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陵縣扶丘村:20年白事不收禮

記者走進車輞鎮扶丘村,恰巧村裡有一戶人家正在辦喪事:沒有賬臺,沒有吹鼓手,宴席上也只有四個碟子,一盆大鍋菜,喪事辦理得簡潔又肅穆。“喪主家嚴格按照規定從簡辦事,鄉里鄉親都不用隨禮。”正在給喪主家幫忙的村黨支部書記王路亮如是說。據介紹,扶丘村共有2000多人,村民辦白事,喪主家都不設記賬臺,鄉里鄉親也一律不用隨禮,這一風俗已經堅持了20多年。

  當前,蘭陵縣上下正在積極推行移風易俗,要求喜事新辦,喪事簡辦,禁止大操大辦,而扶丘村這一不隨禮的淳樸民風著實讓人眼前一亮。王路亮不僅是扶丘村黨支部書記,還身兼村紅白理事會會長,過去俗稱“大總管”“大老支”,村裡但凡誰家有個紅白事的,都會事前找他商量,所以肩負著移風易俗政策在農村“落地生根”的重大使命。

  “自今年4月1日開始,縣裡正式推行移風易俗,村裡嚴格按照規定執行,取消棺材,取消吹鼓手,放哀樂,取消流水席,喜事十菜一湯,白事吃大鍋菜。”王路亮掰著手指頭,給記者算了一筆經濟賬,“過去,辦一次白事要花兩三萬元,現在簡辦了,縣裡還免了火化費用,5000元就夠了,實打實地減輕了老百姓負擔。”

  俗話說“萬事開頭難”。談及蘭陵縣剛開始推行移風易俗的情景,王路亮感觸頗深:那時候,村裡遇到了第一起白事,喪主家剛開始也接受不了這麼簡易的程序,後來,鎮裡和村裡幹部一起給喪主家做了大量工作,才把其說服。有了第一個簡辦的,後面的工作就容易開展了,村民也逐漸接受了移風易俗。

  “過去辦白事,要裝棺材、穿孝衣、潑湯、送盤纏、行路祭,現在推行移風易俗,一切都從簡,減輕了老百姓負擔,俺給這個好政策點個贊。”村民盛全海邊說邊豎起了大拇指。

  “對每一起紅白事,移風易俗督導組都到現場督導拍照,指導群眾嚴格按照標準辦理。我們不僅要讓群眾主動宣傳移風易俗,還要讓群眾從紅白理事會建設、紅白事辦理場所建設、公墓建設等方面深入推進移風易俗工作。”車輞鎮宣傳委員朱孔陽這樣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