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機10年:2008 vs. 2018 經濟危機到來,我們將如何應對?

“P2P?你們沒買吧?這個害死人的東西。”

晚上12點,出租車上,一聽到我和同事說到“P2P”三個字,這位年近50的司機當時就提高了音量。

10%以上的高年化,親戚朋友都說好的推薦,輕易就讓這位年近50的上海阿姨拿出了自己的錢。

“會買P2P的都是些年紀輕的。”阿姨如是說道。在P2P網貸蓬勃發展的2011年-2013年,每天都有1-2家平臺上線,更有數以萬計的用戶將存在銀行裡的錢取出,投入其中。

危機10年:2008 vs. 2018 經濟危機到來,我們將如何應對?

只是他們不知道,P2P一直處於灰色地帶。一直到2018年初,從來沒有明確的網貸平臺審核資質。

2018年6月份,央媽和銀保監會開始向P2P市場釋放加強監管的信號,P2P市場的發展,戛然而止。6月1日至7月12日的42天內,全國108家P2P平臺爆雷,涉及的資金超過7萬億。這是什麼概念?2007年次貸危機的時候全球次級抵押貸款債券規模只有7000億美元,也就是將近5萬億元。

危機10年:2008 vs. 2018 經濟危機到來,我們將如何應對?

阿姨所投的4個平臺,40萬元,一家已經跑路,剩下的,不是資金無法取出,就是強行被投入下一輪。

“我覺都睡不著,明天我就要去北京看看那家公司到底還在不在!我高鐵票都買好了!”

P2P vs. MBS

什麼是P2P?說的好聽點是小額借貸,說的直接點就是從有投資需求的人手裡彙集資金,借給信用程度不高的人。追根溯源的話,就是穆罕默德·尤努斯教授為了解決窮人的借貸需求而建立一種金融模式。這似乎與MBS(Mortgage-Backed Security,抵押貸款證券化)有異曲同工之處。只不過,這裡面的貸款(Mortgage),不是單純咱們理解的房貸,而是次級貸款(Sub-prime Mortgage),專門貸款給還款能力低的人。

危機10年:2008 vs. 2018 經濟危機到來,我們將如何應對?

12年前,也就是2006年,Ruthie Hillery通過新世紀金融公司申請了住房抵押貸款買了套房,每個月還款952美元。Hillery非常激動,她已經70歲了,能申請到貸款買房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但是952美元對僅僅靠退休金生活的Hillery來說依然不是個小數目。

那年夏天,新世紀金融的按揭貸款經紀人還興奮的告訴她,他們出了一個“年老公民貸款”(Senior Citizen’s Loan),幾乎是為她量身打造的,可以幾年內都不用償還貸款。Hillery毫不猶豫的答應了。

但Hillery萬萬沒想到,房子還沒住滿6個月就被強行收回了。她馬上請了律師。律師非常震驚,他發現依照Hillery女士的收入情況,貸款就不應該被髮出來,完全不知道是怎麼通過的!

律師開始了調查。這期間,他接觸了一個威斯康星州阿普爾頓的按揭貸款經紀人,John Waite。他滿面春風,說非常喜歡與新世紀金融公司合作,不僅放貸很容易,而且還很少對發放貸款的評估書提出重新審核的要求。對他們這群經紀人來說可以不需要僱傭員工和辦公室,就能迅速地擴展它的業務範圍。

當時不僅新世紀金融外面的世界看起來欣欣向榮,新世紀內部更是一場狂歡。

平時帶著“工作時勤奮工作,娛樂時盡興娛樂”的企業文化,新世紀金融經常組織員工去巴哈馬出海活動,去西班牙的巴塞羅那狂歡,各種聚會和酒會就更少不了了,高級員工甚至還有參加保時捷汽車駕駛學校的優待。公司的高層Flanagan還放過一個長達6個月的帶薪期,每月薪水達76445美元,為什麼呢?僅僅因為這段時間是他在美國汽車比賽協會晉級的關鍵時刻。

如今看來,這就像最後的盛宴。所有人都沉醉在精緻的高腳酒杯和唾手可得的財富里,夜夜笙歌,紙醉金迷。

沒有人在意悄悄下降的房價。

美聯儲調高了利率,房價開始下跌,違約的人越來越多,賣房的人越來越多,買房的人越來越少。退休的老年人、工作不穩定的年輕人、依靠補助生活的流浪漢,這些信用度不高的人違約之後,銀行收回了房屋,卻發現不像預計的那樣能賣出高價。

