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十大名面中,哪種面最好吃?

丫頭的家鄉情懷


中國十大名面這個稱號是由中國飯店協會、浙江省商務廳、杭州市人民政府三方共同評選出來的。當時起源於2013年的中國首屆麵條文化節,十大名面按照名次前五強依次為:武漢熱乾麵、北京炸醬麵、山西刀削麵、蘭州拉麵、四川擔擔麵,其他入選的還有河南燴麵、杭州片兒川、崑山奧灶面、鎮江鍋蓋面、吉林冷麵。

不過這個榜單,可能還是有點地域地色,畢竟是在杭州當地評選出來的,其中江浙滬地區的麵條就佔了三個,即浙江杭州的片作川、江蘇鎮江的鍋蓋面、江蘇蘇州的奧灶面。實際上中國地大物博,美食的品牌也很是豐富,而麵條即是最為豐富的品類之一。幾乎每座城市都有屬於當地的風味,因此具體哪種好吃,還得看個人口味了。

國內有哪些不錯的面類?

比如十大名面裡面排第一名的武漢熱乾麵就是頗有爭議的一款了,因其帶有酸辣鹹等多重味道而並不被所有人接受。而浙江地區的杭州片作川的些人也覺得湯水稍有油膩,浙江舟山的海鮮麵也挺不錯。

舟山的海鮮麵



天使美食探店


說到麵食,我便渾身都是勁兒。

和麵食結緣,這事兒還得從小時候的幾番經歷說起。我小時候一直很討厭吃麵,其原因便是超市中熱銷的掛麵水面給我留下了無盡痛苦的記憶。這種水面口感極差,沒有嚼勁兒,但食用起來卻非常方便,抽出一小戳,往鍋裡一扔,再一撈,溫飽問題便解決了。因此在我小的時候,這一捆一捆的掛麵,水面長期以來受到工薪階層的熱捧,我的父母自然也不例外。

被面食傷透的我自小學開始便拒絕再食用麵食,父母也只好根據我的口味調整飲食結構。於是相當不擅長烹飪的母親推出了紅薯計劃,自然紅薯也在不久後被我拉入了黑名單中。

偶然一次機會,樓下新開了一家麵館,名曰:山西正宗刀削麵。 至此,我終於找到了靈魂的歸宿。1.5元的二兩刀削麵,口感圓潤,勁道十足,雜醬臊子是我的最愛,每次總會讓老闆多來一勺。若吃了這一碗刀削麵,總能讓我酣暢淋漓的爽快一整天。因此我總向父母吵著每天出去外面下館子。



父母都是文化人,有文人騷客獨有的酸味。他們總覺得這街邊的麵館是不太乾淨,用四川人的話說叫蒼蠅館子。對我要求天天下館子這件事自然是不同意的,我只能每天拿著零花錢偷偷去吃上一碗。

那段時光也是最難熬的,我常常會在放學回家前偷偷去麵館吃上一兩。回到家中還要二次用餐,在我的記憶中,飯桌上的時光總是走的那麼的緩慢。

後來母親決定自己在家和麵做給我吃,但由於刀削麵的製作難度係數大,得削。咱沒那個條件,也沒那技術,只能把面做成鋪蓋面或者一條一條的甜水麵,不過我也愛吃。

每天晚上,母親都會一邊和著面,一邊和我在電視機旁收看《百家講壇》的重播,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有人不是質疑我為啥什麼東西都懂一點嗎?我自感我知識庫的原始積累,就是從這裡開始的。《百家講壇》這個系列,我很確定我每一集都看過,並且大部分都有印象,包括有段時間連續推送無比枯燥乏味的紅學(紅樓夢)研究系列。

這刀削麵,我一吃就是10多年。直到現在我依然對其熱度不減,母親經常開玩笑說,以後你一定得嫁個山西人,天天在家給你削麵吃。我說,那敢情好,早上一碗刀削麵,中午一盤青椒肉絲,晚上一勺黑米粥,這三樣我可以吃一輩子。

關於刀削麵的故事,還有一個小插曲。公司一同事想撩我,一聽山西的,我估摸著先看看吧。萬一會削麵呢?

END....


