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马鞍山一起合并,会超过省会合肥吗?

哈娱乐大爆炸


感谢网友提问!关于“芜湖、马鞍山一起合并,会超过省会合肥吗”话题,观点如下:
①参考《长三角经济区城市规模等级划分标准》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合肥是法定一类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在300万-500万区间。芜湖和马鞍山分别是二类大城市、中等城市,两市就算合并,城区人口规模也只有150万-400万区间。若以城区人口论,合并后的“芜湖马鞍山市”仍旧超不过合肥。
②参考《安徽省2017各市GDP数据》,芜湖和马鞍山GDP总和不到5000亿,合肥仅在去年的增量就能超过省内三座城市的GDP。

随着合肥的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地位加固,该市经济实力还会显著提高,预计2018年GDP突破八千亿大关。从来加大与“芜湖马鞍山市”的经济差距,使之更难以超越。


③参照《长三角经济区各市市域常住人口预测》排行榜显示,合肥由2014年的770万人口增至2020年预期860万人口,至2030年预期1000万人口。

芜湖马鞍山市2014年人口总和585万,2020年预期人口总和690万,2030年预期人口总和86万。


民间查访专员


芜湖与马鞍山的合并让我想到了当年的三分巢湖,当时的南京在省内不受待见,向省外一看,巢湖、滁州、马鞍山和芜湖纷纷叫老大,合肥一看,这哪行,我才是你们的老大,于是就拿巢湖开刀,三分巢湖,划分之后,虽然还是和南京没法比,但是起码在面积上大一些了,而且吞并了居巢区和庐江之后,合肥的经济实力的确是更强了。

现在再来看看芜湖与马鞍山合并,不可否认,这两个城市一旦合并,其面积、人口以及经济必然会产生1+1>2的效果,但是,你们考虑过铜陵的感受吗?一旦马鞍山和芜湖合并,其对铜陵的冲击必然是巨大的,还有对池州的影响,到时候估计铜陵和池州也会重组吧。

但是对于芜湖与马鞍山合并的可能性我就不清楚了。

再来说说合并之后是否能对合肥产生威胁吧,这点来说是不可能的,因为合肥毕竟是省会城市,其必然会牺牲周边的城市发展来壮大自己,省内可与合肥比肩的面积大市并不是没有,但是其发展还是比不上合肥,其原因就是资源的倾斜,另外就是教育资源,依托合肥远超与其他市的高校教育,更是其他城市所难以望其项背的。


合肥美丽汇


我也来畅想一下安徽的行政合并:东北部宿州和淮北合并,镇守安徽的东北部大门,东部拆分滁州,把凤阳定远明光给蚌埠,把滁州,来安,天长给马鞍山,让马鞍山跨江发展,镇守东大门,把铜陵,宣城除绩溪泾县外,划给芜湖,镇守东南,把绩溪泾县划给黄山,镇守南大门,把池州安庆合并,镇守西南,霍邱,蒙城寿县划给淮南,其余划给合肥,把六安其余地方划给合肥,阜阳亳州剩余地方合并,这样安徽有马鞍山,芜湖,宿州,蚌埠,淮南,合肥,阜阳,安庆,黄山九个地级市,每个地级市实力都不算低,发展潜力也很大!放张安徽地图,大家看看是否合理!



1969小张


谢谢网友提问,蹴鞠君如下几个观点:

2018年第一季度安徽各市的GDP如下图所示,合肥1627亿元,芜湖+马鞍上为1111亿元,是不及省会合肥的。芜湖马鞍山离南京较近,所以说离长三角比合肥近,靠近南京这对两城市是个不错的红利,芜湖与南京城的直线距离只有80公里。

芜湖马鞍山两城市个别指标超越合肥还有有可能的,但全面超越是不可能的。这个跟城市的定位有关,最新的长三角规划和中部城市崛起规划,其中合肥的地位远远高于芜湖马鞍山的。不过芜湖算是后起之秀,在新修订的报备修地铁的城市中,在交通先行的条件下,芜湖超越了一些省会城市如贵阳等,也远超一些兄弟城市如九江、赣州等。

合肥是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排31位。合肥市各类开发区包含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合肥新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合肥还只中国的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已中国科技大学为代表的。


睡觉觉觉觉考拉


作为安徽人,我来说一下!

首先二胖在省内截止目前来说是绝对不允许出现这种情况,全国人都知道合肥是集全省之力,牺牲省内其他城市经济发展来拉的!现在还处于一个中等城市的水平,城建,交通,经济都处于一个发展阶段!芜马合并对合肥打击太大,一旦抱团加上徽京扶持,二胖就一点存在感都没有了!这么多年北打压阜阳,蚌埠,南打压安庆…有些二胖不服了,拿出合肥各种名片,头衔来说事了!其实作为一个省会城市能拿到很多头衔是多心照不宣的事了,那些年为了建设合肥省内所有大型企业都搬过去了、都是不争的事实!所以芜湖,马鞍山合并于情是不可能!这些年马鞍山跟着南京后面吃香的,喝辣的,就是合并它也只想成为南京的一部分……


朱小溅


安徽辖区面积13.95万平方公里,境内却拥有17各地级市,由于巢湖市被分拆,目前还有十六个地级市,是我国单位面积内拥有地级市密度最大的省份!

太多的地级行政单位,会导致资源分散,不利于集中发展,而且也会增加行政支出。所以,安徽省地级行政区划调整,合并,非常有必要!

