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廣戰績不如衛青霍去病,爲什麼後世詩人多在詩詞中懷念李廣而不怎麼推崇衛霍呢?

火車頭27717902


這個問題反映的是歷史與文學的不同特質。衛青、霍去病與李的歷史評價,在於他們在歷史上建立的功業。後世文人對他們的的提及,更多是對他們身世的感懷。而文人們感懷身世的時候,大多抒發的是懷才不遇,命運不公的情感。一個人如果官場得意,平步青雲,富貴壽考,自然就不會發牢騷。相比於衛霍,飛將軍李廣在對匈奴的戰爭中,也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可是,漢朝時期有許多知名度比李廣差了很多的,都封了候,而李廣卻沒有。他在當時,就被認為是“數奇”,也就是命不好。正因為此,他成了命運不好的代名詞。後世的文人們,如果有懷才不遇之感的時候,會很自然的想起李廣,想到自己的命不好,引起惺惺相惜之感。他們的感慨大多不是為李廣鳴不平,而是借李廣的杯酒,澆自己胸中的塊磊。

唐朝懷念李廣的詩很多。比如王維的“衛青不敗由天幸,李廣無功緣數奇(《老將行》)”;杜甫的“但見文翁能化俗,焉知李廣未封候(《將赴荊南,寄別李劍州》)”,王昌齡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嚴武的“更催飛將追驕虜,莫遣沙場匹馬還”等等很多。後代詩人對李將軍的懷念與追思也很多,可以說是無代無之。比如宋代的方回“萬戶獨難候李廣,兩生寧肯聖孫能”;及之到了近代,也有念及,比如甯調元的《燕京雜詩》:“災異江都曾作賦,功名李廣不宜候”。

這些提及李廣的詩詞基本不脫兩方面內容,一是讚賞他的飛將軍超群的軍事能力。二是慨嘆他的命運不濟,難以封候。這時詩詞作品,把每一首全部讀完,很容易發現這個問題。李廣不過是文人們了發洩內心情感和影射現實的道具。歌頌李將軍能力的,大多有現實無能人的譏諷。比如“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其實憑心而論,唐朝時期,特別是盛唐之前,對外戰爭中,並不是孱弱的。也是可圈可點的。只不過在文人們的心裡,大概還有不滿意的地方,於是,發發牢騷,是免不了的。除此之外,就是感慨命運不公的。比如王勃《滕王閣序》“馮唐易老,李廣難封”,就是對自己懷才不遇的感慨。

李廣成為一個懷才不遇的文化符號,所以,他被人提及的頻率高於衛青霍去病,也是正常的。看了一些朋友對此問題的回答,把李廣難封與他和衛青霍去病的矛盾聯繫起來,我覺得並沒有什麼能說服人的地方。李廣與衛青、霍去病的性格是不太一樣。但他的不封,恐怕與衛霍沒有太大關係。

李廣的出身,與衛青很不相同。衛青是奴隸出身,而李廣是將軍世家。在衛青還沒有發跡之前的很多年,文景時代,李廣就已經是名將了。做為將軍世家,他的軍事素養是很高的。個人軍事素質也很強,一個簡單的例子,他居然能在被匈奴俘虜之後,憑個人能力逃回來。這決不是一般人所能辦到的。但這同時也證明了他人生的另一方面,“命不好”,做為名將,居然被俘過,確實夠倒黴的。所以,在漢武帝的時代,連皇帝都相信他“命不好”。有了重要的任務不敢交給他。在當時的情況下,你不能埋怨漢武帝迷信。命不好的印象,是李將軍自己造成的。現代心理學有個觀點,當你周圍的人和你自己都覺得你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時,你就會變成這樣的人。李廣也是這樣,別人都認為他命不好的時候,他的命就真的不好了。同樣的分路出擊,別人沒有迷路,他卻迷了。我覺得,漢武帝時期封候的標準其實挺公平的。也就是說,無論是什麼樣的名將,一律按成績說話,打仗的時候,你砍下多少敵人的腦袋,就可以封候。達不到標準,一切都沒用。這與今天的高考一樣,平時再好也沒有用,考場一次定終身,分數不夠,誰也沒辦法。所以,就是後世為李廣鳴不平的,也只能說,他是命運不濟。

