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作宾:一个为国家增寿为民族续命的考古学家

在中国近现代甲骨文考古研究领域,曾有“甲骨四堂”之说,所谓四堂者,则指郭沫若(字鼎堂)、董作宾(字彦堂)、罗振玉(号雪堂)、王国维(号观堂)四人,这一说法,出自著名史学家陈子展评价近代甲骨学家之“甲骨四堂,郭董罗王”的名句,陈子展这样一个高度概括,为中国考古学界所肯定和接受.

而对甲骨文考古和研究贡献最大者,当属考古学家董作宾,他于1933发表的《甲骨文断代研究例》是中国第一部甲骨文考古研究专著,董作宾首创了甲骨断代学,他的甲骨书法也风靡世界,而被许多名家所收藏。

董作宾:一个为国家增寿为民族续命的考古学家

董作宾

董作宾(1895—1963)字彦堂,河南温县人,1895年2月24日出生于河南南阳,其父亲董士魁在南阳城区开了一个小杂货店为生,与董家杂货店相邻的是“吉祥斋”刻字店,店主为南阳篆刻名家周文金。

天资聪颖的董作宾时常光顾周家刻字店玩耍,长期的耳濡目染,使董作宾对于篆刻表现出了极大兴趣,经常在瓦片上模仿刻字,而为人厚道的周文金也非常喜欢这个聪慧的小孩,经常给他讲一些篆刻的基本知识,还借给他一本《篆字汇》,董作宾曾一字不漏地临摹下来,周文金还曾让他试刻了一枚篆章,董作宾童年时代的经历,对其一生都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1901年,董作宾被父亲送到私塾读书,跟随晚清秀才陈文斗学习古文典籍,开始接受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和启蒙。

1910年,董作宾考入“元宗高等小学堂”,但未及毕业就辍学了,辍学后的董作宾帮助父亲打理杂货店,在自家杂货店一隅设置了图书柜台,“必先读之而后售之”,还摆设了一个刻字摊,有时还能赚几个铜板。

董作宾和朋友陈耀垣设馆授徒,与一些志同道合者组织了一个“文社”,定期聚会并互相切磋,经常向南阳著名教育家张嘉谋请教,张嘉谋对董作宾非常赏识,鼓励他报考了南阳乡贤任学春创办的“南阳县师范讲习所”,董作宾于1916年以第一名成绩毕业后,留校当了教师。

1918年春,张嘉谋到河南省府开封任职、办教育,把董作宾也带到了开封,初时让董作宾管理家中的藏书,又推荐他报考“河南育才馆”,董作宾在开封期间始知有甲骨文,擅长篆刻的他立刻对这种未曾见过的文字产生了浓厚兴趣。

1919年冬,董作宾从“河南育才馆”毕业之后,与同学创办了《豫新日报》,并在河南省府实业厅担任兼职调查员。

1921年冬,董作宾应已移居北京的张嘉谋之邀,从开封前往京城,暂时寄住在张嘉谋家中,由此结识了南阳同乡徐旭生,徐旭升是前清秀才出身,曾在法国巴黎大学攻读西洋哲学,当时正在北京大学担任哲学教授。

在徐旭升教授的推荐和介绍之下,董作宾在北京大学谋了一份抄写讲义的工作,因其工作勤奋,国学基础深厚,被徐旭升、冯友兰、顾颉刚等教授所器重,遂特许董作宾在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当了一名旁听生。

董作宾曾旁听了钱玄同等著名教授的课程,对罗振玉的《殷墟书契前编》进行摹印、研究,由此开始了他对甲骨文的学习和研究。

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是研究文、史、哲等学科和培养研究生的机构,虽然不如清华国学院名气大,但却比清华国学院早创办了很多年。

1923年,董作宾被北京大学正式录取为国学门研究生,师从王国维学习古文字学及甲骨文字,并在歌谣研究会会刊《歌谣周刊》兼任编校。

董作宾:一个为国家增寿为民族续命的考古学家

前排左起:董作宾、陈垣、朱希祖、蒋梦麟、黄文弼(1924年9月摄于北大)

