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状元失联九年,如今母亲患癌后才回家,对此你怎么看?

佩弦教育


术业有专功的人,性情不常人,这些人都是有的。高考状元,就是成绩分数上的专攻。人情世故有点欠缺,这是可能的事!

需要探讨的是,九年失联?为什么会出现在母亲病重时?就是为减轻被埋怨的份,借着大事件回来了,家人亲戚只能叹息:能回来就好!

人的内疚累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变得心肠铁石,只有在对方降低责怪的情况下,才会有回心转意的念头。

高考得意,事业失意,这种心理落差,就是一道横于心路之墙,堵死了自己的归路。人得意时不说过头话,失意时敢于抬头,这才是自信的表现,状元很可能对自己定位过高,别人认同分数,更看重能力,这两者有先后,能力不被认可,分数也就“作废”!


闲适人家


1曾经巨大期望,很可能成为他巨大压力

当年可是高考翘楚啊!考上著名的985院校——北航,还是地方的小状元!大概是毕业之后签了协议?隐姓埋名九年,向无名英雄致敬?这种单位的处理方式显然是不可能的!不管保密要求多高的单位,绝对不会不让你和家人联系,只是出了单位门不能提工作半个字。想的有点多,特别是这种当初的高考状元,一定是全村的希望,家里给予了很大期望,应该是觉得自己混得不好,所以才会这样一直不和家里联系。



2状元不代表一辈子辉煌,世事无常

高考状元的过去 我一个不太熟的朋友,赌气离开家,出走了也是差不多十年。其中他奶奶死了都不回家,完全联系不上,QQ上各种留言都不回复。去年联系家里人说在省会,身上没钱了,让家人去接回来,见到的时候“面黄肌瘦”穿得破破烂烂的!回来不到两个月就死了,肺结核晚期。不清楚这段时间他经历了什么,但是很惊悚!暂且不知道原因不乱猜测,经历或阅历不到一定程度,评价别人通常都比较主观。



3问题是出在寒门贵子还是造化弄人

高考状元的爸爸 其实世间有很多人、很多事情,有些天意弄人,有些身不由己,有很多事情内含他人的无奈与变数。不知道什么原因,但祝愿他们尽快团聚!当年风风光光的状元大学生,毕业证学位证都没拿上,只能找个普通的工作,可能连村里其他同龄人都比不上!落差太大,承受能力也太差,无法面对?或许应该是他父母对985院校的小状元的期望太高了,毕业后的工作一直没有达到他父母的预期。中国有的寒门优等生的父母对他们孩子的压力太大了,父母把他们自己的未来都压在孩子身上,孩子成了全家的希望。



4孩子,回来就好

高考状元的变化 我觉得不要首先指责他不孝,应该先了解他的近况,并听听他的理由再做判断!唉!这本来就是一个残酷的社会我们也不打扰了,也别深挖了,意义不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苦衷和身不由己,孩子回来就好,生活不是在演戏,每个人都活得不容易!



希望网友们不带节奏,各自安好吧。能团聚,能坐下来,不念过往,只聊将来!也就够了!都是农村出来的娃,心里攥着一股劲,总想混出一片天地,让人看得起。哥们,三十岁,干什么都不晚。找准方向,还是有机会的。


佩弦教育


这是一个教育失败的个案,失败在教育观念。

杨仁荣九年不回家的原因自己归结为一句话:“在外面混的并不好。”这并不能成为理由。

但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分析:什么叫混的“好”,什么叫混的“不好”?“好”与“不好”是怎么来界定的?

“好”与“不好”,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不同观念的人有不同的界定。一般人认为混的好就是经济收入高,物质优越,职业也很得到尊重,这并没有错,但这是表面的东西。这些东西通过努力可以得到,尽管并不一定能达到自己心中的目标,但是这些东西也很容易失去。

所以我认为这个“好”与“不好”,应该是自己来界定的。

首先是一个心理上对自己的认可,只要自己从事的职业有益于社会,这是社会责任感;其次能给自己带来一定的经济生活,保障;最关键的是把自己的心态放稳,放平,有正确的价值观和对生活的认知,这就是很好的。

但是题主从的文字叙述中,从杨仁荣9年和父母联系事实中看出,杨仁荣并不是这样的看法。尽管他是成年人,但是他现在的生活观念我相信来自于儿时父母和周围环境在他心中被他感知出来的一种观念。

十多年前的中国父母们并没有现在的年轻父母这样关注教育,所以我们不必问责杨仁荣父母的当年的家庭教育,我们更应该明确的是现在。现在的父母家长们要有怎样的一个教育观念,才能保证我们以后的生活更幸福,保证我们孩子以后的生活更幸福呢?


