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五年定存5.2可以作为养老理财吗,还有其它靠谱的理财方式吗?

去了怪


一般老年人都喜欢存银行定期存款,存款比理财更安全稳定,适合风险厌恶型客户群体。5.2%的利率存五年定期,利息作为养老理财的资金,在农村生活足够,但是有银行比这个更高的利率,也可以试一下银行理财、余额宝产品,现在监管越来越严格,不要害怕银行理财产品有猫腻,上当受骗可以投诉。

首先,来算一下这个定期存款利息养老够不够。

400000×5.2=20800元(一年利息)

20800×5=104000元(五年总共利息)

2万多块钱在农村一年的消费可以满足,仅仅平时吃穿用度,也没有大的开支,这些钱足够。到期可以拿到504000元,这笔钱养老在物价一般的小县城真的是绰绰有余。


其次,国内五年定期利率最高的5.5%。山东威海市的一家民营银行-蓝海银行,为了吸引资金,增加揽储,五年的利率达到了5.5%,也就是说400000×5.5%=22000元,五年下来可达11000元,比上面这个总利息高了1200元。据了解,很多异地客户都在通过手机端办理此项业务。

再者,现在很多银行推出了专门为老年人养老量身打造的理财产品。浦发银行率先推出了“夕阳红”理财产品,主要对象针对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年化收益率在5%左右,属于开放式理财产品,月月分红收息,非常适合养老。随时赎回,不受存期限制,比存款资金支取灵活自由方便。



最后,余额宝比较适合短期资金的理财项目,年化收益率在3.8%,余额宝也有支取灵活,门槛较低的特点,风险系数与收益均不高。一般老年人比较小心,现在社会上当受骗的例子太多了,他们听多了也会推人及己,唯一就对银行信任,就喜欢存定期存款。其实大可不必风声鹤唳的,很多适合自己的理财方式可以去尝试,鸭蛋不可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财富公元


不是很建议把钱存在银行,拿定期的利率,因为这种算下来,其实它的利率是非常低的,走的都是年化利率。

现在有很多养老保险或者其他的养老理财产品可以购买,那用相同的时间和相同的钱来说,投资在这些产品之中获得的利息要比你存在银行多很多很多,所以建议你可以去挑选一些养老理财的保险或者说理财产品。

那理财分为各个阶段,关于你结婚生子等等方面都要有理财的准备,不同阶段要有不同的花费,这些都是很正常的。

提前买好保险也是一种理财的方式,不过买保险建议买消费型的纯保障,不含理财功能的,这样会比较稳妥一些,能够在以后及时拿出来,针对不同阶段去使用这个钱,其实今天来详细的说一说就是,保险分为消费型和返还型两种,我建议选的就是返还型,因为返还行的话要比较稳定一些。

为什么不建议买消费型的?因为消费型的保险他都很便宜,在保险期之内没有出险,健健康康的度过这段时间,那么保险公司就非常高兴,因为你这笔钱就交给了保险公司,还保证你这段时间没有出事儿,那么接下来呢你是不可以把这个钱拿出来的,所以说返还型的保险好,就好在它能够在一定时间之后给你返钱。

所以返还型的保险可以当做是一种理财方式,比如说我把35岁是私营业主家庭生活比较好,那么关注理财之后呢,买了保险,交保险费是五年,保险期限为15年,每一年交5万元,这样算下来的话,我15年之后,可以返现253250元。

并且每年都有6400元的收入,所以说通过这样固定的理财呢,能够降低我的理财风险,对于以后养老也有一定的保障。

如果你要是没有什么理财的意识,不懂得金融知识,那么你想要在老了以后有一份保障和稳定的收益,能够维持你老年的高品质生活,对于资金的流动性要求并且不高,那么你就可以买返还型的保险,那如果你只是想追求高收益,建议你考虑其他的理财产品,最后如果你追求保障和高的性价比,那你可以选择消费型保险,因为消费型的保险它价格比较低,但是也会保障你的基本的安全,所以说当你有了病或者出了什么事情之后,有保险,在他能够给你一个很好的缓冲期,能够让你做好心理准备,可能是产品标准或者费用在新的一年变更。