1925年,30岁的董作宾从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研究生毕业,获史学硕士学位,董作宾没有经历过完整的高等教育,但其深厚的国学基础基本是靠自学获取,并且能够从北京大学研究生毕业,可见其国学、古史的深厚学养和古文字的研究能力,董作宾毕业后担任了福建协和大学国文系教授。

1926年,董作宾回到开封,在河南中州大学文学院担任讲师,讲授语言学、史学两门课程,授课之余,董作宾继续研究甲骨文、考古学,常在《文科季刊》、《文艺》等校刊上发表研究心得和论文,受到考古学界和一些大学史学系的重视。

董作宾在教学上不拘泥于课本,时常旁征博引,以扩大学生的视野和联想,从而获取更多课本之外的知识。

1927年暑假,中州大学更名为国立第五中山大学,董作宾辞去教职,再次北上京城,在北京大学国学门任干事,后到广州中山大学担任副教授,董作宾在中山大学执教期间,与时任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兼中国文学、史学系主任傅斯年相识并得到傅斯年的赏识。

傅斯年是北京大学文科出身,但傅斯年与董作宾在北京大学没有交集,因为董作宾在北大期间,傅斯年正在国外留学,董作宾对傅斯年的鼎鼎大名时有耳闻,尽管傅斯年比董作宾还小一岁。

1928年初,董作宾因母病重,辞去在中山大学的教职,回到河南南阳照顾病母,并在省立南阳中学担任国文教师。

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在傅斯年、顾颉刚、杨振声的组织和筹备之下,于1928年在广州中山大学正式成立,时任中央研究院院长蔡元培任命傅斯年出任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傅斯年遂聘请董作宾担任史语所编辑员,并安排其负责调查“洛阳石经”和“安阳殷墟”甲骨的出土情况。

董作宾欣然受命并到安阳小屯进行田野调查,他发现了安阳当地村民在殷墟遗址胡乱挖掘甲骨出卖,致使殷墟遗址遭到严重破坏,已经对甲骨文小有研究的董作宾目睹此状,深感痛心且心急如焚,立即撰写了调查报告向傅斯年汇报,并建议由中央研究院主持并系统地挖掘殷墟遗址,傅斯年随即委托董作宾主持殷墟遗址的第一次发掘,中国文物考古史上第一次对殷墟遗址的科学考古发掘,由董作宾拉开了序幕。

董作宾:一个为国家增寿为民族续命的考古学家

董作宾制定的《殷墟发掘计划书》

1928年10月13日至31日,董作宾主持了第一次殷墟遗址考古发掘,获得了甲骨残片784片,董作宾认真撰写了殷墟考古挖掘报告,摹写了出土的甲骨文字,并就许多甲骨文字的考释,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这一报告为殷墟遗址进一步发掘提供了切实依据。

傅斯年在收到董作宾这份殷墟考古报告之后,立即在马衡和李济之间遴选国家考古负责人,最终确定李济入选,傅斯年急电正在美国的李济尽快回国,聘任李济为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兼考古组主任,主持安阳殷墟遗址的发掘和考古工作。

从1928年至1937年, 河南安阳殷墟遗址科学考古发掘共进行了15次,董作宾先后参加了前7次和第9次的殷墟考古发掘工作,自从董作宾主持了第一次安阳小屯殷墟遗址的发掘之后,他即把自己与甲骨文紧密联系在一起,将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中国的“甲骨学”事业,其学术成就世所公认,成为中国甲骨学研究领域中少数的几个大师级学者之一,当年在中山大学与傅斯年的相识,彻底改变了董作宾的学术道路和人生轨迹。

董作宾:一个为国家增寿为民族续命的考古学家

董作宾在殷墟发掘现场

安阳殷墟考古,最初是为了寻找有文字的甲骨,即寻找甲骨文,以考证中国文字的历史,1929年10月,在李济、董作宾主持第三次殷墟发掘时,出土了著名的“大龟四版”,这是在殷墟考古中首次发现的大块甲骨,因为龟版上刻满了殷商时代的占卜文字而轰动了中国学术界。