沒有人願意在這個時候接盤。

2007年2月,這個擁有12年曆史、美國第二大次級貸款公司新世紀金融就遭遇了清算危機。不僅2006年第四季度嚴重虧損,前三季度在房屋貸款違約和拖欠中所遭受損失的嚴重程度,公司未能正確估計。當天收盤時,其股價下跌超過35%。裁員54%也未能扭轉局面。僅僅2個月後,新世紀金融就申請了破產保護。

囤積了大規模對沖基金、全球各國銀行資金的資金池崩潰了。

金融系統接二連三的出現問題,首先是雷曼兄弟倒閉,然後美國第五大投行貝爾斯登被摩根大通以2美元每股的白菜價收購,接著是美林作為第一大次級抵押債券承銷商產生鉅額虧損。最慘的是花旗,它的承銷量僅次於美林,買進了全球市場四分之一的次級抵押債券。次貸危機爆發之後,花旗虧損額增至321億美元,股價一落千丈,跌幅超90%,一度跌破1美元……

市場恐慌不斷擴大,美國消費開支受到影響,從10月下旬開始紐約股市再次下跌,金融類股票領跌。大量的人開始失業,金融服務業宣佈裁員9萬人,比2006年全年裁員人數高出了75%。

美國夢,帶了金融創新的傲慢,帶著全球經濟引擎的信用,帶來高額回報的預期,虛擬經濟世界的詭異,把半夢半醒之間的人引向那裡,夢醒時分,全世界的實體經濟卻已陰影籠罩。

“所有的失敗都源於創新。”華爾街至今流傳的話,或許是對的。

債務,或重如泰山

正如《大而不倒》(Too Big To Fail)中,中國領導對美國財長保爾森說的一句話:“你們國家揹負的沉重負債,是你們的一處致命弱點(The amount of debt your country carries is a terrible vulnerability. )。”

危機10年:2008 vs. 2018 經濟危機到來,我們將如何應對?

我們把2008年的美國金融危機稱為次貸危機,似乎次級抵押債券就是那個罪魁禍首。可實際上,根本原因在於美國背後難以為繼的龐大債務。

在次貸危機之前,美國的國內債務和國外債務都達到了峰值。

危機10年:2008 vs. 2018 經濟危機到來,我們將如何應對?

2005年,房地產泡沫達到了峰值,上漲了12%。而1996年到2006年,這10年的房價漲幅是前面100年總漲幅的3倍。

危機10年:2008 vs. 2018 經濟危機到來,我們將如何應對?

隨後在2006年,美國的經常項目赤字達到了有史以來的最高點,將近7500億美元!

危機10年:2008 vs. 2018 經濟危機到來,我們將如何應對?

美國的國內債務,美國的家庭負債和家庭收入的比率,在1996年到2006年也激增了30%!而它從國內和國外借的錢的總額,也在前十年開出現爆發式的增長。

經濟學裡有一句話,金融危機的本質就是債務危機。

如果說美國次貸危機的始點是房地產泡沫的破滅,那泡沫從哪裡來?美國房價的激增是因為可以買房的人多了,本來每年新增的買房人口是固定的,那你說買房的新增人口從哪裡來?只能是過去買不起房子的人,但是他們收入不穩定,甚至是根本沒有收入!那怎麼讓他們買?

貸款!

2000年後,華爾街的精英們就設計出了這樣一種證券,專門滿足這些還款能力不高,但是又有買房貸款需求的人。雖然風險是高了點,但是房價在上漲,買房人把房子抵押獲得貸款買房,金融機構心想,萬一買房的人還不起了,還能把房子賣了賺一筆!

於是,在這個遊戲中,貝爾斯登同意借錢了,雷曼兄弟同意借錢了,美林同意借錢了,花旗同意借錢了,甚至歐洲的德國工業銀行、巴黎銀行都同意借錢了,亞洲的日、韓銀行也都參與了進來,這個資產池相當巨大!

這個時候,家庭債務因為房貸開始上升,各國的資金流入增加了美國的經常項目赤字,龐大的負債逐漸形成。

到了2007年的時候,銀行和金融機構發現,那些03年、04年借出去的錢收不回了,而美聯儲又提高了短期利率。利率提高,意味著每個月的月還款、月供就提高,還款人的還款壓力更大了,更還不上錢了。隨後,銀行通過法律收回了被抵押的房子,買房人沒有了房產。

而當銀行在出售這些房產的時候,發現沒人接盤了,房子價格也沒有之前那麼高了,最後爛在手裡怎麼辦?價格崩盤。房地產價格開始出現雪崩式的下降。銀行和金融機構也出現了問題。

最終,2007年3月,隨意放貸的新世紀金融,因為還不上華爾街的174億美元破產了。

金融工具的創新,讓散佈在全球各地的資金大量集中在美國房地產這一個市場。美國的負債不斷增加,一旦它的資金鍊出現問題,無力償還債務,就直接影響到其他國家的銀行,進而影響這些國家的金融系統。

一次規模堪比1929年大蕭條的次貸危機就這樣開始了。79年前的童謠彷彿穿透了時間再次響起:

“梅隆拉響汽笛,

胡佛敲起鍾。

華爾街發出信號,

美國往地獄裡衝!”