我個人覺得,命運的背後,應該還是有個人的原因的。李廣做為軍人世家子弟,個人軍事素質很強。而且也知道愛護士卒。如果是身先士卒的帶領戰士們打衝鋒,他是一把好手。可是,在戰略規劃,或是在大的戰役中,相互配合,協調指揮,統籌全局的能力,恐怕比衛青差不少。這是我做為一個一般讀者在讀過《李將軍列傳》《衛將軍驃騎列傳》後的感覺。可能未必對。畢竟我們沒有古代戰爭方面的專業知識做支撐。只能談點個人感覺。


七月流火140400643


唐朝有很多歌頌飛將軍李廣的詩句,如王昌齡的《出塞》:“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高適的《燕歌行》:“君不見沙場征戰苦,至今猶憶李將軍”,王勃《滕王閣序》“時運不濟,命途多舛,馮唐易老,李廣難封”等等。從唐宋眾多的詩句中我們總歸可分為兩類,一是讚頌李廣功績和英勇善戰,二是為李廣終身未封而嘆息不平。

李廣戰績不如衛青、霍去病,但他在人們心中的存在感要強得多,這中原因應從多方面來看。

首先是因為他在抵抗匈奴的資歷上要長得多。早在漢景帝時吳楚之亂,李廣隨周亞夫出戰,李廣任驍騎都尉,因立功,升任將軍。後來鎮守邊關,任北部邊域七郡太守,守護著漢王朝與匈奴對抗的前沿重地。那時漢王朝尚不具備與匈奴進行大規模作戰的能力,國家與邊民安危,全靠邊關將士防守保衛。”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渡陰山”,王昌齡的這兩句詩,就是對李廣任雁門等地太守時的一種真實寫照。飛將軍這一稱謂並不是自己所封,也不是上級所給,而是敵我雙方共同認可的,當時可以說只要李將軍在,匈奴就不敢輕易冒犯,李廣威望之高可見一斑,那時衛青、霍去病還尚未出道呢。後來在漢武帝勵精圖治下,漢朝國力和武力大幅提高,一改過去的綏靖政策,開始了與匈奴大規模的戰爭,衛青及後來的霍去病先後橫空出世,在沙場建立了不朽之功。遺憾的是在這些大規模決戰中,李廣建功相對很少,就連同他過去的功績都淹沒在別人巨大的勝利之中,被人淡忘。對後人而言,反觀歷史,李廣的功績就能再度呈現。



在漢朝建朝以來始終沒有改變外戚當政的局面。可以說漢朝權力機構形成了一種等級,最高當然是皇權,二是外戚,三是功臣。一般是外戚把持朝政,衛青之姐衛子夫被漢武帝帶入官後,幾年即為皇后,衛青又娶漢武帝之姐平陽公主為妻,霍去病為衛青另一姐之子。衛青舉家從草根階層,一躍成了外戚中一股最大勢力而權傾一時。但是應指出衛青、霍去病並不是依付在衛子夫裙帶上成長起來的勢力,只能說衛子夫為他們提供了施展才能的舞臺。衛青、霍去病身服戎裝,統帥大軍7次遠征沙漠,千里奔襲,基本摧毀了匈奴勢力,為大漢建立了不朽功勳。而李廣在後起的新貴面前已是暗然失色。除衛青、霍去病一門5人封侯,其手下將領公孫敖等數十人先後封侯,而老將李廣卻依然停留在原地。最後,在漠北一場大戰中,作為前將軍的李廣本來可殲敵立功封侯的,但主帥衛青安排了他好友公孫敖為先鋒主將,安排李廣在沙漠中繞道漠北夾擊,結果在沙漠中迷失道路未趕到參戰,匈奴單于逃掉,李廣羞憤自殺。我們可以分析,李廣除運氣差,全局戰略不足外,受到打壓也是一個原因。試想,如給他太多機會,地位遷升封侯,他比平級人的資歷老能力強,勢必難於駕馭,衛青本人則更願提拔年青有為的將領,使用起來更得心應手,這種原因更造成李廣難封的局面。