远在日本流亡的郭沫若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即写信给中研院史语所索要拓本,董作宾毫无保留地满足了郭沫若的要求,将刚刚出土不久的“大龟四版”拓本寄给郭沫若进行研究,这些拓本对充实郭沫若的著作《卜辞通纂》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郭沫若在《卜辞通纂》序言中写到:“大抵卜辞研究自罗、王而外,以董氏所获为多,董氏之贡献在于与李济博士同辟出殷墟发掘的新纪元。”

而郭沫若却没有遵守事前的承诺,彻底失信于董作宾,因为在国家没有正式公布之前,郭沫若就以个人名义抢先发表了这些甲骨文的拓本,而以国家的名义还是以个人的名义发表,其意义是完全不同的。

董作宾在研究和解读甲骨文时具有自己独到的研究方式和方法,中国甲骨学领域至今还流传着董作宾研究甲骨“卜”字形、声、义的趣谈。

甲骨文中“卜”字出现的频率非常多,时常有倒竖各异的“卜”字,这个符号究竟代表什么?当时还没有确切的解释,董作宾面对拓片而苦思冥想。

他到药店买来甲骨,依照古人方式在甲骨上面钻刻,然后点燃香火靠近钻凿之处灼烤,灼烤到一定程度之后,龟甲上发出与“卜”音相近之声,而龟甲之背面便成“卜”形,他对照甲骨拓片反复比对,得知这种“卜”兆之象,即是“卜”字的原始字形,早期“卜”字,中间总是一直竖,但旁边的一点可在左在右,可向上向下,视钻灼的部位而定,中间一直国定不变,由此对“卜”字的形、声、义做出令人信服的解释,以一字窥全豹,董作宾揭开了甲骨文研究中不少难解之谜。

董作宾:一个为国家增寿为民族续命的考古学家

董作宾(左一)在现场指导发掘

中国历史上假古董假文物就十分盛行,自从甲骨文面世之后,仿冒的甲骨刻字就开始出现在文物市场上,仿品真假难辨,董作宾对此做过深入的研究。

他在安阳结识了一位以刻假甲骨文为业的雕刻家,学到了许多辨别真伪甲骨文的知识,他用放大镜仔细审视刻字交叉的地方,又对照20倍放大照片仔细观察,发现了刻契甲骨文有固定的习惯特点,有的先刻直画,再刻横画,有的则先刻横画,再刻直画,刻直时完全刻直,刻横时完全刻横,从不像写字那样交叉进行。

董作宾在精心研究甲骨文时,又发现刻辞的习惯因时代不同而异,这一发现对考证刻辞的年代大有补益,进而对考察不同年代的社会形态和社会文化也大有帮助。

1931年,已是史语所专任研究员的董作宾撰写了《大龟四版的考释》,提出了“贞人说”,因为在大龟版上发现了占卜者,称之为“贞人”,大龟四版上共有六个不同的贞人名字,“贞人”和不同时代贞人不同名字的确定,为甲骨断代和殷朝诸王分期奠定了基础。

董作宾:一个为国家增寿为民族续命的考古学家

左起:董作宾、李济、傅斯年、梁思永

1933年,董作宾又完成了《甲骨文研究断代例》,他将《大龟四版的考释》中的断代标准,进一步明确为世系、称谓、贞人、坑位、方国、人物、事类、文法、字形、书体等十项标准,又将殷墟遗址考古出土的甲骨文划分为第一期:盘庚、小辛、小乙、五丁;第二期:祖庚、祖甲;第三期:廪辛、康丁;第四期:武乙、文丁;第五期:帝乙、帝辛等五个时期。

七十余万字的巨作《殷历谱》,是董作宾研究甲骨文的又一部力作,也是前无古人的创举,他从1930年就开始着手研究,直到1935年才理出头绪,历经抗战时期的颠沛流离,从1943年9月至1945年4月,历时一年零八个月撰写完成了这篇扛鼎之作。