川航花旦小菜牙


世界面食在中國。

中國麵食文化源遠流長,種類也豐富。

中國好吃的麵條太多了,說“十大名面”都有點太少了。

我個人覺得比較好吃的面有:山西刀削麵、河南燴麵、四川擔擔麵、武漢熱乾麵、蘭州牛肉麵、北京炸醬麵、山東熗鍋面、廣東雲吞麵、延吉冷麵、陝西biangbiang面等等等等,種類太多了。

山西刀削麵,山西大同市的地方特色傳統麵食,麵粉和成團狀(面要硬一些),左手舉麵糰,右手拿弧形刀,將面一片一片地削進開水鍋內,加入各種口味的臊子。用刀削出的面葉,中厚邊薄,形似柳葉,越嚼越香。

下圖是我在河南洛陽吃的刀削麵,挺好吃,有機會了去山西大同嚐嚐。

河南燴麵,多指羊肉燴麵,上等羊肉羊骨熬湯四、五小時才可以煮成,熬出來的湯白白亮亮,海帶絲、千張絲、粉條、香菜、鵪鶉蛋等,味道鮮美,經濟實惠。在河南境內多個地市都有當地特色的燴麵,在洛陽的燴麵中,以牛肉燴麵比較多,比較有名。

蘭州拉麵(蘭州牛肉麵),是甘肅省蘭州地區的風味小吃,一清二白三紅四綠五黃”,一清(湯清)、二白(蘿蔔白)、三紅(辣椒油紅)、四綠(蒜苗綠)、五黃(麵條黃)。我們洛陽也有很多蘭州拉麵館,吃過很多次,也挺不錯。

下圖是我的好友在蘭州吃的蘭州牛肉麵,肉蛋雙飛,有機會了咱也去蘭州嚐嚐。

武漢熱乾麵也挺好吃,熱乾麵是武漢人過早(武漢人將吃早餐叫做“過早”)的首選小吃,麵條事先煮熟,過冷和過油後,再淋上用芝麻醬、香油、香醋、辣椒油、五香醬菜等配料,更具特色,增加了多種口味,吃時麵條纖細爽滑有筋道,醬汁香濃味美,色澤黃而油潤,香而鮮美,誘人食慾。

洛陽也有好多家賣熱乾麵的,我吃過次數不多。

北京炸醬麵,將肉丁及蔥姜等放在油裡炒,再加入黃豆製作的黃醬或甜麵醬炸炒,即成炸醬,麵條煮熟後,將黃瓜絲、紅蘿蔔絲、過水的綠豆芽等食材放在麵條上,澆上做好的“醬”。

陝西biangbiang面,是陝西關中特色傳統風味麵食,是傳統的陝西褲帶面。因為製作過程中有biang、biang的聲音而得名。去西安遊玩時吃過一次。去的是小店,沒有吃過正宗的。

山東熗鍋面、廣東雲吞麵、延吉冷麵,這幾種麵食我還沒有吃過,有機會了都要去嚐嚐。


人在風上走


所謂蘿蔔青菜各有所愛,小編心目中的中國十大名面排行榜:

第一名:老四川擔擔麵(今天成都素椒面)

如各地的麵條一樣,素椒面也沒有統一的標準,其要點是炒酥的肉臊配合紅油辣椒、花椒粉,再加上醬油調味,這幾種非常關鍵的調味品決定了素椒面的味道。之說以排名第一,我覺得最精妙的是其調味,五味調和,滿足你的味蕾。

