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生子女真不孤獨,爲什麼你們非要說獨生子女孤獨?

無敵飯鬥星


孤獨,是一種個人的主觀感受,我認為與是不是獨生子女並不存在絕對的必然關係。正如一句歌詞所唱的:

孤單是一個人的狂歡,狂歡是一群人的孤單。

這樣的家庭例子我見過無數,特別是在廣東,一個家庭中有三四個孩子是非常普遍的現象,但是因為重男輕女的思想,長幼有輩的偏見,因為貧窮不堪的現狀,很多長女讀完初中甚至小學就要到珠三角的流水線打工,賺錢養家或者供養弟弟上學。

在她們童年時代,雖然姐妹眾多,但也會常常因為這些殘酷的現實,感到無比的孤獨,雖然有弟弟,但偏愛的父母讓她覺得自己更孤獨,因為自己要承擔更多,她或許不明白,為什麼女孩要比男孩要多吃苦,大的一定要讓著小的,為什麼同樣是父母的孩子,受到的待遇卻完全不一樣?

孩子那麼多,孤獨還是會無數個漆黑的夜晚,莫名其妙就侵蝕著她的內心,然而,疲於奔波在生存邊緣上的父母,是很難察覺到孩子那顆敏感的內心的纖細變化的,這種童年的至深影響,可能在女孩長大結婚生子,成為另一名孩子的母親的時候,身臨其境的感同身受,才能讓她打開心結。

所以,孩子是否感到孤獨,和孩子多少不大,和她內心是如何感受的有很大關係,和父母是否真正把孩子當成平等的個體,願意敞開心扉和她交流有更深的關係。

所以,在當前人口老齡化加劇情境下,政府會放開計劃生育政策,鼓勵二胎甚至三胎,出臺一些補助政策,但是,身為父母,是否繼續多要一個孩子,要正確評估自己的經濟現狀和孩子的內心狀態,如果孩子想獨自享受一份完整的親情之愛,而你非常想多要一個孩子,那麼最好做一些基礎性的過度工作,讓孩子接受自己未來有個弟弟或者妹妹的心理再要。

不少哲學家都認為,在本質上人都是孤獨的。但是,我覺得正是因為看透了人本質上都是孤獨的,所以我們從才需要找到自己的同類,來彼此取暖,並在這個世界留下我們來過的痕跡。我想著大概就是活著的意義吧。


超級爸爸



獨生子女會不會感覺孤獨?這個問題也許只有當事人有發言權,因為每個人的感受都是獨有而真實的,別人的想法並不能代表自己的感覺。

社會上有人會認為獨生子女孤獨,很多時候是和自己的生活經歷相關,如果我們出生在很多子女的家庭,感受過和兄弟姐妹共同成長、相互扶持的體驗,那種有人一起玩、一起上學、一起吃飯、一起幫父母做事,總是有人在身邊的很好的感覺。有過這樣體驗的人,很自然的會覺得一個人長大是孤獨的。

當父母說想要二胎是為了讓自己有個伴的時候,會讓孩子有被利用的感覺,因為孩子心裡明白父母心口不一,也許父母有這樣的考慮,這也不是最主要的考慮。從另一個角度講,每個人都有感覺孤獨的時候,並不會因為自己有沒有兄弟姐妹而有本質的不同。我們都在學習如何和自己的孤獨相處,因為成長就意味著從父母和長輩的關照中獨立出來,不再依賴他們的評價,有自己的想法和自己的世界。只有經歷了這個過程,我們才會更加清晰的意識到自己的責任,從而更有力量的關心和愛護身邊的人。



超級育兒師蘭海


自己是獨生子女

並不覺得孤單

反而成熟懂事得比較早

因為知道凡事都要靠自己

所以比較獨立有擔當

因為父母只有我

所以也更加的珍惜生命

更加的努力做事情也相對的比較有主見


ningLOVEqian


這就跟你媽覺得你冷是一個概念,其實我們這一代獨生子女真的不覺得孤單,而且我們得到了父母全部的愛,只要父母教育的得當也沒有不懂分享、自私等等社會冠給我們的罪名。

等到我們這一代結婚了,生娃了,國家又開放二胎了,爺爺奶奶姥姥姥爺把他們遺憾強加在我們身上,可是大家不想一想,我們要贍養四個老人,這是我們這一代的責任,我們一直都知道並且沒有怨言,但是老人和社會還需要我們供養兩個孩子,這對於我們的小家庭來說就是超出能力的負擔,一個孩子我們可以給他我們認為的好的自己全部的愛,而兩個呢?必然有一個會有忽略,不要講手心手背都是肉,你們自己摸摸肉一樣厚嗎?必然是懂事的多承擔,調皮的多費心!

