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小学生超前学习?

成长路上有鹅娘


我家就是典型的超前学,不过超的不够狠而已。为什么要超前学呢?

勤能补拙

这里的“拙”我认为是“天赋”,有些人天生就对对一些事物特别多敏感,在学习的过程上无论是理解还是掌握都往往表现出不凡的能力。

可惜我家孩子一直到现在还没发现他在什么地方有过人的天赋。

既然暂时还没有天赋出现,那么面对未来(中、高考)的竞争,我只能选择回归最基础、最简单的方法:勤奋!

我们在过去的暑假里只要不在处,孩子会保证每天6-8个小时的学习时间,而昨天开学第一天孩子从放学到睡觉这期间我们会有四个小时的学习时间,而且一半以上为“超前学”。

培养自学能力

与传统认知不同的是,我并不会逼着孩子去学习,无论孩子学什么,甚至就算是读一本书我都会跟他讲我为什么会给他这样的建议,让后由他来选择做还是不做!

除此之外过程中我尽可能的训练他自学、自我思考的能力。从一年级的监管监督,到二年级的慢慢放手,再到三年级的以他为主……直到孩子现在五年级,在学习上对孩子来说基本上我仅仅是一个“闹钟”、“答疑器”、“规划师”而已。我不可能永远都能帮得了孩子,未来的很多事很多路需要孩子自己走,而我只不过是在给他的能力上做一些针对性的锻炼而已。

实际上我家孩子超前学的内容几乎都是由他自己独立完成的。

为了竞赛成绩

虽然小学、初中阶段的各种竞赛都停了,可是那有怎样呢?等到高中再学来得及吗?所以我们(实际上有太多的人比我们快的更多)只能在这之前提前做好准备!

基本模式就是:小学学完初中,初中学完高中和部分大学内容,高中一、高二专心训练好打比赛!

就目前的高考改革以及本地区往年的高考成绩来看,我没有信心让孩子通过裸分考入名牌大学。所以我想提前给孩子准备一条路,而不是到了跟前再后悔“曾经我们有那么多时间和机会可以提高自己,而我们去搞快乐教育了……

我不认可“拔苗助长”

更多人都会跟我说什么拔苗助长之类的话,我都是呵呵一笑。作为曾经理科成绩还不错的工科生,我一直认为理科学习是具有逻辑性的,你前面学的不好,那么你后面一定会出问题,而你前面学的没有问题,那么我为什么要让你在这个阶段停步不前?等谁?等同学?等老师?这段时间为什么不能去拓展、提高?如果拓展提高也没问题,那么剩下的时间为什么就不能继续往下学了呢?

理科和文科不一样,文科毕竟还会跟阅历、年纪等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它更需要沉淀和积累。而理科

单纯依靠记忆是没有可能学的一直很好的!它必须是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之上的。

我不会因为那些失败的案例就止步不前,事实上我一直认为:你知道的我也知道,你意识到的我也早早意识到了,我们不同之处在于,你仅仅是在担心,而我是在用实践来解决这些问题。

不鼓励不反对

尽管我是支持超前学习的,但是我还不得不说一个现实问题,那就是不要迈着锅台上炕!不要盲目跟风,不要看别人学什么你也跟着学什么……你得结合自己孩子的特点、能力走一条自己的路,而不是跟在别人后面追啊追啊追!这才是会导致各种负面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

另外如何激发孩子自主学习的没动力才是我们做父母最应该关注的问题!同样都是学习,有的孩子是给自己学的,而有的孩子完全是给父母学的,长此以往我们都会知道这里面的差距会有多大。不是吗?


随便看看微笑不语


我一直很奇怪,为什么大多数人说到超前学习,就会把这个问题归咎于家长、培训机构或是学校?

首先,先弄清楚为什么会超前学习。

让我们倒推一下。

高中阶段在高二完成全部内容学习,高三全年复习已经是大多数高中的常见做法了。而现在由于还要准备大学自招,所以很多时候就连高二都没多少时间能进行正常的学习,都得准备各类奥赛或参加其他各类比赛。也就是说,高一的时候就得基本完成全部的高中课程学习了。

你说这事怨谁?我想要怪也只能怪大学自招的那些要求吧。要不是他们都要求奥赛成绩或是其他各类比赛成绩作为自招的基本条件,你觉得又会有多少人去学习和参加这些比赛?更何况,现在不靠自招靠裸考上好大学的难度已经越来越高了。10-60的减分有多夸张,所有家长应该都清楚吧?!

既然这样,初中阶段提前学高中内容就很顺其自然了吧?继续倒推,小学时候学初中内容也很正常吧?

一直算下去,你觉得不超前学习能行吗?

大人,你要是原本就没指望孩子能上重点大学,当然就不用费这心思。要么就是家产亿万,可以顺便捐图书馆的,那也无所谓。除此以外,但凡还有点追求的家长,不让孩子超前学习,未来能上得了好大学?又不是人人都有个学霸孩子!!

所以别给家长,培训机构和学校扣帽子了。大环境如此,难不成还能要求家长们不求上进,孩子们不求上进?


