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圈不够大,怎么拍出虚化效果呢?

鹰眼小组


这里的虚化效果是指背景虚化,而被摄主体是清晰的。背景虚化叫作景深小,背景清晰叫作景深大。通常能使背景虚化的因素有三点:光圈、焦距和摄距。

景深:简单的讲就是在被摄主体前后有一段相对清晰的范围。清晰的范围大称之为大景深;清晰范围小称之为小景深。(图为:使用中空滤镜拍摄的画面效果)

影响景深大小的三个因素:1.镜头的焦距越长,景深越小;镜头的焦距越短,景深越大。2.光圈越大,景深越小;光圈越小,景深越大。3.摄距(相机距离被摄主体的远近)越小,景深越小;摄距越大,景深越大。(图为:利用推拉变焦拍摄法拍摄的画面效果)

如果要得到最大的虚化效果(最小景深),就要把影响景深的三个因素联合使用,即最大光圈+镜头最长焦距+最小的摄距。题面上排除了最大光圈,那就需要从使用长焦镜头和缩短摄距着手了。(图为:利用追随拍摄法得到的画面效果)

控制景深得到虚化背景的方法:1.使用大光圈(这个有效的方法,在本题中被排除,但是大家可以在以后的摄影中使用)。2.使用长焦距镜头。3.使用小摄距(拍摄半身照或特写,背景虚化的效果非常明显)。(图为:利用追随拍摄法得到的画面效果)

另外,

还有几种重要的方法:1.追随拍摄法。在拍摄拍摄运动物体时,观察运动物体的速度快慢,将快门速度设置在大约1/8秒至1/60秒之间(建议使用快门优先模式TV),将相机对准运动主体并跟随其同步运动,在运动中按下快门,这样就会得到主体相对清晰,而背景虚化的画面效果。(图为:使用85mm镜头F5.6光圈,缩短拍摄距离,拍摄的小景深效果)

2.推拉变焦拍摄法。这种方法是将一个被摄主体置于画面的中心点,然后将快门速度设置在大约1/8秒至1/60秒之间(建议使用快门优先模式TV),在推拉镜头变焦环的过程中按下快门,所得到的是主体清晰,而周围呈现放射状的“爆炸”效果。(图为:使用200mm长焦镜头F5.6拍摄的小景深画面效果)

3.使用特殊滤镜法。能得到背景或画面周围虚化的滤镜有:中空滤镜和高坚滤镜当中的速度滤镜(特效滤镜)。中空滤镜是中央镂空的滤镜,用其拍摄得到的是中间主体清晰,周围模糊的画面效果。速度滤镜也叫特殊效果滤镜,在拍摄运动物体时,主体清晰,在主体后部会有一些虚影。(图为:中空滤光镜。这种滤镜历史悠久了,但是现在很少有人提及)

4.也可以自己动手制作滤镜。将UV镜的周围涂上凡士林油,滤镜中间部位空余,用其拍摄可得到类似中空镜的效果。(图为:使用中空滤镜拍摄的中间实四周虚幻的画面效果)


摄影讲习所


首先来了解下拍出虚化效果的三要素:光圈,焦距,距离。 看完下文,就知道怎样拍出虚化背景的美图了。

上图拍摄参数:焦距200mm 光圈F4.0


光圈

下图是单反35mm镜头,其中1.4G就是镜头的最大光圈值,这个数值越小说明光圈值越大,镜头的进光量就越大,虚化效果就越明显,当然价格也贵很多;反之,数值越大,光圈值越小,虚化就没那么明显了。

下图是华为P10手机拍照界面,2.8是光圈值,最大值为F0.95,但是虚花效果比较假,没单反的效果真实。


焦距

镜头焦距越长,虚化也越好。

比如:同一位置拍相同距离的物品,分别用焦距50mm F1.4 F2.8 和焦距200mm F2.8拍摄,200mm F2.8拍摄出来的肯定要比50mm F2.8虚化效果好很多。


