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某高校大三学生开学被强制离校,学生不服遭反问“你还要毕业证吗”,对此你怎么看?

年方二吧


最近一条消息刷爆了朋友圈,河北外国语学院大三的学生刚入学就被要求去实习,但是学生也就要求交纳学费。

并且要求学生签订相应的协议,搬出学校之后,一切与学校无关。有部分学生感到十分不理解,却被老师反问:“那你还要毕业证吗?

无独有偶的是,在8月29日上午《中国青年报》报道,河北曲阳实验中学,有家长在微信群抱怨30多个学生住一个宿舍,学校的住宿条件太差了。

让家长感到更不可思议的是,因为家长的几句抱怨,导致孩子在开学的时候,没有办法正常入学。

事件被曝光之后,有很多学生纷纷留言说,自己所在的高校也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学校经常会有各种不合理的管理规定,完全不考虑学生的感受,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之中,还要求学生能够完全服从,只要学生有任何意见,都以学籍或者是毕业证来压制。

是什么让学校可以肆无忌惮的侵犯学生的权利?又是什么让学校把学生不当作个体上的“人”,而是完全成为“物化”的赚钱机器,或者是提升升学率的考试机器?

我想主要的原因就是教育行政化。

行政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上级必须服从下级。不论是中学还是大学,在学校的管理和教学上,真正拥有话语权的,不是教师也不是学生,而是学校的领导。

从学生的穿衣打扮,到老师的聘用晋升,再到学生的考试毕业,只有学校的领导不想管的,没有学校的领导管不到的。

即便是学校的管理出现了问题,引起了老师和学生的强烈反弹,领导也不用过于担心,毕竟让他们成为的领导的不是学校的老师,更不是学校的学生。

对于部分学校的领导来说,他们唯一要做的并且值得努力做好的,就是要揣摩提拔他们的上级行政部门心态和需求。

学校对于学生拥有“生杀大权”,而学生和老师却只能借助媒体才能维护自己的合理权益,在这样的背景下,却要谈论什么“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自由之精神,独立之人格”,不是显得多此一举吗?

明明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明明是学校的招生的速度太快,导致宿舍供不应求,还要美其名曰说,我们是为了学生好,学生的实习环节也是培养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在很多学校的管理已经变成了“无赖式管理”,你和学校讲法律、讲规定,他给你耍无赖,你给他耍无赖,他给你讲法律、讲规定。

期望我的回答能对您有所帮助


升学与考试


好久国家规定,大三就必须去实习,还不准住校了?

而且谁给你勇气让你收别人学费还不让别人住校的?

又是谁起草了这个协议的?

1.一切费用均由个人负责 2.发生意外,本人承担一切责任 3.未完成实践教学计划,本人承担一切责任 4.实习期间人身安全由本人负责 5.发生纠纷,由本人负责

首先,国家从没有规定大四不准住校,必须实习,正规高校住宿都是住到毕业的,我记得我读书的时候,我们学校甚至暑假寒假都是可以住的哦,不会特别收费,住宿的阿姨还会假期留下来照顾学生。

再说学费,既然你都让学生直接实习一年了,而且还不准住,都不在学校了,你这学费又是让学生在学校学什么呢?

最奇葩的就是这个规定,虽然大学生都是成年人,自己承担民事刑事责任权利,但是同时他们也是学生的身份,学校企图用霸王协议,撇清责任,是不是太法盲,太天真。

真心建议,贵校把这个协议拿给学校的法学老师看看,拿出来真是丢人

这么说吧,你们的行为是违背教育法的。如果学生被你们强行要求去实习了,出事了,是你们需要负责的,发生意外,你们也是没办法逃脱的。就因为你们莫名其妙的理由,强迫实习,不给学生拿毕业生,那是绝对不现实的

你们是学校,不是黑社会,更不是法外之地,怎么这么想当然呢?就说这个德行,我不管你是野鸡大学还是正规大学,臭名远扬后,我估计真没有人来报考了。

就你这个德行,你好意思说你是老师吗?


廖彩琳律师


终于看到中国的野鸡大学了,本科只读三年不说,连第三年也不准学生上,而是把他们直接赶出校门,美其名曰实习,却一切费用、意外、学业、安全、纠纷,由本人承担全部责任。也就是说,你把学费交了就滚出去,一年后回来拿毕业证;如果你有意见,一年后你就毕业证也别想来拿了!

再没有比这一“本”万利的生意了,给你一个毕业证的本子,几千上万的学费就收荷包里去了,这哪是教书育人,这分明就是强盗抢劫!师者的传道授业解惑哪里去了?这些大学究竟是培养人才的地方,还是坑蒙拐骗的沃土?

