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西安丨大唐遗风,千年不散

遇见西安丨大唐遗风,千年不散

△文末戳视频探秘西安小花絮

“ 长安回望绣成堆,

山顶千门次第开。”

杜牧诗句中描绘的大唐盛世,

千年来一直激荡着世人向往的心。

“西安人的城墙下是西安人的火车,

西安人不管到哪都不能不吃泡馍。”

民谣里的西安,

唱出怀古与现代交融的别样风情。

遇见西安丨大唐遗风,千年不散

有着悠久历史和深厚人文的古城西安,

如今是一副怎样多元而精彩的模样?

最近,

城君特意走访了这座城,

为你奉上一份精美的速游指南。

遇见西安丨大唐遗风,千年不散

遇见西安丨大唐遗风,千年不散

大雁塔是古代唐长安城

在西安保留至今的标志之一。

唐永徽三年(652年),

玄奘法师为供奉从天竺带回的佛像、

舍利和梵文经典,

在此建造了一座五层砖塔。

千百年来,

数百位诗人登塔赋诗抒怀,

留下诸多名篇佳作,

有“雁塔诗会”之美誉。

遇见西安丨大唐遗风,千年不散

遇见西安丨大唐遗风,千年不散

遇见西安丨大唐遗风,千年不散

遇见西安丨大唐遗风,千年不散

钟鼓楼是钟楼和鼓楼的合称,

始建于明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

昔日楼上分别悬一口大钟或鼓,

每天为百姓报警报时。

它们伫立于东南西北四条主干道中心,

遥相呼应,气势宏伟,俯瞰一城繁华。

遇见西安丨大唐遗风,千年不散

遇见西安丨大唐遗风,千年不散

遇见西安丨大唐遗风,千年不散

遇见西安丨大唐遗风,千年不散

该城墙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

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

它完全按照“防御”战略建造,

厚度大于高度,稳固如山,

墙顶可跑车和操练。

现在到此一游还可在四个城门租单车,

体验在12米高空上巡城骑行的乐趣。

遇见西安丨大唐遗风,千年不散

遇见西安丨大唐遗风,千年不散

遇见西安丨大唐遗风,千年不散

遇见西安丨大唐遗风,千年不散

位于临潼区秦始皇陵

以东1.5千米处的兵马俑,

不仅是古代帝王陵墓奢华气派的体现,

更在中国雕塑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已整理出土的一千多个陶俑、陶马,

几乎无一雷同。

尽管路途略远,

如有更多时间的话仍非常建议前往。

遇见西安丨大唐遗风,千年不散

遇见西安丨大唐遗风,千年不散

遇见西安丨大唐遗风,千年不散

这里是品尝西安小吃美食的首选之地。

它处于回民街热门地段,

元朝时即已形成,具有600多年历史。

附近居民和摊贩都以回族为主,

鳞次栉比的食档和高声叫卖的传统

都散发着浓郁的伊斯兰风情,

在国内其他地方难得一见。

遇见西安丨大唐遗风,千年不散

遇见西安丨大唐遗风,千年不散

遇见西安丨大唐遗风,千年不散

遇见西安丨大唐遗风,千年不散

遇见西安丨大唐遗风,千年不散

西安第一座佛教主题的特色园林,

坐落在唐代大慈恩寺遗址上,

具备得天独厚的历史、景观和宗教价值。

园区每一个角落都追求极致美感,

通过雕塑、植被、水景等设计

向游人传达“禅悟”之境界氛围,

适合悠闲散步或冥想放空。

观光轻轨“大慈恩站”途径公园,

享受高空穿游花木扶疏的复古美感。

遇见西安丨大唐遗风,千年不散

遇见西安丨大唐遗风,千年不散

遇见西安丨大唐遗风,千年不散

遇见西安丨大唐遗风,千年不散

这条从碑林到关中书院门口的步行街,

已成为古都西安书画荟萃之地,

既有街头地摊,又设高雅之堂。

各种作品争奇斗艳,

还有能工巧匠现场制笔研墨。

西安深厚的文化底蕴便藏在

这弥漫空中的丝丝幽香里。

遇见西安丨大唐遗风,千年不散

遇见西安丨大唐遗风,千年不散

遇见西安丨大唐遗风,千年不散

遇见西安丨大唐遗风,千年不散

遇见西安丨大唐遗风,千年不散

北宋时期,

文豪苏轼在吃过羊肉泡馍后,

觉得该美味惊为天人,

遂赋诗一首,流传后世:

陇馔有熊腊,秦烹唯羊羹,

这里的“羊羹”就是指羊肉泡馍。

泡馍是土生土长的西安美食,

外观豪放简单,内在却精致复杂。

最正宗的吃法必须亲手掰碎馍,

然后请伙计呈给掌勺大厨,

加羊肉汤大火快煮。

成品香味四溢,新鲜滚热,

令人食指大动。

“老孙家”和“同盛祥”

都是当地有名的老字号。

遇见西安丨大唐遗风,千年不散

遇见西安丨大唐遗风,千年不散

遇见西安丨大唐遗风,千年不散

肉夹馍实际是两种食物的绝妙组合:

腊汁肉和白吉馍。

先用刀从中间轻轻横着划开馍,

然后填充进肥而不腻的腊汁肉。

吃时双手水平持馍,

使肉汁充分浸入馍中,

那满嘴香醇可口的快感,

简直是人生一大乐事。

推荐“老孙家”门店外现做的肉夹馍,

每天临近饭点皆门庭若市。

遇见西安丨大唐遗风,千年不散

遇见西安丨大唐遗风,千年不散

遇见西安丨大唐遗风,千年不散

遇见西安丨大唐遗风,千年不散

据说是因为制面过程中

会响起biangbiang声而得。

它特指用关中麦子磨成粉,

后经手工拉成如裤带般宽厚的面条,

属“陕西八大怪”之一。

西安人爱在面上倒油泼辣子,

原汁原味,喷香滚烫,足够馋上一天。

南院门春发生饭庄

对面的biangbiang面店最为正宗。

遇见西安丨大唐遗风,千年不散

遇见西安丨大唐遗风,千年不散

遇见西安丨大唐遗风,千年不散

遇见西安丨大唐遗风,千年不散

遇见西安丨大唐遗风,千年不散

皮影戏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

是一种用兽皮或纸板做成人物剪影

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

可谓“古人看的电影”。

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

一边操纵影人,

一边用当地流行曲调唱戏,

同时配合打击乐和弦乐,

具有浓厚乡土气息。

陕西皮影保留大量民间说书痕迹,

是近代陕西多种地方戏曲的前身。

回民街内随处可寻皮影戏演出场地。

遇见西安丨大唐遗风,千年不散

遇见西安丨大唐遗风,千年不散

遇见西安丨大唐遗风,千年不散

秦腔,中国西北最古老的戏剧之一,

又称乱弹,起源于西周,

声调激越高亢、明朗刚健,

与中国其他地方戏剧形成鲜明对比。

“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

三千万陕人高唱秦腔”

体现了陕西汉中平原一带人民

勤劳质朴、豪迈阔达的性情。

易俗社、尚友茶楼、高家大宅等地

常有专业的秦腔演出,

一到晚上城墙公园一带

也有众多市民自发组织演唱。

遇见西安丨大唐遗风,千年不散

遇见西安丨大唐遗风,千年不散

著名作家贾平凹曾如此描述

自己心爱的乡土秦川:

“辽阔地平线下是一扶黄褐平原,

冲天而起的白杨枝干粗壮,

细叶迎风正反翻覆。

这里的人高个浓眉,手脚粗大,

上身稍见长于下身,

活脱脱一群兵马俑的复出。”

遇见西安丨大唐遗风,千年不散

作为世界十大古都之一,

自古以来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以

遇见西安丨大唐遗风,千年不散

穿越历史,顾盼未来,

这悠悠千年的古城正厚积薄发,

准备再次惊艳全世界。

遇见西安丨大唐遗风,千年不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