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进步快 但核心零部件依赖进口

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进步快 但核心零部件依赖进口

随着我国人口红利逐渐下降,企业用工成本不断上升,工业机器人对于制造业越发重要。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18-2022年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市场供需调研咨询报告》显示,2017年,我国工业机器人销量达到14.1万台,同比2016年增长了92%。自2013年中国超越日本成为年购买工业机器人数量最多的国家以来,我国已经连续5年位居全球工业机器人第一大消费市场。

我国制造业的工业机器人密度与韩国、日本等国家相比较低,预计未来5-8年间,我国工业机器人销量的平均增速将超过20%,市场潜力巨大。国际工业机器人巨头看好中国市场,纷纷进入布局。现阶段,发那科、ABB、安川、库卡占据了我国57.4%的市场份额,且这些机器人巨头在中国境内大规模设厂,降低了制造成本,短期内我国本土品牌不占优势。不过国外先进企业在中国境内设厂,有利于人才和技术的扩散,本土企业也会因此而受利。

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起步较晚,现阶段发展非常迅速。在国内市场的占比中,2015年本土工业机器人占比为25%,发展到2017年已经提升至32.8%;

在机器人相关专利数量方面,2016年已经突破了18000项,同比增长了57%。我国本土工业机器人产业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工业机器人由机械主体、驱动系统和控制系统三个基本部分组成,减速器、伺服系统、控制器是其中最为重要的核心零部件,其成本占据整个机器人成本的70%以上。在工业机器人制造的这三大核心零部件领域,技术壁垒较高,我国市场基本依赖进口,严重限制了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的发展。

我国工业机器人主要应用于汽车和电子行业,占据了70%以上的市场份额,其中汽车行业是应用规模最大的领域。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还处在发展阶段,虽然技术水平在不断进步,但仍无法与国际先进企业形成竞争。中国是制造大国,制造业中潜在的工业机器人市场较大,随着我国本土工业机器人行业的生产能力以及产品质量不断提升,可以先向国际巨头尚未涉足的行业突破,稳步拓宽市场。

新思界产业研究人员表示,在我国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的大背景下,工业机器人应用已是大势所趋。现阶段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主要被国外先进企业所垄断,本土企业的核心零部件领域尚需不断突破,短时期内无法与国外企业形成竞争。

但我国制造产业体量庞大,潜在市场机会较多,本土企业可以先向机器人渗透率较低的行业布局,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在逐步向汽车、电子等大市场进军,逐步打开市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