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要想養好牛,你要知道活牛體重的增長規律

在農村要想養好牛,你要知道活牛體重的增長規律

1、出生前體重增長規律:胎兒在前4個月生長速度較慢,以後生長加快,分娩前的速度最快;胎兒階段各部分的生長具有明顯的不均衡性,用以維持生命需要的重要器官。如頭、內臟、四肢發育較快,而肌肉、脂肪增長較慢。由於初生犢牛的肌肉、脂肪和體軀等發育較差,所以,初生牛犢作用是很不經濟的。

在農村要想養好牛,你要知道活牛體重的增長規律

2、出生後體重增長規律:在保證充足營養的條件下,體重在性成熟時呈加速增長趨勢,到發育成熟時增重則逐漸變慢,即12月齡前的生長速度較快,以後逐漸變慢。一般肉牛在體成熟1/3~1/2時屠宰即是此理。

在農村要想養好牛,你要知道活牛體重的增長規律

3、生長速度與初生重和斷奶重呈正相關、初生重越大,斷奶重也大,增重越快,加強妊娠母牛和哺乳母牛的飼養,可提高犢牛的初生重和斷奶重。

在農村要想養好牛,你要知道活牛體重的增長規律

4、初生後生長速度與飼料利用率呈正相關能量(飼料)利用效率越高,生長速度較快,達到出欄體重所需時間就越短。

在農村要想養好牛,你要知道活牛體重的增長規律

5、體重增長規律因品種、性別、類型等不同而異,在相同飼養條件下,當飼養到相同的胴體等級時,大型晚熟品種所需時間較長,小型晚熟品種所需時間較短。公牛的生長速度和飼料利用率要比閹牛高5%~10%,閹牛比母牛約高10%,母牛增重最慢。肉牛前期生長速度較快,後期較慢,在由較快到較慢的過程中會出現一個轉折,稱為生長轉緩點。生長轉緩點出現的時間早晚,與牛的品種有很大關係,一般大型牛種前期生長速度較快,轉緩點出現得較早,而小型地方牛種生長轉緩點出現相對較遲。如夏洛來牛一般出現在8~18月齡,如秦川牛出現在18~24月齡。

在農村要想養好牛,你要知道活牛體重的增長規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