一百分计划


现在的学校的大纲要求,真的很低。对于智力开发比较充分,同时学习主动性较强的孩子,超前学习是必须的。


这里的超前学习可能需要说明一下,不是简单的照着课本学习,认识大量的接触新的事物,包括各种概念以及运用。


例如,小学没有学习物理化学,但是我们就不能够给孩子做这方面的引导吗?答案是肯定的。美国的不少课外书,已经有了baby版的量子力学和有机化学了。

所以不是不能超前,而是如何超前。

数学方面,尽快掌握好四则运算,了解方程的运用,对于很多疑难问题就可以轻松搞定了。

语文方面,今早训练孩子的写作和阅读能力,培养孩子的独立思维,也是一种合理的超前。难道我们非得按照学校的要求写小作文?我见过很多孩子,三年级就能完成几千字的作文,这也是一种超过大纲的能力。

英语方面,克服国人最欠缺的听说能力,也是一个比较有价值的点。要想让孩子国际化,拓展视野,英语的学习也是非常重要。当然,如何学习英语,我在另外一篇帖子里面已经详细说了三个原则,这里简单列出来供您参考:可理解输入,合适的材料,持续的积累。


合理的超前学习,对孩子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包括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是有好处的。当然,有部分家长可能会说:我的孩子要是学会了,上课不听课怎么办?上课走神做小动作怎么办?

这就涉及到了孩子学习主动性的问题,培养好孩子的学习意识和习惯也同样重要。孩子能够自学,那么就不存在一定要上课跟着老师的步调的问题。如果孩子真的都会了,完全可以跟老师沟通,让孩子独立写自己的练习册即可。这里,关系到一些家校沟通的方法,方法都是实践出来的,每个地方都不一样。

最后,我在文中说的超前学习,不是让孩子到辅导班把课程先学一遍,这一点务必注意。如果是这样,那么孩子的兴趣可能很快就磨没了。超前学习,建立在孩子主动学习之上,其实是锻炼孩子自学能力的一个方式,而不是超前“灌输”。这一点,必须特别注意!


翼翔老师的儿童教育


小学生超前学习,是典型的现实版的拔苗助长!主要原因如下:

一、家长普遍存在焦虑心理。现代社会竞争空前激烈,致使家长在子女教育上普遍存在焦虑感,生怕落于人后,一步赶不上步步赶不上。



二、培训机构利用和放大这种焦虑。校外培训机构为了顺利掏空家长钱袋,加大宣传攻势,戳中家长痛点,兜售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之类的歪理。

三、一些学校违规招生推波助澜。一些学校违反规定,搞幼升小测试、非零起点教学,逼使家长让孩子超前学习。


四、幼儿园违规迎合。一些幼儿园为了迎合家长,不遵循幼儿教育规律,搞幼儿教育小学化。

小学生超前学习,无情地夺走了孩子们童年的快乐,其结果是孩子在小学阶段就开始厌学。拔苗助长,适得其反!


教师妹子一枝花


我觉得个别小学生超前学习是有原因的。有的孩子确实已经掌握了现阶段的内容,每次考试都挺好。有这样的孩子,可以学一些超出他现阶段所学内容。他有能力学习更深的知识,那就应该让他们学习新内容。如果孩子不去学习更多的知识,那家长可以给孩子多准备一些课外书。

如果不让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学习新内容,这些学生也就会如其他学生一样,每一天都在学习他完全掌握的内容,那孩子就真的开心吗?

当然,每个人的看法都不一样。有的孩子就愿意在学校和他的小伙伴玩耍。有的孩子就不愿意和他的伙伴们玩耍。家长在这方面可以问一下孩子的意愿。如果孩子不能决定或者孩子也不知道该如何决定,那家长可以替孩子做决定。

家长在替孩子做选择之前,可以看一些关于教育、关于心理、学生身心发展的书籍。因为超前学习本身已经超出了大部分孩子的学习能力。但自己的孩子确实有能力可以学习更深的内容。那就需要家长教会孩子如何与比他大的人交流。




小小教师


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学习好、工作好、生活好。受此心愿的驱使,我们越来越急切地想让孩子提前学习各种文化知识,以便他们将来进入小学后,学得更好一点,更轻松一点,将来走得更顺利一些。超前学习有利有弊,但是我是相对于反对的。



当下社会,很多培训机构了为了一己之利,混淆了超前学习的概念,让孩子们提前接触初中高中甚至大学的知识。这样做,表面上孩子的成绩提升确实很快。因为这样的教育对机构来说太简单了,只需要把高中的老师下放到初中代课,初中老师下放到小学就可以了。而真正培养孩子学习能力的教育,可不仅仅是这么简单。真正的超前学习,渗透在平时学习的点点滴滴,对任课老师的知识储备,融会贯通,教育理念有着极高的要求。所以,真正的超前学习,是家长、老师都要付出巨大的精力去培养的。深度挖掘孩子的兴趣和长处,让孩子学会真正独立的去思考才是我们真正的目标。 另外,超前学习一定是建立在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的基础之上的。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不应该忽视孩子品德、行为习惯的培养。孩子只有健康成长,才是教育的本质。