還有一點,漢代時都以殺敵多少俘虜多少來論功行賞,這種以人頭確定軍功的方式在古代也是普遍現象,而且古代不及現在那樣論資排輩,只要有人頭軍功就能遷升,這就使很多艱苦的戰事如誘敵、掩護、牽制等,那些即艱苦又容易犧牲且不易立功的工作,就只能由非嫡系來承擔,李廣承擔了大量此類軍務,不能殺敵當然難立功,後人說李廣命運差應也包含了這些內容。

李廣的兒子李敢終於被封侯,總算完成了父親的夙願,難道他比他老爹功勞大?是不是李廣枉死,對其子有所憐憫也未可知。但他年青氣盛,因父死一直不平,後來找衛青理論,並打了衛青,卻被霍去病用箭射殺。其子封了侯卻不得善終,李廣可悲啊!

@湘水微波


湘水微波


詩人不是歷史學家,但這並不妨礙詩人以自己的視角去解讀歷史。與其說他們是在借李廣來抒懷,倒不如說李廣的個性、經歷和命運更容易觸發他們的共鳴。

回顧詩人眼中李廣的人生,我們發現,他的身上有這樣幾個特點:



第一,李廣愛士卒,威望高,射術精,在敵人眼中也是值得稱讚的對手。比如匈奴人就很懼怕李廣,稱呼他為“漢之飛將軍”;

第二,李廣戰功卓著,漢景帝時期參與平叛七國之亂,還在邊疆協助抵禦匈奴,令匈奴人不敢悍然入侵;

第三,雖然李廣威望高、戰功高,但始終沒能封侯,而衛青、霍去病卻憑著外戚的身份扶搖直上。這一切的原因,主要是因為漢武帝認為李廣“數奇”,暗示衛青不要讓他擔任前將軍;

第四,李廣的死,是漢武帝和衛青的合謀,而且運氣也沒有站在他這一邊。他迷失道路,沒能如期與衛青會合,他也沒錢為自己減刑,更不願受到刀筆之吏的羞辱,憤而自殺。



可見,是李廣身上的那種懷才不遇契合了詩人們的個人經歷,並給他們帶來了命運無常的悲壯感。

但如果我們更客觀去審視李廣,會發現歷史上的李廣最後遭致這樣的厄運,除了有客觀上的因素,自己從主觀上也有很大的問題。

首先,李廣親士卒不假,士卒也發自內心愛李廣,但很重要的原因在於,李廣帶兵鬆弛,缺少紀律,跟著李廣從軍不辛苦。

第二,李廣面對匈奴時,西漢朝廷的主要政策是防禦,故李廣的戰術思維更傾向於防禦,而進入武帝時期,國家的對匈政策則從消極防禦改為主動出擊,相比於衛青、霍去病,李廣自然不適應這種戰術,戰績肯定也不理想。



在這個問題上,司馬遷要負很大責任。司馬遷在《史記》中,極盡筆墨去讚美李廣,而對同時期的衛青等人的評價就有點消極。當然,這可能跟他的個人命運有關,但他肯定在某種程度上被李廣的命運所感染,失去了作為史學家的客觀態度。

