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還在聊天的那個設計師昨夜猝死了……

前不久還在聊天的那個設計師昨夜猝死了……

刷著朋友圈吃著火鍋

又看到了這麼一則不幸的消息

前不久還在聊天的那個設計師昨夜猝死了……

為這位同仁感到惋惜痛心的同時

小吧顫抖著搜索了“設計師猝死”

彷彿打開了一個潘多拉魔盒

2015年4月,東莞長安的一名33歲開發設計師猝死家中三天後才被發現。

2015年5月,上海現代建築設計院30歲碩士女工程師猝死。

2016年4月,上海某大型國企某東院規劃院院長在外出差陪同甲方工作時,突發腦溢血死亡。

2016年9月25日,上海聯創國際有限公司城市人居設計院時年四十歲的總監林良樟先生在位於控江路的辦公室內猝死。

2016年10月13日,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老師張軼群,有想法、有趣、熱愛設計、執著設計的老師在正直壯年之時因突發心臟病離世。

2017年6月,常州29歲的設計師,東南大學碩士,剛買了房準備結婚,結果週六加班到早上,回家躺下後便再也沒能醒來。

2017年7月21日,上海CCDI悉地國際33歲結構師龍坪猝死家中。

2017年8月12日,南京南瑞集團電力設計工程人員牛某由於連日加班,在出差西安途中猝死。

2017年8月27日,上海某設計公司建築三所30歲助理主創腦出血送醫不治去世。

2018年3月,上海某著名建築設計外企員工,擁有天大本科及英國著名AA建築學院(扎哈的母校)碩士在崗位上猝死。

我國每年發生心源性猝死的總死亡人數高達54.4萬,這意味著每天有1000多人猝死。

前不久還在聊天的那個設計師昨夜猝死了……

猝死的主要原因來自於身體和心理壓力,熬夜是猝死的第一大元兇。

網傳十大最易猝死的高危行業中,

程序員、媒體人、設計師郝然排名前三,

在每天發生的1000多個悲劇中,

設計師有多少在其中被上帝偷走?

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7月份全國企業就業人員周平均工作時間為46小時,中國香港以50.12小時,高居每週工作時間最長的國家和地區第一名。

前不久還在聊天的那個設計師昨夜猝死了……

前不久還在聊天的那個設計師昨夜猝死了……

前不久還在聊天的那個設計師昨夜猝死了……

50小時就第一了?

設計師這個相對小眾的群體在上班時長中並未有具體數據統計,“SketchUp吧”通過微信公眾號做過一個小型的《設計師加班情況調查》,截止發文前,一共有4002位設計師參與調查,結果如下:

前不久還在聊天的那個設計師昨夜猝死了……

調查結果顯示

◎ 調查對象普遍為室內、建築、景觀設計師,81%為30歲以下的年輕人

◎ 設計師一週工作時長小於50小時的僅佔29%,周工作時長大於70小時的竟有21%的人群!這部分設計師如果按一週工作5天來算,平均每天工作時間至少為14個小時;若按一週工作7天,每天也至少工作10個小時

◎ 僅有7%的設計師連續工作時間為5天,93%的人都得不到法定的休假時間,其中有14%的設計師連續工作40天以上。

◎ 調查的通宵情況令人吃驚!2018年上半年未通宵工作的設計師僅36%,可見通宵也是設計師的家常便飯,但這不是一件可驕傲的事。

◎ 由此引發的各種健康問題接踵而至,高達96%的設計師都有“職業病”,最為普遍的是肩頸、脊椎、腰椎問題,值得引起重視的是6%的設計師有了心臟問題。6%意味著什麼?也就是說參與調查的

4002人中,652人有心臟問題

◎ 重磅問題是有15%的設計師身邊發生過猝死事件,相比媒體報道過的猝死事件,那些沒有被報道的、悄然發生在身邊的悲劇還有很多!

此調查雖數據有限,但是可以看出大部分設計師都還很年輕,大家都在刀尖上舞蹈,用生命在為設計、為夢想奮鬥。

吧 友 們 說

@tas_1985:加班原因,以我的經歷總結,首先是公司為了堆產值,給每個人安排的工作量太大,項目數量往往超過兩個,造成的加班是主因;其次就是面向的甲方往往是一二線的開發商,時間節點排的太緊,大家為了完成不可能的任務,只能加班;然後有項目負責人或者公司老總,因為安排不合理,自身能力,溝通不暢,或者對項目理解出問題造成的返工,下面人的重複勞動造成的加班;因為設計團隊領導的個人喜好,頻繁大量修改圖紙造成的加班;因為甲方領導個人喜好一棍子打死重做或者大改造成的加班。

