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銀行五年定存5.2可以作爲養老理財嗎,還有其它靠譜的理財方式嗎?

去了怪


一般老年人都喜歡存銀行定期存款,存款比理財更安全穩定,適合風險厭惡型客戶群體。5.2%的利率存五年定期,利息作為養老理財的資金,在農村生活足夠,但是有銀行比這個更高的利率,也可以試一下銀行理財、餘額寶產品,現在監管越來越嚴格,不要害怕銀行理財產品有貓膩,上當受騙可以投訴。

首先,來算一下這個定期存款利息養老夠不夠。

400000×5.2=20800元(一年利息)

20800×5=104000元(五年總共利息)

2萬多塊錢在農村一年的消費可以滿足,僅僅平時吃穿用度,也沒有大的開支,這些錢足夠。到期可以拿到504000元,這筆錢養老在物價一般的小縣城真的是綽綽有餘。


其次,國內五年定期利率最高的5.5%。山東威海市的一家民營銀行-藍海銀行,為了吸引資金,增加攬儲,五年的利率達到了5.5%,也就是說400000×5.5%=22000元,五年下來可達11000元,比上面這個總利息高了1200元。據瞭解,很多異地客戶都在通過手機端辦理此項業務。

再者,現在很多銀行推出了專門為老年人養老量身打造的理財產品。浦發銀行率先推出了“夕陽紅”理財產品,主要對象針對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年化收益率在5%左右,屬於開放式理財產品,月月分紅收息,非常適合養老。隨時贖回,不受存期限制,比存款資金支取靈活自由方便。



最後,餘額寶比較適合短期資金的理財項目,年化收益率在3.8%,餘額寶也有支取靈活,門檻較低的特點,風險係數與收益均不高。一般老年人比較小心,現在社會上當受騙的例子太多了,他們聽多了也會推人及己,唯一就對銀行信任,就喜歡存定期存款。其實大可不必風聲鶴唳的,很多適合自己的理財方式可以去嘗試,鴨蛋不可放在同一個籃子裡。


財富公元


不是很建議把錢存在銀行,拿定期的利率,因為這種算下來,其實它的利率是非常低的,走的都是年化利率。

現在有很多養老保險或者其他的養老理財產品可以購買,那用相同的時間和相同的錢來說,投資在這些產品之中獲得的利息要比你存在銀行多很多很多,所以建議你可以去挑選一些養老理財的保險或者說理財產品。

那理財分為各個階段,關於你結婚生子等等方面都要有理財的準備,不同階段要有不同的花費,這些都是很正常的。

提前買好保險也是一種理財的方式,不過買保險建議買消費型的純保障,不含理財功能的,這樣會比較穩妥一些,能夠在以後及時拿出來,針對不同階段去使用這個錢,其實今天來詳細的說一說就是,保險分為消費型和返還型兩種,我建議選的就是返還型,因為返還行的話要比較穩定一些。

為什麼不建議買消費型的?因為消費型的保險他都很便宜,在保險期之內沒有出險,健健康康的度過這段時間,那麼保險公司就非常高興,因為你這筆錢就交給了保險公司,還保證你這段時間沒有出事兒,那麼接下來呢你是不可以把這個錢拿出來的,所以說返還型的保險好,就好在它能夠在一定時間之後給你返錢。

所以返還型的保險可以當做是一種理財方式,比如說我把35歲是私營業主家庭生活比較好,那麼關注理財之後呢,買了保險,交保險費是五年,保險期限為15年,每一年交5萬元,這樣算下來的話,我15年之後,可以返現253250元。

並且每年都有6400元的收入,所以說通過這樣固定的理財呢,能夠降低我的理財風險,對於以後養老也有一定的保障。

如果你要是沒有什麼理財的意識,不懂得金融知識,那麼你想要在老了以後有一份保障和穩定的收益,能夠維持你老年的高品質生活,對於資金的流動性要求並且不高,那麼你就可以買返還型的保險,那如果你只是想追求高收益,建議你考慮其他的理財產品,最後如果你追求保障和高的性價比,那你可以選擇消費型保險,因為消費型的保險它價格比較低,但是也會保障你的基本的安全,所以說當你有了病或者出了什麼事情之後,有保險,在他能夠給你一個很好的緩衝期,能夠讓你做好心理準備,可能是產品標準或者費用在新的一年變更。