而後世讀了《史記》的那些詩人們,同樣也會被司馬遷筆下的那個李廣所感染,發出“但使龍城飛將在”的感慨,感懷“李廣難封”的際遇。


達摩說


不談誰更厲害,就談一談歷史書寫對於人們觀念的影響。

想要了解衛青與霍去病兩位歷史人物,司馬遷和《史記》是必不可少的。首先,司馬遷充分肯定衛青和霍去病的功績,對於兩人的戰功寫的十分細緻,但是,司馬遷秉筆直書,也是揭露了兩個人的缺點。

《史記》在《佞幸列傳》談到了兩人“自是之後,內寵嬖臣大底外戚之家,然不足數也。衛青、霍去病亦以外戚貴幸,然頗用材能自進。”而兩人的傳記《衛將軍驃騎列傳》也有一段話“太史公曰:蘇建語餘曰:“吾嘗責大將軍至尊重,而天下之賢大夫毋稱焉,原將軍觀古名將所招選擇賢者,勉之哉。大將軍謝曰:‘自魏其、武安之厚賓客,天子常切齒。彼親附士大夫,招賢絀不肖者,人主之柄也。人臣奉法遵職而已,何與招士!’”驃騎亦放此意,其為將如此。主”從這些文獻記載裡,我們能看出衛青和霍去病憑藉外戚身份和漢武帝寵幸出將入相,這一點不為當人所齒。

而司馬遷還有其他記載“(霍去病)其從軍,天子為遣太官齎數十乘,既還,重車餘棄粱肉,而士有飢者。其在塞外,卒乏糧,或不能自振,而驃騎尚穿域蹋鞠。 事多此類。大將軍為人仁善退讓,以和柔自媚於上,然天下未有稱也。”霍去病的不體恤士兵,衛青的媚上都秉筆直書於《史記》。

班固的《漢書》也是繼承了不少司馬遷的觀點,可見漢代人眼中衛青與霍去病功過都很明顯。所以,後世閱讀了解衛青與霍去病,他們必須閱讀《史記》,那麼衛青與霍去病譭譽參半也是情理之中了。宋人黃震雲:“使武帝志在見民,專任李廣足矣。看《衛霍傳》須合此傳看,衛霍聲振華裔,今看其傳,不值一錢。”蘇軾也在《東坡林志》裡記載“武帝踞廁見衛青”寫到——漢武帝無道,無足觀者,惟踞廁見衛青,不冠不見汲長孺,為可佳耳。若青奴才,雅宜舐痔,踞廁見之,正其宜也。”蘇軾所詬病的也是衛青的媚上。

你要是說司馬遷一點點也沒有拿衛青、霍去病對比的意思,我是不信的,因為他兩的傳記和李廣傳記中間就隔著一個傳,還是跟他三人有關的《匈奴列傳》。

最有趣的是,唐宋的武廟裡有他三的身影。李廣缺少戰功依然和衛青、霍去病被官方欽定為被祭祀的名將,這是不得不發人深思的一件事。





半卷


古代的讀書人很多都是非常驕傲自大的,有趣的是還有很多是不得志的,在這種情況下,他們寫詩的時候總是要找一些可以和自己產生共鳴的,很明顯衛青和霍去病與他們是沒有共鳴的,這兩個人一生戰功赫赫,在歷史上更是大名鼎鼎,大多數詩人和他們是沒有共同點的,自然不會寫詩去懷念他們。

李廣也是大漢的名將,他最大的悲劇就是,打了一輩子的仗了,名氣打出來了,卻沒什麼太大的功勞以至於沒有封侯,正是因為這個點,讓後世的詩人覺得自己和李廣非常的像,所以詩人們總是喜歡寫詩來懷念他,換句話說就是在詩人的眼中,他們和李廣是一樣的人,他們和李廣惺惺相惜,所以要寫詩來說李廣。

李廣非常的有才華,卻沒有得到賞識,這種人就容易讓詩人們形成一種強烈的共鳴,當然僅限於一些失意的詩人,這些人都認為自己非常有才華,本事很大,就是沒人賞識,才會導致自己才華沒法施展,李廣就是另一個自己,寫詩說李廣同時也是直抒胸臆。

