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系企业家|顺丰创始人王卫:佛教徒的心肠,市场上的“杀手”

佛系企业家|顺丰创始人王卫:佛教徒的心肠,市场上的“杀手”


导语:马云说:“我最敬佩的人是顺丰掌门人王卫,没有之一。”被对手称为“佛教徒的心肠,市场上的‘杀手’”的王卫,22岁创办顺丰,26岁赚得人生第一桶金,48岁带领顺丰创造市值2300亿的物流神话,他以清醒、淡泊的佛系之心带着顺丰愈走愈远。

佛系企业家|顺丰创始人王卫:佛教徒的心肠,市场上的“杀手”


顺丰成立于1993年,用20多年时间,从一个只有6人的小公司,发展到拥有近30多万员工,覆盖中国30多个省的大企业。顺丰在中国快递行业中能从心底让对手感到恐惧,而它的创始人王卫更是被媒体喻为弥漫在空气中的“幽灵”。

经营企业从不打广告,曾几次拒绝马云的见面邀请,随身行囊里必须要装着佛经,低调、内敛且神秘的王卫,身上实在有太多令人好奇的东西了,而他却总不愿把自己置身于聚光灯下。

在信佛的王卫看来:“人的成就和本事是没有关系的,成就是与福报有关系,所以有钱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拥有本事也没有什么了不起,赚到钱只是因缘际会而已。”

佛系企业家|顺丰创始人王卫:佛教徒的心肠,市场上的“杀手”


顺丰的崛起


出生于上海的王卫,7 岁时随家人搬到香港居住,但这次搬迁并没有给家庭带来更美好的生活。父母因内地学历问题,只能在香港从事普通工人,年纪轻轻的王卫也因此受尽了被人歧视的滋味。高中毕业后,王卫去到了叔叔的手下做起了小工。

九十年代初,受邓小平南巡的影响,香港大批制造工厂北移到内地。在企业开张连绵不断的鞭炮声下,也催生了一批帮忙夹带货物的水客,其中的王卫与其他水客不一样,却在碌碌的生活中看到了商机。

王卫于 1993在顺德注册了顺丰速运,在香港砵兰街租了一间只有几十平方米的店面作为在香港的大本营,整个公司也只有6人。除了专替企业运送信件到珠三角,在没有运货车的情况下,王卫便和他的同事们用背包和拉杆箱运货,被人称为“水货佬”。

创业初期的王卫像疯子一样,每天骑着摩托车穿梭于大街小巷,工作16 个小时,别人 70 块钱一件货,顺丰就只收 40 块。这种“收割政策”迅速吸引了大批中小商家,生意做得如荼如火。

到了1997 年时,顺丰几乎垄断了所有的通港快件,当时行驶在通港公路上的快件货运车70% 都是属于顺丰的业务。

佛系企业家|顺丰创始人王卫:佛教徒的心肠,市场上的“杀手”


困境中的觉醒


在顺丰疯狂扩张下,26 岁的王卫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但这时的王卫开始有了目空一切的感觉,恨不得告诉全世界他已经是个有钱人了!

富贵后的他经常带着妻子到处玩乐,渐渐淡出顺丰的日常管理。就在这种清闲的富贵日子没过多久,企业便迎来了危机。顺丰的加盟商在利益的驱使下,贪婪地想要把分公司捉在手里,肆意妄为的行为也导致了大量顾客的投诉。

此时的王卫便展示出极其强悍的一面,将加盟改为直营,采用“一刀切”的收权方式。即管在改革过程中受到一些江湖人士的威胁,他也毫不退缩。顺丰就在王卫的坚持下,经过两年的整顿,公司的架构和产权都明晰起来。

在顺丰的经营思路里,王卫坚持只做快递,不做大件重货,拒绝过摩托罗拉这样的“肥”订单。他既不做与四大国际快递重叠的高端,也不做五六元钱的同城低端,所以剩下的客户就被锁定为唯一目标。

2004 年的顺丰时候销售额是 13 亿元,曾被 FedEx 拟以 50 亿元收购,但王卫拒绝了这个挣钱的“好机会”,王卫也在业界也落得一个“不见 PE 、 VC 的人”的名声。但在背地里,他却试过把整个公司抵押给中国银行,却只借得 420 万元。听说类似的事,王卫做过不少于 9 次。

王卫在经营顺丰中流露出他勇敢的冒险家气质,让我们感受到,他既是一个热情的梦想家,也是一个审慎的商人。

佛系企业家|顺丰创始人王卫:佛教徒的心肠,市场上的“杀手”


待员工如同亲人


即使王卫被竞争对手称为市场上的“杀手”,但在顺丰内部,大部分人都认为王卫很尊重员工,非常有社会责任感和关注弱者的情怀。

例如在2016年的一则新闻中,一位北京顺丰快递员因在送货时不慎与一辆轿车发生剐蹭,而被车主扇了多个耳光。听闻此事的王卫随即在网上称:我王卫向着所有的朋友声明!如果这事不追究到底,我不再配做顺丰总裁!后来在顺丰的努力交涉下,打人者因涉嫌寻衅滋事受到应有的处罚。

