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大山中的古村落用石头筑城,被誉为“奇特的旅游胜地”!

这个大山中的古村落用石头筑城,被誉为“奇特的旅游胜地”!

细雨梦回,多少次徘徊于沧桑剥落的历史城墙,空廊回风,望断绿杨陌上款款的春风。透过斑驳疏离的镜头,分明能看到太行山深处的于家石头村,有着繁华散尽的平淡。暮霭沉沉的午后,烫一壶清酒,坐在村口的老树下,听慈祥可爱的耄耋老人讲述这里的红尘过往……

这个大山中的古村落用石头筑城,被誉为“奇特的旅游胜地”!

于家石头村位于石家庄井陉县的大山深处。这里山峦环抱,绿树掩映,秀丽的风景总是惹人驻足留恋。在我国,石头村总是被带上 “世外桃源”、“人间仙境”这样的标签,不了解石头村的人会认为“世外桃源”言过其实,而当你真正踏足此地时,才会感受到百年古村带来的感官震撼。

这个大山中的古村落用石头筑城,被誉为“奇特的旅游胜地”!

正如其名字所述,石头村是用石头铺就的世界,穿行其中,仿佛徜徉于石头的海洋;石房石院、石楼石阁、石桌石凳、石磨石碾、石街石巷...只要你能看到的,摸到的,全部都是石头,那种古旧的沧桑感迎面而来。风吹落英缤纷,时过境迁,石头村仍旧是一副安详和蔼的模样,好似石头村人对美食的执拗,对质朴的坚守。

这个大山中的古村落用石头筑城,被誉为“奇特的旅游胜地”!

虽然石头村收获了许多头衔,可能是这里还未被深度商业开发的缘故吧,这里依然保留着最原始的精神与生活状态,这也是我万分庆幸的地方。周末来这里的时候,村子里的游人不算太多,也没有我们想象中的熙熙攘攘,反而有三三两两的外国人在看着这里,互相聊着什么。心里十分好奇他们对石头村的看法与见解,是否也像我们一样,怀揣着对于谦和他后人的敬仰特意来到这里。

这个大山中的古村落用石头筑城,被誉为“奇特的旅游胜地”!

说回村落建筑。众人皆知老北京四合院,却不知在这太行山深处,竟有如此规模的石制四合院。古色古香的巷落中门与门相对,户与户相连。全村共有六街七巷十八胡同,总长3700多米,街巷全是青石铺就,街巷串连的石头房屋4000多间,并且无一雷同,是名副其实的“石头村”。

这个大山中的古村落用石头筑城,被誉为“奇特的旅游胜地”!

石头村最大的特色便是古朴苍劲。随便走进一家院子,就能看到院中有楼,这里楼能通楼,院能通院。一派农家淳朴风貌;院落的装饰精雕细刻,雕梁画栋,于淳朴之中显示着富贵之气。

这个大山中的古村落用石头筑城,被誉为“奇特的旅游胜地”!

村中有一口破败的水井,曾是村里一千多口人生命的源泉,如今已经不再使用了,但是它的存在令我感受到了一种生活的真实。井陉地处山区,四季降雨量很少,条件有限的人们在靠老天爷吃饭的同时,也想尽办法留住上天的恩泽。

这个大山中的古村落用石头筑城,被誉为“奇特的旅游胜地”!

村中许多人家至今仍然保留着“水窖”,也就是村民们常说的“井”。这井中的水不是来自几百米的地下,而是在夏季降雨量大的时候,拦截院前午后的雨水,经流水道储存于“井”中,以供全年饮用。这大概就是所谓的“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的最高境界吧。

这个大山中的古村落用石头筑城,被誉为“奇特的旅游胜地”!

清凉阁是石头村的标志性建筑,也是全村的至高点,此阁建于万历九年,相传是力大无比的于喜春一人所建,计划要建八层,但是各种原因只建了三层。登临清凉阁,能够非常清晰地看到环绕着村庄的起伏的群山。

这个大山中的古村落用石头筑城,被誉为“奇特的旅游胜地”!

静谧而又真实的石头村就枕卧在群山环抱之中,石头是这里的主题,也是这里永远不变的特征。村中的观音阁、张飞巷、戏楼、于谦纪念馆、于氏宗祠等建筑物,为这座垂垂老矣的村庄增添了数不尽的传奇与谈资。

这个大山中的古村落用石头筑城,被誉为“奇特的旅游胜地”!

除了简约精致的石头房屋,石头村最令人心之向往的便是于家石头村中的“于谦纪念馆”。

这个大山中的古村落用石头筑城,被誉为“奇特的旅游胜地”!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首《石灰吟》是明朝著名政治家、民族英雄于谦十六岁的作品,他借石灰喻己,诗文工整,寓意深刻,这不仅是他对人生理想的追求,也是其政治生涯的真实写照。

这个大山中的古村落用石头筑城,被誉为“奇特的旅游胜地”!

于家石头村正是其后裔的居所。五百多年前,明朝著名的“土木之变”后,于谦被害,他的一个儿子死于发配途中,另一个儿子被家人保护送到了井陉南峪村隐居。他留有三子:于有道、于东道、于南道兄弟三人。

这个大山中的古村落用石头筑城,被誉为“奇特的旅游胜地”!

在明代成化年间,因生活所迫,于有道(于谦之长孙)携家眷数口秘密迁居于这旷野深山中隐居。当时这里荒无人烟,于家 人“与木石居,与鹿逐游”,生活条件十分贫乏。后来凭借着于家族人顽强的精神,艰苦创业,终于在这里开拓出了一片生存空间。

这个大山中的古村落用石头筑城,被誉为“奇特的旅游胜地”!

于家人以“夸父移山”的精神,用石头开凿了一方热土。就像他们的先祖在《石灰吟》所慷慨陈词的那般,“千锤万击出深山,焚烧若等闲”,面对时代的悲哀与不幸,面对生存环境的恶劣,于家人用坚韧与不懈扛过风云变幻的五百年。

这个大山中的古村落用石头筑城,被誉为“奇特的旅游胜地”!

据统计,石头村目前有1600多口人,在太行明珠井陉县还算规模中等的村落,繁衍至今已有24代,超过百分之九十五以上是于姓。1998年,这里被河北省民俗协会正式命名为“于家石头村”,2001年,石头村成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国家住建部、国家文物部授予“中国历史文化明村”称号。

这个大山中的古村落用石头筑城,被誉为“奇特的旅游胜地”!

穿越岁月沧桑,这是于家后裔坚韧不拔,代代相传的奋争精神的写照,也是先祖精神风范的遗存。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一直流传到了今天。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无论再过多少个五百年,这种不朽的生存史诗,在中国每一个不为人知的角落里,都会世代相传,永不消亡!​(图/文 落榜进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