這些文人還真是挺有意思的,看不上霍去病和衛青,原因就是他們戰功多,地位很高,和自己不是一類人,只要對方犯個錯就拿出來罵,罵霍去病一般都是說他殺死了李廣的兒子李敢,可如果李敢不傷衛青,霍去病也不會殺他。當然李敢傷衛青也是因為他覺得父親的死是因為衛青。文人們就抓住這個不放,壓根不管霍去病為什麼殺李敢。

文人們罵衛青基本就一個點,出身卑微。所以說詩人們寫李廣其實是在自比,自己不得志寫來抒發自己的情感的至於衛青和霍去病,和他們不是一類人,所以不會去寫他們。當然歷史上還是有關於這二人的詩文的,只是相對較少罷了。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鏡可以知興衰 喜歡歷史的讀者們不妨關注歷史雜貨鋪,如果有不對的地方歡迎指出,請多包涵。



歷史雜貨鋪


都因為那句唐詩吧,"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在我們的小學教科書裡,把這裡的"飛將"解釋成李廣,所以幾乎每個中國人都知道漢朝有一個飛將軍李廣,但至於他有多少戰功,估計很少有人真正知道。

但實際上,王昌齡的這句詩裡的龍城飛將真的指李廣嗎?王昌齡自己沒有明說是誰,但有很多人不這麼覺得,我也不這麼覺得。漢武帝時期,真正率軍直搗龍城的是衛青,李廣一輩子都沒到過龍城,怎麼會是說他呢?因此,這位傳說中的飛將軍應該是指衛青才對。如果我們的教科書裡把"飛將"解釋成衛青,我覺得衛青的名字也會逐漸家喻戶曉。



如樓主所說,衛青霍去病的戰功都遠遠大於李廣。李廣難封的最大原因就是因為他自己實在沒有什麼像樣的戰功,而且帶兵途中還經常迷路,貽誤軍機,和對匈奴七戰七捷的衛青,擅長長途奔襲以少勝多的霍去病差的確實有點多。



而且我們知道,衛青出身騎奴,最後做到大將軍,青史留名,他的故事可比李廣勵志多了,也傳奇多了;霍去病就更不用說了,中國歷史上最神奇的少年軍事天才,同樣值得大書特書。在此,希望我們的傳媒界朋友多出一些關於衛青霍去病的影視作品和文學作品,多多發揚他們的故事和精神。


耶律蕭


李廣的戰績不如衛青、霍去病,後人卻懷念稱讚的是李廣,而不是衛霍二人?

我總結有以下原因:

一、先解析衛青的第一場勝仗。

當時漢朝派四位將軍,分四路進攻匈奴。其中包括衛青、李廣率領的數千騎。

由於李廣被匈奴贊為飛將軍。人怕出名豬怕壯。匈奴的主力全部來圍殲李廣的數千騎。

衛青趁匈奴後防空虛,突襲匈奴老巢。俘虜匈奴單于的妻妾奴僕,大獲而歸。

另外兩位將軍也不救援李廣。而是負責皇帝小舅子左右翼的安全。

最終李廣軍全軍覆沒。如果沒有李廣吸引匈奴主力,衛青哪有機會直搗匈奴老巢?

