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羅棋佈
最近四五年,給考研的孩子講中國文學史,至司馬遷時,我常以“老文青司馬遷”呼之。這位生活在2000多年的牛人,可愛可親可敬可嘆,他是風雅君的偶像之一,《史記》也是我最愛讀的經典。
《史記》所載的劉邦事蹟,有些地方,在今人看來,並不怎麼偉大、光明、正確。這就讓人心生困惑了:司馬遷膽子怎麼這麼肥?!他這麼抹黑絕代偉人、開國元勳、紅太陽高皇帝,《史記》竟然還流傳下來了?
竊以為,雖然《史記》含有劉邦的糗事,還能夠流傳下來,主要原因如下:
首先,司馬遷從未一味“抹黑”劉邦,相反,《史記》中劉邦的主要形象是正面的、偉大的、光明的。
讀過《史記》的人,對項羽的印象可能更深,但對劉邦的印象也絕不會太淺。作為一介平民,劉邦一步步壯大起來,他身上確有不少缺點,不過,他的知人善任、寬大胸懷、恢宏氣度、百折不撓的精神,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相信許多人有類似的感覺,在讀《史記》之前,覺得劉邦取得天下,很大可能是僥倖,而讀過《史記》特別是《高祖本紀》之後,就會產生這麼一種印象,劉邦得天下,實在太正常,太應該了。他的武力、智慧和謀略,並非一流,但他有膽略,有胸懷,能夠把當時一流的武將、謀士納入麾下。那些對手們,與他相比,綜合水平,差距較大,劉邦得天下、做天子,實在是“天命所歸”。
其次,司馬遷寫作手法高超,劉邦本人的傳記《高祖本紀》中,集中描寫了他作為亂世中擊敗群雄,奪得帝位的雄才大略、蓋世偉績。劉邦的負面描寫,主要在對手、部將、臣下的傳記之中。這種“旁見側出”筆法,如非熟讀全書,很難讓人產生司馬遷醜化劉邦的印象。
劉邦的不學粗俗,流氓習氣,貪財好利,恬不知恥,自私自利,不顧親人,猜忌功臣,濫殺無辜的陰暗面,都在零散分佈在其他人的傳記中。除非專門收集這類“黑料”,否則,根本不可能產生《史記》醜化劉邦的印象。
第三,《史記》的記載,或據可靠史料,或由傳聞,或得以考訪,皆有憑據,並非憑空臆造、肆意詆譭。司馬遷的時代距離劉邦時代比較近,他有條件和自信如實記載。
司馬遷敢把所謂“黑料”加入《史記》,最根本的原因是劉邦並非天生聖人,生而偉大、不是金身完璧,這給司馬遷壯了膽!
【司馬遷及《史記》研究,早已成為中國古代文史研究的“顯學”】
第四,中國古代具有一種非常強大的史官文化傳統,這種近似信仰的“實錄”文化精神,給司馬遷如實記載的精神力量,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統治者對《史記》的審查和迫害,從而利於其流傳。
《左傳》襄公二十五年,齊國崔杼弒君,太史不懼權臣,如實記載,結果,史官兄弟三人相繼被殺,老四上來之後,依舊如此記載,外面一個史官聽說,怕太史被殺光了,沒人如實存史了,還要過來,接著如實記載。中國古代的這麼一批為如實記載歷史,置生死與度外的無畏精神,對司馬遷在內的後世史官具有極大感召力。
