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频频发生滞销,网友:帮得了一时,帮不了一世啊!

还记得今年7月份的河北邯郸市大名县大蒜危机吗?一场由于老百姓纷纷种植而引发的滞销。“

卖不出去我心疼,不能跟风种植”,县长苏雷芳出面网络发声,一时间博得众多网友支持同情,在众人的帮助下暂缓了滞销现象。

大蒜价格高的时候,老百姓一看能够赚钱就都开始种植。另外,附近的山东、河南部分县也都在种植,规模变大市场基于饱和,这就导致价格上不去。”苏雷芳说。

每年,大蒜种植都能引来不少种植户的青睐,大蒜种植是很多农民的主要收入。今年河北大名县的大蒜种植面积达10万亩,总产量3亿斤。虽然当地积极想了很多办法,但仍然有一半的大蒜还没有找到买主,价格也创下十年最低。

近几年大蒜价格不太稳定,“有高有低有平,前年是2.5元/斤,去年是1.5元/斤,今年就变成了1元/斤”,苏雷芳说。

大名县的滞销在农产品种植界来说还只是个例。

在中国,很多时候,都还有因为市场消息不对称,盲目跟风种植而导致供过于求的产品滞销事件。

在滞销的背后,有些商家也干起了网络营销事件,互联网上,我们经常可以在各大电商销售平台看到一位“爱心助农”、“滞销农产品”求购的老人,商家利用滞销、助农来达到交易的目的!

农产品频频发生滞销,网友:帮得了一时,帮不了一世啊!

且不说是否涉及肖像侵权,利用消费者同情心的手段让很多人难以接受。

但是滞销仍然存在的,无法多次再利用消费者同情心了,农民受害者怎么办?

今天,跟村长一起来看看,如何摆脱滞销困境。

一、褚橙的品牌与品质

聪明的商人早已经把买卖变成一种情怀,而不是单单一种商品交易。

有人听说过褚橙吗?

我倒是这辈子都没有吃过,我知道褚橙是因为朋友告诉我的,他们不是告诉我褚橙有多好吃,你一定要尝一尝,而是告诉我褚橙的故事是多么传奇、多么感人、多么励志。(到这里,要介绍一下,褚橙还有一个名字叫励志橙。

一个好的品牌,他会自己长出翅膀,自己出去传播,你不用为此付钱。

褚橙的出名与它的创始人有关,它的主人叫褚时健。一个出生于农村家庭,年轻时参加过游击队,年到半百时才当上一个破旧小卷烟厂的厂长的人。中间七拐八绕,成了“烟草大王”,但因为私心,私吞了三百万美元,被人举报,最终被控贪污入狱,判决无期徒刑。

本以为这就是结局,但因为身体不好,获准了保外就医。农村出身、拥有军人性格的褚时健出狱时在想,他还可以重新开始。

那年他76岁时,在经历了人生的辉煌与沉沦之后,褚时健回到了云南老家,承包了两千四百亩荒山,种起了橙子。10年后他86岁,他成了“橙子大王”,每年创造数千万元的营收。人们抢着吃他种的橙子,倒不是因为多么好吃,而是它多么的传奇与励志。现在很多地方的大学生在大考前,都要来一颗“褚橙”,因为那代表着不管在多么恶劣的环境下,每个人都有“翻身”的机会。

目前,褚橙的种植基地也有一套优秀的栽培技术模式。靠着褚老的取舍和标准化种植管理经验,褚橙一直维持优良的品质。

二、美国人的合作社销售

19世纪开始,美国就出现了橙子滞销的困境。为了解决,美国出现了农业合作社,在逆境中力挽狂澜,首次在全美境内大范围的投入广告,当年,加州橙子的销售额升高了50%。

后来,越来越多的加州农户加入到了合作社,水果商们也争先恐后的购进合作社里的橙子。这是美国解决农产品滞销的绝招,在这里面,合作社的作用异常明显。

三、日本农产品的网络营销

日本的农产品以高品质高价格被国际广泛认可。那么他们是如何做到的呢?

日本“品牌农业”为日本的农产品营销和农业发展找到了一条全新的道路,并且给日本的农产品生产者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与之相比,中国农产品在营销方面缺乏行之有效的途径、方式和思路,因而导致中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竞争力相对较差。

以日本的“一村一品”品牌营销为例,日本农产品非常重视品牌策划,注重对品牌农业营销思路的整合以及梳理,所以其本土的农产品特色明显、知名度较高。日本实施的“一村一品”品牌营销战略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

中国农人的勤劳努力是看得见的,农业发展也非常快速,但是农产品销售还是时有难题。如何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那就交给国家和专注的农业企业吧。

农村土地托管、土地流转,扩大农户收益,改良农产品种植效益,点击“了解更多”,立刻开始赚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