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北大连夜抢状元,你怎么看高校“讨好”学生?

吴坚信


北大清欢抢夺状元的事情,每年都在上演,每年的戏码都不一样。我感觉这是一件很可悲的事情。

第一,北大和清华,是中国大学里的翘楚,是最高学府。既然是最高学府就因该有最高学府的样子和胸怀,抢夺状元这件事,我感觉是配不上“中国最优秀高校”的称号的。曾经有个报道说,北大和清华为了争夺一个状元,两所高校的老师在学生家里当面互相拆台指责,甚至最后两所学校展开竞拍,这个给2万,那个给4万。学生最后很尴尬。这种做法,我认为可以在一些没有任何技术含量和职业道德的小商小贩之间展开。而北大清华,作为中国高校的旗帜,竟然有如此没有技术含量的事情,让人汗颜。

第二,学生不是商品,不能用抢的。何谓大学,大学者,大学问也。不是人多,不是学校的面积大,更不是状元多。两所高校的行为,在一个层面上是对学生的不尊重,是对“大学”的不尊重。两所高校对不起他们各自的校训和历史。

第三,坦白说,即便两所高校不争。每个省的状元也会在二者之间选择一个。为什么争,这背后的原因很多,为了显示自己的学术根基。为了彰显自己学校的学术氛围,为了提高社会影响力。但是,抢学生不是彰显学术氛围的方式和手段。每年上演的状元抢夺战,更能彰显两所高校的小肚鸡肠。没有胸怀。

第四,什么世界级的名校,我想世界级的名校和状元没有多少关系。名校吸引学生靠的是自己的学术氛围,两所高校应该把经历放在如何加强本科生的教育上,而不是在一些“状元”身上大做文章,

不管何时,大学都应该以学术为重,希望这种争抢状元的事情会越来越少。


教书匠2018


目前,高校录取通知书已经陆续发放,

现在是双向选择的时代,高校在挑选学生的同时,学生也在挑选高校。该如何吸引学生报考呢?最近,一些高校使出“洪荒之力”发动的“抢人大战”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最先是山东大学开了个头,“暖气、空调、洗衣机、咖啡机、食堂饭菜好、校园内有猫……”山东大学在官方微博上抛出种种“福利”吸引高考生报考。此举随即引来一众高校跟帖发言,纷纷用非常接地气的语言介绍起本校的特色来,比如“网红”城市、校车免费、独立卫生间、江浙沪包邮等,大有誓与山东大学一争高下,掀起“抢人大战”之架势。

以往,一些高校会在录取工作结束前以各种方式,比如发放新生高额奖学金、承诺入校后重新选择专业等方式恶性抢夺生源,这些方式已经被教育部明令禁止,而且这些高校的恶性抢夺生源大战也让高校的声誉受到了影响。如今,随着社会的变化以及高考生群体的变化,高校“抢人大战”所采用的方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高校越来越知道如何利用互联网来吸引“00后”考生,宣传自己的优势。山东大学发出的那条微博就以其简洁明快、接地气的语言而被网友迅速送到评论高位,成功吸引了“00后”考生的目光。

在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下,高校也逐渐适应社会的变化,在宣传方式上出现了“萌”“秀”“逗”的新特征,而不再是冷冰冰的官方语言。高校放下身段甚至带点幽默感地去争取学生,愿意给学生提供更多维度的选择,这样的高校更讨喜。固然,奖学金是高校吸引考生的方式之一,但对于大部分“00后”考生来说,只靠奖学金去吸引是远远不够的,他们关注更多的是学校的环境、住宿条件、伙食、运动设施、校园WiFi网速、出国交流机会等等,所以,当网络上出现关于“住宿条件最好的大学”或者“哪家大学的伙食最好”的讨论时,总能引起广大考生及过来人的热烈讨论。

当然,高校最重要的工作还是提高教育质量,让学生能够学有所成。不过,提高教育质量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如果高校愿意在努力提高教育质量的同时,改善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环境,这样的高校就值得选择,因为他们的心里是装着学生的,是为学生考虑的。


大洋网


清华北大争夺状元,这其实是现代版的千金买骨的故事。



许多机构都做过调查,恢复高考以来,历年的状元,其最终成就,并没有特别优于其他人的地方,当然也不会太差。一般来说,高考状元的学习水平和全省的前100位乃至200位,其实没有多大的区别。既然如此,为什么清华北大还要连夜去抢夺状元呢?