变革家


您好,在小县城存款三四十万的资金不算少,但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难免需要提防资产缩水的压力,而就目前而言,需要制定出比较符合自身投资理财需求的投资产品,例如保守型的投资者,可以选择储蓄国债、银行定存、国债逆回购等,而稳健型投资者,还可以选择货币基金加国债逆回购的配置组合,年化收益率应该会达到4至5%的水平。对于养老类型的,还是建议以上述理财方式为主,尽可能降低风险资产的配置。不过,如果想要进一步提升资产增值效果,则可以选择一些配置银行板块的基金,或进行长期定投,但稳健资产应该还是要占据较高的比重,这样才可以更好提升养老理财的收益率以及养老理财的资金稳健性、安全性。


郭施亮


先说答案:我认为基本可以了。肯定很多人会反驳说,跑不过通胀,绝对不行,下面我来说说,我为何说基本可以。

40万元,利率5.2%

存款40万元,按照年利率5.2%,你每年的收益在:400000*5.2%=20800元,也就是差不多每个月有1733元。当然,并非每个银行五年定期都有按月提息的功能,但不少地方银行(比如天府银行)均有这类功能,你可以尝试找找看下。

小县城生活成本

不知道其他地方,以本人老家为例,也是一个小县城,目前一个月一个老人的生活成本只要1000元左右,为什么这么便宜?因为早期的小区很多没有物业费,主要支出成本为餐费+水电费,而且小县城物价整体不高,老人的食量又少,故而整体生活成本不高。如果你是在农村,估计生活成本更低。

通货膨胀

我们都知道通货膨胀会导致物价上升,生活成本增加,我们来看看我国近十年的整体通胀水平,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8-2017年这十年的平均通胀率为2.637%,明显这个数值低于你的存款利率,你的存款受益是跑赢通胀的。

显然这个数,会有人不相信,其实这是因为官方统计的口径原因,国家统计局统计的主要为:食品、娱乐教育文化服务、交通通讯、医疗保健、衣服等产品的价格上涨指数,而大家观感最为强烈的房价并未纳入统计。所以单看这个数据,通胀率并不高。

CPI指数

更为简单的,我们可以来看看,CPI指数,CPI指的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它是一个反映居民家庭一般所购买的消费品和服务项目价格水平变动情况的宏观经济指标,网上只有找到2005年-2015年的图表(平均值在2.5%左右),另外2016年及2017年我单独查了在1.5%附近,显然居民的消费品和服务项目价格水平整体变化不大。

其实这点,我们可以用自身的亲身经历来说,这样最准确。除了房价,最近十年有什么产品价格也是涨到大家感觉很离谱的吗?主要的生存用品:茶米油盐酱醋茶,大部分价格都没有多少变化吧,甚至比不上我们的工资增长速度;而一些电子产品更是处于降价的趋势。

总结

通过上述分析,我认为单以40万元存款,作为一个老人,在小县城或者农村,5.2%的年利率收益基本可以满足你的日常生活所需;但是这个的前提条件是你无病无灾,无其他任何生活压力负担;不过人老了,难免总会有各种意外发生,故而仅仅靠这个存款要保证后半生,我感觉是不够的,最好是可以参加社会养老保险,或者给自己购买个人身意外险之类的,这不仅仅是给下一辈减轻压力负担,也是对你自己的一种保护措施,毕竟子孙并非全部都是可靠的。


鲤行者


5.2%年利率的定期存款已经非常高了,做为养老理财挺合适的,但是合适有一个前提:你这笔资金一定是闲置的,没有使用计划的资金。同时尽量选择可以靠档计息的银行,以防不测,万一哪天需要用钱提前支取,不会那么亏。

和定期存款相比,非常靠谱的理财方式只有一种:国债,其他任何理财方式风险都要比这两者大。国债之前已经说过多次,2018年发售的国债,已经发售了4期,利率都是三年期4%;五年期4.27%,比你这个存款要低1%,所以说虽然靠谱,但是利率太低了。

