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板結危害到底有多大,你該如何治理!

土壤板結的主要因素大約有7個方面。

1.農田土壤質地黏重,耕作層淺 黏土中的黏粒含量較多,加之耕作層平均不到20cm,土壤中毛細管孔隙較少,通氣、透水、增溫性較差.雨後。土壤團粒結構遭到破壞,造成土壤表層結皮。土地板結危害到底有多大,你該如何治理!

2.有機物料投入少 不施有機肥或秸稈還田,使土壤中有機物質補充不足,土壤有機質含量偏低、理化性狀變差.影響微生物的活性,從而影響土壤團粒結構的形成,造成土壤的酸鹼性過大或過小,導致土壤板結。

土地板結危害到底有多大,你該如何治理!

3.塑料廢棄物汙染 地膜和塑料袋等沒有清理完,在土壤中無法完全被分解,形成有害的塊狀物。我國每年隨著生活垃圾進入填埋場的廢塑料,佔填埋垃圾重量的3%~5%,其中大部分是塑料袋垃圾,施入土壤中不易降解,造成板結。

土地板結危害到底有多大,你該如何治理!

4.長期單一地偏施化肥 農家肥嚴重不足,重氮輕磷鉀肥,土壤有機質下降,腐殖質不能得到及時地補充,引起土壤板結和龜裂。長期施用硫酸銨也容易造成土壤板結。

土地板結危害到底有多大,你該如何治理!

5.鎮壓、翻耕等農耕措施導致上層土壤結構破壞 由於機械耕作的影響,破壞了土壤團粒結構,而每年施入土壤中的肥料只有部分被當季作物吸收利用,其餘被土壤固定,形成大量酸鹽沉積,造成土壤板結。耕作時機不當,如土壤過溼時耕翻鎮壓也容易造成板結。

土地板結危害到底有多大,你該如何治理!

6.有害物質的積累 部分地方地下水和工業廢水中有毒物質含量高,長期利用灌溉,有毒物質積累過量引起表層土壤板結。

土地板結危害到底有多大,你該如何治理!

7.暴雨造成水土流失 暴雨後表土層細小的土壤顆粒被帶走,使土壤結構遭到破壞;而黏粒、小微粒在積水處或流速緩處沉澱乾涸後易形成板結。

土地板結危害到底有多大,你該如何治理!

我們該如何去解決土壤板結?

1.增加有機肥的施入量。如利用作物秸杆有機肥,以及優質商品有機肥,最好施用高含量的微生物菌劑。

2.減少化肥的施入量,提高農民對各種肥料作用的認識,對化肥的用量要結合作物產量和土壤肥力狀況進行合理配方施肥,這樣既控制了盲目施用化肥的用量。也減少了不合理的投入,從而增加經濟效益。

3.進一步推廣旱作農業,實行噴灌,或提倡利用夏季多儲雨水,充分利用地上水。有條件的也可利用深井水。

4.打破陳舊的耕作方式,進一步推廣秸杆還田,免耕覆蓋,盡最大努力減少不必要的土壤流失,以保土壤結構不遭破壞。

5,適度深耕。當深松深度大於30釐米時,可打破犁底層,加厚土層厚度,改善耕層構造,從而防止土壤板結。四是測土配方施肥。依據土壤化驗結果配方施肥,通過有機與無機相結合,做到缺素補素,這樣化肥施入土壤是不會使土壤板結的。

6,向土壤中施入微生物肥料,微生物的分泌物能溶解土壤中的磷酸鹽,將磷素釋放出來,同時,也將鉀及微量元素陽離子釋放出來,以鍵橋形式恢復團粒結構,消除土壤板結。

部分內容整理於網絡,如有侵權,敬請聯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