所以我在結婚的時候就和家人商量好了,只生一個無論男女,現在閨女五個月,大家都開心,挺好。


萌小牙要吃肉


農曆春節前,我媽生病住院了。

病理出來的當天,醫生在辦公室和我探討了治療方案。

那些生澀難懂的醫學名詞一股腦地衝進我的耳朵,我緊鎖眉頭,時而點頭,時而搖頭。

醫生講完了後和我說:“你回家再和家裡人商量一下吧。”

我說:“不用,這事我一個人做主就行。”

我走在醫院昏黃幽暗的走廊裡,喘不上氣來。

是的,我是獨生子。

家裡的書櫃上有一張我小學時候的照片。

照片上一個胖胖的男孩,穿著白襯衣,繫著髒兮兮皺巴巴的紅領巾,臉上印著汗水流過的泥漬,脖子上掛著一條軍綠色的繩子,上面穿著一把鑰匙。

這是我記憶中,那個年代男孩們最常見的裝扮。

那時候,每天我放學,父母都還沒有下班。

所以我必須一個人回家,一個人做作業,一個人玩耍,一個人等待這個家重新變得完整溫暖。

更令人沮喪的是寒暑假。

父母白天要上班,我只能獨自一人在家。

為了不讓我到處亂跑,發生那些存在於大人複雜頭腦裡的各種危險。

他們決定把我反鎖在家裡。

因為無聊,我開始研究各種自娛自樂的方法。

我弄到一把螺絲刀,拆開了家裡所有有螺絲的東西,收音機、錄音機、電視機等。

憑藉著我還算良好的記憶力,它們都被大體地恢復了原樣,我那精明的父母並沒有發覺它們在外觀上和使用體驗上有什麼異樣。

我感覺很刺激、很驕傲。

後來我遇到了一個難纏的傢伙,它是一塊手錶。

我手裡的十字花螺絲刀對於它毫無用武之地。

但是我並不甘心,因為那裡面不停旋轉的指針和小齒輪對我的誘惑太大了。

我手持螺絲刀和剪刀圍著它轉了一個上午,滿頭是汗。

終於,在下午兩點鐘左右,我的忍耐達到了極限。

我惱羞成怒地在陽臺上找到一把錘子。

當時我並不知道,我的噩夢開始了。

我順利地砸開了錶盤上的玻璃。

以那個時候我的認知,我只能認為那是玻璃。

那些指針和齒輪終於赤裸裸地呈現在我的眼前,我目光貪婪地撥動著它們,笑容盪漾在我的臉上。

如果用那個時候作文裡常用的一句話來形容的話,就是,心裡比喝了蜜還甜。

時間在飛快地流逝,爸爸媽媽要下班了。

按照慣例,到了還原它的時間了。

結果是可想而知的,根本就還原不了。

當天晚上,我遭遇了出生以來強度最大的一次男女混合雙打。

以至於睡覺的時候只能採用側臥的方式,因為屁股實在是不敢和床有任何的接觸。

多年後,我在解放碑上空看到一個手錶的廣告牌,上面那個品牌的名字令我在烈日下打了一個寒顫。

我想起了多年前那塊被我打碎的手錶。

現在我也知道了覆蓋在錶盤上的根本就不是玻璃,那是藍寶石。

每個獨生子女談起童年,都有一個不可迴避的詞,那就是孤獨。

在那些漫長得不像話的日子裡,我們變著法兒地挑戰著那些孤獨。

那些自娛自樂、自言自語、努力鑽研的日子,我們掌握了強大的生活技能和動手能力。

這些技能在我們成年後得到了發揚光大。

我們可以修理出了小故障的家用電器,如電視機、電腦、洗衣機、抽油煙機、電飯鍋等等。

我們會疏通堵塞了的馬桶和下水道,會做絕大部分的家務。

我們會做飯,番茄炒蛋、青椒肉絲都不在話下。

有些吃貨朋友,甚至令人髮指地掌握了鍋包肉和松鼠桂魚的做法。