到東漢時期,這種史官文化已經受到很大損害,但到那時,《史記》已經得到一定範圍的流傳了。班固對司馬遷和《史記》頗有微詞,對《史》遷他的評價依然很高,讚美了司馬遷具有“不虛美、不隱惡”的“實錄精神”。
第五,《史記》在歷史上,曾受到劉氏皇權的審查和限制,部分內容也遭到刪改,今天所見版本,已非司馬遷寫作的“定本”。《史記》遭到劉氏皇權的審查,卻未遭徹底禁燬的原因在《史記》本身巨大的歷史和文學價值,它為自己代言,它的魅力和價值,在很大程度上保護了它自己。
《史記》寫好後,據說司馬遷留了兩份,一份上交國家,一份自家保存。後來輾轉到外孫楊惲手中,楊惲上交給國家,被時君漢宣帝的認可,得以流傳。後來,王朝統治者發現,《史記》的某些記載,有損皇家形象,就加以竄改、抽毀、限制流傳。其中,相關部分,我們已不知當初司馬遷是怎樣描述的。
不過,由於《史記》記載範圍廣,記述精當,史學文學價值,已經得到一定的認同,漢家不會將之付之一炬,其他人也會想法設法保存此書。
那些今人看來的“黑料”,未被刪改,或因“黑料”比較分散,全部剔除有些困難;或因它們與其他人物的生平事蹟緊密相連,鐵板一塊,讀時未必特別留意它們,或者難以刪除了。
【圖:“老文青”司馬遷】
第六,《史記》成書後,流傳不廣,漢家不知其帝王不知其中有許多“不合體統”之處。待該書流佈較廣時,漢家才注意,並加以限制,但為時已晚,不太可能完全禁燬此著了。
司馬遷生在漢武帝時期,當時人對秦漢之際的歷史,依舊比較熟悉,不必藉助《史記》瞭解。況且當時的印刷水平,不足以讓《史記》廣為流佈。史書也不是一般人能夠看到的,當時的漢武帝,對歷史的興趣,遠小於對開疆拓土、美女玩好的興趣。有機會看到《史記》的人,沒興趣看。可能有興趣看的人,又沒有資格看。
《史記》成書後的一段時間內,並未得到廣泛流傳。後來,經過楊惲、漢宣帝等人,該書開始流傳開來。之後,才遭遇審查限制。不過,很快,西漢王朝走向衰落,對思想文化的控制放鬆,《史記》得以流傳開來。
東漢時期,漢家人對史書的控制,就非常嚴格了,班固曾因為“私修史書”而下獄。司馬遷相對幸運,他的時代,皇權對思想文化的控制相對鬆弛。
《史記》能夠流傳到今天,最根本的原因在於其難以替代的史學價值、不可超越的文學價值,與當時的王朝對思想文化控制程度有關,也具有一定的運氣成分。
更多文史深度解讀,敬請關注:風雅人文觀察。
風雅人文觀察
司馬遷是私下寫作的《史記》,他自己知道書裡的內容過於敏感,害怕被毀掉,所以寫完之後沒有公開,並且保存了兩份文本。到漢宣帝時,司馬遷的外孫楊惲把《史記》公開,並且大力推廣這本書。不過《史記》在漢朝流傳並不廣,很快就被朝廷封禁了。因為裡面記載了很多皇家秘聞,比如一些對劉邦形象不利的事情。但幸運的是,《史記》並沒有被毀掉,而是一直保存在皇家檔案館裡,只有少數宮廷文人能夠翻閱(比如班固這樣撰寫歷史的官員),其他人是看不到的。不過《史記》的名頭在漢朝挺大的,很多人都想一睹這本書的內容,但卻無法看到。等到漢朝滅亡之後,這些禁忌就不重要了,大家自然能夠自由的閱讀《史記》了。