看网友反映的情况,这样的野鸡大学还不算少,全国各地都有。现在是学校放开,谁都可以办学了么?这种情况学校是不是涉嫌欺诈,学校负责人是不是应该承担刑事责任呢?社会要正气清风,首先就应该从教书育人的学校抓起,不是让什么有关部门出手,而是司法机关应该主动作为,作为强买强卖诈骗案件来处理,这样才会在所有人心目中树立敬畏之心,才能让整个社会逐步风清气朗,社会文明与经济发展相匹配,否则我们就只能永远是别人心目中粗俗的暴发户国度。


徐德文


前两天就读到了这则校园新闻,在感觉奇葩的同时,也很疑惑,内地大学中还会有这样不负责任甚至可以说唯利是图的高校吗?不会是哪个野鸡大学吧?仔细一查,并不是野鸡大学,而是一所叫河北外国语学院的民办高校。但不得不说,这真的是一所很奇葩的大学。

该校的奇葩之处,首先是打破了我对内地大学本科学制的认知,本科居然是三年制,这与内地大学通行的四年制本科明显不同(部分医学类专业及少数理科专业是五年制),这是要“本科速成“吗?不知道这个办学资质是怎么审批下来的,难道民办就可以“任性”?

其次,就是这次事件中的所谓“实践教学”。名字很好听,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得到提高,本来是大学教学的应有之义。问题是,“实践”就是提前离校吗?“教学”是学校什么都不管吗?和学生签订的协议,包括五点内容,一看就是学校对“实践”中的学生既无任何“教学”,也与学生无任何“瓜葛”了。这哪里是什么“实践教学”的协议,分明就是提前一年把学生轰出校门的通知!提前轰出校门不算,还要第三年学费照收!当受到质疑的时候,该校一个老师居然威胁:你还想要毕业证吗?

这样的行为,这样的老师,这哪里像什么大学,分明就和那些不退押金不发工资直接赶人的血汗工厂的老板一个做派!就算是民办大学,就可以这样公然挑衅教育规则,只顾唯利是图,把学生作为欺压的对象吗?

中国还有多少这样的民办大学?还有多少这样的不讲起码的社会公德,不遵守基本的教育规则,缺乏起码的契约精神的所谓大学?这样的大学存在的意义在哪里?希望相关教育主管部门好好核查一下,对某些打着教育的旗号,实际破坏教育基本要义,只顾唯利是图,实际上是害群之马的所谓大学应予以严格规范,乃至取缔其办学资格,以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和教育的基本精神。


风雨燕园之百二十载


全国高校不断扩招,越来越多的高三毕业生能有上大学的机会。如今就业的门槛很高,在高考没有考上本科的学生,毕业后也会选择提升学历或者直接就业。而本科学生可以选择考研或、出国深造,或者毕业后就业。毕业前学生实习会遇到哪些问题?学校如何辅助学生实习?


河北某高校为民办本科大学,本科是三年制,在大学开学之际要求学生离校实习,存在不合理之处。该校在大三开学之际,在学生交过学费之后,强制要求学生离校实习。学校老师称是为了响应实践教学,但却没有对学生进行实践指导与协调,签署的协议内容也是学生个人承担相关责任,与学校无关。这样的一系列行为,不利于学生的实践发展,学生在实习期间的安全无法得到保障。


学生的发展规划不同,学校不应强制学生离校,应该提供学生住宿与学习场地。大三学生可以参加社会工作实践,有利于毕业后的工作发展。学校强制要求学生实习却不提供住宿,不利于学生备考研究生。学校应该尊重每个学生的发展意愿,因学校资源分配不当,而强制大三学生离校,以毕业证来威胁学生,违背了教育的公平公正性。


无论是公办大学还是民办大学,都应该以培养人才为目的,为学生的发展着想,提高办学水准,不应唯利是图。每个高校的学校制度不同,学生进行实践教学但不应签署不合理的协议。学校应该尊重学生的选择,为留校备考的学生提供住宿等。


决胜网


第一,在我们去评判这个事情之情,首先,我们要了解河北外国语的性质。民办高校,分数很低,好像是只要填报这个学校就会被录取。这个学校是近几年才升的本科,学校里有专科,有本科。其次,我们看看这个学校的此次这么做的原因。我们看下面的几幅图,能够看出,学校也并不是把所有学生都赶出了学校,学校里有专科本的培训,只要是报了这个专升本的考试,是可以留在学校里继续住宿和学习的。那些没有报专升本的同学只能去参加社会实践。

第二,为什么报专升本的就可以留下?不是说学校里宿舍紧张吗?学生拿钱继续在学校里学习,参加相关的专升本的考试,学校的宿舍条件就改善了?学校的宿舍就因为几个学生报名专升本宿舍就凭空多了好多?只能说明,学校里的宿舍有很多,因为这些学生继续在学校里带着不能给学校带来收益,所以,大三的学生只能被扫地出门。而在这个时候,正是新生入学的时候,需要给这些即将到来的金主腾出地方。

第三,在看看那些实习的同学,看看学校里的给学生出具的参加社会实践的相关的证明,简单概括就是,只要出了学校去实践,学生的一切都和学生无关,我靠,这个甩手大掌柜做的真到位。这得多大脸才能说出这句话。每个学校都会安排学生去参加实践,一般学校会指派老师带队去实习,既可以保护学生的安全,也方便和实习单位的沟通,有学校老师的参与,学生实习的时候,心里也踏实,学生对学习也有归属感。我记得河北师大实习的时候,师范类的学生的实习单位都是学校,按照区域,每个区域有个实习老师的带队老师,带队会每周检查学生的实习请况。

