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发估值优势拟任基金经理张东一:用PB-ROE策略捕捉超额收益

在资本市场,获取较高长期回报的方法是持有好公司。广发估值优势拟任基金经理张东一认为, 其隐含了一个重要前提,那就是在便宜时买入。在张东一的投资框架中,PB-ROE策略是实践“便宜时买入好公司”的理想策略,利用PB和ROE的均衡关系,找出被市场忽视或错杀而估值便宜的好公司,赚取市场预期修复或者认知偏差的收益。

作为一名具有十年经验的投资老将,张东一在投资管理中注重风险收益比,看重安全边际,善于精选估值合理的优质个股进行投资,取得了长期稳定的超额收益。Wind数据显示,自2016年7月26日至今年7月25日,张东一管理的广发聚优累计回报20.48%,超额收益率为12.49%,名列同类基金前1/8。

量化与主动管理结合 收益具备可复制性

“PB-ROE策略是价值投资中的一种经典方法。ROE代表资本回报率,作为基本面指标,用于衡量公司质地是否优良;PB作为估值指标,用于衡量当前价格是否低估。”对于该策略,张东一概括分析道。

“PB-ROE策略背后的原理在于,公司的盈利能力和股票估值具有很强的正相关性,如果价格相对盈利能力“被低估”,则更有可能上涨。”也就是说,当股票具备“便宜”和“好”两个特性时,其上涨概率和上涨空间更为可观。张东一解释说。

长期的市场表现也验证了这一策略的可行性。申万宏源研究员构建的PB-ROE组合的回测数据显示,PB-ROE策略长期表现远超沪深300指数,自2007年5月至2017年11月30日,组合累计涨幅为552.61%,年化回报超30%,同期沪深300指数累计上涨12.65%。从各年度表现来看,过去11年中,组合每年都能跑赢沪深300指数,其中2009年、2015年相对沪深300指数的超额收益分别达到78.83%、43.31%。

“PB-ROE策略的一大优势是基于对均值回归的坚信,寻找性价比最好的行业或者个股,收益可复制;且出于低估值选股,波动率更低,投资风格更为稳健。”张东一表示。

不过,张东一也强调,PB-ROE策略并不是单纯的量化策略,在对不同行业的PB是否低估、以及行业和公司的ROE变化趋势预判上需要融入大量基金经理的主观判断,这是量化所无法计算的,因此,PB-ROE策略量化与主动管理能力有机结合的一种策略。

估值洼地 市场迎来建仓良机

值得一提的是,广发基金于8月20日在工商银行、广发基金推出的广发估值优势基金(006136)即采用了PB-ROE策略来指导投资,该基金将着重关注股票PB和ROE及其变化趋势,选择A股和港股市场上阶段性被忽视或者出现认知偏差被低估的优质个股,获取稳定的超额收益。其拟任基金经理正是张东一。

据了解,作为一名具有十年投资经验的老将,张东一的投资风格与PB-ROE策略高度契合。在选股上,她不偏爱价值,也不热衷成长,对行业没有偏爱,追求性价比高、风险相对较低的优质公司,因此,她会严格控制波动和风险,不断提高胜率。对于一些估值偏高或行业景气向下的标的,张东一都会主动规避。

例如,今年上半年,医药板块一度领跑A股市场,但在张东一看来,大多数医药品种的当前估值过高,其强势原因在于今年是医药收益率集中兑现时期,但从长周期来看,其长期收益率可能低于预期,因此性价比不高。相较之下,她在其管理的广发中小盘精选中配置了港股市场上部分估值较低、成长能力较好的教育和医药个股。

张东一认为,未来的市场上PB-ROE策略会有较大的用武之地。其原因在于,A股的中枢长期上移,尽管中间可能伴随波动。一方面,无论纵向还是横向,当前A股市场处于较低估值区间,历史上A股市场处于这个估值水平时,半年至一年后市场中枢均有不同程度的上移。另一方面,国内有不少好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在全球范围内处于第一和第二梯队,属于优质资产,其中偏稳健的、现金流好的公司,估值中枢会逐步抬升。

基于此,广发估值优势也将充分结合量化的优势和基金管理人主动管理能力,寻找高性价比的优质公司,谋求更为稳定的超额收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