國史拾遺
司馬遷寫的《史記》應該是歷史上第一部由官方系統寫的歷史,在此之前沒有比較完善的官方修史。《史記》也是開了官方修史的先河,我們都知道後世的修史,有的是本朝給本朝修史的,往往這樣的歷史文件很多地方是有隱晦的,比如對本朝負面的東西他不會寫。這倒不是修史的人不寫,北魏時崔浩為北魏修史,結果他也秉筆直書,把北魏過去一些不光彩的事情都寫進國史裡面去了,結果這點觸目了當時的皇帝何北魏的高官,崔浩因此獲罪,落得個滿門抄斬的下場。
所以崔浩下場警醒了很多修史作者,從此以後給本朝修史的就幾乎看不到秉筆直書的,所以後人看中國歷史不要盡信史料,要帶著自己的判斷普讀歷史。黑當朝修史的往往會為本朝歌功頌德,美化當權者,淡化政權的錯誤,甚至錯誤就不寫,所以說歷史都是勝利者書寫的,勝利者寫的歷史是站在勝利者立場上寫的。
還有一種修史就是本朝給前朝修史,這樣寫的歷史大多往往比較客觀,可是歷史畢竟講究的實效性,有的歷史書寫時離當時已經過去了幾百年,所以說後世給前朝修史肯定會不全面,夜難免有疏漏和錯誤。
再回到主體,由於司馬遷可以說是開了官修史的先河,所以當時他寫史環境還是比較寬鬆的,沒有太多約束,他可以以個人觀點去修史。比如史記對於項羽的形象就寫的比較正面,二對於劉邦的刻畫就顯得那麼詭詐。事實上這也符合當時這兩人的情況,翻開歷史幾乎所有開國皇帝沒有一個不是不擇手段的人,一本正經的人能得到天下嗎?歷史就是這樣,這就是後世所說的厚黑學,太正直的人想循規蹈矩根本是無法取得勝利的。司馬遷可不是僅僅把漢朝開國皇帝劉邦形象寫的不好,事實上對他的直接領導漢武帝也是秉筆直書,譭譽參半。《史記》之所以倍受後世推崇,也正是由於司馬遷的敢寫,真寫,所以才顯得那麼可貴。後世基本上找不到類似於《史記》這樣本朝為自己如此客觀修史的書籍
此岸情彼岸花180269099
我想這個問題的關鍵字是醜化,醜跟美是相對的。而美醜是沒有一定的標準,歷史上有環肥燕瘦,現在的女孩子都想著減肥,可見這是一種觀念。
《史記》的流傳跟司馬遷的外孫——楊惲,他上書皇帝,獻出了他外祖父的《史記》,而當時的皇帝,就是漢武帝的兒子漢昭帝。
司馬遷生前沒有把《史記》作為官方歷史公之於眾,其緣由已不可考。但在《史記》的最後一篇是《史記·太史公自序》,注意,不是自傳,司馬遷沒有把自己和三皇五帝放在一起,也沒有把自己和諸侯將相放在一起,而是在全書最後一篇,寫了一篇序文。序文裡面有自己的經歷,有自己對人物、時事的看法。也有對天地宇宙,三教九流的闡發,有對泱泱華夏,中原故土的深情眷顧,也有對大是大非的高下立判。最後還給全書來了個分段,做了簡要的說明。
那漢高帝劉邦只是全書數千個人物中的一分子,為了他一個人就要曲筆,就要附和,這顯然不是司馬遷的性格。
司馬遷是為李陵(“飛將軍”李廣的孫子)受了無妄之辱的,這種侮辱,讓他每次想到,汗水都是溼透衣被的,如此,司馬遷都沒有退縮,豈肯在漢高帝劉邦的傳記上留下瑕疵?