第二名:陝西油潑面

記得幾年前到陝西吃油潑面時,熟油辣椒的香味與勁道的麵條相融合,至今唇齒留香。小編覺得做油潑要放點蒜蓉和蔥花,辣椒粉熱油來激,當然還需少許醬油和味。

第三名:山西刀削麵

刀削麵很有嚼勁這是我最喜歡的地方,刀削的過程非常具有表演性,你看著師傅嫻熟的技術,麵條在鍋中翻滾,撈出後澆上臊子,那感覺十分享受。

第四名:蘭州拉麵

我喜歡蘭州拉麵的原因是其湯好,牛肉、牛骨湯非常鮮美,麵條勁道,搭配非常合理。

第五名:廈門炒麵線

廈門的炒麵、炒粉都炒的非常好,不管是口感,其味道也非常棒,不用到大的店去吃,大排檔是最佳的選擇。

第六名:貴州的腸旺面

腸旺面的麵條很有特色,用全雞蛋和麵,麵條十分勁道,讓你懷疑其是否用了重鹼,但的確這樣的麵條在國內的麵條隊伍中是非常有特色和個性的。

第七名:奧灶面

崑山的奧灶面用鱔魚骨熬湯至湯非常粘稠,麵條通常選用較細的面,煮熟後放入熬好的湯,最重要的是回味的過程非常享受。

第八名:河南燴麵

羊肉、牛肉燴麵都用羊肉、牛肉、羊骨、牛骨的湯熬到湯奶白,味道非常鮮美。

第九名:武漢的熱乾麵

熱乾麵能登上小編前十榜單的原因是其芝麻醬的調味,非常濃厚,也很獨特。

第十名:朝鮮族冷麵

冷麵與傳統的面不同,其優點類似米粉,但其口味酸甜,冰涼爽口,也非常好吃。


至於小編心中十名開外的面還有很多,北京炸醬麵、山東手擀麵、福建沙茶麵、廣東雲吞麵、上海陽春麵等,可能由於口味的原因或是我吃到的不是最好吃、最地道的原因,贊不能登上我的前十榜單,在此致歉。

(因為傳播知識,無任何商業目的,部分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告之,立即刪除)


美食理想


要我說,好吃的面,首推河南(鄭州和記)燴麵,價格從10元到100多都有,主要區別在於羊湯和羊肉的選材及用量。其次河南郟縣餄餎面,南陽板面,開封拉麵,平頂山燜面等都是我心目中難得的美食。想想就要流口水呀,外地工作多年,就好這一口兒,可是總是碰不到正宗的,只有在老家才能遇見。








lihong86594736


我個人最愛吃的是山西刀削麵!中厚邊薄,稜角分明,神似柳葉,故名刀削麵!先上圖!


山西的煤炭、醋和麵是山西的重要特色,其中山西面食歷史悠久,已經有2000多年曆史。厲害👍

還有一個不得不說的就是刀削麵的神技“飛刀削麵”。手拿削麵刀,在頭頂上“嗖嗖”揮動,簡直不能太帥!如圖

所以山西有句老話叫:“吃刀削麵是飽口福,看刀削麵是飽眼福”。

調料有很多種,例如西紅柿雞蛋、炸醬、木耳雞蛋等等。

最重要的是一定要配上山西老陳醋!歡迎來山西做客!


有料趣生活


這個問題沒有答案。

十大名面的說法都還沒有什麼公信力呢,再評價哪種面好吃,就更沒說服力了。

我們先看看十大名面都有些啥面:

2016年,由商務部評出的中國十大名面,其中入選的有:咸陽biangbiang面、山西刀削麵、四川擔擔麵、河南燴麵、延吉冷麵、蘭州牛肉麵、山東熗鍋面、武漢熱乾麵、廣東雲吞麵、北京炸醬麵。

在此之前,商務部首次評選的時候,入選的十大名面分別是:武漢熱乾麵、北京炸醬麵、山西刀削麵、河南燴麵、蘭州拉麵、杭州片兒川、崑山奧灶面、鎮江鍋蓋面、四川擔擔麵、吉林延吉冷麵。

對比這前後兩份名單,可以看出只有七個是相同的,可見,這份榜單的主觀性還是比較強的。

同一種面,不同店家之間的差距,絕對打過不同面之間的差距,而且,面這種食物,跟地域的關係很大,所以,要比拼那種面更好吃,可以說根本沒有可能。

不過,我們可以探討一下這些面怎麼做才好吃。

第一是材料要考究。比如延吉冷麵,我們知道是朝鮮族的一種美食,在延吉以外也很容易吃到,但要說正宗麼,就很不好說了。我們都知道冷麵裡的面,應該是韌性十足,在加水之前還不會結團,但其實這些最基本的標準,也不是所有店都能做到。