變革家


您好,在小縣城存款三四十萬的資金不算少,但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難免需要提防資產縮水的壓力,而就目前而言,需要制定出比較符合自身投資理財需求的投資產品,例如保守型的投資者,可以選擇儲蓄國債、銀行定存、國債逆回購等,而穩健型投資者,還可以選擇貨幣基金加國債逆回購的配置組合,年化收益率應該會達到4至5%的水平。對於養老類型的,還是建議以上述理財方式為主,儘可能降低風險資產的配置。不過,如果想要進一步提升資產增值效果,則可以選擇一些配置銀行板塊的基金,或進行長期定投,但穩健資產應該還是要佔據較高的比重,這樣才可以更好提升養老理財的收益率以及養老理財的資金穩健性、安全性。


郭施亮


先說答案:我認為基本可以了。肯定很多人會反駁說,跑不過通脹,絕對不行,下面我來說說,我為何說基本可以。

40萬元,利率5.2%

存款40萬元,按照年利率5.2%,你每年的收益在:400000*5.2%=20800元,也就是差不多每個月有1733元。當然,並非每個銀行五年定期都有按月提息的功能,但不少地方銀行(比如天府銀行)均有這類功能,你可以嘗試找找看下。

小縣城生活成本

不知道其他地方,以本人老家為例,也是一個小縣城,目前一個月一個老人的生活成本只要1000元左右,為什麼這麼便宜?因為早期的小區很多沒有物業費,主要支出成本為餐費+水電費,而且小縣城物價整體不高,老人的食量又少,故而整體生活成本不高。如果你是在農村,估計生活成本更低。

通貨膨脹

我們都知道通貨膨脹會導致物價上升,生活成本增加,我們來看看我國近十年的整體通脹水平,根據國家統計局公佈的2008-2017年這十年的平均通脹率為2.637%,明顯這個數值低於你的存款利率,你的存款受益是跑贏通脹的。

顯然這個數,會有人不相信,其實這是因為官方統計的口徑原因,國家統計局統計的主要為:食品、娛樂教育文化服務、交通通訊、醫療保健、衣服等產品的價格上漲指數,而大家觀感最為強烈的房價並未納入統計。所以單看這個數據,通脹率並不高。

CPI指數

更為簡單的,我們可以來看看,CPI指數,CPI指的是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它是一個反映居民家庭一般所購買的消費品和服務項目價格水平變動情況的宏觀經濟指標,網上只有找到2005年-2015年的圖表(平均值在2.5%左右),另外2016年及2017年我單獨查了在1.5%附近,顯然居民的消費品和服務項目價格水平整體變化不大。

其實這點,我們可以用自身的親身經歷來說,這樣最準確。除了房價,最近十年有什麼產品價格也是漲到大家感覺很離譜的嗎?主要的生存用品:茶米油鹽醬醋茶,大部分價格都沒有多少變化吧,甚至比不上我們的工資增長速度;而一些電子產品更是處於降價的趨勢。

總結

通過上述分析,我認為單以40萬元存款,作為一個老人,在小縣城或者農村,5.2%的年利率收益基本可以滿足你的日常生活所需;但是這個的前提條件是你無病無災,無其他任何生活壓力負擔;不過人老了,難免總會有各種意外發生,故而僅僅靠這個存款要保證後半生,我感覺是不夠的,最好是可以參加社會養老保險,或者給自己購買個人身意外險之類的,這不僅僅是給下一輩減輕壓力負擔,也是對你自己的一種保護措施,畢竟子孫並非全部都是可靠的。


鯉行者


5.2%年利率的定期存款已經非常高了,做為養老理財挺合適的,但是合適有一個前提:你這筆資金一定是閒置的,沒有使用計劃的資金。同時儘量選擇可以靠檔計息的銀行,以防不測,萬一哪天需要用錢提前支取,不會那麼虧。

和定期存款相比,非常靠譜的理財方式只有一種:國債,其他任何理財方式風險都要比這兩者大。國債之前已經說過多次,2018年發售的國債,已經發售了4期,利率都是三年期4%;五年期4.27%,比你這個存款要低1%,所以說雖然靠譜,但是利率太低了。