《殷历谱》以年历谱为主架,另有祀谱、交食谱、日至谱、闰谱、朔谱、月谱、旬谱、日谱、夕谱等,把甲骨卜辞材料梳理成章,一个总谱与九个别谱交互映衬,集历史、天文、历法、礼制为一体,填补了从盘庚十五年(公元前1384年)到周武王十一年(公元前1111年)灭纣这二百七十三年殷朝历史的空白,将中华民族的信史向前推进了近三百年。

董作宾:一个为国家增寿为民族续命的考古学家

《殷历谱》

董作宾可谓是一个为国家增寿、为民族续命的人,重庆国民政府专门为其颁发了嘉奖令,而董作宾的历史贡献也将被永载中华民族的史册上。

《殷墟文字》甲、乙编是殷墟遗址考古发掘出土的甲骨文字拓本之总汇,是研究甲骨学原始资料之大全。《殷墟文字甲编》收入了1928年至1934年第一次至第九次殷墟考古发掘所得甲骨3866片,其中有一部分甲骨是正反两面都有文字,因而编号就一分为二,所以拓本编号共有3938个。

在董作宾组织编辑成书并撰写了序言之后,于1936年交付上海商务印书馆签约出版,但由于抗战爆发后,上海很快沦陷而未能及时出版。

1939年,董作宾又把原拓本寄给迁往香港的商务印书馆,1941年底香港也沦陷了,第二次出版又一次受阻,直到1945年抗战胜利之后,《殷墟文字甲编》才第三次付印出版问世,前后历经近10年时间,可谓是历尽艰辛,董作宾的心血之作终结硕果。

《殷墟文字乙编》是殷墟考古发掘第十次至第十五次出土的甲骨文字汇编,第十次至第十二次殷墟考古重点是侯家庄殷代陵墓,只得到了许多金石和陶器,没有发掘到甲骨文字,因此《殷墟文字乙编》所汇集的是第十三次至第十五次殷墟发掘的甲骨文字,但《殷墟文字乙编》所收集的材料超过《殷墟文字甲编》的四倍以上,内容十分丰富且新颖,其研究价值也远在《殷墟文字甲编》之上,共汇集了殷墟出土甲骨18307片,整理编号为18405个。

董作宾原打算继续编辑《殷墟文字丙编》,并且做了一些资料的整理工作,但《殷墟文字丙编》终究没有能够问世。

“七七事变”之后,董作宾随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从南京迁址长沙,再迁至桂林,后又由桂林取道越南迁至昆明。

1942年,历史语言研究所又迁至四川宜宾古镇李庄,并在李庄度过了艰辛的六年抗战时光,董作宾与史语所的同仁辗转南北,颠沛流离,保护着从殷墟考古发掘出来的珍贵甲骨,历尽劫难,纵贯半个中国,确保了国宝的平安,并没有因战乱而散失,这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可谓是功莫大焉。

董作宾:一个为国家增寿为民族续命的考古学家

董作宾在工作中

1946年初,董作宾随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从李庄复员迁回南京不久,就收到了美国芝加哥大学中国古代史教授顾立雅(Dr.H.G.Creel)博士的邀请涵,聘任董作宾担任芝加哥大学东方语文系中国考古学客座教授,顾立雅曾参与安阳殷墟遗址的考古发掘,与董作宾是老相识、老朋友。

1947年1月15日,董作宾携三子在上海乘邮轮抵达旧金山,又乘火车抵达芝加哥,开始了为期两年的海外讲学生活,董作宾在芝加哥大学以中文讲授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国考古学研究、周代金文和中国古文字学等课程,顾立雅博士协助期翻译。

董作宾在芝加哥大学执教期间,相继撰写了《殷墟甲骨文字甲编自序》、《殷墟文字乙编序》两篇长文,还用朱墨两色手写了《武丁龟甲辞十例》,赠送“哈佛燕京学社”一份,后由杨联升摘要英译并发表在《哈佛亚洲学报》上,董作宾的原文手迹付印其后。