又如在去年顺丰上市当天,王卫给顺丰的每一位员工都发了一个大红包,从 1888 元到 1 万元不等。依据媒体的估算,顺丰所发的红包总价值超过 10 亿元,这样也是前无古人的A股敲钟方式了。

他认为“如果你不愿意去吃亏,或者分享利益给人家,那么你永远都不会做大。”要给员工尊重与适当收入,弄清楚人性的趋利避害,即使管理四十万人,也不难。

佛系企业家|顺丰创始人王卫:佛教徒的心肠,市场上的“杀手”


佛系内心修炼


王卫曾在2017年顺丰内部的年会现场表示,“顺丰这几年为了业务压力,为了上市,有点信仰迷失掉了。我不接受、不认可我们这几年所谓的辉煌,因为我真正要给大家看的不是多少架飞机、多少市场占有率、多少收入、行业里面是不是排第一,甚至我今天的财富是多少,我觉得这件事我根本没有兴趣去看。”

王卫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他的桌上摆放着佛像,办公室经常弥漫着佛香。作为顺丰的掌舵者,他低调、神秘和淡泊名利,即使现实的商业逐步把王卫推进公众视野下,面对顺丰被大幅缩水的估值,他还是“淡定如初”地认为,对于成功和财富,这只是一个人福报多少的体现。

2018年,顺丰创始人王卫就要满48周岁了。回顾过去,虔诚向佛顺丰创始人的王卫一直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取舍和平衡。

佛系企业家|顺丰创始人王卫:佛教徒的心肠,市场上的“杀手”


●信仰让人自律

随着事顺丰业不断迈上新台阶,王卫的眼界和心胸也不一样了。在王卫得意忘形的时候,多得太太不断泼他冷水,让他保持清醒和冷静,随后信了佛教,找到了精神依托。

佛教能让人的内心平静,其中的因果关系能够让人醍醐灌顶。人一辈子的成就,是跟上辈子积下来的福报有关联的,很多东西都是自己掌控不了,比如出身、长相等,但有一个百分点你可以完全掌控,那就是做事的态度。

究竟我们要采取积极的态度,还是消极的态度,是由你自己来决定的。如果我们能做出正确的选择,就会把这一个点放大成一百个点,弥补很多其他的不足。

佛系企业家|顺丰创始人王卫:佛教徒的心肠,市场上的“杀手”


●用企业文化塑造员工

佛教中有很多“法”故事,这些故事中形而上的道理都是想帮助世人“正知、正念、正行”,传播一个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同时,还能够通过接受者的一言一行传播开来。而王卫认为,企业文化做得好,也具有这样的功能。

顺丰公司每年都有很多人进进出出,但为什么有些员工在满怀憧憬地进入公司后,过一段时间又跑掉了?王卫觉得这里面可能存在一个问题,公司并不了解离职员工所需要的东西,这是很可怕的。

人留在公司,才能有针对性的培养,做好企业文化。但人来了一段时间就走,企业再对一个新来的员工培养企业文化,这样的恶性循环是没有用的。任何人都有这么一个成长过程,要让员工能在企业里呆得下去,才能通过企业文化、制度等方式方法培养他,让他真正融入整个团队,找到归属感。就像父母培养孩子那样关心他,包容他,让孩子慢慢成熟,才会知道家庭的温暖,更能体会父母的伟大了。

佛系企业家|顺丰创始人王卫:佛教徒的心肠,市场上的“杀手”


●要根植于内心的修养

现在社会经济大发展了,但人的心却更浮躁了,很多人都有意无意地“威”(广东话,炫耀、傲慢的意思)。

王卫认为有钱有权就可以威这个观念是完全错误的,威不是建立在金钱或权力的基础之上,而是建立在道德的基础之上。倘若一个人昂首挺胸地走在路上,收获的都是尊重且敬爱的眼神,这才叫威。

我们要想别人尊重我们,我们自己必须先有道德修养,并且学会尊重别人,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尊重别人的环境、文化,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在日常生活中冒犯他人,引起挑衅。

王卫提醒顺丰的所有同事,要正确理解“威”的内涵。作为服务行业的从业者,他认为自己希望服务的客户是什么样的人,首先自己就得是什么样的人。如果一个人所拥有的财富和他的品格、素养不成正比的话,是一件相当可悲的事。


佛系企业家|顺丰创始人王卫:佛教徒的心肠,市场上的“杀手”


王卫说过一句令人十分感慨的话:“人生有百分之九十九的东西你都掌控不了,只有百分之一可以掌控,就是做事的态度。”抱着“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的态度去努力,不管最后是否成功,都会有一颗平静安宁的心吧。

他希望自己能静下心来,去倾听更多优质的声音,还有敢于否定自己的态度和能力,去服从更多优秀的人。王卫说道:“以前的成功是未来更成功的壁垒,如果你不打破它,就不会得到更大的成功。”

从带货往返香港和珠三角地区的“水客”,到上榜福布斯华人富豪榜,从团队只有6人,到拥有近13000个自营点。顺丰经历众多风浪,依然越战越勇,自然少不了王卫以清醒、淡泊的佛系之心去经营企业,让这个服务类的企业带着情怀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