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意思,你孩子的升學宴我就不去了

浙江金華的張先生僅在一週時間裡他就收到了5張升學宴的請柬,有同學的、同事的、前同事的。就連平常不怎麼聯繫的,也向他發出邀請。

不去吧顯得不近人情,去吧也只是寒暄一下,還搭上一個月的工資。真是左右為難。

不好意思,你孩子的升學宴我就不去了

社會現象·社會問題

孩子是每個家庭絕對的焦點,出生、滿月、百日、生日,小學、中學、高中、大學,成長中的每一步都牽動著家長的心。升學對於孩子來說是對過去的總結,是開啟了新的學習階段。特別是升大學,尤其是好的大學,需要付出刻苦的努力,現在付出獲得了回報當然值得慶賀。

對家長而言,多年的悉心培養終於取得階段性勝利,而且離最後的勝利只有幾步之遙。只要小孩爭氣,家長再辛苦也心裡美。舉辦個升學宴無可厚非。

不好意思,你孩子的升學宴我就不去了

社會現象·社會問題

小編近日就參加了一場鄰居的升學宴,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鄰家小孩通過努力考了個不錯的大學,推脫不過只好參加。酒店非常高端奢華,但舉目四望大多都是陌生人,感覺自己是個外人,不得不寒暄一番。吃吃喝喝,吃飽走人。

感覺不管是什麼主題的宴席,內容都是吃吃喝喝,而隨著安全意識的提高,喝酒的人也越來越少,只能尬聊,不太熟的人在一起尬聊還真有點尬。

不好意思,你孩子的升學宴我就不去了

社會現象·社會問題

相比前些年,現在上大學好像已經是平常事了,不上大學才顯得稀奇,但升學宴的傳統一直保留了下來,而且日漸高檔奢靡,禮金越來越高,形式沒有更新換代。

雖然一些政府機關禁止公務人員舉辦升學宴,但民間辦不辦只能靠公序良俗來約束。應該提倡小範圍辦、簡單辦,或者用更有意義的形式辦,你說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