和定期存款相比,比較靠譜的理財方式就有另外三種:1.結構性存款;2.貨幣基金或者債券基金;3.穩健型的銀行理財產品。簡單介紹一下這三類產品,並且和你的定期存款做一下對比。

一、結構性存款,這類產品本金損失率也比較小,收益率2018年基本上穩定在4%-5%,比你的定期存款略低,但是缺點是有起存金額要求。

二、貨幣基金或者債券基金,這兩類就不過多介紹了,貨幣基金大家都非常瞭解,餘額寶就是個典型的貨幣基金,這類產品也很靠譜,本金也是幾乎零風險,收益也基本有保障,可惜最近收益率實在太低,勉強維持4%,其他貨幣基金也有好一點的也都在5%以下。

三、穩健型的理財產品,這類理財產品一般是分級類型PR2以下的理財項目,違約率比較低,收益率基本也在5%左右,對比五年定期來講,稍短一點,但是在期限內不能進行提前贖回。

既然你題目中已經給這筆錢定性為養老理財了,定期存款就挺好的,5.2%的利率應該說是商業銀行裡屈指可數了,很多商業銀行都給不到這個利率,只有個別的城商行或者農商行會實行如此高的上浮比例。


個人非常厭惡保險,可能我還比較年輕,對於我而言,保險只能作為一種保障手段附加了增值屬性,但是保險的超長期限和提前贖回就會損失本金,這點我接受不了,保險作為一款保障產品可以,作為理財,我呵呵一笑,你懂得!

總之,你這個5.2%的定期已經很好了,可遇不可求,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不要這山望著那山高。


不立而立


我認為5.2%的定存利率是一個比較合適的選擇,如果是智能存款(靠檔計息)、按月付息的話就更好了!

銀行存款更加安全可靠

你還是比較有憂患意識的!45歲就給自己準備了近40萬的養老儲備金,比那些辛苦付出一輩子,僅巴望著子女養老的人,要好太多了!一旦遇到子女不孝順,有存款利息收入,至少還能維持自己日常的生活!

像你這種情況,選擇銀行存款是比較合適的,安全可靠、收益又穩定;何況每年5.2%的利率,目前來說,收益還不錯,又不算低!

可以先把錢存起來

45歲,只能算是中年,不到60歲,還不能算是老年人呢!再者說,現在不是都提倡延遲退休麼,除非身體有恙,45歲而已,還是可以獲得一定的收入的!

現在可以先把四十萬元存起來,到期自動轉存,按5.2%年收益率保持不變,到60歲,你的本息和(本金+利息)為:800150元

60歲後,每月的利息收入

如果到60歲能有80萬養老儲備金的話,5.2%的年利率,每年可穩定獲得41600元的利息收入,平均每月大概有3466元的利息。在一個四、五線的小縣城,無病無災、沒有額外負債的話,應該是夠平時開銷的了!

總之,商業銀行5.2%的定期存款做為養老理財儲備金,是一個比較靠譜的選擇,但在購買時一定要留意,千萬別被忽悠買了保險之類的理財產品!

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交流!財經問題就請點擊關注【操盤手信一】!!!


操盤手信一


農民朋友真不容易,45歲就已經開始考慮養老金儲備了。小財結合自己瞭解的知識,給您提一些靠譜的建議:

1、銀行目前沒有5.2的定期存款。

把錢存在銀行,特點是安全,但是收益低,流動性不高,當年存了定期,想用錢的時候,雖然可以提前支出,但是要損失很大部分的利息。

實際上,銀行定期存款的利率,遠遠沒有達到5.2的水平,甚至更低。雖然已經有市場利率化的說法,各家攬存款的時候,也提高了利率,但是,依舊沒有這麼高!

近期,一些銀行開始推出大額存單,起購點很高,利率大幅上浮。近期,建設銀行率先推出利率水平較基準利率上浮45%的大額存單,認購起點金額為30萬元,期限為一年。其他大行紛紛跟進。二三線城市銀行更加誇張:

據《證券日報》記者瞭解,遼寧省瀋陽市有部分銀行將一年期存款利率上浮。其中,瀋陽地區一家農商行、遼陽地區一家城商行一年定期存款利率分別為4.05%和3.6%,比北京地區大額存單的利率還要高出不少,較基準利率上浮比例分別為170%和140%。

鑑於你的存款不少,可以短暫考慮大額存單,但不是長久之計。

2、養老理財買什麼?

