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北方江南!天下第一泉景區與濟西溼地華山湖將連通

在5日召開的第三屆國際泉水文化景觀城市聯盟會議上,濟南市泉水保護辦公室副主任楊波說,濟南正在推進的天下第一泉景區與濟西溼地、北湖、華山湖連通工程,將進一步放大濟南泉水空間格局。根據濟南市第十三個五年規劃,連通不僅是水系相連,市民和遊客還可以坐著遊船實現護城河、大明湖、濟西溼地、北湖、華山湖、清荷溼地一站式遊覽。目前,泉水與小清河、濟西溼地與小清河的水系已經連通,要實現水系相連還需要解決小清河水質的問題,而通航的難度更大,小清河上游河道和水閘等都需要改造。

打造北方江南!天下第一泉景区与济西湿地华山湖将连通

睦裡閘連著

小清河和濟西溼地

槐蔭區睦裡莊村白色的村居之間,流淌著一條寬約5米的河,這就是小清河的上游。沿著河向村南走,在黃河大堤下就能看到小清河的起點睦裡閘。睦裡閘就建在東西向的黃河大堤下,北邊是小清河,西南邊是有大片水面和綠植的濟西溼地,東南邊則是從南部山區經臥虎山水庫流下的玉符河。

6日下午4點,記者從睦裡莊村溯源而上,尋找濟西溼地與小清河的連通之處。村民老李看著由南而北流動的小清河,淡綠色的河水水位在上漲。“睦裡閘放水了,就在北邊,你們去看看。”

打造北方江南!天下第一泉景区与济西湿地华山湖将连通

沿著河邊向村北走,有的村民就坐在河邊乘涼嘮嗑,有的則在釣魚。爬上黃河大堤後,就能看到一個褐色屋頂,用漆著褐色的木材搭起的樓梯、圍欄和平臺。“睦裡閘”三個大字在屋頂立著,在南邊大約下了一層樓梯,就能到大堤下側的平臺上,向下看就看到了一條南北向的水渠,東邊是一條南北向的路。東南邊,玉符河大片的水面先從南向北流動,再由東向西在路的下方穿過一處不足1米寬的通道嘩嘩流向水渠。

水流到睦裡閘南側的水渠後,分為了東西兩股,東邊的是明渠,西邊則有兩個水泥管道通往暗渠,兩股水都向北流。睦裡閘下有一東一西兩個閘口,東邊連著明渠的閘門已放下,西邊連著暗渠的則是僅在上方留著開口的閘門,玉符河水從這處閘門下的暗渠向北流向小清河。睦裡閘北邊,小清河的起點位置,暗渠裡的水正嘩嘩流出,給小清河源頭帶來南部山區流來的玉符河水。

玉符河順著地勢流向黃河,同時也是濟西溼地的水源之一,玉符河已經通過睦裡閘與小清河相連,濟西溼地則正是小清河的源頭溼地。濟西溼地除了玉符河這一水源外,還有玉清湖的黃河側滲水。這些水的水質都較好,玉符河源頭的臥虎山水庫已經是濟南的飲用水源地,玉清湖水庫同樣是濟南人喝黃河水的大水缸。水系連通後,濟西溼地的水和玉符河水都將為小清河帶來除泉水之外的優質水源。

打造北方江南!天下第一泉景区与济西湿地华山湖将连通

而老城區中,趵突泉、黑虎泉等泉水噴湧而出後,通過護城河流向大明湖,大明湖的北水門把湖內觀賞之後的棄水向北通過護城河流向小清河。此外,小清河下游的北岸,還有正在建設的華山湖。華山湖與小清河之間通過一西一東兩個閘門控制水流進出。不過,目前小清河水質條件下,水流暫僅從華山湖流向小清河。

