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获反叛期间,魏国为什么不进攻汉中?

龙紫魂


历史的发展往往非常微妙,任何一个重大决策都推动历史车轮向不可预知的方向发展。在夷陵之战后,刘备去世,蜀国南方大规模叛乱接踵而至。

南方叛乱的范围很大,包括现在的云南、贵州以及四川的部分土地。首先是益州郡酋豪雍闿起兵,杀死蜀汉任命的太守正昂,投降吴国交趾太守士燮。蜀汉政府又任命张裔为新的益州郡太守,刚刚上任,屁股还没坐暖,被雍闿反戈一击,竟成为阶下之囚,被捆绑着送往吴都。

面对叛军的嚣张气焰,蜀军只有招架之功,毫无反击之力。雍闿指使同乡孟获煽动各地蛮夷造反,滇、黔一带自古以来少数民族众多,汉代时称之为西南夷。从两汉历史来看,西南夷对汉政权时而归附,时而背叛,反复无常。刘备死后,西南夷更加轻视蜀汉政权,在孟获的鼓动下,纷纷扯起叛乱的旗帜。

倘若魏国乘虚而入,大举南下,蜀汉政权将面临生死存亡的考验。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魏国并没有用兵于蜀汉,而是用兵于东吴。

在夷陵之战时,孙权为了避免两线作战,向曹魏政权称臣,在稳住曹丕的同时,一举击破蜀军,大败刘备,解除危险。夷陵之战后,孙权与曹魏撕破脸皮,所谓“称臣”便成为忽悠。曹丕大怒,遂大举南征。然而,孙权长江天险为依托,顶住魏军三路进攻,显示出自己足以与魏、蜀鼎立的实力。

不久后,吴国正式宣布,彻底与魏国决裂,并与蜀国实现外交正常化。曹丕心里更是窝火,打算教训一下孙权,便下令全军总动员,做好第二次南征准备。

魏文帝曹丕犯了一个很大错误,他本应该把斗争的矛头指向被打得三级残废的蜀国,而是不是吴国。只要攻下川蜀,便可以从北面、西面两线同时大举进攻东吴。然而,曹丕因为被孙权戏弄,面子拉不下来,发誓要把孙权整死。这就给了蜀汉有喘息之机。

很快,曹丕又发动第二次南征,仍然无功而返。

公元225年,曹丕第三次发动南征。该年八月,曹军水师开始南下,十月抵达广陵。这次南征曹丕是花了血本,军队总计十几万人。然而,这次南征依然十分不顺,遇到更大的麻烦,农历十月已是冬季,长江部分江边水域开始出现结冰现象,船只难以航行。望着仍旧波涛汹涌的江面,曹丕又发出哀叹:“嗟夫,固天所以限南北也。”他又打起退堂鼓。

在曹丕发动三次南征东吴期间,蜀汉又干了什么事呢?

诸葛亮利用魏、吴交战的机会,审时度势,确立了休生养息的国家战略。蜀汉帝国要恢复元气、治疗战争创伤,这需要时间,也需要比较安定的国内与国际环境。诸葛亮深知,在此危急时刻,切不可轻启战端,否则稍有不慎,将危及国之根本。

蜀国的军队力量在夷陵之役遭重创,武力的恢复不是一两天能做到的。一个国家的军事与国力是分不开的,治军的前提要治国。要收拾这么个烂摊子确实不容易,外有魏、吴两大强敌窥视,内有南方叛乱的蔓延,诸葛亮要从哪里下手呢?

诸葛亮采取三管齐下的方针,这三管分别是政治、经济、外交。

在政治上,诸葛亮极力纠正刘备时代政事宽疏之弊,实施赏罚分明的政策,有犯法者“虽亲必罚”,是比较严厉的。陈寿指出,诸葛亮“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为什么没有人抱怨呢?他重视法制,却不是商鞅一路,商鞅只求效用不讲道德,而诸葛亮本质上是儒家思想,他用法虽严,却体现公平的原则,所以百姓对他既畏且爱。畏是因为他不讲情面,无论亲疏一视同仁;爱是因为他一心为公,没有私心。

诸葛亮在军事上采取保守政策,是为了促进经济的发展。蜀国核心地带是四川盆地,天府之国,在农业上是很有潜力的。南方叛乱后,诸葛亮封锁各关隘,避免叛军突入,保护农耕区的生产安全,大力发展农业,种植粮食。经过几年的努力,百姓生活安定了,粮食储备也渐充足,国家度过最困难的一段时期,为军事力量的复苏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外交政策上,更可以看出诸葛亮大政治家的风采。作为远见卓识的政治家,诸葛亮在诸多错综复杂的矛盾中抓住了主要矛盾,即蜀与魏的矛盾,至于蜀与吴、蜀政府与南方叛乱集团的矛盾均属于次要矛盾,这是诸葛亮比刘备高明的地方。与吴国实现外交正常化,建立统一阵线,共同抗击曹魏,这是对蜀国最有利的。对此,诸葛亮力排众议,与吴国建立正常邦交,为平定南方之乱奠定了良好的外在政治环境。

