用商店以及主管部門提前溝通。

由此回頭看今日彭博社報道,其稱中國遊戲市場凍結遊戲審批,顯然描述的不夠全面和準確,但這則報道發出後,卻引發了全球眾多投資者的恐慌情緒。同時再累加當日騰訊不及預期的Q2財報,更是加重了市場低落情緒的蔓延。

此前在文旅部暫停遊戲備案,眾多遊戲上市公司已經歷過一輪迴調,此輪因彭博報道引發的二次政策恐慌,可能有些“別有用心”。

國內遊戲產業正在經歷行業增速放緩、門檻加高的嚴峻市場環境,現階段主管部門的一舉一動對行業影響甚大,主管部門多釋放一些利好鼓勵創新創業可能更有助於緩解市場的焦慮,為整個行業提供更多信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