和定期存款相比,比较靠谱的理财方式就有另外三种:1.结构性存款;2.货币基金或者债券基金;3.稳健型的银行理财产品。简单介绍一下这三类产品,并且和你的定期存款做一下对比。

一、结构性存款,这类产品本金损失率也比较小,收益率2018年基本上稳定在4%-5%,比你的定期存款略低,但是缺点是有起存金额要求。

二、货币基金或者债券基金,这两类就不过多介绍了,货币基金大家都非常了解,余额宝就是个典型的货币基金,这类产品也很靠谱,本金也是几乎零风险,收益也基本有保障,可惜最近收益率实在太低,勉强维持4%,其他货币基金也有好一点的也都在5%以下。

三、稳健型的理财产品,这类理财产品一般是分级类型PR2以下的理财项目,违约率比较低,收益率基本也在5%左右,对比五年定期来讲,稍短一点,但是在期限内不能进行提前赎回。

既然你题目中已经给这笔钱定性为养老理财了,定期存款就挺好的,5.2%的利率应该说是商业银行里屈指可数了,很多商业银行都给不到这个利率,只有个别的城商行或者农商行会实行如此高的上浮比例。


个人非常厌恶保险,可能我还比较年轻,对于我而言,保险只能作为一种保障手段附加了增值属性,但是保险的超长期限和提前赎回就会损失本金,这点我接受不了,保险作为一款保障产品可以,作为理财,我呵呵一笑,你懂得!

总之,你这个5.2%的定期已经很好了,可遇不可求,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不要这山望着那山高。


不立而立


我认为5.2%的定存利率是一个比较合适的选择,如果是智能存款(靠档计息)、按月付息的话就更好了!

银行存款更加安全可靠

你还是比较有忧患意识的!45岁就给自己准备了近40万的养老储备金,比那些辛苦付出一辈子,仅巴望着子女养老的人,要好太多了!一旦遇到子女不孝顺,有存款利息收入,至少还能维持自己日常的生活!

像你这种情况,选择银行存款是比较合适的,安全可靠、收益又稳定;何况每年5.2%的利率,目前来说,收益还不错,又不算低!

可以先把钱存起来

45岁,只能算是中年,不到60岁,还不能算是老年人呢!再者说,现在不是都提倡延迟退休么,除非身体有恙,45岁而已,还是可以获得一定的收入的!

现在可以先把四十万元存起来,到期自动转存,按5.2%年收益率保持不变,到60岁,你的本息和(本金+利息)为:800150元

60岁后,每月的利息收入

如果到60岁能有80万养老储备金的话,5.2%的年利率,每年可稳定获得41600元的利息收入,平均每月大概有3466元的利息。在一个四、五线的小县城,无病无灾、没有额外负债的话,应该是够平时开销的了!

总之,商业银行5.2%的定期存款做为养老理财储备金,是一个比较靠谱的选择,但在购买时一定要留意,千万别被忽悠买了保险之类的理财产品!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交流!财经问题就请点击关注【操盘手信一】!!!


操盘手信一


农民朋友真不容易,45岁就已经开始考虑养老金储备了。小财结合自己了解的知识,给您提一些靠谱的建议:

1、银行目前没有5.2的定期存款。

把钱存在银行,特点是安全,但是收益低,流动性不高,当年存了定期,想用钱的时候,虽然可以提前支出,但是要损失很大部分的利息。

实际上,银行定期存款的利率,远远没有达到5.2的水平,甚至更低。虽然已经有市场利率化的说法,各家揽存款的时候,也提高了利率,但是,依旧没有这么高!