常乐常笑


我们一边教宝宝拔苗助长不对,一边又用绳子绑着宝宝,拖着他们以我们的速度奔跑。虽然知道这样不对,但是停不下来,因为周围的人都在这么做,如果不这么做,就怕宝宝差人一等。虽然我在心里一百个不赞成宝宝超前学习,但是在大环境下,我也只能顺应环境。

一、在社会方面,一方面现在的攀比之风盛行,80后,90后,之前攀比父母,找工作,生了娃后,开始攀比娃,重点小学的学生,父母希望他们能继续上重点中学,上一般学校的娃,父母希望他们中学能上重点中学,于是,各种补习班,各种超前班雨后春笋般出来了,通过参加这些班来拔高学生的成绩来满足父母攀比的虚荣心。

二、在教育方面,中国不同与国外的澳洲等其他国家,那边开放式教育以尊重学生个性为主,中国虽然说已经走素质教育的路了。但是教学方式还是以填鸭式的应试教育为主。超前学习是为了超强完成课程,能多出多余的时间来应对中考。

三、考试方面,现在中国的考试制度还是偏难的,很多时候,偶尔也会遇到初中的奥数题出现在小学的试卷上,所以只有拔高的学习,才能更好的应付考试,另外一方面,超强的学习,也能平常的考试中,学生的分数看起来更好看一些。

四、在家长心理方面。作为家长,在自己身上的遗憾,都希望通过孩子来弥补,所以,很多时候,都会希望通过这种超强学习来让孩子似乎比别人学的更多一些以此来证明自己孩子的优秀。但是这样下去,也会造成一些影响。

一,填鸭式的拔高式教育会培养一批高分低能的孩子,以及身心得不到健康发展的孩子。孩子会失去原本该有的童年,失去应有的睡眠时间,疲于应付各种培训班。

二,这种超强班费用都比较高,会给父母造成负担,会造成家庭矛盾,降低生活质量。

三,老师的作用会越来越弱,学生上课的时候不好好学习,把希望都寄予在超前班里,这样会让学生的思考能力以及课堂表现能力都会减弱。最后希望学校更注重校园教育,学校的师资力量尽量做到均衡,让父母不要这样花钱花力的这样拔高学生。而攀比之风也从我做起,从大家做起,慢慢的消散,有一天能做到为学生真正的减负。


武艺教育


超前学习,我们应该有不同的理解?若是孩子自愿独立带着兴趣的超前,我赞同;若是拔苗助长式的,甚至有的孩子不具备超前天资的,我表示反对。


童年本应是无忧无虑的,但现在因为社会的浮躁,或家长的急功近利,都渴望自己孩子的大脑被某种神机力唤醒,于是出现了超前学习,家长也常以孩子的某些超前沾沾自喜,比如一年级孩子认识几千个字,二年级孩子学会了五年级的课程等等。

对此,我总想问,有必要吗?其实,顺着孩子的思维发展及生理的发展,学习必要的学科,反而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常见有些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全才,什么兴趣班都上,什么左右脑开发,记忆开发,逻辑开发,我真的越来越搞不懂,真正的教育应该合理引导,让孩子自由地放飞在自然中!

超前教育的意义不大,相反,会把孩子的创造性想像力提前扼杀,我们无需刻意强调精英教育,也无需要求孩子要具备超人能耐,应该从人性的根本上教育孩子,给予时间空间,找寻适合孩子的教育方式,协助鼓励养成学习动力,而不应也不应该相信所谓的超前教育!

孩子的教育不要超前,家长的思想需要超前!


百分百培优数学


我身边有个例子,小男孩上小学三年级开始学习奥数,数学成绩之后一直名列前茅。英语和作文课程也是提前学习,效果也不错。

个人觉得在判断小学生超前学习的好坏时,也应该看看超前学习带来的后果。

超前学习的孩子通常在学习吸收能力方面会比同龄孩子更强些,而带来的后果在正常学习过程中就会存在部分学生以知识点已掌握不专心学习有形无形的搅乱课堂学习气氛。

超前学习的孩子因为需要付出更多时间在学习上掌握知识,而理应和小伙伴们玩耍的时间被剥夺,快乐童年只有课本和联系何其可悲。

超前学习给家长的精神财力带来的负担,你能算一下一天你和孩子有多长时间是在来去补习班的路上,要是用这些时间陪孩子去公园,乡村感受下大自然该有多美好。

超前学习的孩子普遍安静,安静的孩子创造力普遍没有活跃的孩子强。

以上这几点只是一小方面,我个人对于超前学习保持中立态度。它是可以带给孩子优异的成绩,但是成绩的背后丢失的也许是更多更大的代价。我相信我们编制的课程安排是符合当下孩子学习发展的需要安排,如果孩子确实特别优异我不觉得超前学习后什么不好,不过我们绝大多数的孩子还是普普通通的人。做家长的我们还是好好的陪着我们普普通通的孩子就好了。


麦子的奇遇


每个孩子不一样,每个家庭教育理念也不一样,为什么要一刀切认为必须在哪个年龄开始学习呢?只要是了解自家孩子,不要急功近利的教,不让孩子觉得学习痛苦,超前教育也无所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