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大涼山:進村的藤梯變成767級牢固鋼梯,9名女子上山當媳婦


這是原來懸崖峭壁上的“附巖藤梯”,自從建成鋼梯以後,這條充滿艱辛曲折的出山之路已經廢棄,成為心酸的珍貴記憶。現在還能尋覓到的,剩下只有峭壁上的三段,大約50米。2016年5月26日,一位村民爬天梯上山,身後陡峭的懸崖讓人心驚肉跳。

以前村民上下山所使用的藤梯,需要花費一個半小時才能上山,如今已經被廢棄,用安全性更高的鋼梯所代替,用鋼梯上山可以讓村民節省半個小時時間。

2017年11月5日,四川省涼山州,懸崖村的孩子們莫色拉作、莫色阿呷與莫色日布走在鋼梯上,準備去上學,深秋的懸崖村雲霧繚繞、猶如仙境。

2017年11月5日,四川省涼山州,從懸崖村遠眺峽谷谷底擴建的學校,偎依在美姑河邊,孩子們下山在這裡全寄宿式讀書,不再擔心有安全隱患。

2018年1月17日,位於川西大涼山的昭覺縣支爾莫鄉阿土勒爾村掀起旅遊開發大熱潮,6.3億元打包開發資金將把這個曾經創造過人類生存奇蹟的邊僻山頂小村建設成“山地旅遊勝地”。

見證:2016年10月13日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阿土列爾村是著名的懸崖村。懸崖村口口相傳的歷史可追溯到200年前,村子坐落在海拔1600米的一片山頂緩坡上。從山底的勒爾村小學到山頂的村莊海拔高差將近1000米。

村民走向外面世界,需要順著懸崖斷續攀爬17條藤梯,其中接近村莊的幾乎垂直的兩條相連的藤梯長度約100米。

圖為,村民們在休息,修路的村民都不帶水,水沒地方放,只有忍一忍,實在渴了就在路邊撿一些空礦泉水瓶,喝幾滴剩下的水。

圖為修路村民背鋼管上山。

45歲的村民某色伍哈卸下修路用的鋼管,將它們卡在鋼梯的螺絲上,坐在梯子中央,喘著粗氣休息。莫色伍哈一手握緊扶手,一手掐指算著,再10多天,鋼梯就要完工了,那時候正好趕上彝族年,那是彝族人一年最喜慶的日子,“孩子們回家就不用再走危險的藤梯路了”。

圖為一位當地村民揹著鋼管向上爬。新修建的鋼鐵天梯鋪設攀登“懸崖村”的道路。

圖為,村民背鋼管上山修路。一趟上去,需要休息6次,5個小時往返一次。

隆冬時節的鋼梯上紅旗招展,村子裡的兒童們在幼兒園看著動畫片。梯道延伸、加固工程正在實施,項目落地規劃正式啟動,“擼起袖子加油幹”的大幅標語成為村裡新的“遠望號”!

一夜之間,這座小村聞名全國,好消息接連不斷。目前,成都一家旅遊集團已入駐,擬投資3億元,打造“懸崖村—古裡大峽谷”景區。

圖為“懸崖村”吸引了許多遊客前來攀登鋼鐵天梯。

吉伍爾洛是其中一位幼教老師,她從條件更好的西昌市遠嫁到懸崖村,是懸崖村第一個嫁進村的大學生媳婦。因為愛情的力量,生活條件的艱辛已經不再重要,吉伍爾洛無怨無悔,如今和丈夫、孩子共同守護著懸崖村這片土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