公元225年,即曹丕发动第三次南征的这年,诸葛亮利剑出鞘,平定南方叛乱。至此,蜀国政权转危为安,而魏国也失去了一个消灭蜀汉的良机。


君山话史


这个要从夷陵之战说起了,刘备发动夷陵之战时,举全国之力。很多人都认为刘备能够取胜,不仅仅是《三国演义》这样写,就连当时的魏国群臣都是这样认为,所以刘晔上书曹丕,应该趁此时攻打吴国,这样一来吴国灭亡,灭亡蜀国也就近在咫尺了。但是虽然曹丕没有实行这个策略,但是却在长江沿线大肆备战。就等着趁机拿下吴国。



结果都知道夷陵之战刘备大败,这时候在东线战场囤积了大量物资,就想着拿下吴国,一看刘备败了。仔细想想,就算是东吴打胜了,实力一定是大损。这样曹丕就开始了伐吴。结果水陆并进,出动的军队不逊于曹操,后来也和曹操一样,兵败如山倒。积攒了数年的实力也都耗尽了。



然后就说蜀国方面,虽然诸葛亮出兵孟获,但是汉中易守难攻,诸葛亮多次北伐,徒劳无功。同理元气大伤的曹魏方面也需要翻越秦岭,而且汉中守将有魏延在,如果没有十足的准备,充足的粮草,曹魏方面根本无法拿下汉中。最重要的是如果攻打汉中,一定是持久战,诸葛亮擒孟获是225年南下平乱,以后整顿好,在228年就出兵攻打魏国,所以可以判定诸葛亮擒孟获用时并不长,一旦曹魏出兵攻蜀,诸葛亮很可能提前回援,曹魏方面一定是前功尽弃。



最后就是当时的吴国已经和魏国决裂,吴蜀重新联盟,如果魏国抽调大部分兵力攻打蜀国,那么吴国一定会趁虚攻打魏国。得不偿失,所以当时曹魏方面根本没有动手的可能。


我是越关


孟获反叛时候,魏国为啥不进攻汉中?(无)

虽然三国演义中说,刘备去世后,司马懿给曹丕献计,安排曹真,柯比能,孟获,孟达,孙权五路大军伐蜀,诸葛亮安居平五路,但是这基本上大部分是子虚乌有,只有诸葛亮安排邓芝出使东吴,重结吴蜀联盟是真的。

孟获开始反叛时候,是刘备去世后的章武三年(223)四月后不久,但当时规模不大,加上刘备刚去世,诸葛亮并没有大动作。看三国志--诸葛亮传:【南中诸郡,并皆叛乱,亮以新遭大丧,故未便加兵,且遣使聘吴,因结和亲,遂为与国】直到建兴三年(225)诸葛亮才大举南征,但时间也很短,很快就平定结束了。那么,像提问所说,曹丕为啥不乘机捣乱呢?我认为主要是因为:

第一,疫情,天象,以及高级人才去世等影响。刘备去世后的黄初四年(223),曹操原来的一批老人手,像曹仁,贾诩等陆续去世,还有一些天象示警,比如月犯心中央大星,太白昼见等。就在刘备去世的前一个月,魏国还发生大疫情,还有“是月大雨,伊、洛溢流,杀人民,坏庐宅“等自然灾害。第二,曹丕给父亲建庙,安葬弟弟等影响。刘备四月去世,五月,曹丕给父亲建庙,安排祭祀,六月,曹操所说的武功高强的黄须儿曹彰,也就是曹丕的弟弟去世。而建兴三年(225)即曹丕黄初六年,孟获联结越巂郡,永昌郡,柯羌郡的高定,朱褒,雍闿等大举造反时,诸葛亮也带领大军出征南中,这时曹丕在干啥呢? 看三国志魏书文帝纪:【黄初六年春二月,遣使者循行许昌以东尽沛郡,问民所疾苦,贫者振贷之。[一]三月,行幸召陵,通讨虏渠。乙巳,还许昌