有一種說法,說讀書人的骨頭是很硬的,最起碼有一些讀書人是這樣的。也有一些史官是不畏生命危險去秉筆直書的。可以查看“崔杼弒其君”這個典故,我想司馬遷一定知道太史伯,並且很認可他的做法。
司馬遷在《史記》中展示了他一生的抱負和理想。《史記》傾注了他畢生的精力和思考。人物要怎麼呈現,怎麼評價,史料的選擇取捨,都是深思熟慮過的,而且司馬全選擇史料也是做的相當“科學”的——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
再回到開頭,談談醜化還是美化的問題。現在流行的破洞牛仔服是美是醜,可能在司馬遷那個時代,這是乞丐的打扮,現在叫做潮流,叫時髦。所以,我們看古人,看故事,用今人之心去揣測古人,有失公正。
我們讀《論語》看到孔夫子對自己也有很真誠,很可愛的時候。比如“昭公知禮乎”,“子見南子”等段落。其實孔子很坦蕩,很真實。是我們把他高高舉起,覺得聖人好像不食人間煙火一樣,其實他更像一位和藹可親,平易近人,好相處的老者。
劉邦是個大氣概的英雄,從他發跡的時候就有這種特質。不是雞腸小肚的人。司馬遷只是在記錄史實,這是一項工作,歷史上劉邦與曹氏(非明媒正娶)生了兒子確有其事,司馬遷本著認知負責的態度記錄了下來,這有什麼問題。所以,美醜在人心,分寸在心裡。
醜化還是美化都是有強烈的個人意願在裡面,《史記》我也在讀,我看到作者是在生動,如實的在寫人和事,談不上美化還是醜化。當然,絕對的標準是沒有的。人都有七情六慾,就看您怎麼看了。
史話石說3610
司馬遷看透了漢武帝的心思!
來想一想!如果你是司馬遷,拍皇帝馬屁。把劉邦寫的偉光正,漢武帝會怎麼看:你的意思是我祖宗是靠努力,靠道德,靠才能取的天下嘍!那你的意思是別人也能靠努力,靠道德,靠才能取得我的天下嘍!來啊!看看他身上還有什麼能割的。
反而是司馬遷把劉邦各種缺點著重寫出,並且弱化其軍事才能(當時除了韓信和想象我感覺就屬劉邦了),反而得到漢武帝的認可:看我老祖宗渾身缺點,能力也差,還能得天下,為什麼啊親?天命啊!!!其他人你們可不要胡思亂想呦!天下是我們老劉家的,世世代代都是我們老劉家的,這是上天的旨意。
現代如果一個人成功了,一定突出自己的努力和奮鬥,弱化自己的出身和血緣;那時候可不是啊!當時如果你跟一個人說你的成績是努力奮鬥來的我估計他會劈頭蓋臉罵你:你才是看奮鬥,你們全家都靠奮鬥,老子靠血緣!
想死人那個斌哥哥23
首先要弄清楚《史記》到底有沒有醜化劉邦?其次才能說為什麼能夠流傳下來。
關於第一點,司馬遷在《史記》中並沒有醜化劉邦,因為司馬遷家族幾代都是史官,繼承了春秋戰國以來史官秉筆直書的傳統,所以司馬遷在《史記》中記載的劉邦的信息是比較可信的。
有人說因為司馬遷為李陵投降事件辯護,受到了牽連,在漢武帝時受到了宮刑,所以對劉氏江山有很深的怨恨;因此在自己的著作中刻意醜化劉邦和漢武帝。但是瞭解歷史的都知道,《史記》中所記載的,都是基於事實客觀存在的,雖然由於是個人著作原因,不免帶有一些個人的感情色彩,但是大體上了,還是基於事實的,因為司馬遷不會拿自己家族傳承幾代秉筆直書的史官的精神傳承,來報復個人的私怨。如果真的是為了報復刻意醜化,我相信這種品格的司馬遷,是寫不出這麼一本被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史記》來的。
其次,《史記》之所以能夠流傳下來,除了司馬遷早有防備,準備了兩套,以防被毀外,還要感謝漢宣帝。
