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50年,這裡數萬平方公里的水域變成了陸地

滄海桑田,這本是大自然的力量,然而身為靈長類的人類,同樣創造了地球上一個又一個不可磨滅的印記。 

中亞地區有這麼一個湖泊,它早在550萬年前便存在了地球上,6.8萬平方公里(相當於兩個海南省面積)的水面讓它有了“海”的稱號,它叫鹹海。50年前,鹹海還是世界上四大湖泊之一(僅次於裡海、蘇必利爾湖、維多利亞湖),然而人類的活動卻即將讓這個曾經碧波盪漾的湖泊永遠地消失了。

短短50年,這裡數萬平方公里的水域變成了陸地

鹹海的位置

鹹海位於中亞哈薩克斯坦與烏茲別克斯坦之間,裡面有1500多個島嶼,有“島之海”稱號。中亞地區兩條最大的河流---發源於帕米爾高原的阿姆河與錫爾河分別從東邊注入鹹海。這裡曾經漁業發達,捕魚量一度佔據前蘇聯地區的1/6,湖內水運繁忙,沿湖還有不少港口城市。

短短50年,這裡數萬平方公里的水域變成了陸地

鹹海風光

前蘇聯為了提高農作物產量,於1937年開始,不斷地修建了大量的引水運河,為農作物灌溉使用。如錫爾河上的大費加拉運河、阿姆河上的卡拉庫姆運河。

短短50年,這裡數萬平方公里的水域變成了陸地

卡拉庫姆運河,世界上最長的一條現代運河

對大自然的改造,使蘇聯創造了農業奇蹟,圖蘭平原上的大片荒漠因灌溉而變成了良田。80年代,

蘇聯棉花產量佔世界的1/5,其中95%產自阿姆河與錫爾河流域,前蘇聯40%的稻穀、25%的蔬菜瓜果、32%的葡萄也產自這裡。

短短50年,這裡數萬平方公里的水域變成了陸地

烏茲別克斯坦因盛產棉花,有“白金之國”的稱號

然而,農業用水消耗了大量的河水,注入鹹海的水量越來越少,根本不足以蒸發了。

1960年至1970年,鹹海水面平均每年下降20CM,70-80年代,這個速度變成了50CM-60CM,80年代之後甚至達到90CM,

到1998年的時候,鹹海已經縮小到了2.9萬平方公里,水面下降了15米(渤海平均水深才18米)。到2014年的時候,鹹海成了一個零星的小湖群,水量減少了85%。

短短50年,這裡數萬平方公里的水域變成了陸地

鹹海面積的變化(哈薩克斯坦修建了一條大壩讓北鹹海獨立了)

湖水的消退帶來了一系列的麻煩。

港口變成了內陸,水運崩潰,漁業消亡。烏茲別克斯坦在中亞地區不弱的海軍也面臨著無海可用的尷尬境地。

短短50年,這裡數萬平方公里的水域變成了陸地

走投無路的船隻

哈薩克斯坦與烏茲別克斯坦的陸地面積增加了數萬平方公里,然而這數萬平方公里的土地,確是白風暴(含鹽風暴)的策源地。含鹽的風吹向農田,烏茲別克斯坦境內80%的耕地已經鹽鹼化。

短短50年,這裡數萬平方公里的水域變成了陸地

支離破碎的鹹海

最糟糕的還是氣候的變化,失去了湖水的滋潤,這裡的天氣變得更為乾旱、更為極端。而這則進一步導致了農作物產量的下降,良田似乎要重回荒漠了。

人類無節制的向大自然索取,帶來了大自然更可怕的回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