航道也要相通

但難度不小

除了水系連通,濟南十三五規劃提出要提升天下第一泉景區,推進大明湖—小清河連通工程,打造天下第一泉景區與濟西溼地、北湖、華山湖、遙牆清荷溼地有機連通的水上觀覽線路,連通更是為了通航和觀覽。

打造北方江南!天下第一泉景区与济西湿地华山湖将连通

不過,2011年左右濟南對小清河進行改造時,五柳閘向上遊特別是源頭的河段河面比下游的窄得多。記者在睦裡莊看到,這段小清河與城區裡的小清河長得不一樣,河的兩岸長滿了水草,露出的河面也只有五六米寬。狹窄的小清河穿過村子,河上的橋也只有一個寬約2米的橋孔。“河面不寬,水也不深,平常這段也就一米二三深,放水的時候深度能有一米四左右。”村民老李說,村民們也聽過通航,但感覺難度很大。要實現濟西溼地與小清河之間通航還需要對小清河上游河段進行拓寬。此外,目前的睦裡閘和華山片區與小清河連通的閘門只是過水,而非可過船,未來要通航,這些閘門也需要改造。

此前,濟南還啟動了大明湖與小清河的連通工程,工程將在大明湖至小清河之間開挖一條新航道,在西濼河和東濼河之間開挖中濼河。中濼河線南起大明湖北側,利用現有的西濼河至膠濟鐵路北側後設船閘,向東北方向開挖新航道,穿過北園大街,沿水屯路西側至小清河,全長約2.3公里,而且在小清河的南岸還要建設北湖。目前,該工程的推進還受到拆遷的影響。小清河的水質目前還是劣五類水質,要實現通航,小清河的水質也會制約水系連通。目前,濟南正在推進小清河綜合治理,此外,濟南市規劃部門也在推進小清河沿岸的景觀設計規劃工作,這些都將為未來乘船遊遍泉城做準備。

更多水主題休閒空間

才能打造宜居城市

市民高先生家就住在小清河邊,“有的時候去河邊散步,還會聞著水有股味道。”高先生說,如果能通航,對水質的要求也會更高,“看到一條清清的小清河,會讓人感到更加心曠神怡。”對於通航以後的樣子,高先生已經有了很多的期許:“如果真正能通航,小清河的岸邊必然會修得更漂亮,再加上畫舫遊走在河中,本身就會是一道風景。我們住在河邊,也就相當於住在旅遊線路上了。”

打造北方江南!天下第一泉景区与济西湿地华山湖将连通

“天下第一泉景區與濟西溼地、北湖、華山湖連通工程,將進一步放大濟南泉水空間格局。”濟南市泉水保護辦公室副主任楊波說。“這一工程意義是十分重要的。”山東大學旅遊系教授王晨光說。濟南作為北方的江南,其特色就是水,濟南原來的水主要集中在老城區,但實際上濟南的水是遍佈全市的。在幾大水系連通之後,把生活空間上水的文化和休閒空間上水的特色一併發散了開來,讓濟南從傳統的小濟南變成大濟南,也讓濟南泉水文化的特色、格局在城市的擴張中保持了一種連續性。王晨光表示,作為一個現代化省會城市,如果只是強調生產經濟功能,則很難成為一個宜居城市。“有更多以水為主題的休閒空間,對濟南市民生活品質的提高非常重要,同時外地遊客到濟南來,能感受到獨具特色的一種美,對濟南的城市形象非常重要。”

“我年輕的時候出去幹活,跟人家一說家是睦裡莊的,好多人都知道我們這裡是小清河源頭。”睦裡莊村民李先生說,這些年知道的人越來越少了。“還有人專門坐著公交車、開著車來到我們村裡看小清河源頭,都覺得這個地方開發得不夠。”

在小清河流淌的一百多年裡,積累了厚重的文化資源。“濟南作為一個現代化城市,不能單純是一個經濟功能,還要有生活功能和文化功能。”王晨光說。乘船暢遊幾大水系,除了景觀的塑造,文化的挖掘和傳播也尤為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