驅除悶熱好去處 瀘州還有這個地方透著清涼,散發著沁人的鄉味


走進堯壩古鎮,並不完全出自中央電視臺播出的《記住鄉愁》節目。而是因為它古老、樸素、寧靜,不與世爭。每一次去心境都不同,那裡的一磚一瓦、一草一木,民俗民風,讓你體會古鎮的閒適與溫情,讓我這種念舊之人,彷彿回到久遠的過去,又或是跌進某個場景裡,稍微碰觸,便會抖落一地的感動。

堯壩古鎮位於四川省合江縣,依山傍水,高低錯落,古鎮川南民居四合院風格,絕大多數為清代、民國時期建築。每月逢農曆三、六、九"趕場"。

古老的古鎮歷經歲月打磨,亦多了幾分蒼涼。長長溼潤的青石板路,不知被多少先人的腳步打磨的光潔如玉。狹窄的古街兩旁的店面帶有民俗風情的竹編,油紙傘,茶坊、酒坊,以及各種耳熟能祥的小吃。

青石板鋪就的街道,斑駁的牆壁,微翹的簷角,老舊的木板門,掛上紅紅的燈籠,構成江南古鎮的特色。來來往往的人,多少人擦肩而過,誰也記不住誰的容顏,因為我們都是匆匆的過客,而不是歸人。

華燈初上的古鎮則是另一番別樣的美麗,沿街掛著一排的紅燈籠,柔和的燈光彷彿在訴說過去。

武進士牌坊座落於古街道南端,是清嘉慶十五年皇帝特敕武科進士李躍龍修建,為川南獨有。牌坊孤傲地守護著古鎮,目送著來來往往的過客,彷彿在訴說久遠而神秘的故事,過去的輝煌,永遠留在人們的記憶裡。

那位撐著油紙傘,猶如戴望舒《雨巷》中結著丁香心事的姑娘,抑或是古鎮裡哪個尋夢的鄰家女孩?

佇立在古鎮裡的石碑,歷經滄桑,靜靜的講述古鎮歷史,蒼勁挺拔的黃桷樹,已記不得多少年,卻不會忘記每一個路人與古鎮的相遇。

逛完堯壩古鎮,我喜歡住在離古鎮3.3公里,駕車僅需10分鐘的水墨山居,這裡遠離城市喧囂,迴歸大自然的真。四合院式的建築,小橋、流水、質樸木製的房舍,古樸的傢俱,吱吱呀呀木頭髮出的聲音,都彷彿回到兒時的時光裡,感受到久遠的歷史文化的厚重味道。

每天清晨,或推開軒窗、或站在圍欄、或站在院壩中,放眼望去,水墨山居被群山環抱,籠罩在薄霧中,時隱時現。

閒情時,三五好友,結伴嬉戲小橋流水,在沁人的流水中褪去燥熱,感受大自然的清雅;或賞著浴美人,看相互嬉戲濺起的水花,碎了、散了、又聚了;又或仰望著滿天繁星的天空,看星星眨眼睛,看流星劃過天際。 更會讓自己喧囂、浮躁的心瞬間變得平靜與溫和。

山澗,清泉石上流; 浮躁的心,到了這裡,都會變得格外平靜。

路邊樸素的鮮花,從不爭奇鬥豔。放佛在對路人說:歡迎來到水墨山居,這裡有最臻的空氣、環境、人和物!

來來往往的客人的一日三餐,真是由這些個傳統大鐵鍋烹飪出來的。 柴火、大鐵鍋、山泉水、農家稻米,這正是地道田園生活的真實寫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