宫。并州刺史梁习讨鲜卑轲比能,大破之。辛未,帝为舟师东征。五月戊申,幸谯】看,还真不能怪曹丕,因为曹丕在访贫问苦,还派并州刺史梁习,打败鲜俾柯比能。五月,又巡幸沛郡谯县,这是干啥子?原来这是仿汉高祖功成名就后回家乡,曹丕也想体验体验。而这一年距曹丕最终拜拜的黄初七年(227)也就一年了。

第三,其实以上都不是主要原因,关键是曹丕作为官二代,和父亲曹操就不是一路人,为啥谥号是文帝,而曹操是武帝?因为两人想的作的完全不一样。据记载,曾经有位高人朱建平,给曹丕算过命,说曹丕有八十岁寿命。但四十岁时,曹丕突然得了重病,曹丕想起当年



父亲去世后的建安二十五年(220),那一年曹丕先接替父亲的魏王,改建安二十五年为延康元年,接着不久篡汉之后,又改延康元年为黄初元年,一年两改元,这岂不是阴阳两算?曹丕一下子明白了,所谓八十,实际就是阴四十,阳四十,合加共八十?不过,说啥都没用了,命到头了,就在孟获大造反,诸葛亮大南征的次年,曹丕极不情愿地拜拜这个世界了。诸葛亮也在当年进入汉中,作北伐前的准备,曹丕去世后的次年(228)开始了第一次北伐曹魏。(0:26)


流誉后


主要是准备不足!汉中本来是魏国的领地,被蜀汉夺走了,当时的蜀汉在巅峰,拥兵十四万三千人,人口将近两百万。曹操认为汉中守不住,于是下令迁走汉中之民,并拆毁了关中到汉中的所有城堡栈道,这就是几百里的无人缓冲区,主要防止蜀军夺取汉中后继续北上关中。

但是,最戏剧性的是,其后,吴蜀交恶。孙权夺取了荆州,剪灭了蜀汉三万荆州兵;刘备大怒,发动夷陵之战,又被吴军攻破,损兵六万多人。这一下折损九万多部队,人口也去了一半。这时候的魏国打蜀汉是完全没问题的。但是,地利是把双刃剑。当年阻止蜀军北上的无人缓冲区现在成了阻止魏军南下的缓冲区。

当孟获叛乱的时候,曹魏没有提前得到预警,等到想要出兵的时候,粮草物资的调拨已然来不及了!


优己


曹魏不是不想进攻蜀国,而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史料记载孟获反叛的时间是公元225年,这个时间蜀国内忧外患。那么为什么这个时候魏国为什么没有趁机一举攻下蜀国呢?让我们看看这个时间魏国到底在干什么就能得出答案。




公元220年,曹丕篡汉,称帝。次年孙权向曹魏称臣,被曹丕封为吴王,吴国成为曹魏的藩属,但是不久复叛。此后222-223年、224年和225年曹魏三次入侵敌国东吴,与东吴拉开了数年的拉锯战,最终曹丕第三次攻吴不听蒋济之言,遇上河水结冰,被孙军打败。

却说225年诸葛亮,为了稳定大后方,七擒七纵孟获。这个时候曹魏不是不想进攻蜀国,而是战线太长,西线汉中又固若金汤,所以只能在采取防御。并且曹魏东线战事又败,魏军士气低下。



而且自蜀汉217年取汉中后,已过八年之久,这八年间,汉中已经被魏延在关中通往汉中的要隘修筑营寨,屯兵据守。而且汉中由于秦岭山势险峻,因此曹军的行军路线比较固定,基本只能沿着既有的几条道路进军。如果蜀汉封锁曹魏的进军通道,曹魏难以迂回,攻关不克,就不得不退军。


权衡之下,曹丕还是选择了进攻反叛的东吴。并且次年曹丕就去世了,当时曹魏内部政治环境也不容乐观。


老兵小猿


黄初四年(225年),诸葛亮经过修养生息后,带兵进入南中平叛,杀了雍闿和高定,七擒七纵后,又收服孟获,这里有几个特点。

(七擒孟获)

第一,兵贵神速。

诸葛亮用兵的时间很短,春季出发,秋季已经平定。

第二,偏远。

由于造反的永昌,越巂等地偏远,魏国即使得到诸葛亮平叛的消息,也未必来得及反应。

第三,将领的安排。

诸葛亮要讨伐南中,王连劝到,不必冒险亲自去。诸葛亮说“现在这些将军才能,不能超过我,必须亲往。”

不是诸葛亮狂,这里透露一个重要信息,魏延应该镇守汉中,李严守永安,都不能动,就是防着曹孙之军。

第四,曹丕的根基。

(贾诩)