事後衛青加官進爵,而李廣被判處死刑,花錢贖罪,貶為庶人。

衛青凱旋後,並未向天子說明。正因為李廣吸引了匈奴的主力,自己才能立下奇功。

二、李廣與士卒同甘苦,共患難。在這一點上,衛青不如李廣。而霍去病更爛,對待士卒苛刻,不能與麾下同甘共苦。

三、如果說項羽神勇,千古無二。那李廣的箭法,則是古往今來第一人。梁山好漢之一的華榮因箭法好,被稱為‘小李廣。’

四、李廣的‘飛將軍’之名是匈奴給予的。正如遼國稱楊業是‘楊無敵’。

五、《史記》中文學造詣最高的有三篇,分別是李將軍列傳,項羽本紀,淮陰侯列傳。在這三篇中,李將軍列傳排第一。司馬遷給李廣做了一定的宣傳。

六、霍去病品行低劣。用卑鄙手段暗殺李廣之子李敢。最終霍去病莫名的早逝,其子也被漢武帝暗中毒殺。(漢武帝重用法家酷吏,把群臣和皇族屠戮殆盡。有兩人被殺,大快人心。一個是法家酷吏張湯,被另一個法家酷吏處死。一個是霍去病父子之死。)


楊朱學派


我們看國共戰爭片,一定會發現國民黨軍隊有個大問題。凡是蔣介石的嫡系部隊,全部美式裝備,各種補給都很充足。至於那些雜牌軍,不光待遇差、裝備差,往往還要充當炮灰。

其實,漢武帝治下,情況有些類似。

衛青、霍去病是漢武帝的近臣嫡系,漢帝國最精銳的士兵、戰馬任憑他們調度。李廣是邊境行伍出身的猛將,沒有外戚的身份,相當於漢帝國的雜牌軍。所以,李廣所部,待遇、裝備都比較差,出征匈奴時,還要承擔最苦、最難出成績的任務,自然付出傷亡多,看上去收效少。

要深入討論這個問題,就需要梳理一下漢代的騎兵戰法。我們會發現,衛青、霍去病突擊戰法的成功,需要大量支線部隊的輔助。這些支線部隊,由點及線,切割草原的活動空間,這樣漢庭才能把我匈奴主力方向,由衛霍率領精銳,給予致命打擊。至於那些支線部隊,兵力、裝備有限,他們的生死成敗,對於漢帝國來說無關痛癢——對漢武帝來說,作為炮灰的李陵就應該死在那裡。


稍稍展開的話,最近李碩有一本新書叫《南北戰爭三百年》,對兩漢至於南北朝的軍事技術有比較深入的討論。

作者指出衛青、霍去病的主力,其實是手持長槍的槍騎兵,這和長於騎射的匈奴騎兵有很大不同。概言之,匈奴人自幼騎馬,騎馬射箭是其長處;如果要和匈奴人拼騎射,那正好就撞到對方槍口上了。所以衛青霍去病發明出了一種新戰術,就是拿著長槍往前衝,然後在白刃戰中硬碰硬。在雙方都沒有馬蹬的情況下,漢軍在鐵製兵器方面有天然的優勢,長槍長戟是匈奴所不具備的,這樣一來,衛青、霍去病軍就可以揚長避短,取得佳績。這一看法非常精彩,作者進一步列舉漢代畫像石等出土文物,為讀者呈現出漢代槍騎兵的面貌,這裡就不劇透了。

但作者對李廣的分析就比較薄弱了。

他認為,李廣在戰法上保守落後,基本上還在走趙武靈王胡服騎射的老路。所以,作者講:“當衛青、霍去病已經做出表率、幾乎所有漢軍騎兵都接受了……衝鋒肉搏戰時,李廣仍迷戀著他已經藝術化的騎射本領。”(Kindle版:loc 728)在他看來,既然衛青、霍去病開發出了槍騎兵衝鋒肉搏的戰法,全軍就應該紛紛效仿;李廣覺得自己了不起,硬是要和匈奴比騎射,他行他上了,可是他手下人不行啊,這樣打能不輸掉麼?這樣一來,他認為李廣拒絕先進的、適合漢軍的作戰方式,走上了個人英雄主義的歧途。

我個人不太認同。我覺得這個說法有點像對國軍雜牌軍說,你看,人家張靈甫的74師,可以快速突擊,集中火力猛攻,你們怎麼還在和共軍瞎周旋,運動戰你能打過共軍?(當然,這裡有一些不貼切的地方,張靈甫的74師也完蛋了……)