中國的溫泉蛋危機

那中國的債務呢?

危機10年:2008 vs. 2018 經濟危機到來,我們將如何應對?

國內的家庭債務一直不斷攀升。截至2017年,我國家庭債務與可支配收入之比高達107.2%,已經超過美國當前水平,更是逼近美國金融危機前峰值,而這些數據還不包括潛在的的民間借貸等這些沒有辦法被統計的部分。

實際上中國很多家庭已處於入不敷出的狀態,家庭資金的流動性已到了命懸一線的地步。

而地方政府債務依然是中國的債務主要佔比。根據財政部的數據,2017年地方政府債務佔全國總GDP的20%,遠低於60%的風險預警線。只是隱性債務就像冰山,小部分浮在水面,大部分隱藏水底。2018年5月,天津市國資委下屬兩個省級融資平臺相繼傳出信託兌付風險,天津最大的國有房企天房集團在50多家金融機構融資負債總計1830多億元,這些金融機構涵蓋了四大行、各大股份銀行和主流信託機構!

這些藏在水下的債務究竟有多少,尚沒有辦法完全統計。

危機10年:2008 vs. 2018 經濟危機到來,我們將如何應對?

但是從公開出來的經常賬戶數據看,中國的經常賬戶一直都在盈餘而非赤字,似乎大大好於美國2008年的情況。

外面看起來很堅硬,內部確充斥著債務問題。像一個溫泉蛋,看起來蛋白已經熟透成型,但是隻有在裡面的人才知道,這個蛋是流黃的。

危機10年:2008 vs. 2018 經濟危機到來,我們將如何應對?

危機來臨,我們能做什麼?

也許這個蛋一擊就碎,我們沒有辦法控制危機是否到來,但是究竟流不流黃,還是流多少黃,這是由我們掌控的。

危機10年:2008 vs. 2018 經濟危機到來,我們將如何應對?

2008年次貸危機,規模雖然堪比大蕭條,但是美國通過四輪量化寬鬆購買大量MBS,把風險轉嫁給其他國家,使得它在全球經濟總量中的佔比並沒有因這次危機而大幅縮水。

相比之下,歐元區和日本在全球經濟中的佔比則在危機期間持續縮小。歐元區由22.4%縮減至15.8%,日本由8%縮減至5.6%。而日本儘管GDP縮水,諾貝爾獎獲得者從2008年至今卻一共有13名,佔總獲獎人數的二分之一!也許在經濟危機期間,日本經濟衰退了,但它的科研反而越來越突出。

那對普通人來說,我們應該如何穩渡經濟週期呢?

危機10年:2008 vs. 2018 經濟危機到來,我們將如何應對?

如果咱們看美國次貸危機之後的房價,你會發現雖然房地產的下跌引起了次貸危機,但是在經歷過低谷之後,美國的房價有明顯的回升。尤其是加州的洛杉磯和舊金山,回溫趨勢更明顯。

危機10年:2008 vs. 2018 經濟危機到來,我們將如何應對?

細看這兩個地方,不難發現洛杉磯和舊金山的房價在次貸危機期間不跌反升!進一步區分房產層次的話,低端房地產的指數相對波動較大,這意味著如果你當初抓住了機會,投資低端房地產市場,潛在的收益較多。

但是,這是美國相對成熟的房地產市場,週期反反覆覆,週而復始。可是在中國,週期好像被政策給束縛住了,而如果擔心蛋被打破,恐怕還是高端房地產的保值和增值更有意義。好比紐約,即使危機來了,曼哈頓的房價也沒怎麼出現危機,一路堅挺,因為高端地段的樓盤,確實有限。

危機10年:2008 vs. 2018 經濟危機到來,我們將如何應對?

而黃金的價格也在金融危機爆發之後不斷走高,在歐債危機不斷深化的時候達到了最高點。

這就意味著也許我們沒有辦法躲避外力的擊打,但是投資黃金、不動產這些傳統的避險資產依然是比較好的選擇。

心懷敬畏,雪崩到來時,沒有一片雪花會提前告訴你。

危機10年:2008 vs. 2018 經濟危機到來,我們將如何應對?

我是老王,專注於

投資、理財和金融的知識傳播

置頂我,每晚十點,

我們“老王必修課”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