马鞍山和和芜湖两市地理距离太近,两地相距仅仅45公里。而且,这两个城市离南京都太近,如果继续保持独立行政,必然难以抵挡南京对她们的虹吸。从各自辖区面积和人口规模来说,都太小,缺乏战略发展空间和人口基数。

马鞍山市辖区面积4049平方公里,2016底的人口规模是230万。芜湖市辖区面积是6026平方公里,人口总数是365.4万人。如果马鞍山和芜湖合并,辖区面积将扩大到10075平方公里,人口总数可以达到595.4万人——合并后单论人口规模仅相当于中等城市。

2016年,马芜两地各自的GDP是:2661亿和1440亿,两地合并后2016年的GDP规模可达4101亿。两地合并后,各自必然向两市中间发展,最终联结成一座城市,如此,可以获得1+1大于2的效果。因为,这两座城市产业结构和工业门类互补性极强。

至于说,马芜合并,省里出于保证合肥一家独大不可能同意,纯粹属于胡说八道!事实上,安徽省也在鼓励马芜一体化发展,并已经在规划合并的可能性。

马芜合并能够超越合肥吗?

这种情况出现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因为,马芜并不具备合肥的基础实力,特别是科研实力,以及科技产业化能力,和合肥相比,几乎不可同日而语。毕竟,合肥的基础科研实力在全国仅次于北京上海,综合科研实力也在全国排名前五。而科研实力和科技产业化能力是一座城市发展决定性的因素!更何况,合肥是全国三大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之一。

人口规模,马芜组合和合肥也不可能相提并论。马芜周边的皖南地区人口相对于皖中和皖北来说,是最稀少的,也就是说,即使马芜合并,人口的增长前景和合肥相比,也不在一个层次。更何况,合肥面向的是全省、全国,乃至全世界——我国成立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就是为了聚集全国乃至全世界优秀的人才,代表国家参与全球科研协作与竞争的!

笔者认为,马芜合并,皖南精简成三个地级市——皖南多山,人口稀少,不宜超过四个地级行政单位,池州和铜陵合并。黄山市可发展旅游业,不宜发展工商业,可以独立成地级市,宣城市可以拆分,或把黄山市分拆,部分并入池铜地区,部分并入宣城市。

这样一来更有利于提高皖南地区经济发展竞争力。


郑瑞文2015


您好,其实2003年芜湖规划局就规划了两市空间结构远景设想。但至于说到底要不要合并,我个人观点,未必非要行政上的合并统一,先从经济上、民间交往上入手。

从芜湖的角度,芜湖市很想与马鞍山合并,从目前发展来看,芜湖的话语权比马鞍山大;但是马鞍山愿意接受芜湖吗?我看倒是未必的,马鞍山现在是一门心思跟着南京跑,不是有句玩笑话,南京的禄口机场实际上就是马鞍山机场,原因是距离南京市中心比马鞍山市中心要远啊。

而且从未来的角度出来,这两个城市都是要接受南京的辐射,不管你接受不接受这个说法,但这就是现实。合并,还有一大堆公务员要安置,地厅级的地方大员可不是那容易安置的,适当的局部区域调整是有可能,但是想合并,现在看,几乎不可能。

那么再说不会超过合肥,要看哪一个指标了,部分指标可能会,但是要全面超越,难。其实安徽到现在为止,我看也没有一个像样的经济中心。不像江苏的苏锡常比南京厉害,山东有青岛等等。



小朋友OR大朋友


首先芜湖和马鞍山不可能合并,就算合并也动摇不了合肥在安微省的中心地位。从三个方面可以看出和分析能不能超越合肥。



第一,地理位置:合肥位于安徽省正中央,长江以北,且平原广阔,东部与西部距离江苏与湖北边缘差不多,南北距离也合适,合肥经济发展可以履盖安徽省全境,而且合肥是安徽省的交通枢纽和通讯枢纽。



第二,城市地位: 合肥是

安徽省政治、经济、教育、金融、科技和交通中心,中国四大科教城市之一,皖江城市经济带核心城市,合肥都市圈中心城市,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城市,长江中下游城市群副中心城市,是华东地区最具影响力的城市之一。


第三,经济状况: 根据2017年上半年安微省经济排名前四的城市,①合肥:2896.9亿,增量321.4亿,②芜湖:1379.9亿,增量164.2亿,③安庆:807.3亿,增量86.5亿,④马鞍山:782.8亿,增量112.9亿。芜湖和马鞍山共2162.7亿与合肥还有不少差距。

综上所述,芜湖和马鞍山合并也超不过合肥。芜湖和马鞍山都是安徽省的地级市,也是长江上著名的港口城市,且靠近江苏省也具有一定优势,可国家经济发展大多项目是偏向省会城市的。如果您有不同观点欢迎下面点评?

万里鹏翔CGQ


问这个问题的人真的弱智的很啊!那我就想问一下,如果南京和合肥合并,经济会超过北京或嘛?


又捉住了几只妖


芜湖马鞍山合并超过合肥可能性太渺茫!不废话,先上图!

看见没?合肥在长三角城市的等级位置,合肥未来是比肩杭州和苏州成为长三角仅有三个Ⅰ型大城市。与芜湖已经不在一个层面上发展了。

说芜湖马鞍山合并这提法有一定可能性!这需要个前提,是假设南京成立直辖市,部分安徽县城比如天长、和县等划入南京境地、分割后的马鞍山最后并入芜湖!

芜湖其实已经错过了崛起的最好时机。其次芜湖也要注意不被省内的其它兄弟城市赶上才好,比如像阜阳这样的人口大市,稍微发展起来GDP很快就上去。最后还是祝福芜湖发展越来越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