董作宾:一个为国家增寿为民族续命的考古学家

董作宾的甲骨文书法

1948年4月,尚在芝加哥大学讲学的董作宾被评选为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这是当时中国科学文化界最高荣誉,在人文组28名当选院士中,考古学界就占了4人,其顺序为董作宾、李济、梁思永和郭沫若,可见入选比例之高。

董作宾与李济也一致认为,郭沫若是一个横贯多学科、才华横溢的学者,在考古学领域的研究造诣颇高,虽然不曾参与田野考古发掘工作,但考古院士应有其一席之位。

董作宾甚至在美国为此致信胡适:“春间中研院邀院士,您必出席,关于考古学方面,希望您选思永或沫若,我愿放弃,因为思永兄病中,应给他一点安慰,沫若是外人,以昭大公。”

这封信彰显了董作宾的高风亮节,他甚至愿意把自己的院士位置让给郭沫若,但郭沫若却对此并不领情,认为其排名在后是对他的一种侮辱,郭沫若甚至还拒绝接受院士这一崇高的国家荣誉,这在81为当选院士中,郭沫若是唯一一个不接受中华民国院士荣誉之人。

1948年12月中旬,董作宾从美国讲学归来,适逢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迁往台湾,董作宾又与李济等人忙于搬迁事宜,将史语所成立20余年的珍贵资料和所藏甲骨悉数运往台湾,历史语言研究所是中央研究院各研究所搬迁台湾最完整的一个所,与10年前撤离南京时如出一辙,其中艰辛难以诉说。

1949年,初到台湾的董作宾致力于历史语言研究所的选址和恢复工作,史语所暂在桃园县杨梅镇安家落户,傅斯年出任台湾大学校长,董作宾也到台湾大学出任兼职教授,为中文系讲授古文字学,为历史系讲授殷商史。

董作宾:一个为国家增寿为民族续命的考古学家

董作宾在台大工作照

1950年,董作宾与友人一起创办了《大陆杂志》,当年12月20日,傅斯年因脑溢血突然离世,56岁的董作宾接替傅斯年出任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发表了《武王伐纣年月日考》,先后编辑出版了《西周年历谱》和《殷墟文字乙编》。

1954年,在董作宾主持之下,历史语言研究所岁随中央研究院迁址台北南港,翌年8月,年满60岁的董作宾辞去了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一职,应香港大学之聘请,出任香港大学东方文化研究所研究员,从事中国年历编写工作。

无论是研究中国历史或是中国文化,总是要检索以往年代与中国历法年月日相关资料,但却缺少相应的工具书来进行检索。

从1956年至1957年,董作宾编写完成了中英对照的《中国年历总谱》,这部煌煌巨著分为上下两编,上编自黄帝元年,下至汉哀帝元寿二年,即自公元前2674年至公元前1年;下编自汉平帝元始元年(公元1年),下至公元2000年。

董作宾:一个为国家增寿为民族续命的考古学家

董作宾在蔡元培墓前留影

上编以“四分”为基础,借用汉传殷历定出夏商二代年历谱,下编把每年分为“年世”、“中历”与“西历”三栏,把这两千年的朝代、帝王、年号、年数、年干支、月干支、朔干支、闰月、西历元旦以及儒略周年等全部列出,相互参照,查检极为方便。

《中国年历总谱》上下两编共有860页,记了4674年的历谱,文字大部是干支和阿拉伯数字,井然有序地排比出来。董作宾自己曾说:“兹事甚细,智者不为,然不为终不得其用,余之不惮烦,亦其为考史之助也。”

董作宾之弟子、著名学者石璋如教授曾这样评价《中国年历总谱》的编写:“兹事甚细,非智者莫能为矣。”

1958年,董作宾在完成《中国年历总谱》之后,又回到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出任专任研究员并兼主持甲骨文研究室工作。

董作宾:一个为国家增寿为民族续命的考古学家

董作宾之墓

1963年11月23日,董作宾在台北市病逝,享年68岁,一代甲骨文考古大师终于走完了其生命旅程,其墓地在台北南港中央研究院侧门对面的上坡上,在这里与董作宾相伴长眠还有胡适、吴大猷等人的墓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