曹丕即使在黄初四年,也要被叛乱和北方鲜卑牵扯一些精力。所以,贾诩劝他,修文治,不要动干戈。

第五,曹丕的态度。

曹丕因为孙权的反复,是倾向先讨伐吴国的。所以黄初四年时,问贾诩“先蜀还是吴?”贾诩劝他不要动兵,曹丕不听。

所以,到了黄初五年(225年)八月,曹丕还在广陵观兵,准备攻吴。结果遇大江结冰,又被东吴高寿偷袭,只好回军罢战。

(曹丕)

总结,曹丕不是没打蜀国的主意,早在夷陵之战后,就拿下了上庸。但是汉中有魏延,估计魏军也是忌惮的。再加上孙权左右摇摆,对曹丕“虚情假意”,点燃了曹丕的怒火,所以再三攻吴。这也是三国鼎立,互相牵制的造成的吧。


大飞熊ヽ骑士


夷陵之战后,蜀吴实力大打折扣,特别是蜀国。但是蜀道难,蜀国占有地利,因此曹魏将第一个要征服的对手选择吴国,在曹魏眼里,蜀国能自保都不错了,灭了吴后,取蜀国就是探囊取物。


三国演义中的五路人马围攻蜀国让诸葛亮轻易化解了,但是这是莫须有的事情。以当时的通信全靠马来跑,如何联系到五路人马呢?如何统一协调行动?所以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在夷陵之战后,刘备在永安还有2万人马,吴国不敢战线拖得太长,一旦魏国乘机偷袭吴国后方,后果不敢想象,而刘备这人能征善战留在永安不走,孙权自己都有些害怕,这时候如果蜀国和曹魏联合,很有可能就给孙权致命一击,因此这时候的孙权是主动向刘备求和停战!


第二就是曹魏,为什么不乘着蜀汉病恹恹的时候灭了蜀?灭不了蜀夺得汉中这个蜀汉门户也不错啊!其实这时候在曹魏的眼里吴国这块蛋糕更好拿,在夷陵之战后,曹魏是一直是隔几年就讨伐一次孙权,蜀国的路不好走,很多路都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刘备进蜀那是刘璋自己请进入的,曹魏自然不敢去冒险,汉中这个地方同样不好打,如果好打诸葛亮北伐就直接听魏延的子午谷奇谋了,直接攻击长安了,何必走岐山!

还有后来的诸葛亮北伐,除了第一次被马谡坑了外,其他几次都是粮食不够了,不得不退回来,诸葛亮退回去那是因为蜀是自己主场,退回去没问题,曹魏退回去就有点难了,随便在哪个道上安排点精兵就够喝一壶了,不敢轻易冒进!即使凭实力拿下汉中,也可以想像这个地方将长期是曹魏与蜀汉争夺的要地,这在曹操第一次拿下汉中后曹魏得出的教训,刘备可是用了半个荆州换出兵汉中的机会啊,这个地方对蜀汉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长期布兵在汉中防守,随时还要派兵支援这对曹魏进攻孙权的策略是一大损失,因此曹魏一直都没有动过进攻四川的主义,直到三国后期没有了诸葛亮的蜀国实在太弱的时候!


狗刨电竞


这个要感谢孙权,孟获反叛发生在公元225年,而公元222年—公元225年期间魏国先后三次伐吴,东北方向则和鲜卑轲比能交战,根本没有精力再进攻蜀汉。

孟获反叛经过

史料方面关于这次反叛和平叛记录的其实并不多,以至于后世对“七擒孟获”之事也甚是存疑,现在有部分学者甚至认为孟获此人并不存在。但可以确定的是,公元225年蜀汉南中地区的确发生了叛乱,而诸葛亮也的确亲自率兵前去平叛了。

根据《汉晋春秋》记载,刘备去世之后不久,雍闿、孟获等人便在南中地区起兵反蜀汉,并诱煽夷人同叛。而《三国志·诸葛亮传》中有这样的记载“三年春,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加上其他史料的记载,可以确定的是,孟获等人的反叛应该发生在公元224年末至公元225年初这段时间。而诸葛亮则在建兴三年(225)三月左右亲自率兵前去平叛,到秋天(十月左右),南中叛乱被平定。

魏国无暇顾及

魏黄初二年(221年),刘备以为关于复仇的名义率大军讨伐东吴,孙权面对来势汹汹的蜀军,为了防止魏国趁机夹击,便主动向魏国称臣。曹丕自然不会轻易相信,要求孙权“拿出诚意来”,也就是要吴国太子入魏做人质,却被孙权拒绝了。