更典型的是蘭州拉麵,這個用料上的差別就更大了。蘭州人可以一天三頓都吃拉麵,但是一出蘭州,就會點評說吃不到正宗的拉麵。蘭州本地的拉麵,都會加入一種叫蓬灰的添加劑。早先年,因為蓬灰中有一些成分可能對人體有害,曾經一度被限制甚至禁止,但因為蘭州拉麵從業人員的努力,又重新規範了蓬灰在牛肉麵當中的使用方式,如今已經是合法的“添加劑”。蓬灰對人體是否有害,這個問題目前尚無定論,但即使是有,也基本可以忽略,從這件事上可以看出,一種傳統的技藝,完全可以對面的品質帶來顯著的影響,而外地的拉麵很少會用蓬灰,都是用的食用鹼,口感上自然就會顯得不正宗。

所以說,與其在這兒胡亂比較哪種面更好吃,倒不如深入到各地,去嚐嚐當地的麵條究竟什麼味道,人云亦云是沒什麼價值的。


分子美食家



十大名面,我首推河南燴麵,做法上,加工環節最有技術,只用面和鹽,不需要加任何其他東西,通過和麵、揉、醒、摔、拉,幾道工序,把面做得勁道、可口,而且可寬可窄,可厚可薄,全看自己喜好。


味道主要靠湯,有唱戲的腔,燴麵的湯的說法。河南人吃燴麵,大部分都是衝著熬製到位的那碗羊肉湯。有的燴麵,以至於有的店,湯只一份,面可隨便加,吃飽為止,可見湯對燴麵的重要性。


除了面和湯,有的燴麵還有配料,糖蒜、香菜、辣椒等等,別有風味。

燴麵湯裡的配菜也不一樣,有的是粉條、豆腐皮,有的還加多種中藥材,還有紅羅卜、木耳、玉米筍、鵪鶉蛋。
更有創新型的燴麵,加酸菜、檸檬、青菜,做成酸菜燴麵,儘管這種做法引發一定爭議,但酸辣口味的燴麵,卻受到年輕一族的喜愛。


一塊兒開餐廳


中國最有名氣的10碗麵,你吃過哪幾種?你認為哪一種是最值得去吃的?

北京炸醬麵,一道傳統的中式麵食。老北京炸醬麵裡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12和蛋白質,營養很飽滿。但是炸醬麵的豬肉脂肪含量過高,常吃者易發胖,容易造成油脂攝入超標。建議在食炸醬麵時,可少放點瘦豬肉,多放點黃瓜,蘿蔔絲等配菜,以此降低一碗炸醬麵所含的熱量。

河南燴麵,有著4000年的歷史。它是一種葷、素、湯、菜、飯聚而有之的傳統風味小吃,以味道鮮美,經濟實惠,享譽中原,遍及全國。燴麵按配料不同可分為:羊肉燴麵,牛肉燴麵,三鮮燴麵,五鮮燴麵等等。燴麵是以優質高筋麵粉為原料,輔以高湯及多種配菜,一種類似寬麵條的麵食。湯好麵筋,營養高。

蘭州牛肉麵,又稱蘭州清湯牛肉麵,是甘肅省蘭州地區的風味小吃。

延吉冷麵,是馳名國內外的一種深受人們喜歡的傳統民族食品。冷麵的食材主要是用蕎麥麵做成的。蕎麥麵是一種粗糧,有降血脂,軟化血管等作用。但是冷麵,顧名思義,入口十分的冰涼爽滑,因此體虛偏寒性者還有老人都應該少攝取。

山東熗鍋面是一道美味可口的漢族麵食,屬於魯菜系。流行於華北地區,發源地是山東。用蔥、姜、蒜用於熗鍋時,可散發出強烈辛香氣味,對面條增香提味作用。

山西刀削麵是一種山西的特色傳統麵食,因其風味獨特,馳名中外。刀削麵全憑刀削,因此得名。刀削麵因為苗條的厚度較大,因此在煮時可溶性營養素損失減少。但是刀削麵面質偏硬,不宜消化,胃腸消化功能不好的人應該少吃,適可而止。

四川擔擔麵,著名的成都小吃。用麵粉擀製成麵條,煮熟,舀上炒制的豬肉末而成。成菜麵條細薄,滷汁酥香,鹹鮮微辣,香氣撲鼻,十分入味。

武漢熱乾麵,熱乾麵的優勢在於用芝麻醬調味,可以補充鈣和蛋白質,但是熱乾麵熱量非常高,一碗熱乾麵頂好幾頓,容易上火的人應該少吃熱乾麵。吃的時候最好配蔬菜湯或者蛋酒,綠豆湯等,有助於消化和營養平衡。

