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唯一在國號前加「大」字的國家,但面積卻還沒浙江大

大家都知道,“大”這個字主要是指面積、體積、力量超過一般對象。而在國號前加“大”字,往往是對自身實力的一種彰顯。

亞洲唯一在國號前加“大”字的國家,但面積卻還沒浙江大

我國曆史上共有三個王朝在國號前加“大”字,第一個是元朝,忽必烈從《易經》中取“大哉乾元”,定國號為大元。後繼的明朝、清朝也都繼承了這一用法,在國號前加“大”字。至於大秦、大唐、大宋其實是民間叫法,正式國號是沒有“大”字的。

元明清三朝國號前加“大”,是因為無論國土面積還是綜合實力在當時世界上都是數一數二的。清朝滅亡後,我國已經不再在國號前加“大”字了。如今縱觀整個亞洲,依然執著的叫自己“大某某國”的只有一個國家——韓國。

亞洲唯一在國號前加“大”字的國家,但面積卻還沒浙江大

日本也曾短暫自稱過“大日本帝國”,但那是明治維新到二戰期間,日本仿效英國來彰顯自己殖民地多,二戰結束後就廢除了。

那麼面積沒有浙江大的韓國,為什麼要叫自己“大韓民國”呢?這就得從歷史說起了。

商朝滅亡後,商紂王的叔父箕子被分封到了如今的朝鮮半島,稱“箕子朝鮮”。此後,這裡先後出現過新羅、百濟、高麗等政權。

直到明朝時,李成桂自立為王,上書朱元璋請封國號,朱元璋認為朝鮮這個古稱聽起來不錯,就正式賜名朝鮮。此後這個國號一直用到了現在。

亞洲唯一在國號前加“大”字的國家,但面積卻還沒浙江大

那韓國這個國號又是怎麼來的呢?

大家都知道,朝鮮和韓國英文都是Korea,翻譯成漢語卻變成了朝鮮和韓國。其實韓這個詞由來已久,早在箕子統轄半島大部分地區時,南部就存在著馬韓、辰韓、弁韓三個部落,簡稱三韓。

甲午戰爭以後,清朝作為失敗一方無力再管轄半島事務。1897年,朝鮮國王李熙從俄國遊歷歸來,自認為效仿俄國道路可以與清朝和日本抗衡,於是決定稱皇帝。

亞洲唯一在國號前加“大”字的國家,但面積卻還沒浙江大

在國號的選定上李熙頗費了一番功夫。首先“朝鮮”這個名名字是朱元璋賜的,絕對不能再用了,於是他決定採用另一個古稱“韓”為國號。

為了達到與大清國和大日本帝國平起平坐的效果,他又在國號前也加了個“大”字,稱“大韓帝國”(山寨大清帝國)。

亞洲唯一在國號前加“大”字的國家,但面積卻還沒浙江大

二戰期間,整個半島都成為了日佔區,韓人在海外建立了流亡政權,但仍延續了“大韓”這一稱呼。半島光復後,南部正式建立“大韓民國”。

值得一提的是,“韓”字在韓語中發音本身就是“大”的意思。“大韓”自然就是“大大”之意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