古代有个侍臣去给君王买千里马,结果买了一堆千里马的骨头回来。君王大怒,我要的是活蹦乱跳的千里马,而不是千里马的骨头。侍臣说,现在君王连千里马的骨头都不惜千金买了回来,那些有千里马的人,还不立刻把千里马送到君王这里么。君王大喜,后果然有不少人向他进献千里马。



清华北大争夺状元也是同样的道理。争夺状元,体现了对人才的重视,自然也连带着把全省排名靠前的学生给争取了过来。与此同时。国人一向有浓厚的状元情结,状元去了哪个学校,无疑会对那个学校起到很好的宣传作用,真可谓一举两得,连广告费都省了。

再者,清华北大都在北京,两所学校实力相当,常常暗自较劲,在招生过程中自然也不甘示弱,各自拿出的最好的条件,去争取最好的学生,连夜争抢状元自然也就不新鲜了。



总的来说,这并不是坏事。至少明白无误的告诉世人:读书是有用的。

国之重器,大国上庠。感受大学文化,瞭望科技前沿,亲历一流征程,敬请关注头条号“上庠”。

上庠


大学的时候有一次去清华找高中同学一起吃饭,着实被他们的地下食堂惊呆了,时隔太久,已经记不清食堂名字,但是永远记得那个宛如豪华餐厅一样的金碧辉煌的大学食堂,不仅奢华,还很实惠。那一刻真的自卑到了骨子里,渺小到了尘埃里,万千慨叹涌上心头,草根大学与名校果然是不可同日而语。

从那以后便再没有找这位高中同学玩儿过,太自卑了……

众所周知名校基础设施非常好,对于寒窗苦读的莘莘学子们来说,可以说是极尽奢华了,无论是居住条件还是饮食条件,那都是一等一的,教学设施更不必说,名师、先进的教学设备、艺术气息浓厚的教学楼、风景优美的校园,等等这些一应俱全,真正在名校读过书的同学,一定深有体会。

对此,也许有人会认为,作为高等学府,治学严谨才是关键,做这些表面文章做什么?这并不是表面文章,人都会有对物质条件的追求,也有追求的权利与自由,尽可能以优越的物质条件来吸引真正的人才,本没有什么值得非议的。

人才与名校之间本来就是相辅相成、相互成就的关系,名校以优越的物质条件吸引人才,人才以其真才实学振兴学校,“今日你一学校为荣、明日学校以你为荣”,正是名校对于人才的热切期盼。


工业互联网


因为高等学校们很清楚!“读书是有用的!”

他们更清楚“高分绝不意味着低能!”。高分低能这个提法本来是为了平复低分者的心情,结果就变成了“低分一定高能”的反智仇智逻辑!

清华北大必须要争抢各省前200名!虽然对于一般人来说他们都是学霸,但两个学校希望找到学神!学霸和学神的区别是→学霸考100分是因为学得好,学神是无奈满分只有100分!学神最终很大比例搞科研能使科学理论进步,学霸最终很大比例能掌握进步了的最新理论造福人类!

科教才能兴国!

目前的中国就应该“唯教育论”“唯科学论”!

因为冗陈的历史造成了人人都有“机关算尽”式的小聪明,而缺少“修身治国”的大智慧!


用户3952678668192


他们为了自身排名应该更多的在教学上 制度上下功夫 而不是靠几个状元莱挽救 五流大学找几个状元也可以排进前二十 信不信


很安慰你终于来了


我只想说,现在的清华北大配不上这些状元,甚至每个省的前1000名都配不上。

如果不是因为语言障碍,信息闭塞,vpn不好用,学费太贵等原因。各个省的前1000名去国外真正的好大学读书才算是不耽搁人才。

尤其是文科。我国的社会科学教育以及整体的研究水平非常低,甚至不仅配不上这些学生,连中国本身的发展水平都配不上。


咸鱼55852700


对于状元生来说,清华北大并不是唯一的选择,事实上两所学校的口碑已经大不于前,我到现在都不明白为什么要所谓的艺术特长生,清华北大就是为国家培育栋梁之才的,招物理数学方面有偏科特长的我能接受,看看都招的些什么啊,别说什么复合型人才,清华北大之所以有今天的地位是因为在基础学术的领域上成就给予的,而不是什么艺术比赛拿了冠军得了奖。


闲来无事222


一个好大学真正最珍贵的部分其实是他的生源,高考前100名(一个省前100都有机会上清北)无可置疑绝对是万里挑一,人中龙凤,想想这么一群人聚集起来相互影响,相互学习能爆发多大的力量。

有一个很简单的名校如何变强变大的简单模型:优质生源-分数大涨-资金多-教师、硬件变好-优质生源,经过十年八年循环,一所名校就诞生了。看看西电的近年来分数线就知道了。借助互联网的高速发展,起码生源高了一层次,连带学校声誉排名都逐步上升。


每日学习一点


我觉得应该是大学快忘了自己是干嘛的了吧 精神没有了 或者不被社会接受了 只好比物质了 如果是初中高中抢生源我还理解一点 但是大学 我觉得不应该这样的 做好自己应该做的就行了 (之前看奇葩说 高晓松说 大学是国之重器 是让国家相信真理的地方 现在的大学 我觉得大多数差的太远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