不得不說,孤獨其實是個好東西。

我們如超級英雄一般,通過自己的努力讓平淡的日子有了些蜂蜜的味道。

我的初中同學裡絕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但大劉不一樣。

大劉有一個哥。

這是開學的時候,大劉親口和我們說的。

他說他哥身高180,體重180。

最大的缺點就是脾氣不好,經常打架,三天不打人就渾身難受。

毫無意外,大劉成為了班裡最受尊重的人。

我們每天都纏著大劉講他哥的傳奇故事。

前天是幫大劉揍了搶他零用錢的大孩子,昨天是揍了來報仇的大孩子他哥。

大劉他哥成了我們心裡的超級英雄,每個人都羨慕死大劉了,怨恨自己的父母沒給自己生個這麼牛逼的哥哥。哪怕生個姐姐也好啊,因為,萬一姐姐找到一個這樣的男朋友呢。

每次我看見大劉,總感覺他身後跟著一個正方形的巨人,氣勢逼人。

大家都不敢欺負大劉,有好吃的都主動給大劉吃,大劉喜歡的女孩我們都不敢和她說話。

我們經常請求大劉,帶我們見見咱哥吧。

大劉總是大嘴一咧地說:“沒問題,等有時間的。”

時間過得飛快,我們都畢業上了不同的高中,我們還是沒有如願以償見到那位正方形的超級英雄。

後來,大劉的父親去世了,我們去參加葬禮。

葬禮上,沒有見到大劉那傳說中正方形的保護神。

我似乎明白了什麼,心裡多少有一些生氣,生氣那些年我對大劉的獻媚,和給他吃的那麼多零食。

但是我看見大劉跪在地上的背影,他的肩膀很瘦弱還在微微地顫動。

那一刻,我忽然覺得他很可憐。

每個獨生子女,小時候最大的願望就是能有一個哥哥或者姐姐。

那樣,我們被欺負了就可以一抹眼淚,恨恨地說:“你給我等著,我叫我哥去。”

那樣,我們就可以有一個玩伴來度過漫長的寒暑假。

那樣,我們考了一百分就不必在家苦苦等著父母下班了才能拿出來顯擺。

那樣,我們遇到不開心的事情就可以有個人吐槽或者商量。

但是,我們沒有。

每個獨生子女都具備一項奢侈的品質——獨立。

我們的快樂因不能分享而無法加倍,悲傷因無法分擔而不能減半。

所以,我們長大後習慣一個人上班、一個人坐車、一個人看電影、一個人吃飯、一個人做家務、一個人睡覺、一個人旅行、一個人做任何事情。

別說我們自私,別說我們高冷,只是我們已經習慣自己面對這個紛繁複雜的世界。

我們如超級英雄一般,孤身一人倔強地對抗著生活的種種刁難。

一間病房,三張床,三個老人。

同樣的年紀,同樣的宮頸CA。

陪床的人有兩個是獨生子,一個兄妹三人。

我和小雷是獨生子,我們很羨慕那兄妹三人,可以輪著班休息,可以不用連續地請假。

我和小雷則是隔三差五地打電話和老闆請假,同時不停地奔跑在整個醫院的各個科室、各個樓層之間。

以至於那段時間我長期霸佔著微信運動的第一名。

人生病了,情緒難免急躁。

小雷媽媽因為午飯的菜有些冷了,生氣地摔碎了一隻碗。

小雷楞了一下,連忙蹲下收拾那些碎片,嘴裡還不停地說:“不生氣、不生氣,我再去把菜熱一熱。”

一次後半夜,我和小雷抽空到走廊裡抽菸。

小雷問我:“哥,你累嗎?”

我說:“累,但是沒辦法,我們得頂住。”

小雷一邊使勁地揉著太陽穴一邊說:“對,必須頂住。”

我問小雷,覺得委屈嗎?