距离

下图1是我前几天饭后用手机拍的,同时达到以下两个条件,手机也能拍出虚化效果

1.被拍摄品的背景有足够的远。

2.手机离拍摄品足够的近


以上是我用最简单明了的语言写出来的,欢迎朋友们关注我的头条号,如还有不明白的话可以留言或私信我都可以给您解答。


摄影师Wilson


想拍出虚化的效果,就要知道景深的概念,而景深越浅虚化效果越明显,想要达到浅景深,除了使用大光圈镜头以外,还有一个办法,就是拉开主体与背景之间的距离。

例如下面这张图,狗离背后的栏杆距离比较远,而离相机的距离比较近,在拍摄的时候,并没有特意使用很大的光圈就拍出来了虚化的背景效果。

这是非常好理解的,因为如果相机和主体之间的距离不变,光圈也不变的话,那么在他背后的距离越远,虚化就越明显,而我们只要拉开主体与背景之间的距离,就可以轻松的拍出一张背景虚化的效果,这对于使用套机镜头等光圈不是很大的镜头的摄影爱好者来说是最有效的一个办法。


光学法则


手机光圈都很大,但是也很难拍出的明显虚化效果的照片。所以说光圈不是决定景深的决定性要素,至少不是最重要的要素。

想要拍出背景虚化的小景深效果,首先我们得弄清楚都和那些要素有关。

1、光圈

光圈越大,景深就越小;反之景深就越大。

2、焦距

镜头的焦距越长,景深就越小,反之景深就越大。200mm焦距的镜头拍出的效果绝对要比70mm焦距镜头的景深要小很多。在决定景深的因素中,焦距的权重要比光圈大。

3、距离

这里面有两个距离。一个是器材和主体的距离,另一个是主体和背景之间的距离。

镜头越靠近主体,同时主体和背景的距离越远,景深就越小。反之景深就越大。

4、图像感应器

这个是容易被忽视的一个因素,

在相同构图视角前提下,全片幅和半画幅相机比较,浅景深会明显许多。


所以说,即便是光圈不够大,但是我们通过其他几个因素的控制,一样能拍出小景深的效果。另外,光圈除了景深的控制外,更主要的是决定镜头的进光量,进而可以影响快门速度。所以,在暗光环境或者需要高速快门的时候,大光圈镜头的优势会更凸显。

我是路偷摄,摄影读书会签约摄影师,蜂鸟网、大美摄影网、摄影之友、京内网特邀手机摄影讲师。您每一次的点赞、转发和评论都是我继续创作的无限动力 。


手机摄影手册


要拍到前景、背景虚化,其实都在于景深原理的运用。景深原理,我就不展开了。但是现在国人真的有一个很不好的习惯。凡事都推崇大光圈、凡事都推崇定焦镜头。


其实一个75mmF1.25的镜头并不能如愿以偿地得到一幅背景虚化漂亮的照片。为什么呢?


因为决定景深的还有另外两个远远比光圈重要的东西。就是拍摄距离和镜头焦距。


上图,我离开被拍摄目标很远,变焦镜头拍的,光圈也是有区区F8.0。为什么可以如此虚化呢?因为我用的是佳能EF70-200F4配合2X增倍镜,使用镜头的最长焦距200mm,配合2X增距镜后再放大2倍。所以实际焦距是400mm,虽然此时光圈只有F8,但是足够虚化背景了。



上面这幅图,背景也很虚化。镜头焦距区区90mm,光圈F2.8。下面这幅图焦距才45mm。不是也虚化了吗?原因是我的拍摄距离凑得非常近。



所以光圈不是决定性的要素。


91拍照聊相机


光圈不够大,怎么拍出虚化效果呢?



虚化背景,可以利用大光圈,长焦镜头及被摄物体有背景的远距离等,这三个都要可以让背景虚化,(拍小物体时,背景虚化更明显)


现在是没有大光圈,可以用长焦镜头,如300MM等焦段,还可以找些背景离被摄物体远一点的。


分享一个小技巧:

拍人像时,可以利用前景树叶等物体来虚化 ,也还可以自己一只握相机,一手拿着花和叶子放在镜头前来做虚化效果,


摄影PS教学666


光圈不够大,怎么拍出虚化效果呢?

这个问题而好解决,光圈不够大,一样能拍出漂亮的虚化效果。

怎么做?

我们先说下虚化效果是怎么来的,与什么有关。

相机拍摄时,确定焦点以后,在焦平面上都是清晰清楚的,在焦平面的前面和后面都逐渐的虚化。

确定虚化效果的因素有三个,一个是光圈,就是光圈越大,虚化效果越明显。然后是焦距,焦距越长,虚化效果越明显。最后一个就是主体与背景的距离,这个距离越远,虚化效果越明显,这个很好理解,景深的关系。

就说光圈越大,景深越浅。焦距越长,景深越浅。

所以当光圈不够大的时候,尽量用长焦,尽量让拍摄主体远离背景,一样可以拍出好的虚化效果。

当然,话说回来,有条件上大光圈定焦是王道,这个谁用谁知道啊!