面對以騎射見長的匈奴,槍騎兵有優勢,但劣勢也很明顯:畢竟戈矛槍戟這樣的兵器,最多不過2米多,箭怎麼也可以射幾十米。大家速度差不多快,於是問題就來了:我們一隊槍騎兵衝鋒尋求肉搏,對方騎射手機動後撤,一邊撤一邊射箭——速度一樣的情況下,永遠追不上的……同時,長途奔襲,衝鋒突擊,對馬匹的消耗很大。東亞戰馬本來身材較小,耐力有限,一旦馬匹大批死亡,刀筆吏就要來興師問罪了……

所以實戰中,要實現騎兵衝鋒的戰法,有一些前提條件。戰役準備上,需要有大量馬匹,供主將任意使用。戰術上要選擇狹長地形(作者已經注意到)。更重要的是,在戰略上,就需要攻其必救,打擊其王庭、後方族帳。所以元朔五年(前124年),衛青需要,直接打擊右賢王所部後方,最後俘虜“男女五千餘人,畜數千百萬。”這裡,俘獲人口牲畜的數字值得注意,這意味著漢軍掌握了匈奴右賢王本部的動向,避開其外圍遊騎,直接向其男女老弱、牛馬資產發起攻擊。這樣一來,匈奴弓騎不得不回師救援,由此才能迫使匈奴放棄“追逐騎射”,陷入“短兵肉搏”。(Kindle版:loc 666)

攻其必救的戰略目標,不是一支軍隊可以實現的。這多個戰鬥單位共同推進。這個時候,誰能獲得更多的戰馬、補給?誰能第一時間獲得匈奴動向?在掌握有關情報以後,誰可以攻擊匈奴薄弱的輜重,獲得豐厚戰利品?誰必須牽制匈奴精銳騎兵,甚至與其展開苦戰?

司馬遷告訴我們:這些軍事決策背後,是殘酷的政治現實。誰能獲得皇帝的寵信,誰就能在戰場上獲得主動;相反,缺少堅實的政治背景,縱然有一身的武藝,也不過是大漠中的孤軍,刀筆吏面前的敗將。



在野武將


這件事情的起因,相信某一個人脫不了干係,那就是司馬遷,正是因為《史記》上面司馬遷對於李廣這個人物精彩的描述,使得後人對於李廣這個一生充滿著悲劇色彩的名將感到了一絲敬佩。

有人會說,司馬遷不是號稱最正直的史學家嗎?他難道會在這件事情上摻入過多的個人色彩,事實告訴你,還真的會,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像與這個人沒有當過皇帝,但是司馬遷給他的轉紀成為本紀,本紀就是皇帝的紀傳,關於項羽的那一段描述被稱為《項羽本紀》,司馬遷不是一個沒有感情的機械人,鄭某些方面,他仍然有一些自己的情感,為什麼他會選擇對於李廣這種不吝嗇筆墨的這種描寫呢?

大家是否還記得司馬遷這個人為什麼會受宮刑,沒錯,司馬遷跟李廣的孫子是好朋友,也許是二者之間關係太近或者是司馬遷對於這段事情感到憤慨,因此在實際上面對於李廣這位老相信有著很多的筆墨描述,而對於霍去病,衛青,漢武帝的親戚感到了一絲憤慨,甚至還在某些歷史片段裡面加入了yy的成分,比如說使勁,上面有一段描述描述的是獲取並進攻的時候,然後在實際上面司馬遷不多不少的加了一個字,幸,根據史學家對於這個字的描述判斷出來。司馬遷是猜測和具備衛星與漢武帝之間有著那樣不可描述的關係……