总之,这个学校真的不怎么样,只知道利益,不知道学生,谁能给学校带来更多的收益,就把谁当做学生,反之,就扫地出门。这样的学校还是少一些。


教书匠2018


大学生实习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增长知识。可是有的学校却把实习搞得走了样、变了味,让人无法理解。河北省保定学院组织大二学生到北京民族饭店实习,时间安排了半年,从5月份开始到10份结束,现在已经实习4个月了。实习的工作为饭店服务员岗,具体活儿就是打扫客房卫生、餐厅端盘子、擦桌子、清理剩菜剩饭。饭店每月给实习生支付2000元工资。这种实习活动安排半年没有任何意义。简直是在浪费学生的学习时光,是在误人子弟。说白了是以实习的名义把学生变成了廉价的劳动力。是一种违法行为。


察哈尔左卫


当吐槽自己的学校一般,毕业后找工作难时,遇到河北外国语学院这样的做法,瞬间幸福感爆棚,原来恶劣不人性的大学是这么干呀。

一边探讨北大清华之类的大学会被颠覆,什么西湖大学,湖畔大学都来了,不要表面上的把式,只求学真本领,我们想教育不本就应该这样吗。一边是各种奇葩的大学大专广泛存在。

河北外国语学院这类学校,并不会倒闭,每年入学新生喜洋洋,大三即毕业找实习难。

1、为什么非要读个大学,为什么非要拿个大学毕业证。像这种大三即赶出学校,不对学生负责的大学存在着,不就相当于交钱买文凭吗?这类学校的管理者,老师们是怎么想的。

总之学生,老师都很可怜。

2、用人单位的要求越来越高,研究生毕业,名校毕业,因为我们就业的人太多,工作太少了,这是残酷的抢饭吃的争夺。应该不能全部甩锅给学生,说能力不足等,社会资源调剂出问题了,资源分配出问题了,真正致力于教育,民办教育,技能教育的还没被调起充分的能量。

每个人都做好自己手中的工作多好,每个人都有同理心,多给点机会多好。

3、16-22岁,是上大学的年龄,是最美好的青春年少,却让不少学子感受社会的冰冷,劳作的马虎,榜样的恶俗。唉,这段时间的影响会造成很长的阴影,有些一辈子都无法清除。

有的时候,有个学上,有份工作都让人无比感激了,多少人遭受不公平,遭受各种权力的压榨。

不想那么多了,这类学校赶紧转型或被并购吧,别耽误那么多人的青春了。


财经作家邱恒明


河北这所高校的做法不合理,不地道。

大学生进行实习很正常,离开学生去实习单位也正常,但是不合理与不正常的行为在于强制离校,学费照收,不问实习单位,不过问学生安全,一推三六九,这是推卸责任,放弃管理。对于学生的提问,老师以“还想要毕业证”进行威胁?有失师德。对于这样的学校,我只能摇头。

学生为什么考入一个学校?除了分数之外,也是基于对学校的信任,希望在这里学会做人,懂得人生,学有所成。因此,老师的行为,学校的作为,对于学生都是有很大影响的,但是这所学校如此做法,显然给了人们不好印象,极端不负责任,唯利是图,欺骗欺压。

在实施实习工作时,会有矛盾,也会让学生不理解。学校可以做好准备工作,把情况说清楚,释疑解惑,化解矛盾。只要合情、合理、合法,一切都为学生前途考虑的做法,是会赢得学生尊敬与支持的。显然,学校没有做好,反而以简单、粗暴的方法进行强制、打压、威胁。由此可见学校管理水平之差。

有人说这是民办学校,这不是理由,也不能因此让民办学校背锅。民办学校费用高是事实,然而管理好、出成绩的学校也有不少。

至于强逼学生离校,学费照收,是否合理,需要对照高校收费规定来说明,我不能轻易评判。但是实习与教学、教案没有联系,学校不问,完全由学生联系,学校也太奇葩了,放弃了学校对学生的管理、教导之责,做法错误。

难道一个高校,可以如此任性?完全不顾教学效果,社会效果吗?这届学生毕业后,就不招生了?口碑相传,河北这所高校真的“名气大振”,只是这样的口碑难道对后面的招生没影响吗?


黄强黄不息


*^_^* 其实这种情况挺正常的,你就别见怪不怪了;因为全国各地的高校基本上都是这种模式,你还以为像以往那样读书都是全日制而且还要每天都是满课吗?如今的一般高校学子们的能力水平又不是不知道。

*^_^* 还有就是对于高校毕业生们的就业问题,尽管有很多很多的学校都在广告里说学生们的就业率在90%以上甚至是100%,而然这样的情况一般都会要求学生们拿到用人单位的合同才能够回学校去拿毕业证,因为学生们都不愿意读了几年大学连毕业证都拿不到,所以就找关系托用人单位签假合同,其最终的结果就是:假新闻、假数据、假合同、假升学率和假就业率......全国假一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