小雷笑笑說:“這算什麼,小時候我不好好吃飯,不知道摔了多少碗,我媽都沒生氣,還是滿院子追著我餵飯。”

籠罩在黑暗和煙霧中的小雷,眼裡閃耀著晶瑩。

後來我和小雷商量:“要不咱倆也輪班吧。一個前半夜,一個後半夜,同時看護兩個媽。”

小雷說好。

於是,我們的看護工作變成了那張網上很著名的“獨生子”照片。

治療方案出來了,三個媽都一樣,手術加化療。

醫生詢問家屬的意見,是否同意這樣的治療方案。

我和小雷都表示同意治療,鄰床的小妹說要和哥哥們商量一下。

第二天,鄰床的媽媽辦理了出院手續,不再治療,選擇回家休養。

臨走的時候那個媽媽和我們告別,她說孩子們說她沒有病,回家好好過日子就行。

其實,宮頸CA 並不是什麼不治之症,以目前的醫療技術水平治癒率是很高的。

大家都很不理解那兄妹三人放棄治療的做法,議論紛紛。

有人猜測是因為三兄妹都不願意承擔這份責任,不想拿錢,不想多花時間,所以就放棄了治療。

小雷感慨地說:“沒想到我們這苦逼的獨生子倒堅持下來了,他們人多勢眾反而不行。”

我和小雷說:“人到中年,誰的生活不是支離破碎、一地雞毛。我們不知道他們到底在經歷著什麼,箇中滋味,也只有自己清楚了吧。”

我們小時候坦然接受了父母全部的愛,那麼在他們老了、病了、生命受到威脅的時候,我們怎麼會不盡心盡力,怎麼會不竭盡所能?

我們單槍匹馬,卻抵得過百萬大軍。

我們有一顆,為當年那十個月的煎熬、那一口奶水、那一勺白粥、那一句呼喚、那一個擁抱、那一聲叮嚀而報恩的拳拳赤子之心。

我們如同超級英雄一般,以一己之力給蒼老的父母撐起一片晴天。

當年一紙紅頭文件,我們成了獨生子女。

後來二胎開放,我們的人生成了“限量版”。

從小,我們都崇拜超級英雄,從齊天大聖到美國隊長。

我們焦急地等待著自己長大,幻想著憑著自己手裡的木棍便可以拯救世界。

後來,我們被生活揍得鼻青臉腫。

夜深人靜時一邊抽菸一邊抱怨,故事裡的超級英雄都是騙人的。

天亮後,默默接受自己就是個普通人。

於是我們學會低頭,學會假笑。

享受著那偷來的片刻寧靜。

忽然有一天,生活再次揮出了它的拳頭。

這次我們沒辦法逃脫,也不能退縮。

因為它試圖傷害我們的父母、我們的妻兒、這個世界上我們最親最愛的人。

我們再次抖擻精神,昂著頭、挺著胸站在苦難面前。

我們聲嘶力竭地喊著:“來吧,這次我們和你死磕。”

因為,我們是獨生子女。

因為,我們是超級英雄。

*本文為十點讀書籤約作者老曹創作


十點讀書


我是獨生子女,我並沒有感覺有多大的孤獨感,特別小時候,加之小時候身邊的小朋友們通常兩兄妹兩姐弟都打架打得很兇,往往跟我說像我這樣一個孩子就好了,不會天天打架。那個時候也覺得挺好的,哈哈!只是現在長大了,尤其是參加工作之後,離開了父母,往往也會擔心他們的生活狀況,慢慢的現在父母會逐漸年老了,更為憂心,總生怕有什麼事自己無法在他們身邊照顧他們。我是女兒,我也嫁人了,但是婆家離孃家也不遠,這也算是一種幸運的緣分吧,但由於工作的原因,我們不常在老家。父母也習慣了有什麼事都儘量不會主動跟我說,唯有自己能夠多上心。這個時候,就會渴望自己能有個兄弟姐妹,可以相互照應。再深一層的想法,就是想到父母終有一天會離我而去,到那個時候,我的孃家,我的身後再也沒有至親至愛了。每每想到這裡,不禁悲從中來,擔憂父母無人照顧,擔憂父母離我而去,擔憂自己沒有能力給予父母理想中的生活。這是多麼的孤立無援。婆家再好,始終是婆家,自己有能力照顧好父母,才是真的安心。沒有兄弟姐妹,某些時候就會覺得彷徨無助。所以,可以的話,還是生二胎好,想想年老後,孩子們能夠相互照應,這就夠了。


Chriqui


有一種孤獨叫你媽覺得你孤獨,其實說獨生子女孤獨的大部分都不是獨生子女。人是群居動物,不管家裡有沒有兄弟姐妹,都會出去進行社交,從開始的陌生人變成好朋友,慢慢的形成了自己的一個朋友圈。每當有傾訴或者遊玩需求時,朋友圈內的朋友可以滿足這個需求。