說實話,國內市場缺乏針對養老理財的長期產品,低風險,收益好更少了。

部分銀行,如招行、交行推出過一些養老理財產品,期限比較長,您可以在網銀上看一看,嘗試買入一些。

如果您沒有加入新農村養老保險,現在叫城居保,可以拿出一部分錢加入進來。當您退休時,領取國家的養老保險,國家有一定補貼,肯定很划算,筆者多次算過賬——如果沒有到退休年齡或者領了沒多久死亡的,還能繼承。這是一個最保值的方法了。

我不建議農民朋友買什麼商業養老保險,或者銀行賣的各種保險理財產品,因為條款複雜,退保困難。當年用錢的時候,發現退保還要損失很多錢,真的是欲哭無淚。

商業養老保險,本身也不透明,費用率較高,對於農民朋友來說,真的過於複雜。

總結一下:考慮銀行長期型的理財產品,然後銀行近期推出的大額保單,再次就是銀行的存款。不建議買保險理財或者商業養老保險。

歡迎關注財富精算師,您身邊的養老金管家。


財富精算師


這種養老理財方式可行。

我想從幾個方面討論一下這個問題。首先必須假定兩點基礎條件:

第一點,題主現在45歲,按照再繼續工作20年到65歲,然後再開始完全依賴被動收入養老。並且按照養老年齡到85歲進行規劃。

第二點,商業銀行五年定存利率5.2%,這個數據具有不確定性。但是估計劇烈變化的可能性也不會很大。

接下來,我們就是要計算下一下題主的養老本金、將來的生活費用標準以及養老生活費

夠不夠

第一,計算養老本金。

40萬元定存五年,自動轉存3次,年利率5.2%。這樣,到題主65歲時,一共會擁有養老本金為100萬元。

第二點,可用養老生活費。

題主的這100萬元,要在65~85歲之間用於自己的養老生活。如果題主採取每年支取固定生活費,把剩餘的錢仍舊定存一年(利率按照1.5%計算),那麼題主在養老規劃的20年內,每年可以支取生活費標準為5.8萬元。

第三點,養老生活費夠不夠?

計算完了上述基本數據,剩下的問題就是判斷5.8萬元/年的生活費夠不夠養老了。下面我們粗略估算一下,請大家參考。

根據國家統計局公佈的數據,2016年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為23078.90元;2007~2016年十年間的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平均增長率為2.43%。

以上述兩個標準為基礎進行推算,如果各項宏觀數據保持穩定的話,估計未來20~40年之間,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會是37299~60280元,平均數應該不會超過5.8萬元。

如此看來,題主的這種養老規劃應該基本可行。不確定性是5.2%的存款利率能不能夠持續,消費價格指數增長率會不會劇烈變化;保險係數是題主還可以繼續工作20年,可以繼續增加養老的本金。

至於有沒有其他靠譜的理財方式,都是相對而言的。這個需要測試一個人的風險承受能力,根據能力匹配相應風險的理財產品。如果還沒有這方面的基本知識,最好先不急於參與理財,選擇利率大於5%的儲蓄存款方式,就是最好的方式了。

以上純屬個人觀點。回答完畢,謝謝閱讀。歡迎關注:巴九言。


巴九言


對於農民來說,有40萬元存款,存成5.2%年利率的五年定期,是養老很好的選擇。

當然前提是正規的商業銀行,在存款保險制度覆蓋之下,50萬元之內安全有保障。千萬不要被忽悠買成了保險,或者變成其他理財產品。

如果有工作單位的話,有單位幫著繳納社保,這是很好的選擇。但是農民打工,絕大多數都是沒有社保的。自己繳納的話,成本高,潛在收益低,並不是好的選擇。

一個很現實的壽命因素,農民平均壽命較之城市居民普遍低10年左右,無錢看病以及醫療條件的差距是根本原因。相應的,農民繳納社保養老的作用就大大降低了,畢竟投入少,產出也低。