@HY:在老闆心裡準點下班就是提前下班,他心裡會不舒服,很多時候加班沒有效率,老闆就是想讓你呆公司,我發誓以後如果做了老闆絕不做這樣的。

@江畔秋月:設計個毛師,我從來不認為我是設計師。沒有時間推敲的方案哪裡算的上設計。

@雲開:那些怪甲方的我就不同意了,我作為甲方現在還在幫你們設計院改圖。

@Faye_liu:作為一個甲方,工作量取決與合作設計單位的出圖水平,出圖質量好,圖少改兩次,還能按時完成節點,要是遇到個出圖質量欠佳的,就只能自己著急上火。後期還不停的出各種圖紙質量問題,不停的出變更,不停的再解決圖紙問題。

@LIN*騰飛:自從我拋棄Max,用SU+Vray,還有精通CAD,掌握現場經驗,基本很少加班。

@偷影子的人:去年加班挺猛的,早上3.4點回去很經常。有一次坐地鐵,突然感覺心裡難受,心像是被肺擠住了。後來果斷辭職了,現在回想,多少有些後怕……

然而,加班這麼多,

甲方也好,乙方也好,

還有一個殘忍的事實,

就是大多數人沒有加班工資……

前不久還在聊天的那個設計師昨夜猝死了……

猝死只是一個最直接的結果,而設計人早已深陷健康問題的泥潭,脊柱問題、心臟病、脫髮、失眠、焦慮這些魔爪已經在設計人身上肆意蔓延。2016年3月31日,建築界“女魔頭”扎哈·哈迪德在邁阿密的一家醫院中因心臟疾病而去世,享年66歲。

前不久還在聊天的那個設計師昨夜猝死了……

“過勞死”曾被視為日本獨有的社會現象,1992年《世界知識》刊出《日本的過勞死》一文。2006年,中國躍升為“過勞死第一大國”,中國人逐漸意識到,原來上班也會死人的。

事實上,許多員工常常為了養家餬口的薪水,以及息息相關的升遷、職業發展,常常選擇“自願加班” ;而一旦發生“過勞死”或猝死的悲劇,中國法律上也沒有對疾病發作與工作之間關聯性的明確規定,導致“過勞死”處於無法律保護的尷尬境地。

而猝死方面還有法律相關的賠償規定:

職工加班猝死,是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突發疾病死亡,應當視同工傷,其近親屬按照下列規定從工傷保險基金領取喪葬補助金、供養親屬撫卹金和一次性工亡補助金:

一、喪葬補助金按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6個月支付。

二、供養親屬撫卹金按照職工本人工資的一定比例發給由因工死亡職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來源、無勞動能力的親屬。標準為:配偶每月40%,其他親屬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兒每人每月在上述標準的基礎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養親屬的撫卹金之和不應高於因工死亡職工生前的工資。

三、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標準按上一年度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倍支付。

供養親屬的具體範圍按人社部《因工死亡職工供養親屬範圍規定》確定。

用人單位沒有參加工傷保險的,由用人單位承擔全部費用。

本人工資,是指工傷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前12個月平均月繳費工資。

只是同在一個行業裡,在大環境下有太多不得不質疑的現實:

甲方給的項目週期時間太短,更別說遇到喜歡臨時變卦的該如何

大部分甲方有無奈的項目時間限制,催命符的角色有誰喜歡

一個設計師同時負責幾個項目,完整的時間被分成了幾分之一該怎麼辦

設計師的話語權低,甲方說了算的設計還

是不是設計?

甲方團隊有專業化趨勢,設計師還沒有甲方專業的情況下該誰來畫圖

腦力勞動的價值還未形成一個固有的意識形態的情況下,怎樣讓甲方快速付清所欠設計費?

腦力勞動已經變成了體力勞動的行業,還能存活多久

……

在大家都已經接受“加班是正常”的意識形態下,“保命式”式工作狀態逐漸成為上游人群追逐利益的利刃。

過勞引起的健康問題甚至猝死的話題,並非要引起設計人與老闆或者與甲方之間的對立。在我們暫時還無力改變這一現狀的時候,在夾縫中尋求更合理的工作方法,只能是自己盡力做到最好:甲方適當人性化,設計師提升專業化,互相尊重彼此需求和想法。

行業規範需要一點點去完善,那些對設計還有追求和熱情的人,那些還在設計道路上堅持的人,誰也不想自己的設計夢想被時間消磨殆盡,你們可能成為革命者,但也有可能繼續成為犧牲品。

前不久還在聊天的那個設計師昨夜猝死了……

“多喝熱水吧”

希望有一天,下班後你迎著美麗的夕陽,路過幼兒園看到活蹦亂跳進大人們懷裡的孩子嘰嘰喳喳講著今天做了一個有趣的遊戲,經過肯德基想起孩子發信息說今天要偷偷給他帶個晚餐漢堡,陽光灑在市政公園的草地上,旁邊人們的影子在你設計的大樓上來來去去,微風吹過,你抬手一看時間,得趕緊回家了……

前不久還在聊天的那個設計師昨夜猝死了……

前不久還在聊天的那個設計師昨夜猝死了……

前不久還在聊天的那個設計師昨夜猝死了……

希望這一天,變成今後的每一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