漢宣帝就是漢武帝的曾孫,原來的太子劉據的孫子,就是在許多電視中有出現過的劉病已,後改名劉詢,是開創了“昭宣盛世”的有名的一位皇帝。
他在位時文風開明,而且最重要的是,漢宣帝全族幾乎都被漢武帝在晚年的“巫蠱之禍”中所殺,從內心對劉氏沒有什麼好感,正是在這個時候,司馬遷的外孫楊惲才把《史記》獻出來給漢宣帝,漢宣帝讀過之後才允許《史記》正式流傳於世。
七柳仙生
總體來講,司馬遷把劉邦寫得很質樸,所以《高祖本紀》上來講:
高祖,沛豐邑中陽里人,姓劉氏,字季。父曰太公,母曰劉媼。
這段話,翻譯成現代漢語就是,高祖,是這裡這裡人,他姓劉,他爸人稱孩子他爸;他媽,人稱劉家老太。
這種開頭,隔著兩千多年都能感到一種逗比的氣息。太公,是那時候人家家爸爸的通稱。劉邦的爸爸,當然是人家的爸爸了,當然叫太公。劉媼就更逗了,劉邦家姓劉,嫁到他們家自然是劉媼。整句話加個彈幕就是——真是廢話啊……
和《史記》中的其他傳記比一比,高祖本紀的開頭就更逗了。比如秦本紀,上來就是說秦的祖先是三皇五帝的後代,還有神話的,有個大鳥留下一個大蛋,然後這女的吃了,就生了一兒子。再比如《項羽本紀》,說項羽家世世代代都是楚國的大將,爺爺輩就在和秦打仗,結果被殺了——但再怎麼樣也是將門。就是匈奴,都有顯赫出身的:
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
夏后氏就是夏朝的祖先,所以北面的匈奴就是夏的後代。這件事情就有趣了:漢朝的皇帝,就是路邊一個劉家他爸他媽的兒子。匈奴的單于,倒是夏的苗裔。漢和匈奴打一打,到底誰是華夏誰是蠻夷了?你司馬遷到底要做什麼呢?
但其實司馬遷並不是要黑劉邦。他寫得很好。
我們現在都說自己是炎黃子孫。劉邦的時候,但凡有個姓氏的,哪個不能追溯到五帝三皇,一定要寫劉邦是三皇五帝的後裔,這其實沒什麼意思——倒是匈奴人,非我族類,所以要講一下,這些人其實是我們的旁支。所以把握人物,就要凸出其特點。項羽,一個楚將家族的形象就呼之欲出了。而且,司馬遷上來就講,項羽的爺爺輩,出去打仗,被秦將王翦殺掉了。項羽本紀開頭沒有多少字,整個國仇家恨頓時就躍然紙上了。
劉邦也是楚人,但是司馬遷就不講了。就講豐邑中陽裡,就是一個小地方,在楚國還是在齊國,其實不差那麼多。然後呢,劉邦就是一個普通人,最最普通人家的小孩。這就是他。但是人家就要問了:為什麼他能當皇帝呢?他有什麼過人之處呢?那是另一個故事,司馬遷就講了:
其先,劉媼嘗息大澤之陂,夢與神遇。是時雷電晦冥,太公往視,則見蛟龍於其上。已而有身,遂產高祖。
現在人不相信世界上有鬼、有龍。以前人不這麼想。這個世界上到處都有鬼,到處都有奇怪的動物。我們覺得打雷閃電是自然現象, 那個時候人不這麼覺得,天上的雷電都是有用意的,都是說明一些什麼的。這些都是徵兆,普通人只能知道有一些奇怪事發生了,有智慧的人就能從中讀出未來的趨勢。這就有點像今天炒股票,股市動盪下,普通人不知道怎麼了,但“專家”就會講這說明這個說明那個。最後股票真的跌了,專家就說,你看我早知道了。
以前也是的,劉邦真的成功了,那時的“專家”就講,你看,我早看出來了,這個人的面向不一般啊。或者講,我早知道了,你看他還沒生下來的時候啊,就打雷閃電的,龍就出來了……司馬遷把這些故事收集起來,在今天看起來好像是封建迷信,但在當時其實是一種很高級的“知識”,給大家解釋事情的來龍去脈。這個過程中,一個很普通的人,因為很多機緣巧合,在很多徵兆之間,就成功了——有點像今天講股票:一個股票大賺了,股評家就講,你看啊,這支剛出來的時候,K線圖就拼命震盪,這不一般啊。
