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讨红芯浏览器抄袭后的感想,中国式创新应得到尊重

前言:8月15号红芯浏览器对外宣布完成2.5亿C轮融资,随后网络上便爆发了声讨红芯浏览器造假的消息,一时之间大家蜂拥而上,红芯也不得不发出道歉信。

前因后果想必大家都知道了,在资本市场如此不景气的情况下,一款号称打破美国技术垄断、自主研发的红芯浏览器宣布完成了一笔2.5亿的融资,着实在网络上引起了一片关注。要知道前有小米港股上市破发,后有一众企业赶鸭子上架似的上市,这些都说明了资本市场寒冬的来临,资本市场的钱不再那么好拿,所以美团上市的估值一再调低。就在吃瓜群众一片叫好的时候,忽然有人说,在红芯浏览器的安装文件包里发现了谷歌浏览器的图标,显然这款号称自主研发的浏览器并不是真正自主研发的,一时间,大家迅速在网络上发起了声讨,愤怒的吃瓜群众纷纷高呼红芯浏览器是个骗子,抄袭谷歌浏览器来换取资本市场的钱同时还有巨额的国家奖励。

声讨红芯浏览器抄袭后的感想,中国式创新应得到尊重

谷歌浏览器

创新和抄袭本质上是两回事

站在我个人的角度我倒是觉得红芯浏览器的确是创新,而不是简单的抄袭,我是赞成其公司高管对外的言论的,我们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进行创新。就全球浏览器市场而言,头部玩家无非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几个。微软的IE浏览器、谷歌浏览器、火狐浏览器等,虽然浏览器有不少,但是市面上的个人操作系统仅仅只有两个,一个是占据绝大市场份额的微软操作系统,另外则是苹果操作系统。所以浏览器领域早已是一片红海,竞争是非常激烈的,不是说开发技术有多么难,真正难的在于你开发了一款全新的浏览器是要去适配当下的操作系统的,以及各种厂商开发的插件。所以很多后来者只能在前者的基础之上进行改良、从而兼容。就拿打开多任务标签这个功能来说就是我国浏览器厂商在浏览器领域的创新,所以创新和抄袭不能混为一谈,相反创新者有时候会面临很多窘境。

平等对待每一个人、每一家企业

不知道大伙儿声讨红芯浏览器的同时有没有注意到一个现象,就是国内几个大佬在最近这几天都相对来说比较安静,不知道是不是事先说好的。这里我们要说的是其实国内绝大部分厂商在早年创业的时候都是抄袭的国外的商业模式,百度的李彦宏抄袭的谷歌、腾讯的马化腾抄袭的ICQ、马云抄袭的ebay,当然结果我们也看到了,随着谷歌退出中国,百度占据国内绝大多数市场份额,QQ在社交领域可谓一家独大,淘宝已经到了人人皆知的地步,马云那句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造就了几代人。他们早年都是靠着抄袭起步,随后通过后天不断努力一步一步走到今天,这就是创新的力量,当然我们仍然不能否认他们过去抄袭的事实。但是现在还有多少人会去同情那些被抄袭者呢?

声讨红芯浏览器抄袭后的感想,中国式创新应得到尊重

淘宝

说完了BAT,我们再来说说一个普遍都在抄袭、创新相结合的行业,手机。每当苹果发布新款,那么国内厂商是第一时间跟进的,就拿刘海屏来说,国内厂商几乎是从头到尾抄袭了个遍。这还不算完,再说说手机系统,虽然国内厂商几乎全部使用安卓系统,但是大家在发布会的时候都会避开安卓这两个字,大伙儿都给自己的操作系统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小米的MIUI、锤子Smartisan OS、华为的EMUI等等,每当发布新品的时候大家也会着重讲一下自家最新的操作系统。甚至某些厂商还会单独为了发布新操作系统而举办发布会,气势丝毫不输苹果发布会,但是很少看到吃瓜群众们进行吐槽,那么我们不由猜测是大家已经见怪不怪了,习以为常了呢,还是说因为这些大佬的人格魅力太强导致大家可以容忍这样的行为?

声讨红芯浏览器抄袭后的感想,中国式创新应得到尊重

罗永浩的TNT工作站

中国式创新应当赢得大家的尊重

由于我国地广人稀,导致发展不是很均衡,加上早年我国经济基础比较落后,尤其相对于欧美发达国家来说更是差了很多,所以很多模式我们只能先照搬过来,然后再慢慢因地制宜的去改良,这就是所谓的中国式创新。就拿前段时间上市随后陷入舆论风波的拼多多来说,很多人都在骂拼多多卖假货,什么小米新品、百事可可等等,但是仔细看来这也是中国式创新,因为不是所有人都可以买得起正品,而恰恰这些所谓的假货山寨也是很大一部分的需求,这是刚需。9.9买部手机、能上网、大屏幕、还支持双卡双待,那些居住在城市五环以外的人来说这是刚需,不是假货。再说到红芯浏览器这个事情,它虽然是抄袭,但是它也做了很多改良,并不是一味的抄袭,它集成了许多谷歌浏览器所不具备的功能,这一点深受不少企业的喜爱,不能说没有一点技术含量、公司没有任何发展前景,否则投资人也不会一直投资下去。

写在最后:

红芯浏览器其实没必要发那封致歉信,就像拼多多创始人黄峥面对大众质疑拼多多卖假货的时候对外说,假货是人性问题,假货问题是社会问题,让3岁的拼多多承担是不公平的。同样的,作为一家民族企业红芯浏览器为什么不能被大家所包容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