近期,一些银行开始推出大额存单,起购点很高,利率大幅上浮。近期,建设银行率先推出利率水平较基准利率上浮45%的大额存单,认购起点金额为30万元,期限为一年。其他大行纷纷跟进。二三线城市银行更加夸张:

据《证券日报》记者了解,辽宁省沈阳市有部分银行将一年期存款利率上浮。其中,沈阳地区一家农商行、辽阳地区一家城商行一年定期存款利率分别为4.05%和3.6%,比北京地区大额存单的利率还要高出不少,较基准利率上浮比例分别为170%和140%。

鉴于你的存款不少,可以短暂考虑大额存单,但不是长久之计。

2、养老理财买什么?

说实话,国内市场缺乏针对养老理财的长期产品,低风险,收益好更少了。

部分银行,如招行、交行推出过一些养老理财产品,期限比较长,您可以在网银上看一看,尝试买入一些。

如果您没有加入新农村养老保险,现在叫城居保,可以拿出一部分钱加入进来。当您退休时,领取国家的养老保险,国家有一定补贴,肯定很划算,笔者多次算过账——如果没有到退休年龄或者领了没多久死亡的,还能继承。这是一个最保值的方法了。

我不建议农民朋友买什么商业养老保险,或者银行卖的各种保险理财产品,因为条款复杂,退保困难。当年用钱的时候,发现退保还要损失很多钱,真的是欲哭无泪。

商业养老保险,本身也不透明,费用率较高,对于农民朋友来说,真的过于复杂。

总结一下:考虑银行长期型的理财产品,然后银行近期推出的大额保单,再次就是银行的存款。不建议买保险理财或者商业养老保险。

欢迎关注财富精算师,您身边的养老金管家。


财富精算师


这种养老理财方式可行。

我想从几个方面讨论一下这个问题。首先必须假定两点基础条件:

第一点,题主现在45岁,按照再继续工作20年到65岁,然后再开始完全依赖被动收入养老。并且按照养老年龄到85岁进行规划。

第二点,商业银行五年定存利率5.2%,这个数据具有不确定性。但是估计剧烈变化的可能性也不会很大。

接下来,我们就是要计算下一下题主的养老本金、将来的生活费用标准以及养老生活费

够不够

第一,计算养老本金。

40万元定存五年,自动转存3次,年利率5.2%。这样,到题主65岁时,一共会拥有养老本金为100万元。

第二点,可用养老生活费。

题主的这100万元,要在65~85岁之间用于自己的养老生活。如果题主采取每年支取固定生活费,把剩余的钱仍旧定存一年(利率按照1.5%计算),那么题主在养老规划的20年内,每年可以支取生活费标准为5.8万元。

第三点,养老生活费够不够?

计算完了上述基本数据,剩下的问题就是判断5.8万元/年的生活费够不够养老了。下面我们粗略估算一下,请大家参考。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6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23078.90元;2007~2016年十年间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平均增长率为2.43%。

以上述两个标准为基础进行推算,如果各项宏观数据保持稳定的话,估计未来20~40年之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会是37299~60280元,平均数应该不会超过5.8万元。

如此看来,题主的这种养老规划应该基本可行。不确定性是5.2%的存款利率能不能够持续,消费价格指数增长率会不会剧烈变化;保险系数是题主还可以继续工作20年,可以继续增加养老的本金。

至于有没有其他靠谱的理财方式,都是相对而言的。这个需要测试一个人的风险承受能力,根据能力匹配相应风险的理财产品。如果还没有这方面的基本知识,最好先不急于参与理财,选择利率大于5%的储蓄存款方式,就是最好的方式了。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回答完毕,谢谢阅读。欢迎关注:巴九言。


巴九言


对于农民来说,有40万元存款,存成5.2%年利率的五年定期,是养老很好的选择。

当然前提是正规的商业银行,在存款保险制度覆盖之下,50万元之内安全有保障。千万不要被忽悠买成了保险,或者变成其他理财产品。

如果有工作单位的话,有单位帮着缴纳社保,这是很好的选择。但是农民打工,绝大多数都是没有社保的。自己缴纳的话,成本高,潜在收益低,并不是好的选择。

一个很现实的寿命因素,农民平均寿命较之城市居民普遍低10年左右,无钱看病以及医疗条件的差距是根本原因。相应的,农民缴纳社保养老的作用就大大降低了,毕竟投入少,产出也低。