每一个人都是存在于社会中的独立个体,这就决定了,孩子的个体性和社会性。当个性被社会性所包容,并能够以正向发挥的时候,这个人人生才有意义,才会感知到幸福并给身边人带来幸福。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也是影响孩子一生的一个学校,所以做为这第一所学校的老师,也是我们的家长,正确的做法应该是:

理解孩子的观点,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鼓励他们勇敢的面对问题和解决问题,并培养孩子的社会情感。

家庭情感是社会情感的一部分。



快乐庭院


看到这个消息还是为他为他们一家高兴的,所幸孩子还健在,所幸孩子回家了。

我想对他父母说的是,孩子考了个好学校,可能在孩子身上给予的期望太大了,寒门的孩子走出去会遇到很多困惑,孩子发生变化,父母没有深入了解,没有及时帮孩子疏解困难,导致负面效应叠加,压垮了孩子。今天他回来了,就原谅他,好好的一家人在一起就好。

我想对他说,你承受的压力可能真的很大,这些年你可能真的很痛苦,家里人也去寻找你了,无论如何,他们尽力了,以后不要这么长时间不回家,不要给亲人再叠加痛苦了。最后,祝愿你越来越好,一家人越来越好。

祝福你!


最是花香


想起来大学有一段时间,疯狂的迷恋网游,学校附近有一家森林网吧,网吧入口有小桥流水,抬头绿藤交织,间有几个鸟笼悬于其中,是我的最爱,有一年的时间,我每天出没其中,被寝室同学戏称“森林之王”。

就是在那段时间,我认识了一个看起来比我大四五岁的朋友,高高瘦瘦,常年穿着土灰色大衣,头发蓬松,略有油光,戴着一副方形黑框眼镜,在某个合适的角度,看着眼镜镜片可以让人联想到闻一多先生的《死水》:“再让油腻织一层罗绮,霉菌给他蒸出些云霞”,操一口山东版的普通话。这位朋友和我玩同一个游戏,偶然的一次机会,我坐在他邻座,以当时的感觉来看,恍然像发现了新大陆,又像风雨如晦的环境中一个地下党终于找到了组织,于是,自那以后,我们基本进网吧先找对方,一起玩做任务,跑环,看叶子猪,讨论若干心得攻略。

这位朋友很让我佩服,因为以我当年的疯狂程度(每周通宵三到四次,白天很多时候逃课进网吧),比之他尚且不如,几乎我每次进网吧,总能看到他已经在那里坐着,我跟着他学会了饿了不回学校吃食堂,而是吃网吧对面100块办卡可以吃30次的盒饭,或者奢侈一点5块钱一张的土渣饼。学会了晚上通宵的时候吃一份烤茄子,就着矿泉水。

当时,我只是把他当“战友”,也没怎么问过他的情况,他靠什么为生?做什么工作?为什么会这么闲?从外在情况看,他也真不像某某二代。我只觉得我们俩“志同道合”,同时,也不为世俗所容。后来,我听网吧的一个网管说,他也是附近学校的,肄业两年了,一直住在附近。

后来,我先撑不住退出了那种生活,期末亮红灯的科目太多,夜不归宿被学校查到的次数也多,班长和辅导员多次规劝无效,学校给了我两个选择:留级OR退学。家长盛怒之下,从千里之外杀到学校,把我拎回了老家,扔到了高三重新“深造”。然后,我收起了所有的心思,戒了游戏,重新考了一所大学,老老实实的读书,然后工作。

离开森林网吧后,我再也没见过他,游戏戒了也再联系不上他了。不知道他后来的日子如何。前段时间,网上爆出三和大神的帖子,我才突然想起了这位朋友,感觉他身上,隐约有三和大神的影子,当然,我其实也有这方面潜质,但后来重新回归了社会。

为什么要罗里吧嗦的说这么多,因为我觉得,这位失联九年的高考状元,很可能有和我,以及我的这位朋友相似的遭遇,或者更像我这位朋友。在大学期间,因为缺乏自制力,沉迷于网络无法自拔,最终蹉跎了大学时光,不光没能拿到毕业证,更重要的是长期的游戏让人变得意志消沉,感觉整个人被社会剥离,然后产生逃避现实的心理,逃避工作,逃避家人,逃避世界的一切真实,只愿生活在自己选择的逼仄的圈子里,以求暂时的安稳。我是因为学校、家长的及时介入,家人的包容(允许我复读),重新走上了正常的路,而我的那位朋友,以及这位消失了9年的北航学子,显然缺乏这种幸运,以至一直蹉跎,性格也渐渐变得偏激,再也不想或者不敢回到那个家.....

没有经历过沉迷的人可能不会了解,处在那种疯狂中的人,思想会多么偏执,我曾经在学校、家长劝我悬崖勒马的时候无助的想:为什么这个世界都在和我作对,我既不杀人也没放火,为什么不能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这些常人看来很幼稚的想法,一直充斥脑海,直到未来某一个瞬间,突然顿悟,突然厌倦那种生活。所以,以我当年的思维,我特别能理解那位状元郎避世的选择。

如今,母亲借患病呼唤他回归,这就是他的一个契机,触动他,让他突然顿悟突然明悟的契机。常年的浑浑噩噩,让一个人习惯了在泥潭里打滚,却不觉肮脏,实在是既可气又可悲又可怜的事。还好,他终于改变了。

只是,人生又能有几个九年呢?整个家庭因此错失了多少幸福呢?如今母亲病重,希望他能够真的正视现实,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