崑山「反殺案」的真正看點在於「公衆怒吼」!

江蘇省崑山市公安局,江蘇省崑山市人民檢察院9月1日就崑山交通糾紛引發砍人致死案發佈通報,認定當事人於海明的行為出於防衛目的,符合正當防衛意圖,不負刑事責任。(據9月3日《魯中晨刊》)

寶馬男砍人反被砍,崑山反殺案,自8月27日晚開始,持續成為輿論焦點。與以往一些案件不同的是,本次案件瘋傳的視頻,全程再現了事件場面:“開車者霸道搶道,逼停騎車者,發生口角後,紋身男衝出車毆打騎車者,後又跑回車中拿出兇器砍人,刀不慎落地反被砍。”看到這一過程和血腥的場面,網友憤怒了,民眾沸騰了,紛紛表述自己的觀點,喊出自己憤怒的聲音。有網站調查顯示,近9成網友稱反殺者系正當防衛。直到9月1日,警方通報“崑山反殺案”,騎車男子的行為屬正當防衛,輿論才漸漸平息。

案件自有案件的界定,法律自有法律的條文,筆者雖是一個守法之人,但對法律界定並不精通,所以,也無意在這裡討論案情,那麼,反觀本案整個過程,哪個環節最引人注目?筆者認為,其最大的看點就在於“公眾的怒吼”——— 是案件引發的公眾怒吼!

平心而論,雖然偶有案件發生,但我們的社會整體治安狀況還是很好的,那麼,在眾多大小案件中,人們為何獨對這一案件如此關注?以至於發出那麼一致的強烈吼聲?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其一,這是廣大群眾的一種情緒共振。這個視頻非常清晰,犯事者“龍哥”從一開始就盛氣凌人,霸氣十足,是他交通違法在先,是他尋釁滋事在先,是他持刀攻擊在先,這種咄咄逼人的架式,完全不把公序良俗放在眼裡,完全不把法律法規放在眼裡,完全不把他人權益放在眼裡,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一味忍讓,讓壞人得勢,勢必會造成對好人生存空間的無限擠壓,所以,公眾群起挺之,顯然是一種設身處地的考量,是對自身境遇的擔心,是將反抗者視為了自己的替身、守法的代言和正義的化身。這是公眾在心底深處發出的一致共鳴,是一種不滿情緒的集中宣洩和釋放。

其二,反映出人們對社會上少數黑惡勢力的深惡痛絕。黑惡勢力作為和諧社會的一大毒瘤,嚴重危及民眾生活,今年1月,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出《關於開展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的通知》。在這種形勢下,“龍哥”之流竟然頂風而上,是對社會的極端挑釁,群眾發出集體怒吼,既是響應掃黑號召,也表現出了對少數黑惡勢力的深惡痛絕。

其三,表現出了群眾對太平盛世的強烈追求和極度渴望。社會安定,秩序井然,是廣大群眾對美好生活的追求,然而,不得不承認的是,近些年來,由於一些特殊事件的影響,使得社會上的一些“道德血性”受到了傷害,出現了一些不和諧現象:扶不扶人,先考慮法律後果;幫不幫人,先考慮不利的可能性;出不出手,先考慮可能的代價。亦正如本案發生以後,人們爭論最多的焦點就是“正當防衛”。也正是基於此,廣大群眾才強烈發聲,集體去為一個“殺人者”辯護,這既是一個公民對案件的真實看法,也是挺身保護“道德血性”、真情維護社會秩序、進而對美好安定生活的一種強烈追求和極度渴望。令人欣慰的是,公安和檢察機關的認定出奇的一致——— 正當防衛,撤案!這不是輿論的勝利,是法律的公正,也更不因為公眾的怒吼,是法律的嚴明!

​案件塵埃落定,輿論也會煙消雲散,公眾怒吼雖不能左右法律,但卻聲震寰宇,令人震顫。願那些少數從惡者,能夠從這次民眾怒吼中聽出民心所向,也但願社會秩序能在這次案件之後,走向更加秩序井然、生活和諧的美好彼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