現在利率市場化正在逐步放開,確實部分地方商業銀行給出了很高的五年期利率,比如山東首家民營銀行藍海銀行五年期存款利率達到了5.5%。

2018年資管新規實施,銀行的理財產品不再保本保息,虧本的可能性加大。

能達到6%的理財項目,基本都是不保本的,所以能有銀行5.2%保本保息的收益率就很不錯了。所以就不用再考慮別的理財項目了。

假設你有40萬元,到期後連本帶利再存一遍,15年後,正好你60歲,到時候本息合計863934元。假如農村人均壽命70歲的話,每年可以用8萬元,這還不算每年的利息。

要知道86萬元就是放在銀行一年期大額存單存款,也能有1萬元多元的利息。假如是存到餘額寶的話,一年的利息就是3萬元左右,在農村只吃利息都夠用了。

一年10萬元可以用,養老保險再怎麼漲,也是不可能有這種水平的,用來養老綽綽有餘。

建議你用夫妻二人的名字分別存20萬元,這樣兩個賬戶更加安全,利息也有保障。

最後,醫療保險是很有用的,老了最怕生病,所以農村醫療保險必須有。至於商業保險就不建議了,生病的姿勢不對是得不到賠償的,沒得病就相當於多數都白扔了。


財智成功


您好,看了您的想法,想利用五年定存5.2%的高息養老!同時您提到了自己的擔心,就是怕貶值!非常讚賞您的理財觀念和理財知識!同時明確的對您講:依靠銀行的定存5.2%來養老是不現實的!5.2%是高息!非常適合存款賺利息!

下面就具體的給您做一個分析:

首先,商業銀行5.2%的年息率,在目前來講是屬於比較高的!當然,不是最高的!目前已經有銀行給出了5.3%以上的五年定存利息!但即使是5.2%,作為銀行儲蓄存款來講,利息已經非常可觀!因此,5.2%的利息,只能當做存款的好時機!

第二,5.2%的年息率,進行養老,真的不現實!您知道目前的物價漲幅嗎?據傳目前的總體物價(用老百姓的話講,就是所有商品的價格算在一起!)月漲幅,大體在2%之間!一年是多少?銀行的存款利息,只能獲得社會的平均利潤!要想跑贏物價,基本上是沒有可能性!否則都坐在家裡吃老本了!不用工作了!因此,利用存款養老是不現實!

那麼像您這種情況,45歲,普通勞動者怎麼樣養老呢?提供一些具體的方案,供您參考!

首先,您現在45歲,正值壯年,還可以做很多工作!例如打工,做小生意,搞點小商品,擺個地攤,每天也會有收入啊!雖然不一定能掙到太多的錢,但是一直工作,就會跟隨社會的發展!不至於坐吃山空!!!

第二,建議參加國家的養老保險!國家的養老保險分為居民與企業職工等多種!無論哪一種,都是國家提供的基本保障!雖然需要交一定的費用,但國家提供的養老保險,有一定福利保障!用咱老百姓的話講,就是無論物價上漲多少,出現什麼情況!只要國家在!都會讓你有一個基本的保障!都會讓你有一碗飯吃!這就是國家的福利,保障和承諾!這是銀行存款或商業性保險所無法提供的!

當然還有其一些好的,使用的方案,限於篇幅,就不一一詳述了。

由上可以得知,目前,銀行利率,大幅上調,是儲蓄存款的好時機!但是,普通老百姓利用銀行儲蓄,只能改善自己的生活,而無法養老!一方面要善於儲蓄,投資理財,另一方面,參加國家的養老保險,才是比較穩妥的養老方案!

另外需要說明的是,目前銀行的五年定存達到了5%以上,而且50萬以內無風險!僅就目前短期來看,絕大多數理財產品都不能與之相比!很多理財產品投資收益,遠低於此,而且即使個別理財產品略高一些,卻要承擔相當高的風險,是不划算的!

投資理財儲蓄,老有所養!每個朋友都關心的!如果您對此有什麼好的觀點看法,歡迎留言,共同討論!也歡迎關注和轉發此文,讓更多的朋友受益!共享共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