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4年列强瓜分非洲的柏林会议,丹麦挪威瑞典为何有资格参加?

仁勇校尉


1884年至1885年 欧洲列强在柏林召开“西非会议”,当时的世界历史大背景是欧洲列强不满足以往几百年在非洲沿海设立商站,准备深入内陆占领非洲领土,并且开始了武装探险和军事殖民活动。

这个会议原本是来解决刚果河流域归属问题,因为英国,法国和比利时三方势力再此对立,但是刚果河流域问题的解决向欧洲其他国家确立了如何占领非洲的准则,于是在接下来的30年里(1884-1914),欧洲列强瓜分非洲,除了没有被意大利征服的埃塞俄比亚以及美国黑人返回非洲重建的利比里亚之外,非洲被英国,法国,意大利,葡萄牙,西班牙,比利时,德国七个列强所瓜分占领。

柏林西非会议

那么问题来了,瑞典,挪威,丹麦没有在瓜分浪潮的前后在非洲拥有殖民地,为什么也有资格参与《柏林会议》?

这就要谈到历史上往往被忽略的北欧国家的海外殖民扩张行动。在一般人的印象中,这些国家在欧洲争霸战争中颇为活跃,特别是瑞典,三十年战争前后祸害波兰和德意志,被波兰史书称为“大洪水”,又在17世纪末18世纪和俄罗斯打“大北方战争”,最终成就了彼得大帝的威名。

其实,除去挪威历史上要么从属于丹麦(1814年前),要么和瑞典组建了联盟(1814-1905),丹麦和瑞典这两个国家在美洲,非洲和亚洲都建立过殖民地,只是因为海军力量,殖民地人口不如西欧诸国,这些殖民地先后被占领或者转卖了而已。

丹麦非洲殖民地克里斯蒂安堡(今加纳首都阿克拉附近)

以非洲为例,丹麦在黄金海岸(今加纳)拥有9个殖民据点,其中两个殖民据点 Osu Castle和hristiansborg Castle非常靠近今天加纳首都,被加纳总统用于官邸。

而瑞典情况和丹麦类似,从17世纪开始在非洲加纳占领5个据点

丹麦,瑞典以及他们附属的挪威为什么要在非洲占据一些商站据点,既没有大力发展,也不放弃呢?

没有大力发展非洲殖民地和丹麦瑞典近代以来国力相对下降,精力集中在欧洲事务有关。另外也和这两个国家人口少有关,直到今天丹麦+挪威+瑞典人口不如比利时+荷兰多,没有太多的人力进行殖民占领和海外扩张。

但是瑞典和丹麦坚持在非洲保留小规模殖民地则和欧-非-美三角奴隶贸易有关,这两个国家在西印度群岛都拥有殖民地,丹麦殖民地为今天的美属维尔京群岛(1917年出售给美国),瑞典殖民地是以种植蔗糖,烟草,咖啡等嗜好品为主,这些产品在近代欧洲可是畅销的行货。

瑞典人在非洲的贩奴活动

但当时流行的种植园经济是奴役非洲黑人进行劳动,因此从非洲贩卖黑人本身就有很丰厚的利润,所以丹麦和瑞典在非洲人口密集的加纳沿海地区建立几个贸易点,本意并不是为了大规模扩张,而是为了收购和贩卖黑奴,构建起奴隶贸易的链条。

当19世纪黑奴贸易被禁止之后,丹麦很快在1850年前后就放弃了非洲的殖民地给英国,理由就是这些殖民地对丹麦而言已经无利可图,失去存在价值。

因此,丹麦和瑞典作为17世纪开始殖民非洲的老牌殖民地国家,参加1884年柏林会议是很有充分理由的。


昭杨


个人观点:1.瑞典一直属于欧洲列强之一,只是受制于人口等因素赶不上英法德,但是不妨碍他北欧强国的身份。2.丹麦挪威瑞典三国的关系非常复杂,尤其是挪威跟丹麦,长期是同一个国家,后来挪威才独立出来,所以这三国曾经是同一国家,他们属于联合阵营。3.为了平衡英法德等大国之间的矛盾,多一些瓜分的人争斗会缓和一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