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歲孿生兄弟同追「軍營夢」

編者按:“十八歲,十八歲,我參軍到部隊”。伴隨著嘹亮的歌聲,9月,一大批朝氣蓬勃的青年將穿上軍裝,走入軍營,開始火熱的部隊生活,在歷練中褪去青澀、逐步成長成熟。本報推出“我的青春獻軍營”系列報道,講述這些即將踏入軍營的“準新兵”的故事,敬請關注。

孿生兄弟陶宗財、陶宗寶今年正好18歲,但這次已經是他們第二次報名參軍了,去年由於年齡不夠沒能入伍參軍,今年哥倆又報名應徵,經過體檢、政審、役前教育訓練等環節,即將走入軍營。對於將來的部隊生活,他們充滿了信心:“參軍後,我倆會互相鼓勁、互相幫助、共同努力,做素質過硬的合格軍人。”

9月4日上午,記者來到口鎮西街村的陶宗財、陶宗寶家。兄弟倆的母親魏春華開了個經營日用品的小商店,父親陶明祥則在外打工。8月22日-29日,萊城區人武部組織437名雙合格預徵青年在萊蕪職業中專進行了為期8天的役前教育訓練,哥哥陶宗財、弟弟陶宗寶也參加了這次訓練。說起孩子訓練後的變化,魏春華笑著說:“俺這兩個孩子身體素質都不錯,回來也沒說累,就是曬黑了。”

“兩個孩子圓了我的‘參軍夢’”

採訪中,魏春華告訴記者,陶宗財、陶宗寶一直對參軍入伍“情有獨鍾”。去年徵兵時,兄弟倆就自己在全國徵兵網上報名應徵,但由於年齡小,沒有通過審查。今年徵兵開始後,兄弟倆又主動報名參軍。“這兩次報名,都是他倆自己報名填表,直到通過初審才告訴我們。對於孩子們參軍入伍的想法,我們當家長的一直很支持。”魏春華說。

這天上午,陶明祥領著兩個孩子到鎮武裝部填表去了。填完表後,陶明祥自己先回來了。說起兩個兒子一塊參軍入伍,陶明祥感到很欣慰:“他倆很喜歡當兵,而且參軍入伍的決心也很堅定。從報名、體檢一直到現在,幾乎所有事情都是他們自己處理,我們基本上沒參與。”

記者在採訪中瞭解到,陶宗財、陶宗寶平時都很喜歡運動,經常打籃球、跑步。他們在離家三四里路的口鎮中學上學,每天上學放學,兄弟倆總是結伴步行,因此雖然沒有經過系統的訓練,但陶宗財、陶宗寶的身體素質一直不錯,順利通過了體檢。

交談中,陶明祥說出了自己年輕時就有的一個夢想,那就是參軍入伍。說起這件事,今年已經47歲的陶明祥還是有點激動。“參軍是一件全家都光榮的事。當年我也很想參軍入伍,報名也報了好幾次,可都沒有‘驗’上,而周圍的親戚朋友有不少去參軍的,我就非常羨慕。沒想到,現在兩個孩子圓了我的‘參軍夢’。”

走好邁向軍營的第一步

正在採訪時,陶宗財、陶宗寶回到了家中。

說起未來的軍營生活,陶宗財、陶宗寶異口同聲地告訴記者,以往,他們對部隊的認識主要是來自電視以及有關書籍,這樣他們對軍營生活有了強烈的嚮往,再加上週圍的親戚、鄰居也有當過兵的,通過他們的講述,也對部隊緊張、充實的生活有了初步的認識。

陶宗寶告訴記者,這次的役前教育訓練既緊張又充實,每天早上6點準時起床,跑步之後整理內務,就餐後接著開始訓練。訓練是艱苦的,就拿站軍姿來說,一站就要站上幾十分鐘,天氣炎熱,在操場上站上一會兒,淌下的汗水溼透了衣服。整理內務的標準也非常嚴格,每天都要進行講評,不合格的要重新整理到合格為止。“以前我們上學時也軍訓過,但這次訓練,讓我們真正對部隊生活有了直接的瞭解,才知道原來部隊生活還有這麼多內容,要求這麼高。雖然很苦很累,但我倆更有信心了,也對入伍以後的生活更期待了。”

“做一名合格的戰士,是我倆共同的心願”

徵兵體檢時,是魏春華陪兩個孩子去的。到了之後,魏春華在外面等,當時也有點擔心,可陶宗財、陶宗寶卻告訴記者,當時他們兩個都很放鬆,順利通過了體檢。這也得益於他們平時自立習慣的養成。魏春華告訴記者,平時丈夫要經常外出打工,她就忙著店裡的生意、地裡的莊稼,所以陶宗財、陶宗寶兄弟倆很早學著自立,炒菜、做飯,還經常幫著家裡幹活。“所以孩子到了部隊,肯定能照顧好自己。再說,有部隊領導和戰友們的幫助,做家長的還有什麼可擔心的。”陶明祥說。話雖如此,陶明祥還是免不了叮囑陶宗財、陶宗寶兄弟倆,到了部隊以後,一定要服從指揮,服從領導,安心服役。

陶宗財、陶宗寶告訴記者,今年他們的許多同學也都報名應徵了。“能成為一名軍人,既是我們的心願,也是一份榮譽,更是一次難得的鍛鍊自己的機會。”陶宗財說,“我們兄弟倆都商量好了,到了部隊以後,一方面要互相幫助,一方面還要互相比賽,就是要在部隊的培養下,經過自己的努力,成為一名素質過硬的合格軍人,為部隊做貢獻,為家鄉添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