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万没想到!在安溪僻壤的小山村里,居然有这么一座古老的土楼!

万万没想到!在安溪僻壤的小山村里,居然有这么一座古老的土楼!

万万没想到!在安溪僻壤的小山村里,居然有这么一座古老的土楼!

土楼是以土作墙而建造起来的集体建筑,呈圆形、半圆形、方形、四角形、五角形、交椅形、畚箕形等,各具特色。从远处看,龙通的土楼更像个古堡,呈正方体,高约20米。外墙灰白色,屋顶是砖瓦结构,是福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右侧也有一个拱形门,外墙石基厚约2.3米,土墙厚近2米,青石砌成的侧门墙有1米厚,坚固异常。

万万没想到!在安溪僻壤的小山村里,居然有这么一座古老的土楼!

万万没想到!在安溪僻壤的小山村里,居然有这么一座古老的土楼!

万万没想到!在安溪僻壤的小山村里,居然有这么一座古老的土楼!

安溪县感德镇龙通村是个偏僻的小山村,四面临山,位于永春与安溪两县的交界处。村中至今还完整地保留着一座近400年的大土楼,气势雄伟。远远地看到土楼,便使人产生一种要走进村寨的感觉。

进入土楼,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座三层楼阁式古民居,一口常年的古井,一个陈旧的香炉。

土楼内有厢房72间,总共三层,一楼建有粮仓、厨房等各式功能区,最多时住了3000多人。经过测量,土楼长、宽各有29米,占地面积有近900平方米,加上二楼三楼,建筑面积有2000多平方米。

在三楼的每一间隔房里,大部分都会有这么一张古床,这便是以前所住人家的床吧。听当地的村民说,在15年前,最后一家居民搬走后,土楼再无人居住。十几年没人居住、打扫的房间,居然很干净,除了稻草外,没有看到一张蜘蛛网。

蓑衣,在古时候的下雨天时,他便是那时候人们的雨伞,它不但可以遮风避雨,也可遮羞掩丑。名称来由 起源古老,用一种叫“蓑草”编织的像衣服一样的雨具,蓑衣的名字由此而来。

万万没想到!在安溪僻壤的小山村里,居然有这么一座古老的土楼!

在土楼里,还有这这些古老的器具,这些都是原先住在土楼里的居民所用,至今还保存着,就是有些破旧了,但却不影响他的美观。万万没想到!在安溪僻壤的小山村里,居然有这么一座古老的土楼!

这是土楼的主人许阿伯,虽已不在土楼里居住,但也经常回到这里看看,回想往事。

万万没想到!在安溪僻壤的小山村里,居然有这么一座古老的土楼!

万万没想到!在安溪僻壤的小山村里,居然有这么一座古老的土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