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薄殼山核桃優良品種及栽培技術

雲南薄殼山核桃優良品種及栽培技術

薄殼山核桃 ,又名長山核桃、美國山核桃,屬胡桃科山核桃屬落葉喬木,原產於美國和墨西哥,是一個高價值的油料乾果樹種 。我國從 20 世紀初開始引種,但多以實生引種為主,結果遲,品質差,以致引種上百年都未能規模生產 。薄殼山核桃在雲南省作為樹種引種始於 1948 年,作為果樹引種是由雲南省林業科學院於 1974 年開始的 。通過多年的不懈努力,雲南省林業科學院已先後從國內和美國原產地引入並保存了 54 個品種 ,建立種質資源圃,進行品種比較試驗及區域性試驗,選育出適宜雲南省栽培的金華、紹興、貝克、卡多、拋尼、肖尼、賽甫路斯和巴頓 8 個優良品種推廣於生產。 2009 年,肖尼、拋尼和卡多通過雲南省林木良種委員會審定 ; 2013 年,金華、紹興、貝克和賽甫路斯通過雲南省林木良種委員會審定,巴頓通過雲南省林木良種審定委員會認定。本文就其 8 個優良品種特性及栽培技術要點進行總結,以期對雲南省薄殼山核桃產業發展提供技術支持。

1 優良品種特性

1.1 金華( Jinhua )

金華是 1974 年從浙江引入,適宜在雲南省亞熱帶區域栽培。金華為雌雄同熟品種,雌雄花期相遇。 10 月中旬果實成熟,堅果長橢圓形,殼面光滑,果頂鈍尖、凹陷,果底圓。堅果中等大小,堅果平均粒重 6.8 g ,縱徑 3.82 cm ,橫徑2.2 cm 。取仁易,出仁率 52.7% 。仁含油率 75.5% ,油酸含量69.39% ,亞油酸含量 20.23% ,蛋白質含量 11.0% ,粗纖維含量 4.14% 。

1.2 紹興( Shaoxing )

紹興是 1974 年從浙江引入,適宜在雲南省亞熱帶區域栽培。紹興為雌雄同熟品種,果實於 10 月上中旬成熟。堅果橢圓形,平均粒重 5.8 g ,出仁率 50.0% 。仁含油率為74.62% ,油酸含量 65.02% ,亞油酸含量 23.56% ,蛋白質含量10.3% ,粗纖維含量 6.34% 。紹興種子出芽率高且整齊,是培育砧木的理想品種。

1.3 貝克( Baker )

貝克是 1998 年從美國引入的無性系品種,適宜在雲南省亞熱帶地區栽培。該品種為雌先型品種,雌花早於雄花,果實於 10 月上中旬成熟。貝克堅果橢圓形,殼面平滑,灰白色;果頂鈍尖,稍歪,凹陷;底鈍圓;仁內脊溝窄。堅果小,堅果平均粒重 4.8 g ,縱徑 3.52 cm ,橫徑 1.94 cm 。殼薄,取仁易,出仁率 56% ,果仁含油率為 76.45% ,油酸含量63.68% ,亞油酸含量 25.2% ,蛋白質含量 7.94% ,粗纖維含量 5.85% 。

1.4 卡多( Caddo )

卡多是 1998 年自美國東部引入的品種,適宜於雲南省中、南亞熱帶半溼潤氣候區栽培。卡多為雄先型品種,雄花早於雌花,可作為拋尼品種的授粉樹。 9 月下旬至 10 月上旬果實成熟,堅果平均粒重 5.4 g ,出仁率 56% ,仁含油率76.82% ,油酸含量 68.17% ,亞油酸含量 21.02% ,蛋白質含量9.12% ,粗纖維含量 3.88% 。該品種堅果去殼極易,仁食味好,適於開發旅遊乾果。

1.5 拋尼( Pawnee )

拋尼是 1999 年自美國西部引入的品種,早實豐產,適宜於雲南省中、南亞熱帶半溼潤氣候區域種植,昭通北部地區適宜於海拔 800 m 以下地區栽培。拋尼為雄先型品種,雄花早於雌花,可作貝克品種的授粉樹。 9 月上中旬果實成熟,果實成熟期較其他良種早 20 d 左右。堅果中等大小,橢圓形,果頂尖,果基圓平。平均堅果粒重 6.6 g ,殼薄,取仁易,出仁率 58% ,仁含油率 77.59% ,油酸含量佔 67.8% ,亞油酸21.17% ,蛋白質含量 8.85% ,粗纖維含量 5.08% 。

1.6 肖尼( Shawnee )

肖尼是 1999 年從美國引入的品種,適宜在雲南省中、南亞熱帶半溼潤氣候區域栽培。肖尼為雌先型品種,雌花早於雄花,可配置授粉品種拋尼。 9 月下旬至 10 月上旬果實成熟。堅果大,堅果長橢圓形,堅果平均粒重 7.9 g ,殼薄,取仁易,出仁率 60% ,仁含油率 76.64% ,油酸含量 75.69% ,亞油酸 14.64% ,蛋白質含量 8.77% ,粗纖維含量 5.3% 。