孤獨和自身的性格有很大關係,性格外向的人不管到哪裡都是一群朋友,而有些人不善社交或者喜歡獨處,在外人看來總是孤零零的一個人,孤獨就自然而然的代入了。我老公是獨生子女,狐朋狗友一大群,比親兄弟關係還要好,他從來沒有說過孤獨。而我性格比較內向,喜歡一個人玩。家裡有個妹妹也就是在上學時一起玩,大學之後就各奔東西,現在就是在陪伴爸媽方面會好些,父母有事時候可以輪流幫忙。

現在國家全面開放二胎,有經濟條件和精力的可以生2個,否則,沒有必要為了所謂的獨生子女孤獨,養老難之類的再生一個給自己增加壓力,畢竟給孩子一個幸福的童年生活才是最重要的。子非魚,焉知魚之樂?


倆寶養成記


我就是獨生女。爸媽當年是大型國企的員工,家家戶戶都只生一個。不敢超生啊,超生要丟飯碗。這個飯碗在八九十年代有多好?工資獎金就不說了,廠裡夏天發汽水、西瓜、涼茶粉,給我們小孩子發六一兒童節的大禮包,平時按月發肥皂、手套、洗衣粉。我家父母兩邊的親戚都住得遠,我從小就是跟同學玩。我又愛看書,拿了我老爸的借書證去廠裡的圖書室借書看。從小被送去學這學那,游泳、書法、小提琴,老爸還自己教我打乒乓球羽毛球,吃完晚飯就出去散步。我從來不覺得孤獨。九十年代末廠子破產了,大家的生活一落千丈,但爸媽寧願自己往死了省,也不會虧待我。沒兩年我就考上大學飛出去了。我很慶幸家裡只有我這一個孩子,獲得了爸媽全部的愛和資源,從小不用吃苦,受到了儘可能好的教育和培養。獨自成長也並不會影響我們的情商和人格培育,我沒覺得有什麼不好。


無何有君


我是獨生女,習慣一個人,不覺得孤獨,反而很享受這種感覺。一個人安靜的寫作業看動畫片吃零食,不用考慮有人爭搶,情緒一直比較穩定沒有波瀾。現在生了兩個男孩,天天在家像世界大戰,只有睡覺時間家裡才是安靜的,反而懷念獨處的時間


M小力


您好,很高興有機會回答您的提問,並且希望我們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

首先,說“獨生子女會有孤獨感”大多是從父母的一輩嘴裡聽到的,同時如果是同輩人那麼也難免被父母灌輸了某種思想,為什麼這麼說?

很簡單,我們父母一輩其實都是有很多子女的,而且基本上都生活在一個大雜院內,雖然生活很苦,但是基本上家裡還算熱鬧,而且在那個時代基本上都很窮,這個時候孩子多的優勢就出來了,可以分別去掙錢,然後互相幫助。而我們這一代,因為計劃生育的原因所以基本上都是獨生子女,對於老一輩的人來說這只是被迫選擇,同時帶有一絲無奈,畢竟老人都有“子孫滿堂”的想法,如今,政策又開放了二胎,所以對於那些曾經被迫只能生一個的父母來說,這又是一種很大的福利,所以他們都盼著我們生二胎,以滿足自己看到“和諧”“熱鬧”家庭的美好期待。

而且,在大多數人眼裡,如果有個弟弟妹妹陪伴,大多的童年是會更加幸福的,因為在自己遇到坎坷,遇到問題的時候可以立刻有人在身邊陪伴自己,同時可以有個人陪自己一起成長,學會走路,升學,然後工作,一起互相幫助,互相扶持,的確省去了很大的危機感。

但是,話說回來獨生子女真的會孤獨嗎?

我想,大多數的孤獨感來自於人與人的冷漠,就拿我自己的情況來說,我小時候住大雜院所以幾個小夥伴經常放學以後一起玩耍,所以根本感覺不到孤獨,可以看著我的孩子整天別再樓房裡,有時候約個小夥伴也特別困難,因為不在一個小區,同時現在交通發達了,但是也複雜了,所以去哪玩基本上對他們來說沒有那麼簡單,孤獨感當然是有,只是這種孤獨感是自然而然的產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