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两个削球手碰在一块,很长时间分不出胜负,应该怎么办?

老乐说球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感受,当你在看乒乓球比赛或者打乒乓球时,如果遇到一个削球手,每个球你都要打上好几个回合才能得分,这其中你可能因为频繁的拉抽、扫抽、扣杀而消耗体力,甚至变得有点心烦气躁,这时你可能会有种想削这个削球手的心情(如果对手是高手,那你很可能会被他玩的很迷茫),哈哈,不知道你是怎么想的,反正我一看有削球手的比赛,都很想对面那个进攻球员狠狠的把他KO掉。

如果两个削球手碰在一起,应该怎么办?

历史不是没有出现过这种事,拿近的说,近年来就有两位乒坛知名削球手,他们分别是朱世赫(韩国人)和陈卫星(前中国内蒙古选手,现在是奥地利国籍),这两位都是削球届的翘楚,不过因为赛制和个人的种种原因,两个人交锋的机会并不多,但每当二人交手时,比赛都是相当具有看点的,当然,最大看点就是看谁削的过谁。

这二位最有意思的一场比赛是在13年亚欧对抗赛,当时的他们所处的两队已经分出了胜负,最后一场是朱世赫和陈卫星的对抗,这比赛原本就已经失去了火药味,并且这两位还都是削球手,显然,这场比赛会相当沉闷,不过有意思的是,这两位也知道这么打没多大意思,双方于是就放开了手脚,当然,陈卫星在那场比赛里主要是攻,这才使得比赛不会有那么多的无聊削球。(比赛时间具体不记得了,只记得CCTV没给播完)

说回题目,如果两个削球手对打,必然会出现一种无聊的拉锯战,国际乒联为了比赛的观赏性和观众、工作人员的感受,特意出了一套规则进行限制,就是所谓的——轮换发球法,意思就是来回回合不能够超过13板。

具体实施规则如下,当一句比赛的对阵时间超过10分钟时,就采用轮换发球法,对阵双方轮流发1球,如果接球方在还击12板时还未能得分,就判定发球方得分,当然,这种方法也是没有办法中的办法,毕竟观众,裁判,电视转播商不可能等那么久。


瓜叔聊球


捷克公开赛,日本选手桥本帆乃香对阵荷兰选手李洁,最终桥本帆乃香4-2战胜李洁,但是值得一提的是两人都是削球手,而且比赛打了非常长的时间。

在比赛过程中,有一个细节就是,平常的比赛都是每人发两球,10分之后才会是一人一个发球直到比赛结束。但是本场比赛,两人从比赛可是就是一人发一球,直到比赛结束,这就是所谓的轮换发球。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两个削球手碰到一块,一个球可以打很多回合。曾经就是李洁在对阵日本选手佐藤瞳的比赛中,一个球打了766回合,用时10分13秒,这是乒乓球有史以来最长的一个球,这样其实没有什么好处,只会让球迷厌烦。失去观赏性,而且还会耽误后面的比赛。

所以国际乒联修改规则,每一个球只能打13回合,如果到了13回合还没有分出胜负,就判罚发球方输球,所以这场比赛两个削球手对决的比赛,裁判也是不断的催促球员打快一点,所以两人必须要攻出来,这不是削球手的强项,所以就会有很多失误,但是规则如此,无法更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