所以總得來說,司馬遷寫劉邦,講的就是一個普通人,講的就是普通人的亂七八糟的際遇——但這些際遇之間,卻能看出他的過人之處,能看出命中註定他要成功。這就和後來劉向、班固講劉邦很不一樣。他們就講劉邦是堯的後代啦,出身也很顯赫啦,之類之類的。這就沒意思了。
在野武將
司馬遷之父乃司馬淡(前165年至110年),司馬淡博學多知,勵志要完成華夏曆史,司馬淡官職為漢太史令。司馬遷少時,就遵從其父的旨意而巡遊天下,司馬遷二十多歲時(前120年),奉其父司馬淡之命而遊歷天下。司馬遷三十多歲時,前110年,其父病重回到長安,在朝廷中補缺為低級官員,年奉100石。
司馬遷三十多歲出仕,官小人微言輕,深感無法完成其父意願,故結好李陵等人。李陵向漢武帝薦舉了司馬遷,司馬遷得於世襲其父司馬淡太史令,年奉600石。前108年,司馬遷以皇家資料為依託,結合司馬淡和自己的考察資料開始寫《史記》。
前99年,李陵出居延擊匈奴兵敗被浮,後降匈奴。漢武帝不相信李陵降匈奴,隔年兵發四路,準備奪回李陵。李陵已經降匈奴,指揮匈奴大敗漢軍。公孫傲回來後,有數千人聯名上書曰:“李陵帶匈奴兵狙擊漢軍。”
漢武帝獲得上書後,在朝廷庭議李陵降匈奴,滿朝皆曰:“李陵降匈奴可殺。”唯有司馬遷,因為李陵有恩於自己,不顧事實為李陵辯護,被漢武帝下獄。漢武帝為求證李陵降匈奴之實,命漢史出使匈奴,見李陵問降匈奴狙擊漢軍之事。李陵告之曰:“訛傳,拒漢軍者乃李續也。”漢使回稟漢武帝,查李續在一年前已經死於居延,遂殺李陵全家。
漢武帝憐惜人才,准予司馬遷家族以五十萬錢(合600兩銀子,是司馬遷一年的俸祿),贖回司馬遷之罪,可惜司馬遷家族在司馬遷獲罪時,已經全逃回陝西韓城,舉族改為“馮”“同”二姓,由於司馬遷家族無人救贖,司馬遷自己選擇了腐刑。
由於司馬遷被宮,極端仇視漢武帝,出獄後在史記中顛倒黑白,寫到漢武帝殺李陵後,漢使才詢問李陵為何投降。李陵說狙擊漢軍者乃李續,其實李續在居延就死了。而李陵率匈奴兵狙擊漢軍,是公孫傲和幾千漢軍親眼所見,而且公孫傲是李陵的好友,公孫家和李廣李陵家,幾代人的交情,怎麼會平白無故的誣陷李陵呢?而且是有幾千漢軍官兵簽字畫押的。
司馬遷被宮後,仇視劉姓皇族和漢武帝,就開始抹黑漢高祖劉邦。劉邦原本是有文化是個劍客,而且懂帝王之術。但是,司馬遷把高祖本紀中的重要章節,即劉邦35歲以前的事蹟,保留神話部分外,全部刪除,並且在以後章節和項羽本紀中,對劉邦大肆抹黑為流氓。
若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司馬遷入獄前,已經寫史記十年,由於在前十年寫的一半史記中,在盧綰傳、張耳傳、夏侯嬰傳中,司馬遷留下了對劉邦真實描寫。有興趣的讀者,可以看看冷清先生提到的這幾篇傳記,自己體會一下司馬遷是不是抹黑劉邦。
前97年,司馬遷受宮刑出獄後,又用十年時間寫完了《史記》,前87年奉獻給漢武帝欽點,漢武帝讀後龍顏大怒,將司馬遷再次下獄。當年,漢武帝病危,立劉弗陵為太子,殺太子之母鉤弋夫人,同時下令將司馬遷秘密處死。故此,歷史記載司馬遷終年不詳。
由於漢武帝死的突然,沒有時間再監督修改《史記》,《史記》就成為漢武帝欽點的歷史國書,被較為完整的保存在漢朝司天監。而後世的皇帝大臣,也發現其中的問題,但是不敢對《史記》輕舉妄動。由於,司馬遷生前將劉邦的原始資料銷燬,東漢班固作《漢書》寫高祖劉邦本紀,只能修改司馬遷某些明顯錯誤,但是對劉邦35歲前的歷史,也是無可奈何花落去。
冷清先生
關於《史記》,存在幾個理解上的誤區。
首先,司馬遷擔任的太史令這個職務究竟是做什麼的?