1.7 賽甫路斯( Surprize )

賽甫路斯是 1999 年自美國引入的無系性品種,適宜於雲南亞熱帶區域種植。賽甫路斯為雌雄同熟型品種,果實10 月中下旬成熟。堅果橢圓形,果頂鈍尖,稍歪,果底鈍圓,硬殼被褐黑色條紋。堅果大,平均單果重 9.0 g ,縱徑 4.0 cm ,橫徑 2.6 cm ,出仁率 55.4% ,仁含油率 76.46% ,油酸含量69.94% ,亞油酸含量佔 19.51% ,蛋白質含量 8.66% ,粗纖維含量 5.41% 。

1.8 巴頓( Barton )

巴頓是 1999 年自美國引入的無系性品種,適宜雲南省中、北亞熱帶氣候區栽培。果實 10 月中下旬成熟。堅果短橢圓形,果頂鈍尖,底鈍圓。堅果飽滿,果小,平均單果重 4.8 g ,殼薄,極易取整仁,出仁率 56.86% ,仁含油率 75.63% ,油酸含量 60.75% ,亞油酸含量佔 27.07% ,蛋白質含量 9.67% ,粗纖維含量 4.13% 。

2 配套栽培技術

2.1 栽植

薄殼山核桃喜酸偏中性土壤,要求土層厚 1.0 m 以上,土質疏鬆,石礫含量 30% 以下。薄殼山核桃苗期因主根發達,側鬚根少,一至三年生苗主根長度可達地上部分的 1.5~2.0 倍,栽植時留主根長度 40 cm 左右,具體長度根據鬚根情況而定。栽植前解綁嫁接口,剪除苗木萌發的實生枝條。

在苗高 30 cm 左右處截幹,用薄膜或愈傷組織膏封頂後再栽植,可起到平衡水分、提高造林成活率、抑制頂端優勢、促進側芽萌發抽梢的作用。

定植嫁接苗時,注意擺正苗木,使苗木根系舒展。培土應高出苗木原留土印 10~15 cm 或以嫁接口露出土面 2~5 cm 為宜,最後澆足定根水。在實際生產中,因很多種植戶不注意嫁接口位置,在栽植時將主根誤認為是苗幹而裸露在外面,導致苗木種植成活率低。

2.2 土肥水管理

對幼樹和初果樹進行果糧套種,夏、秋季間作大豆、烤煙和矮稈玉米等;冬、春季則間作小麥、碗豆、蠶豆、蔬菜或綠肥。作物秸稈是薄殼山核桃很好的有機肥來源。

在秋末至早春,對建園一至二年生小幼樹採用環狀施肥;三至五年生中幼樹進行放射狀施肥,施腐熟農家肥50 kg/ 株、複合肥 0.3~0.5 kg/ 株,追肥在 6 月下旬施複合肥0.3~0.5 kg/ 株;六年生以上大樹則在樹冠投影外緣至距樹幹1 m 的範圍內穴狀施肥,施肥坑內填滿秸稈、雜草或農家肥,上覆氮、磷、鉀配方肥,其數量為每 1 cm 主幹直徑施氮15 g 、磷 7 g 、鉀 6 g 和適量的鋅、硼等微量元素以及生長激素。雲南省 2 — 5 月乾旱少雨 ,其間澆水 3~5 次,每次用水量 100~400 kg/ 株。

2.3 授粉樹配置

薄殼山核桃屬於雌雄同株異花植物,對雌先型和雄先型品種,栽培中必須配置授粉品種。貝克和肖尼雌花花期與拋尼雄花花期相遇,因而拋尼可以作為貝克和肖尼的授粉樹 。

2.4 整形修剪

一般培養自然開心形樹體,自然開心形樹體整形容易,修剪量輕,樹冠開張,冠內光照好,結果早,管理方便。幼樹期間,通過拉、吊、撐的辦法加大分枝角度、 5 — 6 月扭新梢和摘心,此法既是提早樹體結果的有效措施又不影響骨幹枝生長。六年生以上樹體,每年冬季短截主枝頂梢及旺長枝,十年生左右的樹體樹高控制在 8~10 m 之間。

2.5 蟲害防治

對薄殼山核桃樹體危害最大的是蛀幹害蟲,其蛀幹害蟲主要有云斑天牛、六星黑點蠹蛾和荔枝擬木蠹蛾 ,為害果實的害蟲主要是桃蛀螟,食葉害蟲主要是金龜子類和刺蛾類。週年勤防天牛, 5 月噴施殺蟲劑防治木蠹蛾和金龜子等害蟲, 7 — 8 月採用薰煙法防治刺蛾和桃蛀螟。

基金項目 中央財政林業科技推廣項目(〔 2015 〕 TZYN02 )。

雲南薄殼山核桃優良品種及栽培技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