當然,今天的主題並不是這個。我們是說為什麼在唐朝,邊塞詩人會選擇將自己的情感寄託在李廣身上,而不是衛青霍去病這樣功成名就的人身上。

其實過多的就是一種對於自身的那種遭遇上的同情,這一點跟司馬遷本身對於李廣的描述有著不可避免的關係,馮唐易老李廣難封。說到李廣這個人,大家第一個印象就是這個人很能打仗,而且戰功很多,但是犯的錯誤也很多,而且跟上面的關係處理的不好,最後導致了這個人一生未封侯,他戰功的肯定,即便戰功赫赫,即便是已經歷經很多年,與敵人作戰,但是沒有得到他人的肯定。

對於這些邊塞詩人而言,他們之所以有時間去寫詩,很大一部分就是因為他們已經賦閒在家,或者是此時此刻已經無仗可打,懷才不遇,無法建功立業,這就是成了他們的寫照,因此在歷史書上面不斷地翻閱之後,他們發現李廣這個人跟他們實在太相像了。

並且,唐太宗李世民在為自己的身份進行鍍晶,也就是古代的皇帝,通常會選擇一些神話傳說或者是自己的祖先是聖人,烘托自己天子身份高貴。君權神授的這種思想,因此他在尋找自己祖先的時候破格的將李廣作為他的祖先供奉了起來,並且特別的設立了廟宇,這一下子李廣的身份就水漲船高啦,寫李廣等於就是對當時大唐王朝最高統治者身份的肯定,為什麼不去寫呢?

當然說衛青和霍去病在當時整個唐朝不受待見這一點,不盡然。很多人都以一種榮耀,作為自己未來軍功的最高榮耀,封狼居胥,霍去病和衛青兩個人雖然在歷史上面,尤其是在《史記》裡面對於二人的描述有些含糊糊,但是他們的軍功卻是實實在在的,並且這兩個人成為了擊破匈奴主力,把匈奴王庭往北遷移的最大工臣,因此當時在大唐王朝很多,那時候仕途正順的人就希望能夠建立像衛青,霍去病一樣的那種功勳,是在真正與遊牧民族對戰的人裡面,更多的人還是願意選擇去相信。衛青和霍去病的,大漢王朝的兩位戰神啊!他們的功績,無論歷史如何轉載,無論歷史對於二人如何的抹黑,都沒辦法泯滅,這才是青史留名,流芳百世。


漩渦鳴人yy


人稱霍嫖姚,衛青也不少

誰說寫霍去病的詩句不多,無論李白、杜甫、王維等等大詩人都寫過霍去病的詩句,而且很多都是以霍嫖姚的形式出現。

不過個人最喜歡的還是匈奴人寫的那首:

失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
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婦無顏色。
失我今神人,使我不得祭於天。


而且關於讚美衛青的詩句也不少,所以並不是說沒有什麼人去讚美衛青霍去病。

名篇的效應

首先不否認李廣這個人,只是可惜他沒有像張騫和霍去病那樣自帶GPS的大腦,在進軍匈奴的過程中迷路最後自殺,實在是可惜了這三朝名將了。


不過李廣能在詩句中出名,還是在一定程度上是名篇的效應,像是王昌齡的《出塞》這等千古名篇就給後世記住李廣這個名將加了一定的分數。(注:龍城到底指匈奴的祭天之處,還是指盧龍城即漢代右北平所在地,這裡存疑不過後一種解釋合理一些


都是傑出的將領

其實無論李廣亦或是衛青、霍去病都是西漢將領中的代表性人物之一,而流傳下來的詩詞雖然多,但是名篇相比這些詩詞總量還是少的,但是我們大多數人如今學的卻又基本上都是名篇,恰好讚美李廣的詩詞又是名篇中的一篇。



這樣就造成了一定的錯覺,認為只大力讚美了李廣一人而已。所以說並不是沒有去推崇衛青霍去病二人的功績,而只是自己沒有怎麼去了解造成的誤解。不過這也算後世為李廣討回了一個公道,畢竟我們的飛將軍“李廣難封”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