雲吞麵,雲吞麵又稱餛飩麵、細蓉、大蓉。是老廣記憶深處的傳統特色小吃之一,最早源於廣州,屬於粵菜系。

鎮江鍋蓋面用的是“跳面”,即麵條上有細微的小孔,好讓滷汁入味。除此之外,鍋蓋面為了豐富口感的細膩程度,裡面加了不少八角,香葉等調料物。這些比較適合體質偏寒的人吃,可滋補。易上火或者熱性體質,高血壓患者應該儘量少吃。

在中國,真可以說走到哪裡、吃到哪裡。全國各地的飯店、酒家、餐館、食攤比比皆是。尤其是各大中城市,僅在一地,就可以品嚐到南北各地的飲食風味,葷素名菜,點心面粥,應時小吃。即使在國外,中式餐館也是很多,幾乎遍佈世界各地。


易笑之韻


你離開家鄉多久了?這碗羊肉臊子面有沒有勾起你的鄉愁

還是故鄉菜,最能勾起鄉愁啊,縱然隔著萬水千山,依然能嗅到那味道。呼聲最高的還是那一碗記憶中的羊肉臊子面。

記憶中的那一碗麵

羊肉+蒿子面+蘿蔔

我總記得小時候最歡喜的事就是跟著大人去吃席。那時候農村的吃席不像現在酒店裡的宴席,記憶裡,小時候的酒席都是從早晨的一碗臊子面開始的,在我們那也就“長面。”

天不大亮的時候,村裡來搭手幫忙的人早已升起了灶火,鍋裡燒水備用,幾個女人已經開始了和麵的工程,要備夠200來人吃的面,可是要廢一大翻功夫的,村裡的酒席上一般是用得蒿子面來做。

想吃一碗筋道的羊肉臊子面,我們鄉里和麵的時候就要摻上適量的野生植物沙蒿籽兒磨成的“蒿面子”,把面擀得很薄很薄,切出的麵條又細又長,煮起來不糊不粘,吃到嘴裡柔韌爽嫩,香筋可口,用羊肉臊子調起來食用,更是別有風味。

做臊子用的蘿蔔是提前一天切好的,女人們圍成一圈,帶著自家的刀邊切邊扯著家常理短,手上的刀使的出神入化,每個蘿蔔丁大小都一樣,這是我小時候覺得很佩服的事。

一天的功夫小山一樣堆起來的蘿蔔丁都切好了,這時候就該過水焯啦,這樣一方面是為了讓蘿蔔快速的熟,還可以保持蘿蔔的鮮嫩,炒的時候也不會過分吸油。提前殺好的羊都是從小吃青草長大的,只有肉香沒有腥羶,羊肉要肥瘦相間的部分,讓手藝最好的阿姨主廚,經過大火爆炒,油鹽醬醋輔助炒出最香的味兒來,湯是單另再調出來的,這樣的做法吃起來不油膩,但香味十足。

有了這些,席面上的臊子面也就差不多齊活啦,你說簡單也不簡單的一道面,做工不復雜,複雜的是做面中掌握的技術。水一開撈麵放臊子調湯一氣呵成,一碗望眼欲穿的羊肉臊子面終於出鍋。

端上桌來,來來往往熙熙攘攘,十分熱鬧的一碗麵,還有可以自選的辣度鹹度等級,服務貼心而周到,正是這種八方調和,滿足了不同人的“眾口一味”的默契。

長大後,離開家鄉,總是很想念那一碗麵和吃麵時候純粹的快樂。

“一碗臊子面!”寧夏人的鄉音的吆喝聲猶在耳邊。說來也奇怪的很,雖常說離家倍思親,但長大離家後卻甚少有所謂“旅館寒燈獨不眠,客心何事轉悽然”的鄉愁之感,只是在吃飯的時候思鄉之情才會淺淺浮上心頭,隱隱綽綽,拂不走,捻不著。

夠了麼?不夠!還缺一碗羊肉臊子面,讓你回家好好吃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