曹丕心想“就知道你没诚意”,随即于黄初三年(222年),趁着蜀汉和东吴交战之际兵分三路伐吴,一路以征东大将军曹休、前将军张辽、镇东将军张露营地出洞口(今安徽和县江边);一路以大将军曹仁出濡须(今安徽巢县南);第三路以上军大将军曹真、征南大将军夏侯尚、左将军张郃、右将军徐晃围南郡(今湖北公安)。孙权则派建威将军吕范督五军,以水军拒曹休,以左将军诸葛瑾、平北将军潘璋、将军杨粲救南郡,以裨将军朱桓守濡须拒曹仁。魏军围攻江陵好几个月,没有成功,且魏军中开始流行疫病,江水上涨,曹丕率军撤退。

事实上,曹魏这次显然是想配合蜀汉打残甚至灭掉东吴的,只是实在没想到刘备败的那么快、那么惨。

黄初四年(223年),东吴安东将军贺齐督糜芳等袭魏蕲春(今湖北蕲春西北),生擒蕲春太守晋宗。

黄初五年(224年),曹丕第二次讨伐东吴,然而由于东吴将领徐盛的严密防守,加之遇到暴风,无法渡江作战。同年,曹魏在北方和鲜卑发生冲突,魏军将领田豫率兵击败鲜卑轲比能军。

黄初六年(225年)三月,曹丕第三次出师讨伐东吴,八月入淮,十月至广陵(今江苏扬州)。然而这年天寒地冻,导致江水结冰,船不得入江,且东吴一方防守严密,曹丕再次无功而返。同年,魏并州刺史梁习击败鲜卑轲比能,大破之。


综上所述,公元222年至公元225年之间,曹魏和东吴之间冲突不断,曹丕更是三次出兵伐吴,且北方面对鲜卑等少数民族的威胁。而东吴方面面对曹魏的威胁,也得小心应付。所以在孟获反叛期间,曹魏和东吴谁都没有精力去顾及蜀汉。

我是香茗史馆,专注中国古代史,欢迎关注交流

香茗史馆


因为没有空。



先说诸葛亮征蛮平叛之事。

  • 孟获其人见于《汉晋春秋》的记载。在刘备驾崩前后,孟获率夷人追随益州郡大姓雍闿起兵反叛于南中诸郡。诸葛亮率军南征,听说孟获这个人在当地汉人和夷人中间很有威望,就抓住了他带到军中,让他观看大军的威势。孟获心中不服,夸口可以打败蜀军,诸葛亮笑而放他离开,容他整军再战。此后七擒七纵,最后放孟获走的时候。孟获跪在地上表示心悦诚服,“丞相天威,我和我的族人再也不反叛了”。由此叛乱遂平。

  • 诸葛亮南征是始于建兴三年(225年)春天,秋天即已平定叛乱。获得大量资源,消除了国家边境上少数民族带来的隐患,并组建了劲旅无当飞军。可以说战事进行的顺利高效。


而此时,魏国在开国皇帝曹丕的统治之下,正在进行最后一次伐吴的计划。

  • 这次系列性的持续对吴用兵,始于黄初三年(222年)。孙权夷陵之战击败刘备之后,解除了蜀汉政权的威胁。此前是迫于压力向曹丕称臣,约定要派遣其长子孙登入魏做人质,孙权反悔再次和曹魏翻脸。曹丕大怒之下御驾亲征,大举伐吴。此后又连续于黄初五年、六年(224年、225年),两次亲自督师伐吴。

  • 表面上曹丕是大举对东吴用兵,实际其目的之一还在于意图消灭掉盘踞在青州、徐州地方上的割据军阀势力。这股势力以以臧霸、孙观等为首,有自己的军队和本土势力支持,是曹操时期留下的隐患,发展到曹丕时期已渐成尾大不掉之势。

  • 事实上曹丕第二、第三次北伐均止步于广陵,名义上是为临江观兵。225年利城郡兵蔡方乘机起义,推唐咨为首,攻杀太守徐质。是为利城兵变。曹丕平息了此次兵变,标志着彻底解决了青徐二州割据的军阀势力,消除了长期以来的隐患。



而到曹丕撤军回到首都之时,诸葛亮也已经平定了南方叛乱返回了成都。隔年,226年五月,曹丕就病重去世了。且刘备去世之时,正是曹丕第一次伐吴之后,第二次伐吴之前,曹丕心心念念的就是搞孙权,搞青徐的臧霸。所谓的五路伐蜀正史根本未见记载,仅是小说家言,目的是让定国安邦的诸葛丞相展现一下神鬼莫测的头脑,小胜未来的大敌司马懿一次。所以说诸葛亮南征之时,曹丕没有起意攻打蜀汉,铆足了劲死磕早就看不顺眼的孙权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