现在利率市场化正在逐步放开,确实部分地方商业银行给出了很高的五年期利率,比如山东首家民营银行蓝海银行五年期存款利率达到了5.5%。

2018年资管新规实施,银行的理财产品不再保本保息,亏本的可能性加大。

能达到6%的理财项目,基本都是不保本的,所以能有银行5.2%保本保息的收益率就很不错了。所以就不用再考虑别的理财项目了。

假设你有40万元,到期后连本带利再存一遍,15年后,正好你60岁,到时候本息合计863934元。假如农村人均寿命70岁的话,每年可以用8万元,这还不算每年的利息。

要知道86万元就是放在银行一年期大额存单存款,也能有1万元多元的利息。假如是存到余额宝的话,一年的利息就是3万元左右,在农村只吃利息都够用了。

一年10万元可以用,养老保险再怎么涨,也是不可能有这种水平的,用来养老绰绰有余。

建议你用夫妻二人的名字分别存20万元,这样两个账户更加安全,利息也有保障。

最后,医疗保险是很有用的,老了最怕生病,所以农村医疗保险必须有。至于商业保险就不建议了,生病的姿势不对是得不到赔偿的,没得病就相当于多数都白扔了。


财智成功


您好,看了您的想法,想利用五年定存5.2%的高息养老!同时您提到了自己的担心,就是怕贬值!非常赞赏您的理财观念和理财知识!同时明确的对您讲:依靠银行的定存5.2%来养老是不现实的!5.2%是高息!非常适合存款赚利息!

下面就具体的给您做一个分析:

首先,商业银行5.2%的年息率,在目前来讲是属于比较高的!当然,不是最高的!目前已经有银行给出了5.3%以上的五年定存利息!但即使是5.2%,作为银行储蓄存款来讲,利息已经非常可观!因此,5.2%的利息,只能当做存款的好时机!

第二,5.2%的年息率,进行养老,真的不现实!您知道目前的物价涨幅吗?据传目前的总体物价(用老百姓的话讲,就是所有商品的价格算在一起!)月涨幅,大体在2%之间!一年是多少?银行的存款利息,只能获得社会的平均利润!要想跑赢物价,基本上是没有可能性!否则都坐在家里吃老本了!不用工作了!因此,利用存款养老是不现实!

那么像您这种情况,45岁,普通劳动者怎么样养老呢?提供一些具体的方案,供您参考!

首先,您现在45岁,正值壮年,还可以做很多工作!例如打工,做小生意,搞点小商品,摆个地摊,每天也会有收入啊!虽然不一定能挣到太多的钱,但是一直工作,就会跟随社会的发展!不至于坐吃山空!!!

第二,建议参加国家的养老保险!国家的养老保险分为居民与企业职工等多种!无论哪一种,都是国家提供的基本保障!虽然需要交一定的费用,但国家提供的养老保险,有一定福利保障!用咱老百姓的话讲,就是无论物价上涨多少,出现什么情况!只要国家在!都会让你有一个基本的保障!都会让你有一碗饭吃!这就是国家的福利,保障和承诺!这是银行存款或商业性保险所无法提供的!

当然还有其一些好的,使用的方案,限于篇幅,就不一一详述了。

由上可以得知,目前,银行利率,大幅上调,是储蓄存款的好时机!但是,普通老百姓利用银行储蓄,只能改善自己的生活,而无法养老!一方面要善于储蓄,投资理财,另一方面,参加国家的养老保险,才是比较稳妥的养老方案!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目前银行的五年定存达到了5%以上,而且50万以内无风险!仅就目前短期来看,绝大多数理财产品都不能与之相比!很多理财产品投资收益,远低于此,而且即使个别理财产品略高一些,却要承担相当高的风险,是不划算的!

投资理财储蓄,老有所养!每个朋友都关心的!如果您对此有什么好的观点看法,欢迎留言,共同讨论!也欢迎关注和转发此文,让更多的朋友受益!共享共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