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喝玩樂在濰坊—帶你領略奎文文化遺產

吃喝玩樂在濰坊—帶你領略奎文文化遺產

作為一個千百年的古城發展至今,沒有點真材實料的手藝,還怎麼敢去說文化底蘊歷史累積什麼的不知深淺的文字嗎?快來看看 濰坊奎文的非物質文化有哪些。

吃喝玩樂在濰坊—帶你領略奎文文化遺產

濰坊仿古銅印鑄造技藝:山東省級非遺項目,銅印鑄造技藝代表性傳承人王昌年、龐希文於1986年成立了“文年齋”濰坊銅印研究室,將雕刻藝術與冶煉技術有機結合,字劃清晰,玲瓏精緻,是一種有著使用和欣賞雙重功能的藝術珍品。

吃喝玩樂在濰坊—帶你領略奎文文化遺產

濰坊朝天鍋製作技藝:山東省級非遺項目,朝天鍋起源於清乾隆年間,發展到今天長盛不衰,2013年申報為山東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代表性傳承人韓重慶被山東電視臺《美食走天下》、《舌尖上的山東》和中央電視臺《為您服務》等欄目報道,提高了朝天鍋的知名度。


吃喝玩樂在濰坊—帶你領略奎文文化遺產

吃喝玩樂在濰坊—帶你領略奎文文化遺產

濰坊四通捶:濰坊市級非遺項目,於清朝道光年間傳入濰坊,有著柔似蛇、鋼如鐵、猛如虎、巧如燕的特點,是一種內外兼修、剛柔並濟、實戰性極強的地方拳術。代表性傳承人武法義帶領弟子多次奪得國家級、省級等武術比賽大獎。

吃喝玩樂在濰坊—帶你領略奎文文化遺產

莊氏正骨:濰坊市級非遺項目,已經歷了近200年的發展歷程,在當地民間享有“接骨神醫”、“妙手回春”、“正骨神手”等美譽。現第四代傳承人莊龍義和第五代傳承人莊建祥在奎文區莊家社區德善堂中醫骨傷病研究所行醫濟世。

吃喝玩樂在濰坊—帶你領略奎文文化遺產

莊家九頭船:濰坊市級非遺項目,九頭船的船體長9米,中間寬2.4米,高達2.3米,選用優質木料扎制而成,船上人物造型生動,服飾優美,動作矯健,技術嫻熟,演員集演奏、說唱、舞蹈、雜技於一體,表演極具觀賞性和藝術性。其代表性傳承人為莊連英。

吃喝玩樂在濰坊—帶你領略奎文文化遺產

中國古琴製作技藝:濰坊市級非遺項目,古琴,亦稱瑤琴、七絃琴,為中國最古老的彈撥樂器之一。傳承人馬榮盛成立“石琴山房古琴藝術中心”,有效地保護和傳承發展古琴製作這一具有歷史文化價值和現代開發價值的民間工藝項目,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吃喝玩樂在濰坊—帶你領略奎文文化遺產

恆盛齋點心製作技藝:濰坊市級非遺項目,濰坊恆盛齋點心創立距今已有100多年曆史。傳承人劉盛海成立了“濰坊恆盛齋食品有限公司”,點心製作考究,其過程全部採用手工製作,工藝非常繁瑣,所有產品都是傳統的、純手工的、健康的、無添加劑的老濰縣正宗點心。

吃喝玩樂在濰坊—帶你領略奎文文化遺產

濰縣後門街龍燈:濰坊市級非遺項目,後門龍燈始於明正德年間,以其特有的“九節龍燈十八式”的表演形式在北方地區獨樹一幟,五百年來經久不衰。舞龍場面十分壯觀,巨龍噴火吐霧、雲珠呼喚、鈴聲悅耳、動靜一體,是中國傳統的民間體育形式。劉寶生是後門龍燈第十六代傳人。

吃喝玩樂在濰坊—帶你領略奎文文化遺產

濰縣鑼鼓:濰坊市級非遺項目,民間傳統的打擊樂,距今有200多年曆史。濰坊鑼鼓具有節奏嚴謹、層次分明、強弱結合,遙相呼應的特點,其打法在山東乃至全國絕無僅有。其音樂風格具有山東樸實純真、粗獷豪放,催人奮進特點。濰坊鑼鼓傳承人為何忠信、郎鹹光、韓力勳等。

吃喝玩樂在濰坊—帶你領略奎文文化遺產

葛氏針灸:濰坊市級非遺項目,中華經典針灸,“子午流注”和“靈龜八法”是其針灸術的精尖技術之一,葛氏針灸治症門類多、療效高、技術全面,其治症常出奇制勝,葛遵堯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治療大量濰坊嬰兒癱病人,名動一時。現傳承人譚允熙在奎文友誼中心衛生室行醫。

吃喝玩樂在濰坊—帶你領略奎文文化遺產

標本製作技藝:濰坊市級非遺項目,濰坊標本製作技藝起源於南方,經過百年來的完善提升,形成了自己的標本製作風格。傳承人方寶明不斷總結和創新,使根藝和標本完美的結合到了一起,其作品活靈活現、合乎自然,搭配合理,給人美的感覺和藝術享受。

吃喝玩樂在濰坊—帶你領略奎文文化遺產

富郭莊芥茉雞製作技藝:奎文區級非遺項目,相傳濰坊富郭莊的芥茉雞由乾隆皇帝御賜菜名“芥茉雞”。 其傳承人孫振信在祖傳配方的基礎上,經多次改革創新,所創“原味雞”、“清拌雞”,口感獨特、味道鮮美,堪稱一絕。“振信”和“富郭莊”先後獲得商標註冊。

吃喝玩樂在濰坊—帶你領略奎文文化遺產

濰坊皮刻製作技藝:奎文區級非遺項目,濰坊皮刻源於明代,選用優質黃牛頭層植鞣皮革為原料,運用刻劃、敲擊、推拉、擠壓,染色等技法,以製作出具有豐美立體圖案的皮革製品。傳承人楊瑞峰的作品雕刻精美,工藝細緻,不僅具有實用性,還具有莊重典雅的藝術性。

吃喝玩樂在濰坊—帶你領略奎文文化遺產

吃喝玩樂在濰坊,感謝你能看完此篇文章,更多精彩內容,小編為你持續推薦!如果喜歡這組推薦,那收藏關注點贊轉發也是極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