紫枫摄影后期教学


你好我是一名不请自来的摄影师。

所谓的背景虚化效果,其实就是浅景深的一种表现方式。而影响景深的三要素有:焦距,光圈,距离,在光圈固定不大的情况下,想要做到背景虚化的效果,只能通过另外两种要素来实现了。

焦距

镜头焦距越长景深越小,而焦距越短景深越大。就是说,你用长焦端拍摄,背景虚化效果越明显,反之广角端的虚化效果就不明显

这三张是我用70mm、150mm和200mm段分别拍摄的,光圈大约是F3.5左右,(截图上传可能不是很清晰)但是可以明显的看出,长焦端的虚化能力要比70段的好的多。

距离

这里的距离,是指拍摄的物距,和被拍摄者与背景的距离。就是说被拍摄主体离拍摄镜头越近景深越小,被拍摄主体离拍摄镜头越远景深越大,被拍摄主体离背景越远虚化越好,被拍摄主体离背景越近虚化就越少。

同样是这张图片,可以看的出,离人物近的树叶,虚化效果就没有离人物远的效果好。

还有微距虚化效果一般都是很强,是因为对焦距离太短,焦平面窄,所以稍微离开焦点的就有虚化了,很远的基本都虚化的很厉害。


以上回答纯个人意见,喜欢请收藏或转发。有不同意见请留言评论,欢迎关注我的问答和头条号,希望能够帮到你。


侧脸评测室


下面的答案都是我原创的,但我曾经把它发在自己的公众号里。请后台不要认为我是搬运哦,我从来不做搬运工。


光圈是决定镜头售价的重要指标,而且,几乎是最重要的。


以佳能70-200 IS(防抖)镜头为例,F2.8光圈的售价为15299元,而F4光圈的仅为8599元。无防抖功能的价格则更低。F后面的数字大小代表着光圈的大小,数字越小,光圈越大,数字越大,光圈越小。

光圈的首要功能是决定单位时间内的通光量,这很容易让我们想到光圈的第一种使用方法——


在光线微弱的环境内,我们要尽可能地使用大光圈,而在光线十分明亮的地方,光圈则可以收小一些。经常从事室内抓拍的摄影师,都非常喜欢大光圈镜头带来的两个效果:快速对焦、充足曝光。

但这不是绝对的,因为光圈还有其他功能。比如,当室内摄影师需要获得较大景深的时候,光圈就不能开得太大。

景深,简单地说,就是照片的虚化程度。如果前景很清晰,背景非常模糊,甚至模糊到什么都看不到(这叫“空气切割”),就属于小景深。如果前后景物都很清晰,就属于大景深。

85mm定焦人像镜头的光圈都很大,1.8或者1.4,因为人像摄影经常会使用小景深以清除杂乱的背景,而虚化本身也成为一种美感。

有一些镜头,其最大光圈会随着焦距的变化而改变,米汤手头有一支索尼24-240镜头,在24mm焦距端(广角端),最大光圈是F3.5,在240mm焦距段,最大光圈变成了F6.3,这属于比较小的光圈了,用起来会非常不爽。

大光圈镜头的价格很高,大部分学生党都买不起。如何用好现有的镜头,拍摄出比较满意的虚化效果呢?

答案在此,请多加练习:

1. 假设画面中有A和B两个主体,您想让A清晰而B模糊,首先要让A和B之间保持较远的距离,如果两个主体离得很近,虚化效果就不可能好。

2. 假设B是前景,A是背景,在取景构图的时候,相机要尽可能地离B近一些。

3. 使用长焦端拍摄,焦距越长,景深就越小。但要注意的是,长焦端的光圈比较小,快门速度相应变慢,如果手持相机拍摄,可能会造成画面模糊,这种模糊是相机晃动造成的。


鹰眼小组


所谓“背景虚化”就是景深小造成的主体清晰背景模糊。主要有三种直接影响景深的因素:1光圈大景深小,2镜头焦距长景深小,3靠近拍景深小。你可以选择使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