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城区:坚持力度不减 推进扫黑除恶

记者从9月4日召开的莱城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推进会议上了解到,扫除黑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全区各级各部门迅速行动,对矿山砂石资源领域、建筑领域、金融领域、“黄赌毒”和基层政策等重点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开展了专项整治,净化了发展环境,维护了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下一步,莱城区将再接再厉、一鼓作气,以“零容忍”的态度“亮剑、动刀”,确保打准、打狠,打出声威、扫出实效。

精准摸排线索。把发现和掌握有价值的线索作为开展专项斗争的关键环节,摸深、摸全、摸细,不留死角。主动出击,将“等线索”转变为“找线索”,将入户宣传与线索摸排相结合,特别是线索模排空白或存有短板的单位更要加大摸排力度,拓展线索收集渠道,创新核查机制手段。紧盯重点,针对建筑工程、矿产砂石资源等重点领域开展拉网式线索排查,解决举报线索“堰塞湖”现象和有价值线索少的难题。要化解存量,对积压的举报线索,要明确核查时限,加快核查进度,本着对人民负责、对举报人负责的态度,及时回应群众关切。

突出重点发力。把查处大案要案作为专项斗争的主攻方向,对具备打击条件的涉黑涉恶犯罪案件,迅速反应、精准打击、快速收网,用打击战果增强群众信心,彰显扫黑除恶决心。对全区范围内的涉黑涉恶重点案件,整合办案资源力量,建立专案督办和办案会商等机制,采取上提一级,下管一级等手段,确保案件高质高效办理。

依法依规办案。把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作为推进法治莱城建设的重要契机,将法治思维贯穿于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全过程,坚持实事求是、依法办案,既要防止把黑恶势力当作一般刑事案件弱化处理,又要防止将一般刑事犯罪作为黑恶势力犯罪扩大战果,影响打击力度和效果。进一步提升办案规范化水平,统一办案思想,明确办案标准,严把案件事实关、证据关、法律使用关,做到依法严惩、不枉不纵,让每一起案件都经得起历史和法律的检验。

加强毁“伞”力度。扫黑不易,毁“伞”更难,必须严格按照上级部署要求,做到“两个一律”,即对涉黑涉恶犯罪案件,一律深挖其背后腐败问题;对黑恶势力“关系网“保护伞”,一律一查到底、绝不姑息。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对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发现的“保护伞”问题线索优先处置、重点整治,深挖细查隐藏在黑恶势力背后的国家工作人员违法违纪、失职渎职、贪污贿赂案件。各级政法机关坚持眼睛向内、刀刃向内,对内部那些与黑恶势力沆瀣一气、充当“保护伞”的,无论涉及到谁,无论职务多高,都要一查到底、严肃处理。

广泛发动群众。必须充分发动和依靠群众,打一场人民的战争。全力争取群众支持,坚持宣传工作“铺天盖地”,采取全方位、全媒体的宣传报道,对前期打击成果、工作绩效进行集中宣传报道,发挥正面宣传的教育引领作用,不断营造扫黑除恶整体氛围。注重解决与群众“最后一步路”问题,加大走村入户进企宣传力度,做好法律政策宣讲、解疑释惑等工作,真正让扫黑除恶入脑入心、达成共识。充分激活群众力量,严格落实有奖举报制度,从群众呼声中挖掘线索,从群众举报中发现线索,认真查处群众反映的每一个涉黑涉恶问题,积极探索新形势下专群结合、群防群治新途径新办法,坚定群众参与扫黑除恶的信心决心,激发群众参与专项斗争的积极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