很多人從字面上,很容易誤會成太史令就是純粹修編史書的。
其實不是,甚至修史都不算是太史令最重要的職責。
太史令完整的職責是掌管天文、曆法,順帶負責一些修史的任務。到了漢朝後期,甚至把修史的任務從太史令的職責裡去掉了,可見太史令並不是一般人想象中那樣整天一副秉筆直書、正義凜然、苦大仇深的史官模樣。
在這樣的前提下,司馬遷的父親司馬談首先擔任了太史令一職。雖然在後面的每個新的朝代,都會為前面一個朝代修史,但這個規矩在西漢初年應該還沒有形成。畢竟漢朝自己才是第二個統一的帝國,繼承的又是短命的秦朝,秦本身也不重視修史。所以可想而知,司馬談是沒有具體而明確的修史任務的。
但是司馬談因為職務之便,確實能接觸到不少歷史典籍,所以他自己產生了一個志向並付諸實施:就是要編一部通史。
可惜他跟隨漢武帝泰山封禪時得病去世了,壯志未酬,於是臨終前囑託兒子司馬遷,希望他完成這一心願。這才誕生了《史記》。
可見,第一、《史記》並不是官方史,而是出自私人興趣。第二、《史記》絕大部分由司馬遷完成,一小部分由他父親完成,還有一部分由於其他原因由後人刪補而成。第三、司馬遷父子接觸的典籍,並不完全可信,導致了《史記》中有不少自相矛盾的篇幅,這個鍋應該由秦始皇的焚書政策背。
那麼《史記》裡有沒有醜化劉邦呢?司馬遷遭受宮刑後,內心是十分激憤的,這在他的《報任安書》裡有清楚記載,因此在私人修編的史書里加上個人情緒,並不是不可能。但是《史記》問世後,就不斷遭到官方的刪改,甚至連他外孫最後交出的家族藏本,也經過了西漢朝廷的修訂,如果這樣還能存在醜化高祖劉邦的部分,簡直是不可想象的。因此,現在能看到的版本里,劉邦的形象應該還是比較接近史實,甚至是美化過的。
最後,《史記》之所以能流傳千古,除了因為它算是史學開風氣先河之鉅作,更重要的是它的文采,一直是後世公認的典範。“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一句足可說明。清朝評論家金聖嘆認為幾千年來的六大才子書,《史記》也赫然在列。
東土大唐三俗和尚
你用這個詞不對,那不叫醜化,醜化是一種歪曲,是將本身並不醜的變醜。《史記》裡不為尊者諱,這正是司馬遷偉大之處!劉邦就是個無賴,武帝窮兵傷民這都是事實,不存在"醜”化。也是先秦時期史家所秉持的記史的原則。但自司馬以後,此風不再罷了!因為官家再也不准許未經審核認可的文字面市,班固的《漢書》就是個例子。他被下獄問罪的罪名便是私修國史!應該說武帝時的文禁還不是十分嚴,因而《史記》才得以流傳。據說武帝在讀到《太史公書》時就十分惱怒,恨不得燒掉,可又沒有什麼為法,因為所記都是事實,符合史家“秉筆直書"的原則。班固以降,史家大都吞吞吐吐的了,所以魯迅先生說二十四史等於同帝王將相作家譜,諱飾太多,不足為憑信;主張治文先治史,治史要多參照"野史”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