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过后水产养殖户如何做好塘口管理工作?

迷路的安然


立秋后如何做好水产塘口的管理工作

立秋后也就是秋天的正式到来,立秋过后最大的特征就是前期有二十来天的秋老虎,然后天慢慢的变凉,昼短夜长,白天黑夜温差扩大。在这个时期需要注意池塘的水草、水质、病害等情况,以防从春天开始所做的工作前功尽弃。


首先就是水草问题。比如养螃蟹、小龙虾的池塘,里面都专门的种植有水草,在入秋后特别要注意水草的死亡情况。因为水草一旦死亡就会腐烂,释放有毒气体,增加水体氨氮浓度,所以,如果有水草死亡的要及时的捞走。

另外,不管有没有水草的,平时都要做好水体的消毒杀菌、底改、换水等工作。只不过相对夏天可以稍微把间隔时间加长一点。不能够因为入秋了天气凉快了就感觉没事了,要知道在这个时候池塘里面的水产的个体都是比较大的,消耗的东西以及排泄出来的东西都不少,这都容易让池塘缺氧。

二是饲料管理。刚才上面也提到了,入秋后,水产经过一个夏天的快速生长个体都比较大了,饲料的消耗也比较大。但是我们应该注意随着气温的降低,水产对饲料的消耗也会慢慢的降低,所以在入秋后应当多注意水产对饲料的取食情况如何。逐渐的减少饲料的投喂量。同时深秋后可以逐步的捕捞上市,提前开始销售。


三是病虫害预防。在秋天气温还在二十多度的时候,这个时候也是病害发生的流行季节,所以还是要特别注意病害的预防。对于水体的消毒不能有半点的松懈,另外还应该在平时投喂饵料的时候适当加入一些保肝护胆的药剂一起投喂。另外还需要预防寄生虫害问题,对于专门养鱼的可以用鱼虫杀星、鱼虫净等杀虫剂杀虫,虾蟹塘可以使用纤虫净进行杀虫。

以上意见供参考。欢迎大家补充交流。


洞庭清水塘


问题:立秋过后水产养殖户如何做好塘口管理工作?


答案:立秋过后,是正式进入秋季,经过近两个月的高温天气,温度逐渐下降,昼夜温差增大,到初霜前一段时间,气温水温最适宜水产动物生长时期,要注意饵料营养成分,增加高蛋白营养,为水产增肥催肥,提高养殖产量是关键时期。

在加大饵料投喂的同时,要注意水质的变化,要勤观察,早发现问题,早处理,防病于未然。要勤排除污水,勤灌溉新鲜水。

进入秋天,大量水产相续上市,池塘的小龙虾、泥鳅、黄鳝、螃蟹、鱼类等越来越少,只剩下苗种。这时候,可以做好明年春季的养殖工作。池塘水草不丰富,趁秋天温度适宜,赶紧移栽。若是池塘淤泥过多,可以加紧时间清除。同时对池塘进行消毒处理。

总之,立秋后就进入秋天,可以利用秋后气温适宜,做好冬季和春季不便于施工的工作,为翌年养殖打好基础。


【以上是本人观点,如有不妥,请大家在留言区处留下你宝贵的意见,并积极参与评论,特邀请大家关注三农达人旭日东升付先,一起探讨三农问题!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不妥,请告之,即时删除!】


旭日东升付先


“秋老虎”来了,养鱼有三个地方要特别注意。

第一,水温和水位。

鱼类是变温动物,水温对其至关重要。秋季初,气温还很高,这时候关键是稳定水位。在换水时,注意水温差。进入秋末冬初时,就要升高水位至最高,以保持水体温度相对稳定,不至于昼夜温差过大。

第二,疾病预防。

夏秋两季是疾病流行期,很多病原体在这时期最活跃。比如罗非鱼链球菌病、草鱼肠炎、赤皮、烂腮等。要定期对水体、食台、鱼具等消毒,控制好投喂量,定期投喂药饵,还要注意杀灭寄生虫。

第三,科学投喂。

秋季是鱼类生长高峰期,这时期的鱼类食欲旺盛,活动量也大。但是 ,如果过多投喂,很容易引发疾病。所谓病从口入,抓紧喂养培育没错,但也要尊重自然规律。另外,还要注意饲料的品质,质量差的饲料,不仅营养、适口性差,还造成养殖水体污染,引发更多疾病。


大美自然


在立秋之后,水体温度开始有所回落,因此此后病害发生的总体趋势可能向好,但仍应该做好病害预防工作。常规鱼类的出血病、肠炎病、烂鳃病等疾病都还有可能发生,另外由于昼夜温差较大,为常说的‘白露瘟’高发季节,要注意防范。秋季因为养殖水体载鱼量较大,水质富营养化加快,要高度重视养鱼水体的水质调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